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論述類文本閱讀
          作為一種文化創(chuàng)造,古代建筑隨著人類智慧的增長而發(fā)展,由最初簡單的抵御防護功能擴展為承載多種社會功能,富有多樣文化內(nèi)涵,構成了中國意味悠長的建筑文化。我們的先民把數(shù)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不僅使建筑中的數(shù)和天象、陰陽、時令、地理、地利等融為一體,也借助于建筑中數(shù)的意象來表達審美、和諧和等階的價值追求。
    《周易?系辭傳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這一思想在中國古建筑尤其是宮殿建筑中被普遍運用,北京故宮分前朝和內(nèi)廷兩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上朝、議事的地方,主要是男性活動的場所;內(nèi)廷是皇帝和嬪妃們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女性活動的場所,這正應驗了天地陰陽、乾坤相合的理念。
    易學還創(chuàng)立了“陽奇陰偶”的數(shù)字奇偶觀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并且特以六、九為陰陽的代表,規(guī)定奇數(shù)對應天,屬于陽性,象征吉祥、和諧與美滿;偶數(shù)對應地,屬于陰性,有陰冷和不祥的意義。中國古代有“九重天”之說,建筑構造“九”數(shù)的重復出現(xiàn),意在暗合寰宇之“九重”。拿北京天壇來說,它分上、中、下三層,第一層徑九丈,取“一九”之意;第二層徑十五丈,取“三五”之意;第三層徑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意。此外,天壇的高度、欄板數(shù)目均采用了一、三、五、七的陽數(shù),暗合“太極”和“九重天”。
          整個北京故宮建筑同樣從數(shù)的角度體現(xiàn)了陰陽相合、天地對應的意蘊。故宮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故宮的中心所在,三大殿分別立于漢白玉雕琢的三重臺階之上,太和殿九開間、進深五間,七十二巨柱都是九或九的倍數(shù)或奇數(shù)。故宮內(nèi)廷以乾清門一線為界,以位于中軸線上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主體。內(nèi)廷多用偶數(shù)當中較好的數(shù)字“六”。有兩宮六寢,體現(xiàn)了下方、后方、偶數(shù)、負數(shù)為陰的民間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數(shù),成為五門、三朝之制,正表達了中國傳統(tǒng)以上方、前方、奇數(shù)、正數(shù)為陽的意蘊。
          中國傳統(tǒng)社會常常借用數(shù)字來表達某種美好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歡偶數(shù)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他們認為上下四方為“六合六運”之數(shù),最為圓滿吉慶。作為山西省祁縣民居建筑的代表,喬家大院就是由六個院落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喬氏家族六六大順。
          兩千多年的傳統(tǒng)中國社會,建筑這種有形的載體還被賦予了等級性?!兑捉?jīng)?乾卦第一》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饼埵堑弁趸?,故九、五為帝王之數(shù),即人們常說的“九五之尊”?!熬拧笔瞧鏀?shù)中最大的數(shù),代表皇帝的權威;“五”不僅來來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數(shù)正中,代表皇帝坐鎮(zhèn)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權至高無上,從而導致中國封建宮廷建筑往往運用九與五兩個數(shù)字加以顯示。天安門城樓正面寬九間,門上裝有九路門釘,即縱橫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數(shù),故宮房間為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節(jié)選自李玲《中國古建筑的數(shù)理意蘊》,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建筑由于融入了數(shù)的元素才具有了豐富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從而成為一種文化創(chuàng)造。
    B.《周易?系辭傳上》中有關“乾道”“坤道”等古建筑思想,對故宮建筑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C.“陽奇陰偶”觀念認為,奇數(shù)象征吉祥與美好,偶數(shù)含有陰冷、不詳之意,因此古人更喜歡奇數(shù)。
    D.九、五為帝王之數(shù),代表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天安門城樓及故宮的房間數(shù)都暗含“九五至尊”之意。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綜合使用引證法、例證法,論證了天地陰陽、乾坤相合理念在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運用。
    B.文章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展開論述,條理清晰地論證了中國古建筑中的數(shù)理意蘊。
    C.文章選取中國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故宮、天壇、天安門等來證明觀點,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D.文章寫到喬家大院由六個院落組成,證明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常用數(shù)字表達美好愿望的觀點。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古建筑承載的社會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數(shù)來表達人們對審美、和諧、等階的價值追求。
    B.古建筑構造中多出現(xiàn)數(shù)字“六”“九”的元素,這與“六”“九”在易學中是陰陽的代表有一定關系。
    C.故宮前朝主要是男性活動的場所,布局體現(xiàn)奇數(shù)特征;內(nèi)廷主要是女性活動的場所,則多用偶數(shù)。
    D.從中國封建宮廷建筑對數(shù)字“九”“五”的廣泛運用,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被賦予的等級性。

    組卷:4引用:7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各 題。
    材料一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習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
          近 6 年來,這一重大倡議全球矚目、應者云集。2013 年至 2018 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mào)易進出口總額超過 6萬億美元,中國企業(yè)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 900 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yè)額超過 4000 億美元。實踐充分表明,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jīng)濟合作,而且為推進經(jīng)濟全球化健康發(fā)展開辟了重要途徑,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中國方案,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更屬于世界;根植于歷史,更面向未來;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也向所有
          伙伴開放。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已經(jīng)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化為現(xiàn)實,成為開放包容的平臺、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chǎn)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歷史大潮,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和發(fā)展觀符合全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nèi)在要求,也符合沿線國家人民渴望共享發(fā)展機遇、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和熱切期待。
    (摘編自《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 屬于世界》,《人民日報》2019 年 4 月 23 日)材料二

    (摘編自《2017 年“一帶一路”國家對外貿(mào)易數(shù)據(jù)分析》,中商情報網(wǎng) 2018 年 5 月 16 日)材料三
          在被賦予全新時代內(nèi)涵的“一帶一路”上,中國與沿線國家建立起穩(wěn)定合作關系。諸多合作項目已經(jīng)充分證明,“一帶一路”給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巨大提升,從而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大量的就業(yè)機會,造福當?shù)孛癖??!耙粠б宦贰苯ㄔO使發(fā)展中國家得到了符合自身利益的發(fā)展機會,給發(fā)達國家?guī)砹烁鼮辇嫶蟮氖澜缡袌?、難得的發(fā)展機遇。這種美美與共的局面,顯示出中國方案的動人之處。“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開放的思想體系。人類文明應該實現(xiàn)多樣性發(fā)展,經(jīng)濟全球化健康發(fā)展應該有更寬廣的道路。打開大門,創(chuàng)造機會,促進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和可持續(xù)增長,是復興的中國今天的必然選擇。自覺承擔起一個發(fā)展中大國的歷史使命,是負責任的中國今天應有的貢獻。
    (摘編自《“一帶一路”,繪就世界和平發(fā)展的絢麗工筆畫》,《光明日報》2019 年 4 月 25 日)材料四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面展開,將迎來更多的發(fā)展契機?!耙粠б宦贰苯o我們國家、民族和個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會,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好的機會。就拿我們一直認為的盛唐開放宏大的氣象來說,實際上用今天眼光看,它只是單方面的,可以說是“開而不放、傳而不播”,也就是說它單方面的容許外國人進來,但是不鼓勵自己人出去,這就是開而不放;人家來學,它是會傳授的,但是不主動,從來沒有主動到外面去傳播,所以是傳而不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我們今天是全方位的開放和傳播,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
    (摘編自葛劍雄《全球視野下,“一帶一路”倡議究竟給個人帶來什么影響?》,《人民論壇網(wǎng)》2018 年 1 月 30 日)(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B.2017 年,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對外貿(mào)易總額占全球比重將近四成,在全球貿(mào)易版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在對外貿(mào)易方面,韓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對外貿(mào)易總額排名第一,且數(shù)額巨大,遠超其他國家。
    D.“一帶一路”方案的動人之處在于為沿線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巨大提升,從而形成美美與共的局面。
    (2)下列對材料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智慧,是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國方案,提出后得到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近六年來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B.“一帶一路”致力于經(jīng)濟合作,是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和可持續(xù)增長的必然要求,是復興的中國當下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C.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它主要面向亞歐非發(fā)展中國家,但也能給發(fā)達國家?guī)睚嫶蟮氖澜缡袌龊碗y得的發(fā)展機遇。
    D.“一帶一路”是一種全方位的積極主動的開放與傳播,其開放度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給我們國家、民族和個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契機。
    (3)“一帶一路”倡議能得到積極響應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組卷:2引用:8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站在后臺看人生
    朱光潛
          我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擺在前臺,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擺在后臺,袖手看旁人在那兒裝腔作勢。
          站在前臺時,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樣。人類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為這一部分人把自己看得比其余的人重要。比方穿衣吃飯是多么簡單的事,然而在這個世界里居然成為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就因為有一部分人要虧人自肥。
          再比方生死,一個小蟲讓車輪壓死了,或者一朵鮮花讓狂風吹落了,在蟲和花自己都決不值得計較或留戀,而在人類則生者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個苦字,這無非是因為人們希望造物主宰待他們自己應該比草木蟲魚更優(yōu)厚。
          因為如此著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蟲魚的儕輩,草木蟲魚在和風甘露中是那樣活著,在炎暑寒冬中也還是那樣活著。像莊子所說,它們“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們時而戾天躍淵,欣欣向榮,時而含葩斂翅,晏然蟄處,都順著自然所賦予的那一副本性。它們絕不計較生活應該是如何,也決不埋怨上天待它們刻薄,不但和旁人一樣,而且和鳥獸蟲魚諸物類也都一樣。人類比其他物類痛苦,就因為人類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重要。
          以上是我站在前臺對人生的態(tài)度,但是我平時很喜歡站在后臺看人生。許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惡分別的,所以他們的態(tài)度不是留戀,就是厭惡。我站在后臺時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檜、岳飛也和我看八哥、鸚鵡、甘草、黃連一樣,我看匠人蓋屋也和我看鳥雀營巢、螞蟻打洞一樣,我看人和物,好比看圖畫,好比看小說,件件都很有趣味。
          這些有趣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個分別。有些有趣味,是因為它們帶有濃厚的喜劇成分;有些,是因為他們帶有很深刻的悲劇成分。
          我有時看到人生的喜劇。許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氣憤地向人說:“如果我是一個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書了?!逼皇桥樱@已經(jīng)是喜??;何況他又麻又丑,縱然他幸而為女子,也絕不會有求婚書的麻煩,而他卻以此沾沾自喜,這總算得喜劇中之喜劇了。如此等類的事,我天天都見得著。在閑靜寂寞的時候,我把這一類的小事件從記憶中召回來,尋思玩味,覺得比飲茶還更有味。
          其次,人生的悲劇尤其能使我驚心動魄。許多人因悲劇而悲觀厭世,我卻以為人生有價值正因其有悲劇。悲劇也就是人生一種缺憾。它好比洪濤巨浪,令人在平凡中顯出莊嚴,在黑暗中現(xiàn)出光彩。假如荊軻真的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的嫁了賈寶玉,也不過鬧個平凡收場,哪得教千載以后的人唏噓贊嘆?
          人生本來要有悲劇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筆勾銷,不說你勾銷不去,就是勾銷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無論站在前臺或站在后臺時,對于失敗,對于罪孽,對于殃咎,都是用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顆熱心驚贊。
    (選自朱光潛《談人生與我》有刪減)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表明作者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起到了總領全篇的作用,但文章重點突出了站在后臺看人生的方法,照應了題目。
    B.作者站在后臺時,把人和物一律看待,對紛紜擾攘的人和物都覺得很有趣味,因此是非善惡對他來說都無意義。
    C.作者說一些人比較苦痛,是因為有些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或物看得重要,有些人以為造物主宰待他們自己應該比草木蟲魚史優(yōu)厚。
    D.作者認為人生要有喜劇和悲劇,但是人生的價值在于有悲劇,沒有悲劇的人生是毫無興致的人生。
    (2)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3)本文蘊含著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組卷:15引用:1難度:0.4

三、語言文字運用

  • 9.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于4月24日在國家航天局網(wǎng)站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后續(xù)行星任務將依次編號。據(jù)介紹,該名稱源于屈原長詩《天問》,體現(xiàn)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間的文化傳承,寓意追求科技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而象征“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展現(xiàn)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與態(tài)度。

    組卷:309引用:55難度:0.7

四、寫作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庇娙思s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br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薄巴瑲膺B枝,共盼春來?!薄?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托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fā)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fā)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chuàng)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331引用:19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