202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語文模擬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11/18 8:3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舍生忘死,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睆摹安挥媹蟪?,無論生死”的請戰(zhàn)書,到“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到哪里去”的宣誓詞;從寫下“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的95后護士,到率先進入污染區(qū)、堅持“和患者戰(zhàn)斗在一起”的“50后黨員先鋒隊”……面對疫情,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書寫下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
回望過去,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歷經苦和難的磨礪,中華文化熔鑄了最堅韌的精神氣質,中國人民形成了頑強不屈的民族品格。此次病毒突襲,無數人或向險而行,或默默堅守,生死較量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但只要我們發(fā)揚這種舍生忘死、敢于壓倒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精神,只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充分激發(fā)廣大人民頑強不屈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無往而不勝,從勝利走向勝利。
(摘編自人民日報評論部《舍生忘死,敢于壓倒一切困難》)材料二:
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復興的道路上面臨著一系列風險和挑戰(zhàn),其中既包括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資源人口環(huán)境問題、恐怖主義等,也包括各種不確定的災害。災難作為人類危機的一種,正如諾曼?奧古斯丁所說:“每一次危機既包含了導致失敗的根源,又孕育著成功的種子。”危機不僅僅意味著危險,而且還有轉機、契機之意。如果處理不當,會進一步引起次生性災難;如果處理得當,災難就會化為機遇。
中國先賢荀子指出災難發(fā)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性:“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即使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物質文明空前繁盛的今天,人類雖然具備了上天、入地、下海等各種本領,但是對于自然規(guī)律的認知還是相當有限的,人們對于災難的發(fā)生也是捉摸不透的。相對于傳統社會局部性、個體性、自然性的外部風險,現代社會風險是一種全球性、社會性、人為性的結構風險。從客觀因素上來看,廣袤國土、復雜的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得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是我國難以從根本上避免的,這也因此決定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災難多發(fā)的民族。特別是中華民族在從傳統社會步入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們也必將承受風險社會所帶來的一切問題和挑戰(zhàn)。上述客觀與主觀環(huán)境決定了各種災害將與中華民族的成長和發(fā)展相隨而行。為此,對于災難的發(fā)生,我們必須給予應有的認知,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保護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對于災難也必須保持警醒,注重厚植理性、堅定勇敢的民族心態(tài),以便能夠從容面對各種災難的考驗。
常言道“多難興邦”,恩格斯也曾經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多難不是興邦的“必要條件”,而興邦也并非多難的“必然結果”,多難是興邦還是衰邦,并不取決于災難本身,而是取決于一個民族能不能在災難面前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提升戰(zhàn)勝災難、反思災難的能力。中華民族在災難后成長,是中華民族面對災難的唯一正確之路、根本之道。我們只有通過災難汲取深刻教訓,不斷完善自己,才能避免走入循環(huán)的歷史怪圈??v觀人類發(fā)展歷史,除了某些難以避免的自然災害外,對于災難的發(fā)生,從事災害研究的學者們普遍認為災難發(fā)生是現有社會系統弊端而引發(fā)的必然結果,這就是“社會脆弱性”。社會脆弱性主要是指個體或群體在預測、處理、抵制災難的影響以及從災難中的恢復能力。人類社會所發(fā)生的一系列災難在應對和解決之后,人類之所以能夠或是避免重蹈覆轍、或是將損失降到最低,其根本原因在于人類能夠形成一整套有效預防化解災難和彌補“社會脆弱性”的制度及其人文系統。
(摘編自左岫仙《災難斗爭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成長》)(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毫不退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必將書寫下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
B.中國人民能夠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源于其不屈不撓的意志力,這是為偉大的抗疫斗爭實踐所證明的。
C.各種不確定的災害,既是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zhàn),也是全人類所面對的一種危機。
D.面對災難,中華民族如果要避免走入循環(huán)的歷史怪圈,就必須汲取深刻的教訓,不斷地完善自己,在災難后成長。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自然的認知有了一定的突破,對災難發(fā)生的規(guī)律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B.中國特有的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既決定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成長。
C.材料二列舉荀子、恩格斯等人的事例,具體生動地論證了文中的觀點,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了中華民族在苦難中不斷奮勇前行的原因,強調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持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面對一些權威學者的指責和壓力,袁隆平毫不退縮,勇于挑戰(zhàn),反復實驗,最終開創(chuàng)了水稻研究的新紀元。
B.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只要我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和團結國際友人,我們就會是永遠勝利的?!?br />C.屠呦呦查閱大量文獻,從《肘后備急方》中獲得了啟發(fā),改變提取方式,大幅度提升了青蒿素的抗瘧效果。
D.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fā)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中國聲音,引發(fā)國際社會的廣泛共鳴。
(4)進入新世紀以來,南方雪災、汶川地震、“新冠”疫情、中原水災……一次又一次的災難不僅沒有打垮中國,反而更加激發(fā)中國人的奮斗精神。請結合材料一談談你對這一現象的認識。
(5)面對各種不可預知的災難,中華民族該如何戰(zhàn)勝它們?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6引用:2難度:0.5
二.(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終以身死問蒼天
孫皓暉
太陽出來了。汨羅江畔晨霧渺渺,青山綠水陷在了無邊無際的迷蒙之中。
屈原從茅屋中走出來了,扶著一支青綠的竹杖,消失在彌漫的晨霧里,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孤峰。晨霧消散,那個身影像一座石刻的雕像,久久地佇立著,久久地仰望著湛藍深邃的天空。漸漸地,蒼翠青山吻住了半邊紅日,晚霞彤云飛金流彩,天空充滿一種深不可測的神秘,一種主宰一切卻又永恒地保持著沉默的威嚴。山下,汨羅江水被霞光照得青綠中透著金紅,漁船正在江中緩行晚靠,隱隱有問答酬唱的漁歌傳來。
那位圣哲般的老漁夫,依然肩扛魚叉魚網,漫不經心地從江畔走來。偶然,他抬頭看了一眼那熟悉的茅屋,眼神閃過一絲驚異。那柱像漁火一樣準時點燃的炊煙沒有了,茅屋上挑著一幅長長的白幡,門前也沒有了那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
老漁夫目光緩緩地向山頂移動著,木然地站住了。
白發(fā)飄飄的老人佇立在高高的孤峰頂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羅江。
老人仰起了高傲而執(zhí)拗的頭顱,凝視著流云飛動的長空,長長嘆息一聲,沉重極了。上天呵上天,你醒著吧?不!你定然睡著了,睡著了。你有雙眼嗎?不!你定然沒有生得雙眼,沒有!沒有!那你為何要做天?為何要受人的頂禮膜拜?上天呵上天,都說你是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懲惡揚善。真是這樣么?不!你混混沌沌,無邊無際,不識人間是非功過,全然沒有公平、正義與愛心!你,你還是天么?
天空神秘而沉默,七彩流云的漩渦仿佛積淀著久遠的愚昧,平靜、麻木而又詭異。
太陽完全沉沒于山后了,天際陷入了茫?;璋?。
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陣又大哭一陣,搖著頭,拭著淚,釋然而又迷惘地喃喃著:“上天呵上天,不要責怪屈原罵你問你。你要有靈魂,有雙眼,你可能早早都悲傷死了,激憤死了,對么?是了,你聽不見屈原的話,你不過一片流云一汪大氣而已!真想讓你變成威力無邊的神座。你?你答應了?答應了?呵,上天答應屈原了!上天開眼了!啊哈哈……”
老人大笑著,從高高的峰頂躍入了一片幽明的汨羅江。
“屈原大夫,回來了——”老漁人悠長的喊聲響徹河谷,“漁哥們,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嘍——”頃刻間山鳴谷應,江面上點點漁火競相而來,漁人們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
山間火把也從四面八方涌來,人們邊跑邊喊:“快救屈原大夫!快,跳水了!”
茫茫江面上,漁人們的喊聲漸漸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哭聲。
魯仲連與春申君聞訊趕來時,已是三日之后了。
汨羅江的春水靜靜地流淌著,空曠的山谷唯有大片的水鳥在那座孤零零的茅屋上空盤旋飛舞,嘶啞悠長地嘎嘎鳴叫,彌漫出無盡的悲愴。驟然之間,春申君變得枯瘦蒼老,軟癱在茅屋前竟是泣不成聲了。
“春申君,屈原大夫不足效法。”魯仲連平靜得有些冰冷。
“沒有屈原,黃歇何堪!楚國何堪!”春申君猛然跳起,竟對著魯仲連大喊起來。
“立國不賴一賢?!濒斏爝B依舊平靜得冷漠,“屈原之心,已經在放逐歲月中衰朽了??v是秉政變法,也是刻舟求劍了。君自思之。告辭了?!?br /> 春申君大急:“噢呀,仲連,你如何能在此時離開我了?”
“春申君,時也,勢也?!濒斨龠B笑了一下,分明是無奈地苦笑,“我接到密報:燕國樂毅正在奔走聯絡,意在滅齊。本想扶楚帶齊,不想楚國衰頹如山倒。仲連總得盡力周旋,保住齊國,給天下抗秦留得一線生路?!?br /> 春申君驚愕了,良久沉默,低聲道:“仲連,黃歇縱然無能,也要拼力撐持住楚國了。齊國若有急難,也好有一片根基。”
“春申君,仲連先行謝過?!濒斨龠B嘆息了一聲,“春申君,臨別一言,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君姑妄聽之:要撐持楚國,便不能效法屈原。屈原之失,在于愚忠。楚懷王之顢頇昏聵,正是楚國衰落根源,屈原卻始終寄予厚望。最終如何?楚王悲慘地死了,屈原也跟著悲慘地死了。仲連以為:謀國良臣,絕非一個‘忠’字所能囊括,忠而無能,照樣誤國害民!撐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膽略,是勇氣,是見識!君若奮力振作,聯結各方,挺身朝堂,擁立新君,疾呼國難而聲討國賊,昭雎們縱然陰險狡詐,安知不會鏟除?但有此舉,楚國豈能癱倒滅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頸等死,非但君身敗名裂,楚國又豈能不亡?”
魯仲連戛然打住,對著春申君深深一躬,飛身上馬,風馳電掣般去了。
春申君癡癡地望著魯仲連的背影,驟然一個激靈,向著茅屋深深一躬,猛然飛身上馬,飛出了幽靜空曠的汨羅江。
(節(jié)選自《大秦帝國》,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登上江邊的孤峰,眼前所見天空奇異而神秘,流云繁復變動,也是屈原在投江之前復雜心境的寫照。
B.老漁夫從江畔走來,由“漫不經心”到“閃過一絲驚異”,源于熟悉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及他對屈原的關切。
C.“向著茅屋深深一躬”,春申君在茅屋前表達對屈原的歉意,也對自己撐持楚國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D.小說采用人物獨白、對話等多種手法,刻畫了不同人物的狀態(tài),使表達豐富靈動,增強了文本的可讀性。
(2)關于文中談論屈原之死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申君認可屈原對楚國的意義與價值,所以他對屈原之死表現得很悲痛,瞬間枯瘦蒼老。
B.魯仲連認為屈原對楚王是愚忠,其行為不值得效法,故對屈原之死“平靜得有些冰冷”。
C.漁人們哭喊,春申君對魯仲連大喊,前后照應,彰顯了屈原在楚人心目中地位的崇高。
D.屈原以身死問蒼天,漁人們放歌于江上,壯烈,一悠閑,其實質都是對楚國現實不滿。
(3)在投江之前,屈原的情緒通過兩次問天得到一一宣泄、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
(4)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寫屈原之死:“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本文增加了漁人搜救、仲連話別等情節(jié),有何文學效果?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組卷:11難度:0.5
二.(二)語言文字運用Ⅱl(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類主導的植物種植、培育和傳播歷史,就是人類社會繁榮發(fā)展中多種文化傳承交融的華美樂章。有的植物似乎天生與中華先民相依相伴且流傳至今,① ,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多子多?!钡氖瘢挥械乃坪跖c西方文化淵源頗深,實際上卻祖居中華大地,如蘋果。別看蘋果素有引誘亞當和夏娃的“惡名”,還有“啟發(fā)”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之功,② ,但現代栽培蘋果的起源地卻在我國新疆的天山。中國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然而近年來,借助轉基因技術,大豆“美裔僑民”品種異軍突起,改變了今日全球大豆產業(yè)格局。千百年來,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被人們精心選育、引種和推廣種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脫穎而出,③ 而且翻山越嶺、遠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在全球范圍內“圈地”。
(1)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美裔僑民”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
B.應該承認,“修辭立其誠”是一個唯物主義的原則。
C.幾位“大師”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
D.鐘揚二話不說就接下了這個沒什么回報、時間緊的“燙手山芋”。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26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唐代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說,“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認為去偽存真,兼取眾長,是寫好詩歌的基礎;宋代戴復古在《論詩十絕》中說,“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認為寫詩應自出機杼,表現個性和風格,切忌一味因襲模仿。
以上材料中,兩位詩人倡導的寫詩理念,或兼取眾長,或自出機杼,都是他們取得詩歌成就的原因。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fā)深入思考。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9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