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8課 荷花淀 小二黑結(jié)婚(節(jié)選) 黨費》2022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屬于藝術(shù)之范疇,其終極旨歸應為“詩”。詩性當是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藝術(shù)化地去處置現(xiàn)實,提升小說作為故事性文本的藝術(shù)含量,從而使其抵達更高層次的詩性彼岸。過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會遮蔽或者喪失其詩性,而墮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詩性之關(guān)系,應當成為小說家的第一要務(wù)。綜觀中國當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現(xiàn)狀,詩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離葆有更高藝術(shù)含量的“純文學”軌道上漸行漸遠,而墮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說是當下最為繁榮的文學體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一些作家似乎過多沉迷于敘述模式的借鑒和實驗,陶醉于魔幻現(xiàn)實的營造,癡心于恢宏歷史的展現(xiàn),執(zhí)著于玄妙故事的構(gòu)思,卻忽視或者漠視了小說詩性的構(gòu)建。在他們的作品中,難于找尋到詩化的現(xiàn)實、詩意的語言和充滿詩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現(xiàn)實、粗鄙的語言和意象的缺席,卻占據(jù)了不小的空間。而且,過度商業(yè)化的氛圍造成了他們心態(tài)的浮躁和對利益的追逐,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小說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幾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這并不是對中國當代小說的全面否定。中國當代小說中不乏富有詩性、藝術(shù)水準頗高的佳作,但這類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沖刷、侵蝕。
(摘編自仕永波《小說亟待提升詩性品質(zhì)》)材料二:
海德格爾認為,文學是人們在天地之間創(chuàng)造出來的嶄新的詩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詩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詩意的,我們只有通過文學的引領(lǐng)才能到達詩意,感受無限,領(lǐng)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總是被非詩意遮蔽著,是庸常的、缺乏藝術(shù)質(zhì)感的,而文學又必須是充滿詩意的,那么,文學活動的第一步就應該是對生活進行異質(zhì)化處理,也就是把客觀生活改造成能夠體現(xiàn)人生的普遍經(jīng)驗的、心靈化和情態(tài)化了的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詩意的生活。上述思想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理念,與傳統(tǒng)的強調(diào)文學與生活同質(zhì)性的“模仿”和“再現(xiàn)”理論,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在現(xiàn)代小說創(chuàng)作中,固守傳統(tǒng)的“模仿”“再現(xiàn)”原則的固然不是少數(shù),而追求敘事的詩性價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覺追求。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小說作為一種敘事文學樣式,更多地是與歷史發(fā)生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說,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經(jīng)國史之補”的面貌出場的。因此,可以說早期的小說主要是對人與社會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來達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這樣的小說不是一種純粹的藝術(shù),人們更多地關(guān)心它所敘之“事”,而不關(guān)心它是如何“敘”事,其社會歷史價值遠遠大于藝術(shù)價值。但在其漫長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小說不斷地從講故事的原始形態(tài)向詩性敘事的現(xiàn)代形態(tài)發(fā)展。許多現(xiàn)代優(yōu)秀小說,借用英國著名小說家笛福的話說,是“浸透了詩的”。在中國,第一部充分詩化的敘事文學作品是《紅樓夢》。在這部不朽之作中,諸如“頑石幻形入世”“絳殊還淚”“木石姻緣”“風月寶鑒”等審美意象奇幻而豐盈,隱喻、象征、反諷、復義等詩性手法層出不窮,超言絕象的不盡內(nèi)涵對人的心智有著永恒的吸引力。曹雪芹將人間嚴酷的現(xiàn)實世界充分詩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達到了敘事藝術(shù)的巔峰。
(摘編自孫春吳《論現(xiàn)代小說的詩性敘事》)材料三: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為中心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個作家的審美追求,決定著作品基本的審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孫犁的小說表現(xiàn)出很強的詩化品格。一般來說,生活總是充滿著矛盾和斗爭,一般的小說作家往往通過立體多面的人物性格來反映豐富、復雜的社會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孫犁不喜歡表現(xiàn)生活中丑惡的、悲觀的一面,而喜歡寫人生美好的、歡樂的東西。在孫犁的小說世界里,大量的農(nóng)村青年婦女構(gòu)成了一個獨特的人物系列畫廊?!独虾氖隆防锏男∶?、《丈夫》里的媳婦、《蘆花蕩》里的兩個女孩、《荷花淀》與《囑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兒、《蒿兒梁》里的女主任、《吳召兒》里的吳召兒、《山地回憶》里的妞兒……對這些青年婦女,孫犁不是窮形盡相、面面俱到地刻畫描寫,而是重在發(fā)掘她們的
靈魂美、人情美,作者把這些人物當作“美的極致化身”,而不是借她們來展示廣闊復雜的社會人生。在孫犁的筆下,她們的性格無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單純的,但她們因包蘊著作者的豐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顯得富有詩意,可以稱之為詩化的人物。
孫犁抒情絕少像五四時期郁達夫那樣直抒胸臆,而是以間接傳達的方式,將情感充分客觀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寫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說生成了一個又一個別有韻致的意境。小說與詩畢竟是兩種不同文體,在營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別的:詩是抒情文體,在一首詩中,意境是統(tǒng)一的、自足的;而小說是敘事文體,人事過程的展現(xiàn)必須以場面的遞進為背景,小說的意境是通過場面來顯示的。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指出:“意境不僅指一種深善的情旨,同時還要配合一個活生生的場面,使那情旨化為可以感覺的?!睂O犁的許多小說往往就是由幾個場景連綴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場景中刻意創(chuàng)造的。正是內(nèi)在于小說深層的詩情詩境,將缺少時間規(guī)定性的生活片段連綴貫穿起來,使得孫犁小說呈現(xiàn)出影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孫犁像寫詩一樣寫小說,也像寫詩一樣錘煉語言,他的小說語言富有詩的特質(zhì)、詩的美感。巧設(shè)比喻,是孫犁小說語言詩性美的突出表現(xiàn)。圍繞一個描寫對象,以比喻為手段多方網(wǎng)羅物象,擴大語言的意象密度,增強語言的詩意,這可以說是他的“繁筆”。而“簡筆”他也同樣用得富有詩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現(xiàn)力的生活細節(jié),白描勾勒,寥寥數(shù)語,便傳達出豐富的意味。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聽說丈夫要隨隊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動分明是內(nèi)心的震動:是依戀丈夫?還是擔心丈夫?還是因為想見獨身持家的艱辛?或者這些心緒兼而有之?對此作者不著一字,留下空白,讓讀者根據(jù)主人公的動作細節(jié)去想象。富有音韻美和節(jié)奏感,是孫犁小說語言詩化的又一個重要特征。朱光潛認為:小說的功用在于敘事說理,而詩則著意于抒情遣興,“事理可以專從文字的意義上領(lǐng)會,情趣必從文字的聲音上體驗”。由于詩的滲透,孫犁小說語言的音樂性大大增強,語言的內(nèi)在節(jié)奏提高到一個重要的地位。
(摘編自靳新來《孫犁小說的詩性特質(zhì)》)(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性是所有文學形式共有的本質(zhì)特征,是所有文學形式的普遍追求,是提高文學作品藝術(shù)品位的首要因素。
B.文學的“異質(zhì)化”意指對客觀現(xiàn)實人生所做的情態(tài)化和心靈化藝術(shù)加工,不同于傳統(tǒng)的“模仿”“再現(xiàn)”。
C.小說的故事性和詩性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故事性越強則詩性越弱;反之,故事性越弱詩性就越強。
D.小說是否具有詩性的特質(zhì),取決于作者能否將傳統(tǒng)詩歌營造意境的技法靈活自如地移植到小說創(chuàng)作之中來。
(2)下列與孫犁小說的詩性特征相吻合的一項是
A.《祝?!分腥螌懙较榱稚┑耐饷玻@三次肖像描寫代表了她人生的三個階段,真實而傳神地刻畫了其精神世界。
B.《裝在套子里的人》談到別里科夫的婚事時寫道,“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jié)了婚”,極盡諷刺之能事。
C.《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有關(guān)風雪的景物描寫雖著墨不多,卻渲染了氣氛,同時推動情節(jié)層層發(fā)展、逐步走向高潮。
D.《邊城》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xiàn)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3)如何提升中國當代小說的“詩性”特征?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組卷:14引用:1難度:0.2
-
4.賞析小說的詩意材料一:
我們走進老鄉(xiāng)的院子里,只見堂屋里靜靜的,里面一間房門上,垂著一塊藍布紅額的門簾,門框兩邊還貼著鮮紅的對聯(lián)。我們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幾聲,不見有人應,但響動是有了。一會兒,門簾一挑,露出一個年輕媳婦來。這媳婦長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彎彎的眉,額前一溜蓬松松的劉海。穿的雖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頭上已硬撓撓地挽了髻,便大嫂長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說剛才這個同志來,說話不好別見怪等等。她聽著,臉扭向里面,盡咬著嘴唇笑。我說完了,她也不作聲,還是低頭咬著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沒笑完。這一來,我倒有些尷尬了,下面的話怎么說呢!我看通訊員站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好像在看連長做示范動作似的。我只好硬了頭皮,訕訕地向她開口借被子了,接著還對她說了一遍共產(chǎn)黨的部隊,打仗是為了老百姓的道理。這一次,她不笑了,一邊聽著,一邊不斷向房里瞅著。我說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訊員,好像在掂量我剛才那些話的斤兩。半晌,她轉(zhuǎn)身進去抱被子了。
(節(jié)選自茹志鵑《百合花》)材料二:
一輪滿月升起來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敗草、粗糙的樹干,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漫山遍野那樹的隊伍,還有香雪手中那只閃閃發(fā)光的小盒子。
她這才想到把它舉起來仔細端詳。她想,為什么坐了一路火車,竟沒有拿出來好好看看?現(xiàn)在,在皎潔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綠色的,盒蓋上有兩朵潔白的馬蹄蓮。她小心地把它打開,又學著同桌的樣子輕輕一拍盒蓋,“嗒”的一聲,它便合得嚴嚴實實。她又打開盒蓋,覺得應該立刻裝點東西進去。她叢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臉油的小盒放進去,又合上了蓋子。只有這時,她才覺得這鉛筆盒真屬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學時,她多么盼望她們會再三盤問她??!
(節(jié)選自鐵凝《哦,香雪》)材料三: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shù)兀恢?;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shù)的船只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但是大門還沒關(guān),丈夫還沒回來。
(節(jié)選自孫犁《荷花淀》)(1)請根據(jù)小說的特點,給上述三段文字擬個標題,每個標題不超過10字。
材料一:
材料一:
材料一:
(2)下列對人物形象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的新媳婦有著笑而不語、美麗嫻靜的別樣韻致,“半晌”二字足見新婚被子的珍貴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見出人物形象的真實。
B.材料二中“淡綠色的,盒蓋上有兩朵潔白的馬蹄蓮”的自動鉛筆盒,象征著文化、知識、現(xiàn)代文明,體現(xiàn)了香雪對新生活的向往。
C.材料二寫到“她多么盼望她們會再三盤問她啊”,香雪端詳鉛筆盒之后,希望同伴們盤問,這是少女虛榮的表現(xiàn),也意味著純真而質(zhì)樸的鄉(xiāng)村文化的失落。
D.材料三中“柔滑修長的葦眉子”“在她懷里跳躍著”,這兩句活畫出了水生嫂有著優(yōu)美的勞動姿態(tài)和嫻熟的編席手藝。
(3)下列對藝術(shù)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選文寫新媳婦的肖像、神態(tài)、動作以及“我”的解釋,但不寫新媳婦的語言目的是為了寫出新媳婦在貧寒中仍然保持著溫潤的美好。
B.材料二,作者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山村少女純真善良、潔白無瑕的心靈,洋溢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
C.材料三,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
D.材料一寫新媳婦的神態(tài)、材料二寫香雪的動作、材料三寫水生嫂的勞動場面,都有著清新的筆調(diào)、溫婉的用詞以及靈動的敘述節(jié)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畫面。
(4)三則材料都有著相近的風格,是“詩意小說”的典范。請結(jié)合文本,從矛盾沖突、景物描寫、心理描寫、人物特點四個角度中任選二個角度,賞析“詩意小說”的特征。組卷:47引用:9難度:0.5 -
5.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老楊同志【注】
趙樹理 過了陰歷八月十五日,正是收秋時候,縣農(nóng)會主席老楊同志,被分配到第六區(qū)來檢查督促秋收工作。老楊同志叫區(qū)農(nóng)會給他介紹一個比較進步的村,區(qū)農(nóng)會常聽章工作員說閻家山是模范村,就把他介紹到閻家山去。
老楊同志吃了早飯起程。他一進村公所,正遇著廣聚跟小元下棋。他們兩個因為一步棋爭起來,就沒有看見老楊同志進去。老楊同志等了一會兒,還沒有人跟他搭話,他就在這爭吵中問道:“哪一位是村長?”廣聚跟小元抬頭一看,見他頭上箍著塊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藍褲,腳上穿著半舊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村長廣聚以為他是哪村派來的送信的,就懶洋洋地問道:“哪村來的?”老楊同志答道:“縣里。”廣聚仍問道:“到這里干什么?”小元棋快輸了,在一邊催道:“快走棋嘛!”老楊同志有些不耐煩,便道:“你們忙得很!等一會兒閑了再說吧!”說了把背包往臺階上一丟,坐在上面休息。廣聚見他的話頭有點不對,也就停住了棋,湊過來搭話。老楊同志也看出他是村長,卻又故意問了一句:“村長哪里去了?”他紅著臉答過話,老楊同志才把介紹信給他,信上寫的是:
“茲有縣農(nóng)會楊主席,前往閻家山檢查督促秋收工作,請予接洽是荷……”
廣聚看過了信,把老楊同志讓到里屋,說了幾句客氣話,便要請老楊同志到自己家里吃飯。老楊同志道:“還是兌些米到老百姓家里吃吧?!睆V聚還要講俗套,老楊同志道:“這是制度,不能隨便破壞!”廣聚見他土眉土眼,說話卻又那么不隨和,一時想不出該怎么對付,便道:“好吧,你且歇歇,我給你出去看看!”說了,就出了公所去找恒元。恒元道:“前幾天聽喜富說有這么個人。這人你可小看不得!聽喜富說,有些事情縣長還得跟他商量著辦。”廣聚道:“是是是!你一說我想起來了。那一次在縣里開會,討論丈地問題那一天,縣干部先開了個會,仿佛有他,穿的是藍衣服,眉眼就是那樣?!焙阍溃骸叭グ?!好好應酬,不要沖撞著他!”廣聚走出門來又返回去問道:“我請他到家吃飯,他不肯,他叫給他找個老百姓家去吃,怎么辦?”恒元不耐煩了,發(fā)話道:“那有什么難辦?他要那么執(zhí)拗,就把他派到個最窮的家——像老槐樹底老秦家,兩頓糠吃過來,你怕他不再找你想辦法啦?”廣聚道:“老槐樹底那些人跟咱們都不對,不怕他說壞話?”恒元道:“你就不看人?老秦見了生人敢放個屁?每次吃了飯你就把他招待回公所,有什么事?”
廣聚回去就把飯派到老秦家。閻家山?jīng)]有行過這種制度,老秦一來不懂這種管飯只是替做一做,將來還要領(lǐng)米,還以為跟派差派款一樣;二來也不知道家常飯就行了,還以為衙門來的人一定得吃好的。他既是這樣想,就把事情弄大了,到東家借鹽,到西家借面,老兩口忙了一大會兒,才算做了兩三碗湯面條。
晌午,老楊同志到老秦家去吃飯,見小砂鍋里是面條,大鍋里的飯還沒有揭開,一看就知道是把自己當客人待。老秦舀了一碗湯面條,畢恭畢敬雙手捧給老楊同志道:“吃吧,先生!到咱這窮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湯吧!”他越客氣,老楊同志越覺著不舒服,一邊接一邊道:“我自己舀!唉,老人家!咱們吃一鍋飯就對了,為什么還要另做飯?”老秦老婆道:“好先生!啥也沒有,只是一口湯!要是前幾年,這飯就端不出來!這幾年把地押了,啥也講不起了!”老楊同志聽她說押了地,正要問她押給誰,老秦先向老婆喝道:“你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張瘋嘴該說什么!可憋不死你!你還記得啥?還記得啥?”老楊同志猜著老秦是怕她說的有妨礙,也就不再追問。老秦見老婆不說話了,因為怕再引起話來,也就不再說了。
小福也回來了,問道:“爹!這是哪村的客?”老秦道:“縣里的先生!”老楊同志道:“不要這樣稱呼吧!哪里是什么‘先生’!我姓楊,是農(nóng)救會的。你們叫我個‘楊同志’或者‘老楊’都好!”老秦老婆見孩子也回來了,便揭開大鍋開了飯。老楊同志第一碗飯吃完,不等老秦看見,就走到大鍋邊,一邊舀飯一邊說:“我也吃吃這飯,這飯好吃!”老兩口趕緊一齊放下碗來招待,老楊同志已把山藥蛋南瓜舀到碗里。老秦客氣了一會,也就罷了。
小順來找小福割谷,一進門碰上老楊同志,彼此問詢了一下,就向老秦道:“老叔!人家別人的谷都打了,我爹病著,連谷也割不起來,后晌叫你小福給俺割吧?”老秦道:“吃了飯還要打谷!”小順道:“那我也能幫忙,打下你的來,遲一點去割我的也可以!”老楊同志問道:“你們這里收秋還是各顧各?農(nóng)救會也沒有組織過互助小組?”小順道:“收秋可不就是各顧各吧?老農(nóng)會還管這些事啦?”老楊同志道:“那你們這里的農(nóng)會都管些什么事?”小順道:“咱不知道?!崩蠗钔咀哉Z道:“模范村!這算什么模范?”老秦家五歲的小女孩聽見“模范”二字,就想起小順教她的幾句歌來,便順口念道:
“模范不模范,從西往東看;
西頭吃烙餅,東頭喝稀飯?!?br />(選自《李有才板話》,有刪改)【注】抗戰(zhàn)時期,地主閻恒元把持了敵后根據(jù)地閻家山的村政權(quán),村干部貪污盜竊,營私舞弊,欺壓群眾,卻居然騙取了“模范村”榮譽。
(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剛到村公所的老楊對廣聚等人的官僚主義作風很是看不慣。廣聚等人在老楊那兒碰了釘子,便去找恒元商量對策,這是老楊同志和恒元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B.文章開頭章工作員說閻家山是“模范村”,結(jié)尾老楊同志質(zhì)疑“這算什么模范”,說明老楊同志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政治敏銳感。
C.老秦家為了招待老楊,不得不“到東家借鹽,到西家借面”,最后才做出兩三碗湯面條,暗示了農(nóng)民生活的貧困程度之深。
D.老秦膽小怕事,擔心闖禍。他對初到家里的干部老楊畢恭畢敬,當聽到自己老婆說出押地的事后,十分惱怒,急得對她喝罵了起來。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借助第三人稱,描寫了廣聚等人看到老楊同志的穿著打扮后的反應,說明廣聚之流以貌取人。
B.文章在刻畫廣聚這個人物形象時,對其進行了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方面的細節(jié)描寫,如“懶洋洋地問道”“讓到里屋,說了幾句客氣話”等,表現(xiàn)了他身上的官僚習氣。
C.老楊同志對老秦夫婦稱“老人家”,對彼此的關(guān)系稱“咱們”,與小福見面打招呼時讓小福叫自己“楊同志”或“老楊”,這與他在村公所見到廣聚、小元時的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暗示了老楊同志的階級立場。
D.本文寫了村公所、老秦家兩個場面,以老楊同志的行蹤一線貫之,使文章渾然一體。
(3)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老楊同志的形象特點。
(4)請結(jié)合《小二黑結(jié)婚》和《老楊同志》兩篇文章,分析趙樹理的作品在語言方面的特點。組卷:10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