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高一(下)月考生物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8/8 8:0:9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5分,共60分)
-
1.下列關于遺傳學基本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51引用:6難度:0.8 -
2.“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fā)現(xiàn)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h2>
組卷:32引用:10難度:0.7 -
3.下列有關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2難度:0.6 -
4.一般人對苯硫脲感覺有苦味,由顯性基因B控制;也有人對其無味覺,叫味盲,由隱性基因b控制。統(tǒng)計味盲家族,若三對夫婦的子女味盲的概率各是 25%、50%和100%,則這三對夫婦的遺傳因子組成最可能( ?。?br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組卷:8引用:1難度:0.7 -
5.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隨機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進行間行種植,其中一定能夠判斷甜和非甜的顯隱性關系的是( ?。?/h2>
組卷:343引用:76難度:0.5 -
6.控制棉花纖維長度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對長度的作用相等,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已知基因型為aabbcc的棉花纖維長度為6厘米,每個顯性基因增加纖維長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與乙(aaBbCc)雜交,則F1的棉花纖維長度范圍是( ?。?/h2>
組卷:1291引用:79難度:0.9 -
7.小麥的高稈對矮稈為顯性,抗病對不抗病為顯性,用純種的高稈抗病和矮稈不抗病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到F2,在F2的矮稈抗病植株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植株占比為( ?。?/h2>
組卷:27引用:2難度:0.8 -
8.某種植物的紅花和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花頂生和花腋生是另一對相對性狀,這兩對相對性狀各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研究其遺傳機制,科研小組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實驗①:紅花頂生×紅花頂生→紅花頂生:白花頂生:紅花腋生:白花腋生=6:2:3:1
實驗②:紅花頂生×白花腋生→紅花頂生:白花頂生:紅花腋生:白花腋生=1:1:1:1
實驗③:紅花腋生×白花頂生→紅花頂生:白花頂生:紅花腋生:白花腋生=1:1:1:1
實驗④:紅花頂生×白花頂生→紅花頂生:白花頂生:紅花腋生:白花腋生=?組卷:54引用:3難度:0.6 -
9.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是實驗成功與否的先決條件。下列有關實驗選材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10.如圖為水稻花粉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幾幅細胞圖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 />
組卷:8引用:3難度:0.6 -
11.下列關于“建立減數(shù)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3難度:0.5 -
12.對雄蛙(基因型為AaBb)的性腺組織細胞進行熒光標記,等位基因A、a都被標記為黃色,等位基因B、b都被標記為綠色,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處于四分體時期的細胞;雄蛙的一個體細胞經(jīng)有絲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C1、C2),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經(jīng)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S1、S2),比較C1與C2、S1與S2細胞核中DNA數(shù)目及其貯存的遺傳信息。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 )
組卷:42引用:3難度:0.5 -
13.甲和乙是某生物(基因型為AABb)精巢中的兩個細胞,丙是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上DNA含量變化示意圖,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br />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14.下列關于人類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43.某種貓的雄性個體有黃色、黑色兩種毛色,而雌性個體有三種毛色:黃色、黑色、黑黃相間。分析這種貓的基因,發(fā)現(xiàn)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Xb(黃色)和XB(黑色)。毛色為黑黃相間的貓也被稱為“玳瑁貓”。“玳瑁貓”均為雜合子,是兩條X染色體之一隨機失活所引起的特殊的表型效應。當體細胞中存在兩條X染色體時,任意一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表達,另一條X染色體會高度螺旋化為巴氏小體失活,其上基因不表達?;卮鹣铝袉栴}:
(1)結合文意,玳瑁貓毛色具有黑色和黃色不同斑塊的原因是
(2)為了讓更多后代表現(xiàn)為玳瑁貓,應選擇基因型為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44.水稻是一種重要的農(nóng)作物,研究者通過多種育種技術來提高水稻的產(chǎn)量。
(1)水稻種植區(qū)域廣泛,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tài)區(qū)域產(chǎn)量差異明顯。研究發(fā)現(xiàn)作物品種的表型(P)是其基因型(G)、環(huán)境效應(E)及基因型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作效應(G×E)共同作用的結果,即P=G+E+G×E。G×E的大小反映了基因型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程度的高低,G×E較小的品種一般適應種植的區(qū)域
(2)水稻稻穗的大小會影響水稻產(chǎn)量。研究人員獲得了稻穗為大穗的單基因純合突變體1和突變體2,其稻穗顯著大于野生型。將突變體1和突變體2分別與野生型水稻雜交,獲得的F1的稻穗大小與野生型相同,說明大穗為
(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突變基因為A基因,并對野生型和突變體1的A基因進行測序,結果如圖1。據(jù)圖可知,由于堿基對的
(4)A基因表達一種甲基轉移酶,可通過催化染色體中組蛋白的甲基化來影響F基因的表達,F(xiàn)基因是稻穗發(fā)育的主要抑制基因。研究者進一步做了如圖2所示檢測,據(jù)圖解釋突變體大穗出現(xiàn)的成因:組卷:5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