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qū)明星學校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20 8: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宮廷畫家王希孟創(chuàng)作的絹本設色畫,現(xiàn)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作在設色上以青綠為主色調(diào),在施色時注重手法的變化,色彩張弛有度,或渾厚,或輕盈,使畫面層次分明,色如寶石光彩照人,畫中的內(nèi)容讓人觀后贊嘆,不失雄闊之境界與恢宏之氣勢。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中由演員飾演的展卷人(文物工作者)對《千里江山圖》潛心鉆研后“走”入了畫家希孟的內(nèi)心世界,目睹希孟繪制畫作,讓觀眾追隨展卷人的視角,徜徉在富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傳統(tǒng)美學意趣之中。舞臺被巧妙設計成多層同心圓,還原了中國傳統(tǒng)畫卷的“展卷”過程。圓環(huán)相扣,亦是時空相交。當卷軸在舞臺上被緩緩打開,左手拉開了“過去”的時間線,右手推動著未來的新圖景,那轉(zhuǎn)動不息的舞臺仿若鐫刻民族記憶的年輪,引領觀者踏入時光的循環(huán)里。另外,“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是揭示中國藝術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在劇中,除了舞臺上的圓裝置,還有視頻畫面中貫穿全場的明月是圓的,織卷人手中的竹盤是圓的,制墨人的石磨是圓的……這些偶然,都讓劇中“圓”的寓意愈發(fā)朦朧而神秘,也越發(fā)自然。在舞臺裝置的啟動下,讓人有一種“看一次‘青綠’,啟一日中國情”的觀后直感,這種精神內(nèi)涵的承載和歷久彌新的文化傳統(tǒng)遠遠大于劇作故事本身,讓我們牢牢記住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及以和諧為美的社會倫理思想。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只此青綠》中的展卷人和希孟的內(nèi)心是息息相通的。例如在接近尾聲部分,飾演畫家的演員拿著一幅又一幅的畫朝著舞臺的后方做“呈上”的動作,這種動作的重復,讓觀眾進入到了希孟的內(nèi)心世界,似乎與展卷人一樣,讀懂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展卷人在守護著這份珍貴的文物,同時通過對畫作的研究,進入到了希孟的“世界”。這些都是他對畫作進行研究后所產(chǎn)生的“想象”,他的內(nèi)心深處是想去“探尋”,等到他認為的探尋結束后,他也就與希孟“心靈相通”了。希孟的心愿是“此畫,與天地眾人共繪,往來者,但見青綠足矣”。而展卷人的心愿則是“我知道終有一天,這幅畫也會同與它相遇過的人們一樣,隨時光遠去。但,有我輩守護一日,這一天便將晚來一日”。
正是因為有了展卷人的介入,才能讓觀眾心中《千里江山圖》的繪制成功得以成立。展卷人能夠在希孟的喜樂中感受到自身的喜樂,在希孟的無助中感受到自身的無奈,甚至想要沖破時空,回到那個時代,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希孟,幫助他完成這幅畫,幫助他解開命運的枷鎖,不再被當時的社會所束縛。也正是因為有了展卷人的反復介入,才能讓觀眾清晰地明白:這其實是展卷人的世界。他的“平行時空”里住著希孟,形成一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精神境界,也是一個“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哲學境界,更是一個“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的人生哲理。特別是在劇目的尾聲部分,主人公希孟和展卷人隔空對望的瞬間,這一瞬間碰到了觀眾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讓人明白將個人生命的體會用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并寄托在創(chuàng)作中,把作品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xù)后,此時的人性和情感才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永恒的精神表達。
(摘編自《新時代,新氣息,新氣象——舞蹈詩?。贾淮饲嗑G>觀后》陳偉科)材料二:
《只此青綠》是以展卷人的視角,將觀眾帶入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當中的。那么進入到畫面當中,每一項工藝都與展卷人這一角色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與互動。在織絹這一舞段當中,群舞畫面整齊唯美,不失舞蹈本體所產(chǎn)生的美感。但是為了交代清楚展卷人究竟在干什么,畫面中展卷人不斷地穿梭跳躍,不免有些破壞畫面的美感,使觀眾在觀看角度上有些不知所措。既贊嘆畫面中的養(yǎng)蠶、制絲、織絹的女子美感中帶有質(zhì)樸,同時又被這種旋轉(zhuǎn)跳躍打斷心緒。同時展卷人這一角色的筆墨本身就應相對淡化,可見兩位導演對這一角色的理解尚且不夠深刻。站在觀眾的角度,在大幕拉開、卷軸轉(zhuǎn)開的一刻,觀眾理應進入展卷入畫這沉浸式角色當中。對每一項工藝的研究,對希孟的惜才心疼之情,應該是希孟對觀眾的直接傳遞,為何要再經(jīng)他人之情,成為一種間接情感?展卷人這一角色的存在,不禁讓人想到布萊希特的表演方法——“離間方法”,有些許荒誕,使得演員與角色之間有距離,角色與觀眾之間有距離,無法完全地投入到對舞蹈本身的意象的體味當中去。因此這一角色的可舞性也不可想象,劇中人為何而舞,淚水為何而流。劇情的每次轉(zhuǎn)折讓觀眾感受展卷人這一角色的內(nèi)心潛臺詞是:“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我該跳舞了嗎?”其次,在對待希孟的感情當中,濃烈情感的來源究竟為何?是對他畫出這副曠世名作的艱辛產(chǎn)生的體諒之情?若無現(xiàn)代化字幕這一媒介交代展卷人這一角色的話,是否會讓觀眾覺得希孟作畫并非無名無款,而是無父無母的一出悲劇。因此思考將展卷人這一視角交給觀眾,將所有的游玩山水之樂,體會人間心酸之苦,交給沉浸在入畫的觀眾手中,或許是保留這一無限意蘊更好的方式。
(豆瓣網(wǎng)評)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千里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其畫面色彩頗具特色,畫面內(nèi)容有雄闊之境界與恢宏之氣勢。
B.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讓展卷人穿越到北宋,以其所見向觀眾展示王希孟繪制《千里江山圖》的情景。
C.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通過舞蹈者反復的“呈上”動作,表達了畫家極度渴望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被讀懂。
D.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復雜的現(xiàn)代媒介技術,通過展卷人的話,讓觀眾了解了希孟作畫為何無名無款。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展卷人通過潛心研究,不僅能與畫家希孟心心相通,還能讀懂他內(nèi)心的愿望,感受他的精神世界。
B.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把平面的《千里江山圖》轉(zhuǎn)化為整齊唯美的舞蹈表演,但受到展卷人的破壞。
C.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大獲成功,只因它秉承傳統(tǒng),富于創(chuàng)新,讓觀眾完全進入了沉浸式的審美體驗。
D.展卷人這一角色的表演采用了布萊希特的“離間方法”,極大地影響了演員對舞蹈本身的意象的體味。
(3)材料一中說“‘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精神原型”。下面解說不能準確闡釋中國文化中“圓”的精神內(nèi)涵的一項是
A.圓有轉(zhuǎn)的意思,俗語稱為“圓轉(zhuǎn)”,體現(xiàn)著流動不息的生命精神。
B.“圓”即圓通包容,與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中的“和”精神相同。
C.“月印萬川”是說萬千江湖無不映照出圓月之影,能突顯現(xiàn)實的圓滿。
D.圓為一切生命之源,如同渾沌未開之太極,陰陽圓轉(zhuǎn),化生萬物。
(4)材料一與材料二在論證上有什么不同?請作簡要說明。
(5)虎年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大獲好評,其中“展卷人”這一角色的設置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結合文本分析。組卷:89引用:5難度:0.7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戰(zhàn) 士
孫 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個叫石橋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條河,搭上了一個草橋。天氣好的時候,從橋上走過,??匆娪行┐鍕D淘菜;有些軍隊上的小鬼,打破冰層捉小沙魚,手凍得像胡蘿卜,還是興高采烈地喊著。
這個冬季,我有幾次是通過這個小橋,到河對岸鎮(zhèn)上,去買豬肉吃。掌柜是一個殘疾軍人,打傷了右臂和左腿。這鋪子,是他幾個殘疾弟兄合股開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買了一個腰花和一塊豬肝。他擺蕩著左腿,用左手給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豬肉是弄得粗糙的,豬很小就殺了,皮上還帶著毛,涂上刺眼的顏色,煮的時候不放鹽。當我稱贊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凈的時候,他透露聰明地笑著,兩排潔白的牙齒,一個嘴角往上翹起來,肉也多給了我一些。第二次,我去是一個雪天,我多燙了一壺小酒。這天,多了一個伙計:傷了胯骨,兩條腿都軟了。三個人圍著火談起來。
伙計不愛說話。我們說起和他沒有關系的話來,他就只是笑笑。有時也插進一兩句,就像新開刃的刀子一樣。談到他們受傷,掌柜望著伙計說:
“還是他把我背到擔架上去,我們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長。那次追擊敵人,我們拼命追,指導員喊,叫防御著身子,我們只是追,不肯放走一個敵人!”
“那樣有意思的生活不會有了?!?br /> 伙計說了一句,用力吹著火,火照進他的眼睛,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還是笑著,對伙計說:“又來了。”他轉(zhuǎn)過頭來對我說:“他沉不住氣哩,同志。那時,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幾十步,又趕上去,被最后的一個敵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現(xiàn)在,還想再干干呢!”
伙計干脆地說:“怨我們的醫(yī)道不行么!”
“怎樣?”我問他。
“不能換上一副胯骨嗎,如能那樣,我今天還在隊伍里。難道我能剝一輩子豬嗎?”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對伙計警誡著,使我吃了一驚。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線,眼睛已經(jīng)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說,人民和國家記著他的功勞,打走敵人,我們有好日子過。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沖鋒陷陣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趕上他兩個要去趕集,我已經(jīng)是熟人了,掌柜的對伏在鍋上的一個女人說:
“照顧這位同志吃吧。新出鍋的,對不起,我不照應了。”
那個女子個子很矮,衣服上涂著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們的炕上,炕頭上睡著一個孩子,放著一個火盆。
女人多話,有些潑。她對我說,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從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來,她有些抱怨,說他不中用,得她來幫忙。
我對她講,她丈夫的傷,是天下最大的光榮記號,她應該好好幫他做事。這不是一個十分妥當?shù)呐?。臨完,她和我攪纏著一毛錢,說我多吃了一毛錢的肉。我沒辦法,照數(shù)給了她,但正色說:
“我不在乎這一毛錢,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來,你不要說,你和我因為一毛錢攪纏了半天吧!”
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戰(zhàn)斗結束以后。一天黃昏,我又去看他們,他們卻搬走了,遇見一個村干部,他和我說起了那個伙計,他說:
“那才算個戰(zhàn)士!反‘掃蕩’開始了,我們的隊伍已經(jīng)準備在附近作戰(zhàn),我派了人去抬他們,因為他們不能上山過嶺。那個伙計不走,他對去抬他的民兵們說:你們不配合子弟兵作戰(zhàn)嗎?民兵們說:配合呀!他大聲喊:好!那你們抬我到山頭上去吧,我要指揮你們!民兵們都勸他,他說不能因為抬一個殘廢的人耽誤幾個有戰(zhàn)斗力的,他對民兵們講:你們不知道我嗎?我可以指揮你們!我可以打槍,也可以扔手榴彈,我只是不會跑罷了。民兵們拗他不過,就真的帶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敵人過路的山頭上去。你看,結果就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zhàn)。”
臨別他說:
“你要找他們,到城南莊去吧,他們的肉鋪比以前紅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描寫了抗日根據(jù)地石橋村冬季河邊村婦淘菜、小戰(zhàn)士捉魚的場景,場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氣息,展示了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
B.小說也注意展示傷殘戰(zhàn)士性格的多面性,拒絕臉譜化。比如伙計的傷沒有治好,就心生怨恨,口出怨言埋怨醫(yī)道不行,把英雄寫得真實、動人。
C.小說講述了一群退役的傷殘軍人相依為命,自力更生,獨立謀生,不靠不要;有的身殘志堅,保留了旺盛的革命斗志和戰(zhàn)士本色,直至再上戰(zhàn)場,殺敵立功。
D.小說的主人公是群像,他們是抗戰(zhàn)中受傷的幾位“戰(zhàn)士”,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跡展現(xiàn)了這一特殊群體的精神風貌,謳歌了抗日根據(jù)地軍民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情節(jié)集中于肉鋪,直接描寫了“我”與戰(zhàn)士的對話,借對話插敘了幾個戰(zhàn)士受傷的經(jīng)過。這樣寫使筆墨更減省,情節(jié)更集中,人物形象更突出。
B.“一毛錢的攪纏”,刻畫了掌柜女人的潑辣和小氣,與掌柜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突出了英雄不被理解的苦悶,從側面表現(xiàn)了掌柜一家生活的艱難。
C.小說講究敘事策略,以“我”為敘述者,巧妙地串聯(lián)幾次對話,將幾個不同時空的故事片段連接在一起,敘事靈活自由,節(jié)奏明快流暢。
D.小說的結尾再次寫到“肉鋪”,表明戰(zhàn)斗結束之后,英雄回歸生活,回歸普通人的角色,這樣寫更加突出了這些戰(zhàn)士的平凡和偉大。
(3)小說中“伙計”的性格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
(4)“戰(zhàn)士”的故事以“村干部”的講述作為結尾,這樣處理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組卷:75引用:7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魯迅《雪》的選段,完成下列各題。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diào),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①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
但是,朔方②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zhuǎn)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注】①胡蝶:同“蝴蝶”;②朔方:北方。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號,和“閃閃地旋轉(zhuǎn)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省略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這個大廳也是建筑華美,氣象萬千、那高聳的大圓頂總使我想起一段臺詞:“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這一頂壯麗的帳幕,這個金黃色的火球點綴著的莊嚴的屋宇……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
B.“……”他飛紅了臉,更加忸怩起來,兩只手不停地數(shù)摸著皮腰帶上的扣眼。
C.他返回試驗田對那些出現(xiàn)分離的稻株進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的、遲熟……一一做了詳盡記錄。
D.許多這樣的熱情交替出現(xiàn),有的過一定時期去而復來,有的出現(xiàn)一次便永遠消失了……
(2)擬人具有人格化特性,請據(jù)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擬人進行簡要分析。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決不粘連,他們?nèi)绶廴缟嘲闳鲈谖萆?,地上,枯草上。”從傳遞信息角度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筆觸更細膩?組卷:9引用:8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紀實文學作品,有一節(jié)專門記錄紅軍中的少年先鋒隊員。斯諾在書中寫道:
他們總是愉快而樂觀,不管整天行軍的疲乏,一碰到人問他們好不好就回答“好!”他們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因此看到他們,就會使你感到中國不是沒有希望的。在少年先鋒隊員身上寄托著中國的將來。只要這些少年能夠得到解放,得到發(fā)展,得到啟發(fā),在建設新世界中得到起應有的作用的機會。我這樣說聽起來大概好象是在說教,但是看到這些英勇的年輕人,沒有人能不感到中國的人并不是生來腐敗的,而是在品格上有著無限發(fā)展前途。
“他們”是在“紅星”照耀下成長的1936年的中國少年。紅星照耀,初心不改,接棒前行。作為同樣是在“紅星”照耀下成長的你,請給“他們”寫一封信,談談“他們”給你帶來的觸動與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2引用:9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