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七縣市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①觀察人類行為,我們??梢钥吹饺祟惒⒉皇菫樾袨槎袨?,為活動而活動的,行為或是活動都是手段,是有所為而為的。不但你自己可以默察自己,一舉一動,都有個目的,要吃飯拿起筷子來,要肚子餓了才吃飯……總是有個“要”在領導自己的活動;你也可問別人:“為什么你來呢?有什么事么?”我們也總可以從這問題上得到別人對于他們的行為的解釋。于是我們說人類行為是有動機的。
②說人類行為有動機地包含著兩個意思,一是人類對于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制的,要這樣做就這樣做,不要這樣做就不這樣做,也就是所謂意志;一是人類在取舍之間有所根據(jù),這根據(jù)就是欲望。欲望規(guī)定了人類行為的方向,就是上面所說要這樣要那樣的“要”。這個“要”是先于行為的,要得了,也就是欲望滿足了,我們會因之覺得愉快,欲望不滿足,要而得不到,周身不舒服。在英文里欲望和要都是want,同時want也作缺乏解。缺乏不只是一種狀態(tài)的描寫,而是含有動的意思,這里有股勁,由不舒服而引起的勁,他推動了人類機體有所動作,這個勁也被稱作“緊張狀態(tài)”,表示這狀態(tài)是不能持久,必須發(fā)泄的,發(fā)泄而成行為,獲得滿足欲望一緊張一動作一滿足一愉快,那就是人類行為的過程。
③欲望如果要能通過意志對行為有所控制,它必須是行為者所自覺的。
(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材料二
①當然,人類行為不都是這樣具有目的性,無意識的行為還是有很多的。其實人類行為的目的論缺陷已經(jīng)在學界被指出了。不錯,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是富有思維和理性,理性指導下的行為具有了目的性。然而,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在解釋行為時把人類理性的作用夸大了,成了泛目的化,將目的注入人的一切行為之中。在貲孝通寫作《鄉(xiāng)土中國》的年代,行為主義正在盛行,對理性和目的論的反思在中國學界還沒有得到注意。
②費孝通指出欲望是取舍的根據(jù),因為“欲望規(guī)定了人類行為的方向,就像上面所說要這樣那樣的‘要’”。這是個心理學詞匯,當然也是我們日常的用語,而且這“欲望”時刻不離我們。人一旦無欲望,要么與上帝同在了,要么與佛一體了,總之已經(jīng)不是人了。這個“要”,這個“欲望”引導著人的行為,得到滿足了就愉快,得不到就不舒服
③費孝通先生通過比較分析中文“要”和英文“want”,給出了一個過程公式“欲望一緊張一動作一滿足一愉快”,但并不是事實上都這樣發(fā)生的。欲望也有可能得不到滿足,有些欲望還必須抑制,不然這個世界會很混亂
(摘編自陳心想《走出鄉(xiāng)土:對話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1)下列關于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費孝通認為,行為或是活動都是手段,人類總是有所為而為的,行為是有動機的。
B.“欲望”時刻不離我們。在英文里“欲望”和“要”都是want,want也作“缺乏”解?!叭狈Α眱群皇娣鸬膭牛础熬o張狀態(tài)”。
C.“欲望一緊張一動作一滿足一愉快,那就是人類行為的過程”,可見,“欲望”是人類行為的依據(jù),人類應該依著欲望做事。
D.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是富有思維和理性,因此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這種“泛目的化”的觀點,是現(xiàn)代科學夸大人類理性作用產(chǎn)生的。
(2)下列對材料論證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第①段末句“于是我們說人類行為是有動機的”是結論,與開頭一句呼應,全段采用了總分總式的論證結構。
B.材料一,第②段先從意志和欲望兩個維度,后又從英語want詞義的角度,多方面闡釋了“人類行為是有動機的”這一觀點,采用了分析說理的方法。
C.材料二,第①段“其實人類行為的目的論缺陷已經(jīng)在學界被指出了”,巧妙借用學界的研究成果指出“目的論缺陷”,這是舉例說理的方法。
D.材料二,第②段“人一旦無欲望,要么與上帝同在了,要么與佛一體了”,從反面著眼,采用假設說理的方法,論證“欲望時刻不離我們”的觀點。
(3)顧名思義,陳心想的《走出鄉(xiāng)土:對話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是與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的對話。閱讀兩則材料,說說材料二是如何與材料一對話的?對話的結果如何?組卷:7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甲
①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ǎ乙詾橐运{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祝涕L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②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③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生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④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⑤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⑥“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⑦“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
⑧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節(jié)選自郁達夫《故都的秋》)乙 ①提起秋,人們會馬上聯(lián)想到紅葉。然而,我不能不說,紅葉和秋的本質相去甚遠。
②從楓的紅到銀杏的黃,紅葉有著各種各樣的色彩。直接來自這些色彩的感觸和對深沉專注的秋的感觸,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呢。城市里也許不是這樣,只要踏進鄉(xiāng)間一步,你會看到山裾樹林的紅葉,田野稔熟的金黃的農作物,紅彤彤的照射著日腳……
③當你一一抽出來單獨靜觀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毋寧說他們是屬于殘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領域。
④能給紅葉以秋的氣氛的,是紅葉中缺少活力的部分。
⑤沒有活力的紅葉,經(jīng)一夜冷風,散落而去。只有這落葉才是真正的秋之物。從飄落到庭院的一枚柿葉,到林中飛舞的無數(shù)的樹葉,或者多半經(jīng)霜打枯的田野的草葉,都濃濃地涂抹著秋的氣韻。踏著莎莎作響的落葉,走過林中小徑時,人最深切地感受著秋。
⑥不知從何處吹來的微風中,常綠樹的病葉和落葉樹的紅葉,是那樣毫無反抗地自然地從樹梢飄到了地上。
⑦大自然竊竊私語:讓地上的回到地上去。而落到地上的那個枯葉,卻依然無法在原地安住,被風四處吹散開去。經(jīng)霜打枯的草叢,結籽的雜草莖靜靜地迅速生長。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氣和寂寥所驅使,向著遙遠的地平線彷徨而去,在地平線的彼岸,有著淡夢般令人憧憬的世界。
⑧秋是寂寞的,因為秋真實。秋將所有的外皮,不用的或必需的全部的外皮自行剝光,使萬物赤裸裸地佇立著。
……
⑨這毫無遮擋的光線,是如何將光和影鮮明地投射到地面上??!看到這番情景,人們尤其深深感到了秋。落葉上的樹影,田畝上的草影,原野上的烏影,還有,即使是狹小的城鎮(zhèn)里,那長滿苔蘚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還有那映在格子門窗上的樹枝的清蔭,所有這一切都和明麗的日光區(qū)分得清清楚楚,人們見了會在心中涌起一絲難以名狀的震顫。
⑩這震顫正是秋所具有的本來的感覺。靜謐、澄凈的剝脫的世界里,清晰地顯現(xiàn)出明暗的區(qū)劃,直接迫擊著人們的心扉,在那赤裸的心里,也鮮明地投射著光與影。人在不知不識間,進入了凝視自己心靈的專念之中。純的、不純的,清澄的、污濁的,所有這一切,都毫不含糊地現(xiàn)出了原形。
(節(jié)選自日本豐島與志雄《秋的氣魄》)(1)下列關于甲乙兩段選文內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選文均運用了對比手法,甲文將南國秋和故都秋對比;乙文將紅葉代表的秋和落葉、敗葉、病葉中表現(xiàn)的秋進行對比。
B.甲文中作者“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是因為他們最能代表作者心中故都的秋味。
C.乙文對秋之氣魄的描摹細膩可感,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秋是寂寞的,秋是真實的,秋是一個靜謐澄凈的剝脫的世界。
D.乙文的景物描寫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將景物描寫和對心靈的凝視,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真實、震顫、專注思考結合起來。
(2)有評論家說,郁達夫的散文既具文人特質又含平民姿態(tài)。請結合甲文從語言風格角度加以分析。
(3)“一枝一葉總關情”,請賞析乙文劃線句子,從表現(xiàn)手法和情景關系的角度,寫一段不少于80個字的評點。
(4)乙文“能給紅葉以秋的氣氛的,是紅葉中缺少活力的部分”,與甲文所寫的牽?;ǖ仔枰扒锊荨弊雠阋r,都體現(xiàn)了怎樣的審美心理?請結合兩篇選文加以分析。組卷:12引用: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2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簦煹乐粡涂芍?。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節(jié)選自韓愈《師說》)乙
學者師達而有材,吾未知其不為圣人。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
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于道。其人茍可,其事無不可。所求盡得,所欲盡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學,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
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道論矣故往教者不代召距者不代自煮不聽多師者不聽。師操不化不聽之術,而以強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遠乎?學者處不化不聽之勢而以自行,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之:的。 而恥學于師 恥:以……為恥。 B.而以強教之 以:日的連詞,相當于“來” 今之眾人 眾人:很多人。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于是。 圣益圣 圣:圣明的人。 D.擇師而教之 而:連詞,表順承。 學者師達而有材 達:通達。
A.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
B.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
C.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
D.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
(3)下列對文中加粗加點處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一句話后面的停頓;讀,同“逗”,一句話中間短暫的停頓。文中的“句讀”,指斷開句子的知識。
B.《師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議論性文章。韓愈和白居易都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C.名號,是指名稱、別號。如《鵲橋仙》的作者秦少游,名觀,號淮海居士。
D.《呂氏春秋》是呂不韋主持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成語“刻舟求劍”源于此書。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②學者處不化不聽之勢而以自行,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
(5)甲文提到“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隱含著“從師而問才能成為圣人”的前提,乙文則做了明確闡述。乙文認為怎樣才能成為圣人,請簡析。組卷:9引用:3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2分)
-
8.下面是一封家長會邀請函,在表達上有三處不妥,請找到并改正。
邀請函 尊敬的家長:
時光荏苒,您的孩子進入了高中階段已快一學期,要迎接期末考試了。在這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他更希望得到您細心的幫助。為了指導您有效地對孩子做心理輔導,學校決定于本月28日上午10時在學校報告廳舉行家長會,屆時將聘請省內知名的心理學專家做現(xiàn)場報告。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準時參加,不得缺席或遲到。
××中學
2021年12月15日①將“
②將“
③將“組卷:14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2020年歲末,白巖松老師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2020年你個人的年度關鍵詞是什么?總結年度關鍵詞已成為一種慣例。在一年的最后,看看這一年到底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悟,對于新的一年有什么期許,然后繼續(xù)前行。
2021年,你個人的年度關鍵詞是什么?請結合你個人的體驗或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選好你個人的年度關鍵詞;②確定立意,自擬標題;③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⑤不少于800字。組卷: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