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3.6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2020年單元測試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

  • 1.根將水分吸收到體內(nèi)的順序依次是( ?。?br/>①土壤溶液    ②成熟區(qū)表皮細胞以內(nèi)各層細胞    ③根毛細胞    ④導管

    組卷:157引用:4難度:0.3
  • 2.在根尖結(jié)構(gòu)中,形成根毛,有較強吸收功能的區(qū)域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3
  • 3.在小麥生長過程中,要多次進行灌溉,小麥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h2>

    組卷:28引用:6難度:0.9
  • 4.下列關(guān)于葉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37引用:20難度:0.7
  • 5.取甲、乙兩個型號相同的量筒,分別插入一個生長狀況相同的天竺葵枝條,摘除其中一個枝條的葉,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然后將兩裝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鐘記錄量筒液面的讀數(shù),結(jié)果如圖,分析正確的是( ?。?br />

    組卷:368引用:35難度:0.9
  • 6.植物蒸騰作用的功能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31引用:3難度:0.6
  • 7.下列生產(chǎn)措施中,應用了蒸騰作用原理的是( ?。?/h2>

    組卷:32引用:6難度:0.7
  • 8.二十世紀,科學家希爾曾做過如下實驗,有關(guān)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br />

    組卷:55引用:16難度:0.9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6分)

  • 23.某生物興趣小組為證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做了如下實驗:
    (一)材料:綠色植物(葉片細胞間的空氣被抽去);三只規(guī)格相同的燒杯,分別命名為A、B、C;100瓦的電燈;涼開水(二氧化碳氣體被排除);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碳酸鈉溶液(可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
    (二)步驟:
    ①燒杯A、B中各放入50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碳酸鈉溶液,燒杯C中放入
     
    mL涼開水.
    ②燒杯B、C中各放入一片同種植物的大小相似的葉子.
    ③將三支燒杯都用橡皮塞塞緊,并將它們一起放到燈光下照射,大約5分鐘后觀察三個燒杯中有無氣泡產(chǎn)生.
    (三)實驗結(jié)果:
    編號實驗現(xiàn)象依據(jù)
    燒杯A(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碳酸鈉溶液)無氣泡CO2氣體微溶于水,無明顯氣泡
    燒杯B(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碳酸鈉溶液+葉片)有氣泡,葉片上浮
    燒杯C(涼開水+葉片)
    請根據(jù)實驗回答:
    (1)燒杯C中放入
     
    mL涼開水.
    (2)燒杯B中的氣泡最可能是
     
    (氣體).
    (3)你預測燒杯C中的葉片會
     
    (選填“上浮”“下沉”或“不動”),為什么?
     

    (4)對比燒杯B與燒杯C可以得出結(jié)論是:
     

    組卷:43引用:3難度:0.1
  • 24.科學探究是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為了探究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指導下對一株植物的一個枝條的進行處理,設計了圖甲所示的裝置,圖乙為C裝置葉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內(nèi)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提示: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為了確保實驗的科學性,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圖甲中的葉片先進行了暗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
     

    (2)圖甲所示的實驗設計能探究
     
    等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3)如果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應選擇
     
    作為一組,進行實驗。
    (4)D裝置彎玻璃管中紅墨水的移動方向是
     
    (填寫向左、向右或者不動)。圖乙中的曲線
     
    與D裝置內(nèi)葉片的生理活動相對應。
    (5)對圖甲C裝置中的葉片進行脫水稱重,欲使其質(zhì)量最大,結(jié)合圖乙中的曲線應選擇
     
    點左右摘取葉片。

    組卷:63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