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陜西省延安市黃陵中學重點班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10 21: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所謂“人文信仰”,它的啟發(fā)來自現(xiàn)代學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認為,儒家傳統(tǒng)是一種不出世的卻具有超越性的東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穌、安拉等外在權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權威,它有一種具有內(nèi)在超越性的信仰。內(nèi)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謂“仁義禮智”。儒家傳統(tǒng)的這一特質(zhì),若稱為中華“人文信仰”更準確。
“人文信仰”在儒釋道中都有,儒家比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態(tài)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會中要完成人之為人的使命。一是個體生命的健全,即誠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業(yè),即把“立德、立功、立言”當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質(zhì)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類具有經(jīng)濟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屬性。但道德文化屬性應是人的最高屬性,是人之為人的最高本質(zhì)。
信仰體系當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決肉體的存在問題,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義輕利的。儒家主張在道義的引領下對物質(zhì)生活的安頓,認為這也是治國理政者須關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說“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說“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說“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節(jié)用以禮,裕民以政”。在這個基礎上,儒家重視和強調(diào)人的精神生活,特別是人的道德、文化。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內(nèi)涵。
儒學是仁學,但一般只講“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關于“愛他人”,孟子曾發(fā)揮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將“愛他”或“他愛”推展為親親、仁民、愛物這樣三個由近及遠的層次。實際上,孔子講“古之學者為己”,就彰明了儒學仁學的首要內(nèi)涵就是“為己之學”。“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這和現(xiàn)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個人要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開發(fā)出來,成長為一個士,再成長為君子,成長為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齊家治國平天下。荀子說過:“知者自知,仁者愛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義”在孟子這里發(fā)揮得比較到位。義利并重,以義馭利,這是孟子對儒家核心價值的闡發(fā)。儒學不是不講功利,而是認為在功利之上有一個更高的價值,更高的原則,并借此來引領、駕馭功利。這也是對道義上的擔當精神的高揚。
荀子則進一步發(fā)揮了“禮法”范疇。他把“仁”“義”這個基本的人文信仰轉化成內(nèi)規(guī)矩和外規(guī)矩。內(nèi)規(guī)矩即德的柔性約束,外規(guī)矩即法的剛性約束。德與法統(tǒng)一起來就是禮或禮法。德與法一起,共同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形成普遍的秩序與和諧。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統(tǒng)”的系統(tǒng)闡釋者,是儒學由純學術向漢初政治儒學轉化、轉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選自2017年4月1日新華網(wǎng)發(fā)展論壇,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儒家認為,儒家傳統(tǒng)是一種東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權威。內(nèi)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傳統(tǒng)的一個特質(zhì)。
B.儒釋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較典型。它是“以出世的心態(tài)行人世的功德”,它要完成在世俗社會中人之為人的使命。
C.政治屬性、經(jīng)濟屬性和道德文化屬性都是人類所具有的屬性。但其中道德文化屬性應是人的最高屬性和最高本質(zhì)。
D.一般人認為儒家重義輕利。實際上,儒家也看重對人的物質(zhì)生活的安頓,認為治政者必須關注“利民”“富民”“裕民”,這體現(xiàn)了儒家的生命大智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人文信仰”這一說法是受現(xiàn)代學者“人文宗教”的啟發(fā)而得來的。儒家的“人文信仰”就是要完成健全個體生命和建功立業(yè)的使命。
B.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關于“利民”“富民”“裕民”的言論,是為了證明儒家主張在道義的引領下對物質(zhì)生活的安頓。
C.儒學即仁學。仁學不僅僅講愛他人,也講愛自己。但不論是孟子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還是孔子的“為己之學”,都應該是儒學仁學的重要內(nèi)涵。
D.儒家不是不講功利,而是要“義利并重,以義馭利”。荀子則把“仁義”轉化成內(nèi)外規(guī)矩,此即儒家所講的“禮”。而“禮”是用來協(xié)調(diào)義利關系的。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這也是孔子“仁政”思想的體現(xiàn),而這對當代治政者來說,也有重要啟示和現(xiàn)實意義。
B.孟子的“親親”“仁民”“愛物”,從家庭、社會到宇宙萬物,層層深入地闡發(fā)了“仁”的內(nèi)涵,樹立了儒家仁者形象。
C.“知者自知,仁者愛人”蘊含了欲為“大丈夫”必先為“士”的道理。一個人首先要成就自己,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D.荀子是儒家“治統(tǒng)”的系統(tǒng)闡釋者,儒學由此向政治儒學轉化。后世很多儒學家的治政思想為當時統(tǒng)治者所用就是明證。組卷:8引用:14難度:0.7 -
2.實用類文本閱讀。
材料一: 四大發(fā)明是關于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fā)明,是古代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chuàng)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并為后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fā)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fā)明經(jīng)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fā)展史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日前,由廣東省發(fā)明協(xié)會主辦、搜狐網(wǎng)發(fā)起的“新四大發(fā)明”評選結果最終出爐,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復方蒿甲醚最終入選。
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中國自己的糧食問題,還為亞洲甚至全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做出了巨大貢獻。
漢字激光照排: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給出版印刷行業(yè)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對日、韓等國家的印刷出版業(yè)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質(zhì),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對于人類探索生命奧秘的影響是巨大的。
復方蒿甲醚:第一個由中國發(fā)現(xiàn)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藥,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摘自《新京報》2017年02月08日)
材料三: 近日的一項調(diào)查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的青年選出“你最想把中國的什么帶回祖國”,得票最多的是高鐵、網(wǎng)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它們被學生們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fā)明”。
“新四大發(fā)明”的走紅,彰顯了我國在科技刳新領域的顯著進步與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但如何讓更多的新發(fā)明源源不斷涌現(xiàn),不僅要靠企業(yè)在新技術革命的持續(xù)競逐中不斷創(chuàng)新,還需要政府相關的職能部門做好服務與護航的工作,幫助國內(nèi)企業(yè)提高在世界產(chǎn)業(yè)鏈、價值鏈中的競爭力。
(《光明日報》,2017年05月15日66版)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四大發(fā)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材料三中的“新四大發(fā)明”更著重的是這些發(fā)明對人們?nèi)粘I畹挠绊憽?br />B.材料三,作者介紹了“新四大發(fā)明”的調(diào)查結果,充滿了濃濃的自豪感。
C.“二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國朋友成為“新四大發(fā)明”的忠實粉絲,從側面說明了,在很多“一帶一路”國家中,生活“通”的程度還有待提高。
D.過去,中國給世界的印象,是制造業(yè)大國、世界代工廠,如今“新四大發(fā)明”如此受歡迎,代表著中國已融入新產(chǎn)業(yè)變革背景下的全球產(chǎn)業(yè)鏈和價值鏈。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從三則材料可看出,從古到今,科學技術始終在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生活和歷定進程。
B.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國古代改進造紙術的人是畢昇。中文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之父王選因他的突出貢獻也被譽為“當代畢昇”。
C.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四大發(fā)明是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總結出來的,“新四大發(fā)明”同樣是由外國青年提出來的,這樣的巧合,體現(xiàn)了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和“互聯(lián)網(wǎng)+”所驅動的新經(jīng)濟、新生活的魅力。
D.從上述三則材料看,具有原創(chuàng)性、具有世界級影響力、能產(chǎn)生社會效益,是評判“四大發(fā)明”的H大基本標準。
E.根據(jù)材料三,“新四大發(fā)明”的走紅讓我們相信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產(chǎn)品和服務,不僅受到各國青年的喜歡,同時也為“一帶一路”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原生動力,不斷推進各國之間的合作共贏。
(3)發(fā)明的可愛,就在于使人類的生活更便捷,外國留學生稱贊的“新四大發(fā)明”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 特點。請結合生活體驗說明高鐵、網(wǎng)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對我們生活的積極影響。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巡山 艾克拜爾?米吉提
他看到了那頂氈房穹頂般碩大的犄角,在那里紋絲不動。居然是在那并不險峻的山脊上。他極目望去,竟是一頭巖羊臥在一塊大圓石上。按說,那不該是巖羊歇腳之處。以它天生機敏,此時它應該有所動作才對。但是,不知怎的,貌似全然無知,一動不動。
這引起了他足夠的好奇。
自從持槍證和獵槍一同被收繳,他再沒有觸及過巖羊的皮毛。巖羊已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獵獲它是要犯罪的。當然,在這天山深處,所有的野獸和動物都有保護等級。這一點,他心里了如指掌。
這些年來,他只保留了一個習慣,每到初秋,都要到這山上走走,哪怕是看一眼那些野物。他自己將此稱為巡山?,F(xiàn)在山上的野物越來越多了。有時候成群的野豬會趁著夜色跑到牧人營盤附近,將草地翻拱一番興沖沖地離去,壓根不理會牧羊犬兇猛的吠聲。肥嘟嘟的旱獺也會在光天化日之下昂然走過車路飲水上山。有一回走在山林里,不經(jīng)意間一抬頭,在樹杈上見到了貍貓,那家伙沒有絲毫的怯意,兩眼直視著自己,閃著幽幽的光。狼和狐貍他也常見。有一次,一只狼叼著一只黑花羊從公路旁高高的鐵絲網(wǎng)上縱身騰躍而去,全然不顧飛馳的汽車,橫切公路越過另一道鐵絲網(wǎng),在公路另一側的草原上,朝著那條山梁奔去,估計它的窩就在那邊,小狼崽們或許正在耐心等待它滿載而歸。
他終于從山坳登上了山脊。那只巖羊還在,幾乎在那個大圓石上一動不動。
他有些遲疑。這是他此生見到的最不可思議的情景。一只巖羊,居然還會等著他登上山脊。按說以巖羊的機警,早就應該逃之夭夭。
他下了馬,將坐騎用馬絆子絆好,向著大圓石走去。
巖羊依然沒動。他的心有點縮緊--太奇怪了!真是匪夷所思!那只巖羊絲毫沒有逃跑的意思。山脊的風很強勁,呼啦啦地吹著,秋黃的草被風撩起一陣陣草浪簌簌作響。雪山上的雪線已經(jīng)開始低垂。要不了多久,雪線也會覆蓋到這座山脊。
他環(huán)視了一下,對今天的奇景疑惑不解。
他決定攀上大圓石看個究竟。
他利利索索就攀上了大圓石。
那巖羊還是沒動。
走近巖羊的剎那,他驚呆了。
這是一只已經(jīng)癡呆的老巖羊,它根本意識不到人的走近,雙眼蒙滿了眵目糊,牙也掉盡,那一對氈房穹頂般的犄角尖,已經(jīng)深深地長進后臀皮肉里了。
他望著眼前這只老巖羊,一陣驚怵像電流般襲過周身。天哪,他想,唯有你蒼天不老,人和動物都會老去。
他將老巖羊雙眼的眵目糊擦去,老巖羊卻對他視而不見。
他心疼極了。
你怎么會老成這樣,他在心里問這只老巖羊。
難道沒有哪只狼來成全你嗎?
但是他又否決了自己。
其實,他心里清楚,狼也只吃它該吃的那點活物,只不過是背負罪名而已。哈薩克人那句話說得好,狼的嘴吃了是血,沒吃也是血。
現(xiàn)在,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忍心就這樣拋下這只已經(jīng)癡呆的老巖羊而去。生命總該有個盡頭。他為這只老巖羊祈禱,然后,割下這只老巖羊的首級,將長進后臀皮肉里的角尖拔出,面朝東方擱好羊頭,依然保持著它曾經(jīng)的尊嚴。他把老巖羊的軀體肢解后放在大圓石上,用枯草揩凈手和折扣刀,上馬離去。
這時候,他看見天空中開始有禿鷲盤旋,還有幾只烏鴉和喜鵲捷足先登,落在大圓石上開始爭食老巖羊的肉。一個艱難的生命終于終結。
下山的時候,他的心情多少有些緩了過來。他自己似乎突然徹悟了什么。
(選自2017年9月22日《光明日報》)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一頭巖羊臥在山脊的一塊大圓石上,一動不動,奇特的景象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也容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B.小說用一大段文字介紹了現(xiàn)在山上野物旁若無人的種種表現(xiàn),展現(xiàn)了山區(qū)生態(tài)保護的成果,同時也交代了老巖羊生存的環(huán)境。
C.“唯有你蒼天不老,人和動物都會老去”,這句話是“他”對老巖羊頑強生命意志的詠嘆,“不老”指的正是老巖羊的精神內(nèi)涵。
D.小說以第三人稱敘述了一次巡山的經(jīng)歷,“巡山”作為“他”刻意保留下來的一個習慣,反映了他對這片大山的眷戀熱愛。
(2)小說在描寫“他”上山脊一探老巖羊究竟時,用了幾個短句獨立成段,這樣寫有何作用?請簡要說明。
答:
(3)小說結尾寫道,“他自己似乎突然徹悟了什么”。請結合作品說說“他”可能領悟到了什么?
答:組卷:5引用:7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聰敏,武帝為精縣時,與裝后不諧,遣人船送后還都,已登路,子良時年小,在庭前不悅。帝謂曰:“汝何不讀書?”子良曰:“娘今何處?何用讀書?”帝異之,即召后還縣。
子良軟義愛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踢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給其薪蘇??らw下有虞翻舊床,罷任還,乃致以歸。后于西邸起古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為護軍將軍,兼司徒。四年,進號車騎將軍。子良少有清向,禮才好士,傾意賓客,天下才學皆游集焉。。善立勝事,夏月客至,為設瓜飲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貴辭翰,皆發(fā)教撰錄。
武帝不豫,詔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醫(yī)藥。子良日夜在殿內(nèi),太孫間日入?yún)?。居幾月?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武帝暴漸,內(nèi)外皇懼,百僚皆已變服,物議疑立子良。武帝俄項而蘇,問太孫所在,因召東宮器甲皆入,遺詔使子良輔政,蕭鸞知尚書事。子良素仁厚,不樂時務,乃推瀟鸞。詔云:“事無大小,悉與鸞參懷。”子良所志也。太孫少養(yǎng)于子良妃衰氏,甚著慈愛,既懼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子良又與文惠太子同好釋氏,甚相友悌,其勸人為善,未嘗厭倦,以此終致盛名。進往大傅,增班劍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待中。隆昌元年加珠禮劍覆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進督南徐州其年疾篤謂左右曰門外應有異。遺人視,見淮中魚無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門。尋薨,年三十五。
(《南史?蕭子良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隆昌元年/加殊禮/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進督南徐州/其年疾篤/胃左右曰/門外應有異/
B.隆昌元年/加殊禮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書進督南徐州/其年疾篤/謂左右曰/門外應有異/
C.隆昌元年/加殊禮/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進督南徐州/其年疾篤八胃左右曰/門外應有異/。
D.隆昌元年/加殊禮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進督南徐州/其年疾篤八胃左右曰/門外應有異/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斛”,泛指多斛。斛,量重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
B.“東宮”,是中國古代宮殿指稱,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東宮的儲君,即“太子”。
C.聲友梯”,與朋友相友愛?!吧曛孕⑻葜x”,即把孝順父母、朋友友愛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
D.“不豫”,“豫”為安和之愈,“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諱稱。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蕭子良孝順有加。母親裴后因與武帝不和睦被送還,年幼的蕭子良心中不悅,廢書不讀,這觸動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蕭子良重義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極高的德行,他死后,蕭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蕭子良還在西邸建了一座古齋,收集了許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邊。
C.蕭子良禮遇賢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為他們擺出瓜果和飲料,宣揚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貴的作品,子良也讓人撰錄。
D.蕭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傳位于子良,在遺詔中讓子良輔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對政治事務不感興趣。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子良少有清向,禮才好士,傾意賓客,天下才學皆游集焉。
②居幾月,武帝暴漸,內(nèi)外皇懼,百僚皆己變服,物議疑立子良。組卷:24引用:36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
-
11.“歸謬法”是一種常見的論證方法,首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后從這一論點中加以引中、類比、推論,從而得出極其荒謬可笑的結論來,以駁倒對方論點。仿照下面的示例,再用歸謬法批駁觀點。
示例:
觀點:中國如果反對美方發(fā)起的貿(mào)易戰(zhàn),對美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就會損害兩國貿(mào)易往來,所以中國應該停止相關應對措施。
歸謬:組卷:1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素養(yǎng),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
請從“六大素養(yǎng)”中選擇兩或三個關鍵詞來呈現(xiàn)你所理解的高三學生更應重視更應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lián);聯(lián)系實際,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組卷:3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