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qū)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要求)
-
1.如圖四種器官中同屬一個系統(tǒng)的是( ?。?br />
組卷:170引用:26難度:0.9 -
2.某男患者的血液化驗報告單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項目 結果 參考范圍 單位 紅細胞 3.1×1012 (4-5.5)×1012 個/L 白細胞 25.1×109 (4-10)×109 個/L 血小板 1.9×1011 (1-3)×1011 個/L 血紅蛋白 110 120-160 g/L 組卷:57引用:9難度:0.4 -
3.關于血液在人體心臟中流動方向,正確的是( ?。?/h2>
組卷:3引用:7難度:0.8 -
4.在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下腔靜脈中流動的血液依次是( ?。?/h2>
組卷:9引用:9難度:0.7 -
5.“切脈”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醫(yī)學家獨創(chuàng)的診法。如圖所示,“切脈”主要切病人橈動脈的腕后部分。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18引用:28難度:0.4 -
6.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時會導致肺泡的彈性回縮減弱,此情況將直接影響( ?。?/h2>
組卷:99引用:27難度:0.7 -
7.如圖所示是小花同學在兩種狀態(tài)下的呼吸情況。分析及推測不科學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806/147/1d1805f7.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4引用:4難度:0.5 -
8.人體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部位是( ?。?/h2>
組卷:262引用:8難度:0.5 -
9.如圖為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124引用:5難度:0.4 -
10.如圖是呼吸運動模擬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10引用:16難度:0.5 -
11.如圖是人體內(nèi)部分系統(tǒng)的代謝關系簡易示意圖,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
組卷:182引用:8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33.完成下面2個實驗探究相關內(nèi)容。
(1)某興趣小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變化”,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實驗,為探究“唾液對米粉的消化作用”,選用1號和2號兩支試管做對照實驗,在A處應加入試管標號 1 2 3 4 米粉碎屑或粉條 適量碎屑 適量碎屑 適量碎屑 適量碎屑 唾液有無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攪拌 攪拌 攪拌 攪拌 攪拌 溫度 37℃ 37℃ 100℃ 0℃ 時間 10分鐘 碘液 2滴 組別 一 二 三 四 制取煙草浸出液加入的蒸餾水體積 50mL 40mL 30mL 20mL 10秒內(nèi)水蚤心跳次數(shù) 36 37 39 41 組卷:4引用:1難度:0.4 -
34.閱讀科普文章,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土豆又名馬鈴薯,是一種高產(chǎn)、適應性廣的農(nóng)作物。起源于南美洲的馬鈴薯,近幾年來在我國的種植面積已經(jīng)穩(wěn)定在8000萬畝以上,種植規(guī)模世界第一。大米、小麥和玉米提供的營養(yǎng)成分,它都能提供,甚至更為優(yōu)越。大米和小麥的蛋白質(zhì)在氨基酸組成上與人體需求相差較大,而土豆蛋白的氨基酸組成就要好得多,可以作為“優(yōu)質(zhì)蛋白”的來源。此外,土豆中含有相當多的鉀和多種維生素。因此國家把馬鈴薯作為主糧產(chǎn)品進行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面對全球性疫情和非洲蝗蟲災害,我國的馬鈴薯主根化戰(zhàn)略尤其重要。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又一主糧。
(1)圖一中馬鈴薯的營養(yǎng)成分是植物細胞的
(2)馬鈴薯具有三大主糧所沒有的營養(yǎng)——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在人體內(nèi)可以轉(zhuǎn)化成維生素A,從而預防
(3)馬鈴薯為什么可以作為“優(yōu)質(zhì)蛋白”的來源?
(4)馬鈴薯還含有淀粉,淀粉必須分解成
(5)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觀察圖二,其中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形態(tài)結構包括
資料二:脂肪也是人們必需的一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脂肪的消化離不開膽汁,膽汁儲藏在膽囊中。如果膽汁淤滯或濃度改變則可引起膽囊內(nèi)結石(俗稱膽結石),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困擾,嚴重時還需要接受膽囊切除手術。近年來,膽結石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研究發(fā)現(xiàn),膽結石的形成與生活習慣有關系。如長期不吃早餐,則會使膽汁濃度增加,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每天按時吃早餐,則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稠度,大大降低患膽結石的風險。
(6)由資料二可知,患者在摘除膽囊后,
(7)膽汁是由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