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高一(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17分)
-
1.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9 -
3.下列關于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理解與分析(43分)
-
9.閱讀《王小謨:75歲不失棱角》完成問題。
王小謨:75歲不失棱角
邱晨輝
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大會上,無數(shù)閃光燈照亮王小謨的那一刻,他半個世紀以來的科技成績更是被人們反復傳頌--提出中國預警機技術發(fā)展路線圖,主持研制出中國第一代機載預警系統(tǒng)。媒體賦予他的諸多頭銜--“中國預警機之父”、著名雷達專家等等。
然而,近些年來,王小謨倒是經常放出些“得罪人”的話,甚至會因為“有個性”“直爽”惹來一些“爭議”。8年前,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北京代表團中,時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的王小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就建議要克服在科學研究上的浮躁情緒,切勿追求短期效應。值得一提的是,王小謨當時話鋒直指科技體制,稱“要從體制與機制的改革和完善入手,才能推動科研健康發(fā)展。”
在兩院院士中,就是國家科技最高獎獲得者中也不乏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但王小謨的履職方式卻頗具個性。至少,與絕大多數(shù)科學家只在科技領域諫言不同,這位“學問最高”的代表群體中的一員,還會從一個普通公民的角度看待社會問題,并頗有“個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10年前的一次兩會上,王小謨揪住“兩院”報告就是一連串的問責,他稱報告里面列舉出很多數(shù)字,說明“兩院”做了很多工作,具有說服力,但是,“要做的工作不能僅限于此”。王小謨發(fā)言道,對于人民關注的大案要案,要加大審理透明度和報道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實情并受到警示教育。當然,這樣的“敢言”和“個性”,也讓王小謨嘗到輿論的苦頭。
上世紀90年代初,海灣戰(zhàn)爭讓人們看到了國家裝備預警機的緊迫性,預警機研制又一次提上了日程。王小謨主動請纓,與十幾位老專家聯(lián)名上書,要求自主研制預警機。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想法一經提出,迎來的不是技術上的挑戰(zhàn),而是受到了一些質疑。“我們當然可以從國外買,省時省力,但是一旦戰(zhàn)爭真的爆發(fā),國外只要卡住幾個配件,我們買回來的預警機就用不了!”王小謨據(jù)理力爭。
這句話后,王小謨不再發(fā)聲,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干活兒”去了。再一次公開露面,已到了2009年。在10月1日的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由王小謨主導研制的預警機作為領航機型,引領機群,分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有人看到,看臺上的王小謨“流淚了”。
王小謨選擇的邏輯很簡單,他只想要屬于科學的答案,卻從不愿意隨波逐流。
1987年5月,當?shù)聡嗄牯斔固伛{駛輕型飛機直入蘇聯(lián)領空,突破當時世界上最強大之一的地面雷達防空網后,蘇聯(lián)被嚇到了,中國同樣震驚了。低空防御雷達成了一個必須拿下的科技。那時,已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38所所長的王小謨躍躍欲試。然而,國家并沒有把低空雷達的研制任務交給38所。王小謨沒有就此放棄?!安蛔屛覀冏?,我們針對國外出口行不行?”看似不合組織口味的這一招,卻用成果打敗了美國、俄羅斯的雷達,并以國際價格賣給了不少對技術要求很“刁”的國家。王小謨和團隊也因此收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今天,他獲得了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人民大會堂里,面對前來采訪的年輕記者,他不顧工作人員的阻攔,微笑著握手。
王小謨總是對年輕人青睞有加。這位曾經的中國預警機系統(tǒng)總設計師,先后培養(yǎng)出18位中國預警機系統(tǒng)或雷達系統(tǒng)總設計師,中國在這一重要領域的事業(yè)傳承有望!
王小謨,我國著名雷達專家、預警機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在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先后主持研制了多部世界先進的雷達,為我國國土防空網的建設完善做出了重大貢獻。
(節(jié)選自2013年1月19日《中國青年報》)【相關鏈接】
1969年,王小謨接到了一個新的調令:到三線去。跟王小謨一起從14所去貴州的有八九百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所--電子工業(yè)部第38研究所。王小謨帶領一批技術骨干,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三坐標雷達研究。
以前的雷達車上沒空調,四五十度的高溫,人在里面就算只穿一個小褲頭,也熱得汗珠直冒。經常待在里面做試驗的王小謨深知其中的辛苦,于是,他提出在雷達機里裝空調器。這種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挑戰(zhàn)了當時“以蘇聯(lián)為師”的頑固理念,需要巨大的勇氣。
果然,這一理念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王小謨斬釘截鐵:“人是第一戰(zhàn)斗力!人都不行了,你那設備有什么用啊!”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后來我國預警機的設計中,也得到了貫徹,比如在預警機上裝廁所、減噪等。
1986年,王小謨擔任38所所長。此時的38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暴露了很多問題,253名技術人才“南飛”。地處邊遠山區(qū),每年分配來的大學生不僅數(shù)量少,而且報到率低。怎么辦,對此,王小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工資和住房采取按貢獻分配。對技術尖子給予浮動兩級工資的重獎;對長期不干工作的人先是黃牌警告,如不改正就請出所。經過改革,人的積極性被調動,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筍,38所逐步走向國內一流水平。
(1)作為人大代表,王小謨的“棱角”如何體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
(2)王小謨?yōu)槭裁粗鲃诱埨t自主研制預警機結合材料簡要概括即可?請簡要分析。
(3)王小謨在科技工作上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說明。組卷:3引用:1難度:0.1
三、作文(40分)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總是難免有浮沉。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反復地一浮一沉,對于一個人來說,正是磨練。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驕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著悲觀。必須以率直、謙虛的態(tài)度,樂觀進取、向前邁進。 --松下幸之助卓越的人的一大優(yōu)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 --貝多芬
躺在成就上就像行進時躺在雪地里一樣危險;昏昏沉沉,在熟睡中死去。 --維特根斯坦讀了上面的三則格言,你有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1)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含義,選準角度,明確立意;(2)自擬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組卷:2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