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28 2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紀錄片因其生動直觀,真實客觀等特性。一直被視作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硬通貨”,是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最佳載體之一。如何創(chuàng)新中國對外傳播話語,更好展示中國形象,在剛過去的幾個月里,有了最新的實踐成果。
          今年是中國與匈牙利正式建交70周年,為紀念兩國70年友好交往而制作的專題紀錄片《光陰的故事——匈牙利篇》播出后廣受贊譽。其實,在共同紀念友好建交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上,總能看見《光陰的故事》系列作品?!袄蠐肫鲍I禮中老建交55周年,“哈薩克斯坦篇”獻禮中哈建交25周年,“柬埔寨篇”獻禮中柬建交60周年,《光陰的故事》已成為塑造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共同記憶的重要品牌。
          在“紀錄+”的產(chǎn)業(yè)趨勢下,更加多元的節(jié)目元素被納入中國故事的話語架構中。全球首檔跨國聯(lián)合制作職業(yè)體驗紀實真人秀《功夫學徙》用紀實的節(jié)目形態(tài),搭建符合年輕人欣賞習慣的對外傳播話語體系。在雙向對話的敘事視野下,用異國青年的職業(yè)體驗、文化碰撞展現(xiàn)年輕中國的形象。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國故事的內涵外延已極大地豐富擴充,不僅僅局限在展示中國自身,而是在中國與世界聯(lián)系不斷深化的時代潮流下,將目光投向“一帶一路”等人文匯集之地,創(chuàng)新借鑒其他節(jié)目形態(tài),擴展記錄邊界展現(xiàn)當代中國的生動故事。
    (選自2019年12月18日《光明日報》)材料二:
          作為中國故事最好的載體,紀錄片如何突破文化的邊界,讓世界“讀懂中國”?
          主旋律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懊慨斣谥匾臍v史節(jié)點和時刻,創(chuàng)作和推出有時代擔當精神的紀錄片,再現(xiàn)歷史滄桑,傳承民族精神,表達國家話語,傳遞中國聲音,這是我們紀錄片的歷史責任?!敝醒霃V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代表、著名紀錄片導演閆東通過講述《我們走在大路上》的拍攝歷程,來分享他講好中國故事的視角?!段覀冏咴诖舐飞稀芬灾袊L格、國際視野,通過沉浸式的紀實影像和鐫刻新中國時代烙印的人物故事,直擊觀眾的心靈。它講述了約120個共和國紅色經(jīng)典故事?!斑@幾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讓我最大的感悟是,主旋律紀錄片已經(jīng)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重大歷史題材、重大革命題材的紀錄片,而是能夠體現(xiàn)出人是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紀錄片。這是中國紀錄片人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中國紀錄片能夠大踏步走向國際舞臺的底氣。”閆東說道。
          尋找有“全球普適性”的故事,紀錄片如何突破文化的邊界,進行世界化傳播?德國紀實娛樂公司的總監(jiān)帕特里克?霍若表示,無論什么樣的國際合作都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則,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故事?!肮适率俏覀児灿械恼Z言,故事很容易在文化與文化之間傳遞?!迸撂乩锟?霍若指出,這個故事必須是與眾不同的、非常典型的、有全球吸引力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會有國際號召力和吸引力,有共性,有全球的普適性,而且在全球不同語境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相關性。嗶哩嘩哩紀錄片出品部制作人張博表示,他們正在創(chuàng)作“網(wǎng)生新派紀錄片”,其中有不少中外合拍的優(yōu)質作品在平臺上大火。第一部合拍作品《未至之境》是個典型例子,“同生紀錄片在保留紀錄片真實內核的基礎上,讓紀錄片的形態(tài)更加豐富多樣,不拘一格,表現(xiàn)的手法會更加接地氣,會更加關注觀眾們的體驗和感受。”張博表示,這種形態(tài)也在國際上受到歡迎,為合拍片助力。
    (選自2019年12月12日《羊城晚報》)材料三:
          談到世界電影票房冠軍,也許你腦海里會馬上跳出許多美國好萊塢大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的國產(chǎn)紀錄片已經(jīng)連續(xù)兩年蟬聯(lián)世界紀錄電影票房冠軍。一是2017年的《二十二》,約為1.7億元人民幣;另一個是2018年的《厲害了我的國》,票房約為4.8億元。
          據(jù)新出爐的《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2019》透露,10年來,中國紀錄片年生產(chǎn)投入和生產(chǎn)總值均逐年增長,從2009年5億元人民幣起步,逐步進入高速發(fā)展期,產(chǎn)業(yè)規(guī)模10年間增長了12倍。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8年中國紀錄片生產(chǎn)總投入為46.02億元,同比增長16.4%;生產(chǎn)總值為64.45億元,同比增長接近7%,2009年以來,中國累計出品紀錄電影286部,2018年生產(chǎn)紀錄電影57部,16部在院線上映,半數(shù)以上為社會現(xiàn)實題材,累計票房5.26億元。
          如今,中國紀錄片有三大主題稱雄,分別是改革開放、歷史文化與美食,《舌尖上的中國》誕生的2012年為品牌元年,由此開啟了美食紀錄片熱潮。2018年,騰訊視頻出品的《風味人間》以矩陣方式進行傳播,獲得超過10億次點擊量。嗶哩嗶哩播出的《人生一串》也受到年輕觀眾的追捧。文化紀錄片引發(fā)大眾關注,《如果國寶會說話》以輕盈的姿勢講述文化積深厚的國寶,貼近時代;《歷史那些事》則以另類視角重新詮釋歷史,既有熱贊,也有爭議,在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張同道教授看來,中國紀錄片發(fā)展是政策、平臺與市場合力的結果。
          國產(chǎn)紀錄片的發(fā)展令人振奮,但同時也要看到,年輕一代的紀錄片觀看方式已然改變,網(wǎng)生代正在或將要成為主流受眾,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將影響紀錄片的未來。短視頻最近兩年的爆增長,令人矚目,紀錄片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個性,已經(jīng)受到了很大挑戰(zhàn),如何建設紀錄片良性文化生態(tài)成為業(yè)內人士的新課題。更重要的是,紀錄片常常被看作國家的相冊,紀錄片代表中國聲音走出去的力度越來越大,將承擔更重要的角色,期待紀錄片人承擔起越來越多的責任和使命。
    (選自2019年11月20日《解放日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紀錄片是一種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形式,因此具有生動直觀、真實客觀等特性。
    B.主旋律紀錄片就是講述紅色經(jīng)典故事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重大歷史題材、重大革命題材的紀錄片。
    C.中國國產(chǎn)紀錄片《二十二》和《厲害了我的國》分別獲得2017年和2018年世界電影票房冠軍。
    D.當前,紀錄片的文化價值與美學個性已經(jīng)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紀錄片人必須承擔更多責任和使命。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專題紀錄片《光陰的故事》已成為塑造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共同記憶的重要品牌,播出后廣受贊譽。
    B.紀實真人秀《功夫學徒》將多元的節(jié)目元素納入中國故事的話語架構中,展現(xiàn)了年輕中國的形象。
    C.文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以輕盈的姿勢講述文化積淀深厚的國寶,既受到熱贊,也存在爭議。
    D.紀錄片常常被看作國家的相冊,也是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最佳載體之一。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紀錄片《我們的男孩》從一段六十年的感恩回饋中,娓娓道出中俄兩國跨越時空的友好情誼。
    B.紀錄片《淮海戰(zhàn)役啟示錄》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
    C.紀錄片《長江之戀》以田野調查的形式,展現(xiàn)“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理念下長江經(jīng)濟帶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D.紀錄片《思想的田野》直觀呈現(xiàn)各地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實踐。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5)中國紀錄片應如何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9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等的滋味
    周國平
          人生有許多時光是在等中度過的。等有千百種滋味,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難盡。
          我不喜歡一切等。無論所等的是好事、壞事、不好不壞之事、好壞未卜之事,等總是無可奈何的。等的時候,一顆心懸著,這滋味不好受。
          就算等的是幸福吧,等本身卻說不上幸福。想象中的幸福愈誘人,等的時光愈難挨。例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自是一件美事,可性急的情人大約都像《西廂記》里那一對兒,“自從那日初時想月華,捱一刻似一夏”,只恨柳梢日輪下得遲,月影上得慢。等的可怕,在于等的人對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對其他的事又完全沒有心思,因而被迫處在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有所期待使人興奮,無所事事又使人無聊,等便是混合了興奮和無聊的一種心境。
          人等好事嫌姍姍來遲,等壞事同樣也缺乏耐心。沒有誰愿意等壞事,壞事要等,是因為在劫難逃,實出于不得已。不過,既然在劫難逃,一般人的心理便是寧肯早點了結,也不愿無謂拖延。假如我們所愛的一位親人患了必死之癥,我們當然懼怕那結局的到來,可再大的恐懼也不能消除久等的無聊。
          無論等好事還是等壞事,所等的那個結果是明確的。如果所等的結果對于我們關系重大,但吉兇未卜,則又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時我們宛如等候判決,心中焦慮不安。焦慮實際上是由彼此對立的情緒糾結而成,其中既有對好結果的盼望,又有對壞結果的憂懼。一顆心不僅懸在半空,而且七上八下,大受顛簸之苦。我們自幼及長,從做學生時的大小考試,到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定級、升遷、出洋等,一生中不知要過多少關口,等候判決的滋味真沒有少嘗。當然,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悟性,就遲早會看淡浮世功名,不再把自己放在這個等候判決的位置上。但是,若非修煉到類似涅槃的境界,恐怕就總有一些事情的結局是我們不能無動于衷的。
          一生中我們最經(jīng)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門前,而是窗前。有形的或無形的,分布于商店、銀行、車站、醫(yī)院等與生計有關的場所,以及辦理種種煩瑣手續(xù)的機關。為了生存,我們不得不耐著性子,排著隊,緩慢向它們挪動,然后屈辱地側轉頭顱,以便能把視線、手和手中的鈔票或申請遞進那個窄洞里,又摸索著取出所需要的票據(jù)、文件等。這類小窗口常常無緣無故關閉,好在我們的忍耐力磨煉得非常發(fā)達,已經(jīng)習慣于默默無止境地等待了。
          等在命運之門前面,等的是生死存亡,其心情是焦慮的,但不乏悲壯感。等在生計之窗前面,等的是柴米油鹽,其心情是煩躁的,摻和著屈辱感。前一種等,因為結局事關重大,不易感到無聊。然而,如果我們的悟性足以平息焦慮,那么,在超脫中會體味一種看破人生的大無聊。后一種等,因為對象平凡瑣碎,我們極易感到無聊,但這種無聊往往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小無聊。
          說起等的無聊,恐怕沒有比旅途中迫不得已的羈留更甚的了。譬如,由于交通中斷,不期然被耽擱在旅途中某個荒村野店,通車無期,舉目無親,此情此境中的煩悶真是難以形容。但若把人生比作逆旅,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途中耽擱實在是人生的尋常遭際。我們向理想生活進發(fā),因了種種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變故,或早或遲在途中某個點上停下來。我們相信這是暫時的,總在等著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殊不料就在這個點上永遠停住了。有些人漸漸變得實際,心安理得地在這個點上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些人仍然等啊等,歲月無情,到頭來悲嘆自己被耽誤了一輩子。
          我曾在一個農場生活了一年半。那是湖中的一個孤島,四周只見茫茫湖水,不見人煙。我們在島上種水稻,過著極其單調的生活。使我終于忍受住這單調生活的正是等——等信。每天我都懷著殷切的心情等送信人到來的時刻,我仿佛就是為這個時刻活著的。盡管等常常落空,但是等本身就為一天的生活提供了色彩和意義。
          我曾在一間地下室獨居了好幾年。當我伏案讀書寫作時,不由自主地在等——等敲門聲。我期待我的同類訪問我,這期待使我感到我還生活在人間,地面上的陽光也有我一份。我不怕讀書寫作被打斷,因為無須來訪者,極度的寂寞早已把它們打斷一次又一次了。
          不管等多么需要耐心,人生中還是需要等的??梢詻]有理解,但如果沒有對理解的期待,哪里還有創(chuàng)造?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等,哪里還有人生?事實上,我們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這等待中展開并且獲得了理由。等的滋味不免無聊,然而,一無所等的生活更加無聊。不,一無所等是不可能的。即使一無所等,我們還是在等,等那個有所等的時刻到來。一個人到了連這樣的等也沒有的地步,就非自殺不可。
          人生唯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來的死。但是,人人似乎都忘了這一點而在等著別的什么,甚至死到臨頭仍執(zhí)迷不悟。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引用《西廂記》中的故事,意在表達即便為美事,等也是難挨、可怕的,因為這種“等”是被迫的,完全不由自己支配的。
    B.文章中說“人等好事嫌姍姍來遲,等壞事同樣也缺乏耐心”,意在批判人們只求好事快快到來、對壞事缺乏耐心的思想。
    C.文章中三次寫到了“等候判決”,并且用社會現(xiàn)實中的具體情形來說明人們在等待事情的結局時不會無動于衷的事實。
    D.“忍耐力磨煉得非常發(fā)達,已經(jīng)習慣于默默無止境地等待了”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調侃了社會現(xiàn)實中無可奈何的等待。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中“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難盡”一句,開門見山,直接點題,統(tǒng)攝全篇,而且意蘊含蓄深遠,點明等待的滋味的復雜。
    B.文章采用欲揚先抑的表現(xiàn)手法,先寫“不喜歡一切等”和“等”的無可奈何,后寫“人生中還是需要等的”和“等”的意義。
    C.“這時我們宛如等候判決……”運用類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人們在等待吉兇未卜的結果時焦慮不安的心態(tài)。
    D.作為一篇哲理散文,作者在闡述等的各種滋味時,并不生硬、空洞,而是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這樣能極易引發(fā)讀者的情感共鳴。
    (3)結尾說“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作者因何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4)試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本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組卷:10引用:1難度:0.4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傳統(tǒng)社會最講究“圈子”。費孝通早在《鄉(xiāng)土中國》一書中,就提出中國的鄉(xiāng)村“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鄉(xiāng)親的交往,全憑相熟度、關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漣漪效應,一圈圈擴展開,愈遠愈疏,愈近愈密。
          現(xiàn)代社會則是一個“陌生人社會”,“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于是應了美國學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護我們,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脅我們,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們的孩子,建筑我們的房子,用我們的錢投資……陌生人保持日?;?,確定彼此邊界,必須依賴一系列契約規(guī)則,旗幟是教化的道德,底線是強制的法律。
          誠然,看病找相熟的醫(yī)生,求教知識難點找老同學……控制在適度范圍內,則可。泛化開來,奉行“熟人是一寶,關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學,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則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員也盤桓在圈圈內,熱衷私相授受。
          現(xiàn)代社會的管理亟待新型組織紐帶,去“圈子”化,樹契約化。斯隆領導下的早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訣之一即平衡與部下的關系。后人憶述:“要想和他成為真正意義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離開通用?!蓖轮须y免有興趣契合者,但他嚴格自律,跟所有部屬等距離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極深的交情,自然會有好惡之分,就會影響我決策的客觀性?!?br />      硬件變,軟件也須變。在日益成長的契約社會、法治社會里,作為鄉(xiāng)土社會、血緣社會遺跡的“圈子情結”還有什么立足之地?
    (1)依據(jù)文本,如何理解“漣漪效應”?
    (2)文中用“斯隆”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本文作者為什么主張去圈子化?

    組卷:30引用:11難度:0.3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辛夷塢說:“在時間和現(xiàn)實的夾縫里,青春和美麗一樣,脆弱如風干的紙。
          席慕蓉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
          雨果說:“誰虛度年華,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會拋棄他們?!?br />      習近平主席寄語青年學生:“青春不是靠天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腳踏實地的奮斗;青春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長,青春是心中永遠不凋零的花朵?!?br />      作為風華正茂的青年學生,身處價值多元、網(wǎng)絡發(fā)達的社會,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請至少結合兩人的名言與你的同學分享你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7引用:28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