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關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60引用:3難度:0.6
  • 2.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705引用:39難度:0.9
  • 3.實驗室中的硝酸銀溶液需要在棕色試劑瓶中避光保存,是因為硝酸銀在光照條件下易分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gNO3
    光照
    2Ag+2X↑+O2↑,則X的化學式為( ?。?/h2>

    組卷:66引用:3難度:0.5
  • 4.小東同學依據(jù)描述書寫的化學符號其中正確的是( ?。?br />①兩個氮氣分子:2N2
    ②由三個氧原子構成的臭氧分子:3O
    ③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表示的粒子:Cl
    ④兩個鐵離子:2Fe2+
    ⑤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3O2
    點燃
    2Fe2O3
    ⑥Co元素的化合價Na
    +
    3
    C
    o
    O2

    組卷:49引用:3難度:0.5
  • 5.如圖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用學科觀點分析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其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31引用:3難度:0.5
  • 6.近期發(fā)生的火災和爆炸事件給人們敲響了安全警鐘,下列說法或做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7.對于化學反應:4P+5O2
    點燃
    2P2O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①參加反應的物質是磷和氧氣 ②反應前后分子總數(shù)不變 ③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④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 ⑤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⑥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組卷:2191引用:69難度:0.9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14分)

  • 20.實驗室中,利用如圖裝置可以制取某些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
     
    ;③
     
    。
    (2)向氣體發(fā)生裝置內加入藥品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
    (3)上述裝置圖中共有兩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找出其中一處并改正:
     
    。
    (4)將上述裝置的錯誤全部改正后,繼續(xù)進行實驗。小雨在實驗室中若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的方法制取氧氣,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且在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
    (5)小晴在實驗室中選用C裝置作為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在她的實驗中用到的一種固體藥品是
     
    (填物質名稱),在該反應中它起
     
    作用。請你寫出小晴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用此法制取的優(yōu)點是
     
    。
    (6)若用F裝置來收集氧氣,怎樣判斷氧氣已經(jīng)收集滿?
     

    (7)乙炔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在常溫下反應可以制取乙炔。你認為制取乙炔應選擇的裝置是
     
    。
    (8)如果用G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由
     
    端通入(填“a”或“b”,下同),當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時,瓶內先裝滿水,氣體從
     
    端導管通入。

    組卷:12引用:2難度:0.5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9分)

  • 21.某校興趣小組取一定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放入大試管中加熱。剩余固體質量與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t0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固體質量/g 26.5 26.5 24.1 21.7 m 16.9 16.9
    (1)從反應開始到t6時,產(chǎn)生氧氣的總質量是
     
    g。
    (2)其中m=
     
    。
    (3)求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4)請在如圖中畫出產(chǎn)生O2的曲線。

    組卷:112引用:4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