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浯溪二中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對應表格內(nèi))

  • 1.2022年10月12日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開播,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神舟十四號”里生活的下列細節(jié)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637引用:16難度:0.5
  • 2.下列不同名稱的水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23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圖標不屬于常用危險化學品標志的是( ?。?/h2>

    組卷:239引用:10難度:0.8
  • 4.科學家用單個分子制成的“納米車”能在人工操縱下運輸藥物分子到病源處釋放,殺死癌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90引用:31難度:0.7
  • 5.實驗室用KMnO4制氧氣并驗證氧氣的性質(zhì),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1725引用:31難度:0.6
  • 6.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C6H8O6),它可增強人體的抵抗力。下列關(guān)于維生素C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50引用:1難度:0.6
  • 7.根據(jù)如圖有關(guān)信息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49引用:10難度:0.7
  • 8.一密閉容器內(nèi)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56引用:7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6分)

  • 23.我國早在五千年前就會使用木炭煉銅。在化學實驗室里模擬煉銅,既可用傳統(tǒng)的實驗裝置(圖甲),又能用改進的微型實驗裝置(圖乙)。某化學興趣小組采用圖乙裝置,開展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木炭與CuO反應所得紅色固體中含有什么物質(zhì)?
    【查閱資料】若木炭與CuO的反應進行得不徹底,產(chǎn)物中還有氧化亞銅(Cu2O)。Cu2O是紅色固體,能與稀硫酸反應(反應方程式為Cu2O+H2SO4═Cu+CuSO4+H2O),硫酸銅溶液呈藍色。銅不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
    【做出猜想】紅色固體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
    【實驗探究】(1)取木炭、CuO兩種黑色粉末適量均勻混合,然后將黑色粉末裝入長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內(nèi)。
    (2)按圖乙連接好實驗裝置,然后加熱反應物;2分鐘后,黑色粉末出現(xiàn)紅熱,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此時停止加熱。
    (3)待玻璃管冷卻后,提取里面的紅色固體,進行如表所示的實驗驗證:
    步驟 現(xiàn)象 結(jié)論
    a.取5.76g紅色固體裝入試管中,滴入適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 紅色固體部分減少,溶液變?yōu)樯?/td> 猜想
     
    錯誤。
    b.濾出試管中殘留的紅色固體,洗滌干燥,稱其質(zhì)量為4.16g \ 猜想
     
    正確。
    【拓展與應用】(4)根據(jù)上述探究(3)的實驗結(jié)果可知,5.76g紅色固體中Cu2O的質(zhì)量為
     
    g。

    組卷:20引用:1難度:0.6
  • 24.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是一種淺黃色固體,難溶于水,受熱易分解,是生產(chǎn)鋰電池的原材料。稱取54.0g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用熱重法對其進行加熱使之分解,得到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Fe2O3完全分解時產(chǎn)生氣體的質(zhì)量為
     
    g。
    (2)根據(jù)草酸亞鐵晶體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FeC2O4?2H2O
    FeC2O4+2H2O,計算圖中x的值(寫出計算過程)。

    組卷:5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