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安全標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h2>

    組卷:339引用:47難度:0.9
  • 2.空氣中含量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裝的氣體是(  )

    組卷:970引用:27難度:0.9
  • 3.銅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7 μm的超薄銅箔,說明銅具有良好的(  )

    組卷:331引用:12難度:0.9
  • 4.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h2>

    組卷:149引用:12難度:0.7
  • 5.廢棄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屬于(  )

    組卷:276引用:46難度:0.9
  • 6.如圖表示初中化學常見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560引用:43難度:0.9
  • 7.下列化學用語中,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h2>

    組卷:818引用:22難度:0.9
  • 8.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h2>

    組卷:616引用:156難度:0.9
  • 9.次氯酸(HClO)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h2>

    組卷:55引用:34難度:0.9
  • 10.在實驗中,不慎將酒精燈碰倒灑出的酒精著火時,最簡便的撲滅方法是(  )

    組卷:50引用:16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1個小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9分)

  • 31.央視頻道《是真的嗎?》欄目中有一段視頻:將“錫紙”剪成一段兩頭寬中間窄的紙條,然后兩頭分別連接電池的正負極,觀察到“錫紙”立即燃燒。據(jù)此,某同學取“錫紙”進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錫紙”燃燒的原因:
    “錫紙”兩端接入電池兩極后造成短路致使“錫紙”燃燒,從燃燒的條件分析;開始“錫紙”不燃燒但短路后卻能燃燒的原因是
     
    (填“與氧氣接觸”或“溫度達到著火點”)。
    探究二:“錫紙”中金屬的成分
    【提出問題】“錫紙”中的金屬是錫嗎?
    【查閱資料】
    ①“錫紙”是錫箔或鋁箔
    ②鋅粉是一種深灰色固體
    ③錫(Sn)與酸或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生成+2價錫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錫紙”中的金屬是錫;猜想Ⅱ:“錫紙”中的金屬是鋁。
    【進行實驗】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分析與結論
    取打磨后的“錫紙”片放入試管中,滴加氯化鋅溶液 “錫紙”表面有深灰色固體析出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結合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交流討論】
    (1)實驗中打磨“錫紙”的目的是
     
    。
    (2)下列物質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鋅溶液完成上述實驗的是
     
    (填字母序號)。
    A.氯化銅
    B.硝酸銀
    C.硫酸鈉
    D.硫酸亞鐵
    【拓展應用】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方案如下,請將內容補充完整。
    金屬A是
     
    ,金屬B是
     
    ,溶液C是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Fe>Cu>Ag

    組卷:25引用:3難度:0.5

四、計算題(本題共1個小題,共5分)

  • 32.鈣是人體中的常量元素,缺鈣時可通過食用保健藥劑來增加攝入量。某品牌補鈣藥劑主要含酸酸鈣,為了測定該品牌補鈣藥劑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取該補鈣劑制成的粉末20g,逐滴滴入稀鹽酸(補鈣劑中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得到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請根據(jù)有關信息回答問題:
    (1)該補鈣劑剛好完全反應時產生氣體的質量為
     
    。
    (2)該品牌補鈣藥劑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
     

    (3)求該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組卷:292引用:1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