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新版八年級上冊《5.3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2023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4/7/28 8:0:9
一、選擇題
-
1.為了測量牛奶的密度,某同學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認為其中不需要測量的是( ?。?/h2>
A.用天平測量空燒杯的質量 B.將牛奶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量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 C.將燒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測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 D.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量 組卷:1408引用:26難度:0.8 -
2.下列過程中會導致密度改變的是( ?。?/h2>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結成冰 C.把鐵塊制成工件 D.把一塊石頭分成兩半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3.下列測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測小鐵塊密度:用裝有適量水的量筒測體積后,再用天平測質量 B.測正方體小木塊密度:用天平測質量后,再用刻度尺測邊長并計算體積 C.測小磚塊密度:用天平測質量后,再用裝有適量水的量筒測體積 D.測比賽用鉛球密度:用天平測質量后,再用裝有適量水的量筒測體積 組卷:2333引用:41難度:0.5 -
4.關于密度公式ρ=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VA.由公式可知,ρ與m成正比,m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與V成反比,V越大,ρ越小 C.由公式可知,當物體的質量m一定時,ρ與V成正比;當物體的體積V一定時,ρ與m成反比 D.由公式可知,同種物質(狀態(tài)一定),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是定值 組卷:9引用:1難度:0.9 -
5.分別用銅、鐵、鋁制成體積相同的實心正方體(ρ銅>ρ鐵>ρ鋁),其中質量最大的是( ?。?/h2>
A.銅正方體 B.鐵正方體 C.鋁正方體 D.無法確定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6.關于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種類的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不同 B.密度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同種物質的不同狀態(tài),密度相同 C.人們常說的“鐵比棉花重”,是指鐵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 D.一只氣球受熱膨脹后,球內氣體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大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7.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 ?。?/h2>
A.同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小 B.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C.甲物質的密度小于乙物質的密度 D.乙物質的密度為0.5kg/m3 組卷:1179引用:22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
-
21.某物理興趣小組采用“皮球排氣法”測量空氣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
步驟一:將打足氣的皮球放在已調節(jié)好的天平左盤,再次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
步驟二:將100mL量杯裝滿水后倒放入裝滿水的水槽中,100mL刻度線與水面齊平,將帶夾軟管一端連接皮球的氣嘴,另一端放在量杯內,準備排水集氣,如圖乙所示。
步驟三:打開管夾向量杯中注入空氣,當水面回落到100mL刻度線時,夾住軟管,暫停放氣。
步驟四:重復步驟二和三的操作,共進行10次,拆除氣針和軟管,用天平稱量放氣后的皮球,示數(shù)為160.6g。
放氣前后,皮球的體積變化可忽略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二中,量杯裝滿水后倒放入裝滿水的水槽中,量杯中的水沒有落回水槽,是因為 作用;
(2)上述實驗過程共排出空氣的質量為 g。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測算出空氣的密度為 g/cm3;
(4)在實驗步驟四中重復集氣多次的目的:為了降低 (質量/體積)的測量誤差;
(5)若實驗時有兩次不小心放氣過多有一部分氣體不慎溢出,則所測量的空氣密度值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組卷:336引用:5難度:0.5
四、解答題
-
22.某同學在探究“物體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的實驗中:下表是這位同學記錄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表格中記錄的內容和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
物理
量
物體質量m/g 體積V/cm3 質量跟體
積的比值m/v/g.jye.ai-3鐵塊1 79 10 7.9 鐵塊2 158 20 7.9 鐵塊3 237 30 7.9 鋁塊1 54 20 2.7 鋁塊2 108 40 2.7 鋁塊3 162 60 2.7
②鐵的密度為 。
③根據(jù)這個實驗的結果,請你分析并回答,為什么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答:。 。
④回憶我們在做這個實驗時,為什么要選取多種物質,且對每種物質都要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若對每種物質僅收集一組數(shù)據(jù)是否可以?為什么?
。組卷:203引用:8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