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新版八年級上冊《必考實驗突破(一)》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8/10 11:0:4
一、填空題
-
1.國家標準規(guī)定以A0、A1、A2、B1、B2等標記來表示紙張幅面規(guī)格,以“克重”來表示紙張每平方米的質(zhì)量。劉剛家新買回一包打印紙,包上標注著“A475g500sheet200×300mm”,意思是該包紙是500張規(guī)格為75克重、200mm×300mm的A4通用紙。劉剛想知道這種紙的厚度和密度,只需用刻度尺測出這包紙的厚度。如果劉剛測得這包紙的厚度為5cm,那么這種紙的厚度是mm,密度是kg/m3。
組卷:123引用:4難度:0.7
二、實驗探究題
-
2.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實驗原理 。
(2)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3)某次實驗的過程如圖1所示,圖中的電子停表分別表示小車在斜面頂端、中點和底端的不同時刻,則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4)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時,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5)本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 ,便于準確測量 。
(6)實驗中應使斜面坡度 (選填“較小”或“較大”),目的 (選填“延長”或“縮短”)運動時間,便于減小測量誤差。
(7)為測量BC段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小明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通過BC段的平均速度。他的這種做法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其理由是:。
(8)在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電子停表,如果小車到達B位置后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量的運動時間偏 (選填“小”或“大”),測得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會偏 (選填“小”或“大”)。
(9)某同學計算A至C這個過程的平均速度時,采用了下列兩種方法。方法1:vAC=;方法2:vAC=sACtAC(12+sABtAB)。以上兩種方法中正確的是 (選填“方法1”或“方法2”)。sBCtBC
(10)圖2中能夠正確反映小車從A到C運動情況的是 (填字母)。組卷:30引用:1難度:0.5 -
3.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
序號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2)讓激光緊貼紙板射向O點,多次改變?nèi)肷涔獾姆较?,測得了幾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在反射現(xiàn)象中,。
(3)接下來老師進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濕器使整個教室充滿霧氣,將平面鏡放在一能轉(zhuǎn)動的水平圓臺上;在柱M上固定一紅色激光筆,使其發(fā)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該操作的作用是顯示 的位置;然后打開固定在柱N上的綠色激光筆,使綠色激光射向O′點,然后出現(xiàn)了如圖乙所示的情景。老師在水平方向緩緩轉(zhuǎn)動圓臺,當我們只能觀察到一條光線時,可判斷 。組卷:164引用:3難度:0.6 -
4.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實驗中,某小組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記錄了如下數(shù)據(jù):
空氣中的入射角α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γ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θ 0° 17° 24° 30°
(1)當光從一種介質(zhì)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不變)。
(2)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zhì)時,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br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可能/不可能)達到90°。
(3)當光線以24°入射角從玻璃射向空氣時,折射角等于。
(4)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個“水凸透鏡”,與外觀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鏡相比,“水凸透鏡”的焦距更(大/?。?。組卷:126引用:3難度:0.5 -
5.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光屏EF可繞其上MN所在直線前后折轉(zhuǎn)。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β 0° 11.3° 22.1° 35.4° 40.9°
(2)接著小蘭讓光束貼著光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當小芳將F板向后折轉(zhuǎn)一定角度時,在F板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3)小蘭和小芳多次改變?nèi)肷涔饩€AO與ON的夾角進行實驗,測量結(jié)果如表所示。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 (選填“增大”或“減小”)。組卷:450引用:5難度:0.4
二、實驗探究題
-
14.周末,小明到超市購物口渴了,買了一盒酸奶,喝了一口發(fā)現(xiàn)酸奶的味道與平時喝過的同樣的酸奶似乎不同,聯(lián)想起近日新聞報道食品造假現(xiàn)象,他懷疑該酸奶摻了一定水分,于是他想通過測量酸奶密度的方法來判斷。你認為,正品酸奶摻水后其密度會(填“變大”或“變小”)。他看到超市售貨處有電子秤,并向售貨員要了一只小玻璃杯,借助一瓶礦泉水,測出了酸奶的密度。下面是他測量的過程,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①用電子秤測出空玻璃杯的質(zhì)量m0;
②將玻璃杯裝滿礦泉水,用電子秤測出玻璃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m1;
③將玻璃杯中的水倒干凈,;
④酸奶密度的表達式為:ρ酸奶=。(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組卷:532引用:7難度:0.5
三、綜合能力題
-
15.小明要測量雞蛋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1)將雞蛋放入裝有適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發(fā)現(xiàn)雞蛋下沉至杯底,如圖甲所示。說明該雞蛋的密度水的密度,雞蛋對杯底的壓力雞蛋的重力。(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往杯中逐漸加鹽并攪拌,直至觀察到雞蛋懸浮,隨即停止加鹽,如圖乙所示。
(3)取出雞蛋,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杯子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如圖丙所示,則天平的讀數(shù)為g。
(4)將玻璃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圖丁所示,量筒內(nèi)鹽水的體積為mL。
(5)再測出杯子和剩余鹽水的質(zhì)量為92.7g。則得到雞蛋的密度為kg/m3。組卷:20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