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cè)《第5課 <論語>十二章 大學(xué)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022年同步練習(xí)卷(10)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21分)
-
1.“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毕铝袑?duì)“止于至善”理解錯(cuò)誤的一項(xiàng)是( ?。?/h2>
組卷:28引用:4難度:0.7 -
2.選出畫線文句翻譯正確的一項(xiàng)( )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組卷:3引用:2難度:0.6 -
3.對(duì)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h2>
組卷:41引用:8難度:0.9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0分)
-
10.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大學(xué)之道
《禮記》 ①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1)填上第①段空格句,《禮記》中的《大學(xué)》屬于
(2)下列加點(diǎn)的詞,解釋不正確一項(xiàng)A.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止:終止 B.致知在格物 格:探究 C.國治而后天下平 治:太平 D.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壹是:一律,一概
(4)概述本文所表達(dá)的觀點(diǎn),并談?wù)剬?duì)你的啟發(fā)。組卷:5引用:4難度:0.6 -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一)《大學(xué)之道》: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br /> (二)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碎e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同“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dú)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憤怒),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贝酥^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xué)》)(1)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A.慮而后能得 得:處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 格:標(biāo)準(zhǔn) C.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矜:憐憫,同情 A.大學(xué)之道 吾為其無用而培之 B.知止而后有定 人而不仁,如禮何 C.欲齊其家者 其恕乎 D.小人閑居為不善 為之于未有
A.大學(xué)之道
B.跨者不行
C.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4)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xiàng)是
A.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5)下列對(duì)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dāng)的一項(xiàng)是
A.選文(一)首句開宗明義,提出大學(xué)之道的“三綱領(lǐng)”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B.選文(一)第二段提出了“八條目”之說,“八條目”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誠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擯棄不良情緒和外界干擾。
D.選文中使用了頂針、排比等修辭,使得道理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增強(qiáng)了說服力。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
②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③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7)結(jié)合《大學(xué)之道》,談?wù)勛鳛樾聲r(shí)代的青年,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組卷:44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