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陜西省咸陽實驗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計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圖示實驗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h2>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2.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船順利返回地球,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列內(nèi)容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5.以氮化鎵、碳化硅、氧化鋅和金剛石為四大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更適合于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電子器件。下列描述屬于氮化鎵物理性質(zhì)的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6.下列符合化學實驗安全及規(guī)則要求的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三、實驗及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計13分)

  • 19.興趣小組進行如圖實驗,探究微粒的性質(zhì)。菁優(yōu)網(wǎng)
    (一)如圖1所示,燒杯A中裝有20mL蒸餾水,并滴入了幾滴酚酞試液,燒杯B中裝有10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將A、B罩起來。一段時間后,A燒杯中的液體由無色變?yōu)榧t色。
    關于酚酞變紅的原因,興趣小組同學們提出了三種猜想:
    猜想一:從B燒杯中蒸發(fā)出水蒸氣,部分水分子運動進入A燒杯,水使酚酞變紅。
    猜想二:從B燒杯中揮發(fā)出氨氣,部分氨氣分子運動進入A燒杯,氨氣使酚酞變紅。
    猜想三:從B燒杯中揮發(fā)出氨氣,部分氨氣分子運動進入A燒杯與水結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變紅。
    (1)經(jīng)過討論后,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
    (2)為了探究另外兩種猜想,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zhí)畋怼?br />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將一張濾紙浸入酚酞試液中,1分鐘后取出,懸掛在通風處晾干,用剪刀將其剪成兩片
     
    濾紙不變色 猜想
     
    (填序號)成立
    在另一片濾紙上滴幾滴蒸餾水,再放入收集滿氨氣的集氣瓶中 濾紙變成紅色
    (二)進行上述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課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化學興趣小組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并探究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省略)。
    (3)在兩個Y形管的左側管和右側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無色酚酞試液和濃氨水,同時進行甲、乙兩個實驗,最先出現(xiàn)明顯現(xiàn)象的是
     
    (填“甲”或“乙”)。該實驗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與
     
    有關。
    (三)如圖3所示,用兩支氣密性良好且大小相同的醫(yī)用注射器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針孔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
    (4)實驗過程中觀察到裝有空氣的注射器更容易被壓縮,原因是
     
    。

    組卷:14引用:6難度:0.7
  • 20.在老師的指導下,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測定”的探究實驗。菁優(yōu)網(wǎng)
    (1)教材知識回顧:實驗室常用燃燒紅磷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含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實驗探究步驟:
    ①將儀器按如圖1裝置連接好,檢查
     
    。
    ②如圖1所示加入藥品,將裝置連接固定。
    ③打開止水夾a和b,向A中緩慢鼓入一定量空氣,A中水進入到B中,露出白磷后,關閉止水夾a和b,測得B中水的體積為200mL。
    ④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反應結束后,燃燒匙中的白磷未能全部燃燒。
    ⑤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
     
    (填一操作),B中水倒吸進入到A中,測得量筒中水的體積變?yōu)?59mL。
    ⑥計算小組同學所測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
    (3)與教材實驗相比,本實驗的優(yōu)點有
     
    。
    (4)思維拓展:
    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利用傳感器技術定時測定了實驗裝置(如圖2)內(nèi)的溫度、氧氣濃度和壓強的變化趨勢如圖3所示。
    ①圖3中曲線Y表示
     
    ,曲線Z表示
     
    。
    ②曲線X中AB段變化的原因是
     

    組卷:20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