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13課 短文兩篇》2021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對《短文兩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80引用:3難度:0.6
二、作文
-
2.培根在《談讀書》提道:“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jīng)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眱删渚C合運用了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生動形象、鮮明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請你使用其中任意一種論證方法寫一個片段,談一談你對讀書的看法。
組卷:6引用:2難度:0.6
三、綜合性學習
-
3.學完了《談讀書》后,班級準備舉辦一次“讀書活動”,請你參與,完成下列任務。
(活動一)擬標語
請你為這次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
(活動二)設計開場白
請你為“讀書活動”設計一段開場白。(50字左右)
(活動三)談讀書方法
在活動中,同學們都認為讀書要有好方法,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才能有收獲。請談談你對讀書方法的認識。組卷:13引用:3難度:0.6 -
4.“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4月23日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很多人習慣稱之為“世界讀書日”。請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與“讀書”相關的表達。
(名言)閱讀下面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請總結出這些名言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怎樣的共性。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列夫?托爾斯泰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
--高爾基 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
--都德組卷:2引用:1難度:0.7 -
5.初中階段讀過的文章中不乏涉及到古人讀書的作品。請完善下面的知識卡片。
語句積累 課文篇目 作者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陶淵明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陋室銘》 劉禹錫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送東陽馬生序》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6.下面語句都是談讀書方法的,選擇其中你比較贊賞的一則,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談一談你對這個讀書方法的理解。(不少于80字)
孟軻的“獨立思考法”:盡信書不如無書。
朱熹的“三到法”: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冰心的“創(chuàng)新法”:讀書恨與古人同。
伏爾泰的“再讀法”:重新再讀一本舊書,就仿佛與老友重逢。組卷:4引用:2難度:0.7
五、現(xiàn)代文閱讀
-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馮立,是赫赫有名的清華“書神”。
馮立一直保持著這樣一個習慣,每讀完一百本書,就要寫一篇總結性的文章,從一個主題入手,或談談讀書所得,或談談閱讀技巧,最后還要為這一百本書評選出一個前十名的最佳榜單。《在千山萬水間枕典席文》《經(jīng)典的力量》《碎片化閱讀時代的碎與讀》……這些都是馮立寫在每一個“百本大關”的感悟和總結。從大一結束時制定讀書計劃開始,轉眼已是歷史系博士二年級的他完成了第十七個一百本讀書計劃,仔細算一下,相當于一年讀二百多本書,平均三天兩本。這樣的速度,恐怕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望塵莫及的,更別提長期的堅持的堅持了。
在想象中,這樣一個讀書“大神”不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還有可能有些“呆氣”。然而在咖啡館見面時,他與所有普通的清華同學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藍色的運動上衣,鼓鼓囊囊的舊書包,梳不平的頭發(fā),略微有些胖,笑瞇瞇的。
當他談及讀書的緣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覺得大學過了一年有些荒廢,想看看能讀多少本書,沒想到上大四上學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讀完三百本的目標,一讀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一開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學生必讀書單看了幾本,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人不可能按照書單一本一本為了達到某個目的、刷到某個成就而讀書,讀書時順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你對某一本書感興趣,可以找到相關的書來看,還可以找書中提到過的其他書來看,慢慢地就會形成自己看書的體系,找到自己搜羅好書的方式。
(1)馮立成為“書神”,不僅因為閱讀量大,還因為有他自己的讀書方法。你對其中哪一條印象最深?請把它寫下來。
(2)許多人驚嘆于“書神”馮立的閱讀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對這種讀速度有不同的看法。請聯(lián)系下面任意一則或幾則鏈接材料,談談你的思考。(不少于50字)
【鏈接材料】:材料一:讀書方法通常有三種:精讀、略讀、瀏覽。
材料二:比起讀書形式和閱讀數(shù)量,實在的內容和深入 的思考更重要。
材料三:好讀書,不求甚解①,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注釋】:①不求甚解: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功夫。組卷:41引用:2難度:0.7 -
20.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老舍自傳??舒舍予,字老舍,現(xiàn)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于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而空也。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yè),甚難發(fā)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亦甘于貧賤也。27歲時發(fā)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么了不得。34歲結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yǎng)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也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收獲,并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也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1)文中的“全無收獲,并不著急”和“往往吃虧,也不后悔”,如去掉,意思有什么改變?
(2)從自傳中你了解了老舍先生什么樣的品性?
(3)從這篇自傳中,你覺得老舍的語言風格是什么?組卷:5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