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重慶市西北狼教育聯(lián)盟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小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文學的自覺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它貫穿于整個魏晉南北朝,經(jīng)過大約三百年才實現(xiàn)。
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志:首先,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漢朝人所謂的文學是指學術,特別是儒學,《史記》中“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所說的文學顯然是指學術。到了南朝,文學有了新的獨立于學術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學,文學與儒學、玄學、史學并立。同時又有文筆之分,劉勰《文心雕龍》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绷涸凼捓[對文筆之分有進一步說明:“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善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汎渭之筆。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笔捓[所說的文筆之別已不限于有韻無韻,而強調了文之抒發(fā)感情以情動人的特點,并且更廣泛地注重語言的形式美,他所說的“文”已接近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了。
其次,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文體辨析可以上溯至《漢書?藝文志》,更為明晰而自覺的文體辨析則始自曹丕的《典論?論文》,他將文體分為四科,并指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段馁x》進一步將文體分為十類,對每一類的特點也有所論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將詩和賦分成兩類,并指出“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的特點。到了南朝,文體辨析更加深入、系統(tǒng)。《文心雕龍》和《文選》對文體的區(qū)分更系統(tǒng),討論更深入。《文心雕龍》上篇的主要篇幅討論文體,分33大類。其《序志》說:“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選文以定篇,敷理以舉統(tǒng)?!睂γ糠N文體都追溯其起源,敘述其演變,說明其名稱的意義,并舉例加以評論?!段倪x》是按文體編成的一部文學總集,當然對文體有詳細的辨析。如果對文學只有一種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區(qū)分,還不能算是對文學有了自覺的認識,所以文體辨析是文學自覺的重要標志。
再次,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文學之所以成為文學,離不開審美特性。所謂文學的自覺,最重要的或者說最終還是表現(xiàn)在對審美特性的自覺追求上。上面所說的“詩賦欲麗”的“麗”,“詩緣情而綺靡”的“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的“瀏亮”,便已經(jīng)是審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聲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詩歌中的運用,再加上對用事和對偶的講究,證明他們對語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覺的追求,這對中國文學包括詩歌、駢文、詞和曲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而《文心雕龍》以大量篇幅論述文學作品的藝術特征,涉及情采、聲律、麗辭、比興、夸飾、練字等許多方面,更是文學自覺的標志。
(摘編自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材料二:
文學自覺是一個漸進的進程。以文字記述事件,表達思想與情性,進而描摹物象,傳神寫照,娛情悅性,經(jīng)歷了漫長的演進,日益積累了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與體會。從此,文學的表現(xiàn)內容擴大,文學性日趨明確、豐富。內容的擴大與豐富,不僅關注“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發(fā),而且關涉“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的廣泛的人生悲歡離合。動蕩社會中的民生百態(tài),開始進入了建安、曹魏時代作家的視野,盡情展示時代亂離與悲苦人生,抒寫個體命運的焦灼憂慮。漢代體物瀏亮的大賦,難見個人情性,至此遂發(fā)生巨大的變化,王粲《登樓賦》、向秀《思舊賦》等,旨在表現(xiàn)個人悲苦以及對他人悲慘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趨多樣和深切。即使實用文體,如阮籍《大人先生傳》、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等,亦有著鮮明的個性特色。就文學性而論,曹丕“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旨在強調作家才情、生命體驗的獨特性;陸機“詩緣情而綺靡”,明確主張詩歌應基于個人情感,而有“綺靡”之美;劉勰兼重“風骨”與“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體驗、才情。
文學自覺,指的是一種自覺之創(chuàng)作意識與狀態(tài)。為藝術而藝術,僅僅指作家看重藝術,借藝術(文學)表達自己獨特的生命意識和人生體驗。魏晉張揚文學的個人情性表現(xiàn)、審美追求,打破寓訓勉于文學的樊籬,也并不意味著否定文學應該承載的社會責任。曹丕說文章乃“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價值,也強調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以自我的努力,達到超越權勢、生命局限的不朽。而這正可以視為文學自覺的宣言。由此,文學自覺,乃是魏晉時期的特殊文學現(xiàn)象,開啟于建安時期,興盛于曹魏、兩晉,影響于南朝。因而,魏晉文學自覺正是對這一特殊文學現(xiàn)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終開啟了唐代文學之雍容大雅和豐富多樣。
(摘編自雷恩?!蹲杂X是魏晉文學的特征》)(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宋文帝立四學,將文學中廣義的學術中分離出來,已接近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文學概念。
B.關于“文”與“筆”的區(qū)分,蕭繹強調文之抒情并且注重語言形式美,比劉勰又進了一步。
C.“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明確區(qū)分了詩與賦的文體特征,標志著文學自覺的成熟。
D.曹丕根據(jù)對不同體裁的特點的把握,將文體分為四科,是文體辨析開始與文學自覺的標志。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晉時并不否定文學的社會責任,但更強調借文學表達獨特的生命意識和人生體驗。
B.“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強調了作家的才情與生命體驗,是文學性明確的表現(xiàn)。
C.文學自覺擴大了文學的表現(xiàn)內容,創(chuàng)作者開始關注物象描摹,強調人生悲歡離合。
D.在曹丕看來,文章不僅具有突出的價值,也可以借此使作者超越權勢與生命局限。
(3)下列各項中不能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
B.文溫以麗,意悲而遠。
C.文家承其體式,故辨別不淆。
D.萬物雖并動作,卒復歸于虛靜。
(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何特點?請簡要說明。
(5)請結合上述材料相關論述,以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為例,談談你如何理解文學的自覺。組卷:29引用:10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十八歲出門遠行(節(jié)選)
余華 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這年我十八歲,我在這條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可是我一點也不累。黃昏就要來了,但是我還沒走進一家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奔上去看旅店。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車。汽車是朝我這個方向停著的,停在公路的低處。司機的腦袋我看不見,他的腦袋正塞在車頭里。車箱里高高堆著籮筐,我想著籮筐里裝的肯定是水果。
我興致勃勃地跑了過去,向司機打招呼:“老鄉(xiāng),你好?!彼緳C好像沒有聽到,仍在弄著什么。
“老鄉(xiāng),抽煙?!?br /> 這時他才使了使勁,將頭從里面拔出來,并伸過來一只黑乎乎的手,夾住我遞過去的煙。我趕緊給他點火。他將煙叼在嘴上吸了幾口后,又把頭塞了進去。
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過我的煙,他就得讓我坐他的車。不一會他修好了車,就蓋上車蓋跳了下來。我趕緊走上去說:“老鄉(xiāng),我想搭車?!辈涣纤煤诤鹾醯氖滞屏宋乙话眩直┑卣f:“滾開?!?br /> 我氣得無話可說,他卻慢悠悠地打開車門鉆了進去,然后發(fā)動機響了起來。我知道要是錯過這次機會,將不再有機會。于是我跑到另一側,也拉開車門鉆了進去。我準備與他在駕駛室里大打一場。然而他卻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來,這讓我大惑不解。
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著窗外,和司機聊著天?,F(xiàn)在我和他已經(jīng)成為朋友了。我已經(jīng)知道他是在個體販運。這汽車是他自己的,籮筐里的蘋果也是他的。
現(xiàn)在我根本不在乎什么旅店,這汽車這司機這座椅讓我心安而理得。
可是這汽車拋錨了。于是他又爬到車頭上去了,腦袋又塞了進去。過了一會他把腦袋拔了出來,把車蓋蓋上。
“修好了?”我問。
“完了,沒法修了。”他說。
我想完了,“那怎么辦呢?”我問。“等著瞧吧。”他漫不經(jīng)心地說。
我仍在汽車里坐著,不知該怎么辦。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來了。
司機這時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廣播操,他從第一節(jié)做到最后一節(jié),做得很認真。我在里面也坐不住,于是,打開車門也跳了下去。我在想著旅店和旅店。
這個時候我看到坡上有五個人騎著自行車下來,每輛自行車后座上都用一根扁擔綁著兩只很大的籮筐。那五個人騎到我跟前時跳下了車,我很高興地迎了上去,問:“附近有旅店嗎?”他們沒有回答,而是問我:“車上裝的是什么?”
我說:“是蘋果?!?br /> 他們五人推著自行車走到汽車旁,有兩個人爬到了汽車上,接著就翻下來十筐蘋果,下面三個人把筐蓋掀開往他們自己的筐里倒。我一時間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那情景讓我目瞪口呆。我明白過來就沖了上去,責問:“你們要干什么?”
他們誰也沒理睬我,繼續(xù)倒蘋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個人的手喊道:“有人搶蘋果啦!”這時有一只拳頭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來了,我被打出幾米遠。爬起來用手一摸,鼻子軟塌塌地不是貼著而是掛在臉上了,鮮血像是傷心的眼淚一樣流。
司機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我朝他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可他根本沒注意我在喊什么,仍在慢慢地散步。
這時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騎著自行車下來了,每輛車后都有兩只大筐,騎車的人里面有一些孩子。他們蜂擁而來,又立刻將汽車包圍。他們都發(fā)瘋般往自己筐中裝蘋果。才一瞬間工夫,車上的蘋果全到了地下。那時有幾輛手扶拖拉機從坡上隆隆而下,跳下一幫大漢開始往拖拉機上裝蘋果,那些空了的籮筐一只一只被扔了出去,所有人都像蛤蟆似地蹲著撿蘋果。
我大聲罵著:“強盜!”撲了上去。于是有無數(shù)拳腳前來迎接,我全身每個地方幾乎同時挨了揍。我想叫喚一聲,可嘴巴一張卻沒有聲音。我開始用眼睛去尋找那司機,這家伙此刻正站在遠處朝我哈哈大笑。
那個時候我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著這些使我憤怒極頂?shù)囊磺?。我最憤怒的是那個司機。
坡上又下來了一些手扶拖拉機和自行車,他們也投入到這場浩劫中去。我看著他們將車窗玻璃卸了下來,將輪胎卸了下來,又將木板撬了下來。輪胎被卸去后的汽車顯得特別垂頭喪氣,它趴在地上。我看著地上越來越干凈,人也越來越少。
現(xiàn)在只有一輛手扶拖拉機還停在趴著的汽車旁。有幾個人在汽車旁看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拿走??戳艘魂嚭蟛乓粋€一個爬到拖拉機上,于是拖拉機開動了。
這時我看到那個司機也跳到拖拉機上去了,他在車斗里坐下來后還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著的是我那個紅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搶走了。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錢,還有食品和書。可他把我的背包搶走了。
我看著拖拉機爬上了坡,然后就消失了,我這時又饑又冷,可我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沒有,只有遍體鱗傷的汽車和遍體鱗傷的我。我打開車門鉆了進去,座椅沒被他們撬去,這讓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駕駛室里躺了下來。我聞到了一股漏出來的汽油味,那氣味像是我身內流出的血液的氣味。外面風越來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開始感到暖和一點了。我感到這汽車雖然遍體鱗傷,可它心窩還是健全的,還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窩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尋找旅店,沒想到旅店你竟在這里。
我躺在汽車的心窩里,想起了那么一個晴朗溫和的中午,那時的陽光非常美麗。我記得自己在外面高高興興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親正在屋內整理一個紅色的背包,我撲在窗口問:“爸爸,你要出門?”
父親轉過身來溫和地說:“不,是讓你出門?!薄白屛页鲩T?”
“是的,你已經(jīng)十八了,你應該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br /> 后來我就背起了那個漂亮的紅背包,父親在我腦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歡快地沖出了家門,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六日(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十八歲的“我”初次出門遠行,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涉世不深的“我”容易被眼前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出門對“我”而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B.汽車拋錨,哄搶蘋果的人打傷了阻攔的“我”,蘋果的真正主人——司機漠不關心,還拿走我的行李離去,“我”孤零零地站在汽車前,遍體鱗傷。
C.在遭遇世界給“我”的殘酷的成人禮之后,“我”坐回汽車,孤獨而又痛苦,十分想念家中的溫暖,這是一場失去所有的、失敗的旅程。
D.小說通過“我”的經(jīng)歷和思考,揭示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以及成長的艱辛,生動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誕無常和青年人在這種荒謬人生面前的迷惘。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我”出門遠行后,走在一條起伏不止的馬路上。這條路象征著一條荒蕪迷茫的人生路,“我”在路上孤獨行走,無人能詢問、依靠,象征了青年初踏入社會時的無助。
B.小說以出門遠行的所見所感為線索,用了倒敘的手法,把故事的起因放在了結尾,除了與前文對照外,也給了小說一抹亮色——少年新的成長之路,現(xiàn)在才剛剛開始。
C.小說中青春初旅的興奮歡快與荒誕人生的陰暗丑陋構成鮮明的反差和劇烈的碰撞,使小說具有很強的審美張力。
D.小說沒有過于華麗的詞藻,不帶有過于強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這種簡單的方式,這種趨近虛無的狀態(tài),使得他的文字有了無限的可能。
(3)出門遠行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這種荒誕性的描寫,有何作用?
(4)“我”找到一直在找尋的“旅店”了嗎?“旅店”在小說中有什么象征意義?組卷:17引用:4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tǒng)武術因其在全面健身、提高身體免疫力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價值而不斷上熱搜。
傳統(tǒng)武術在思想哲學層面具有豐富的內涵。太極拳、八卦掌中所體現(xiàn)的虛實相生、剛柔相濟、攻防有度等特性,深受道家文化影響。少林長拳、羅漢拳等拳種剛健有力、樸實無華的特征,① 。儒家文化對傳統(tǒng)武術的影響同樣深入肌理,尤其是在武德這一層面。
武術競技時,既要以技取勝,② ,這是武術界信守的武德準則。古代記載中有越女和袁公“折竹代劍”的斗智較技,還有曹丕和鄧展“以蔗為杖”的劍術較量,這種比武說明古人已認識到只有避免真刀真槍,才能達到既不會受到致命傷害又有競技樂趣的目的?,F(xiàn)代武術散打比賽中,各種對人體要害部位嚴禁擊打的規(guī)定,以及大面積護具的穿戴,都是有意識地保護參賽選手。由此可見,③ 。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請依據(jù)文段概括傳統(tǒng)武術的價值。組卷:0引用:2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趙一曼烈士寫給兒子的信 我實在沒有錢,現(xiàn)將這30元錢寄回去,先買幾個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先接一下,眼下比我們困難的群眾還很多。
——原保山地委書記、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楊善洲給家人的回信 我輩與您相比,實覺汗顏。特別是您對自己的革命業(yè)績視如過眼煙云,從不居功,從不張揚,更值得我輩學習和效仿。
——習近平給父親習仲勛八十八歲生日的賀信 生活中的我們無論過得好與不好,我們都記住您的教誨,靠自己本事生活。我們姊妹六人都是共產(chǎn)黨員,都是您的好兒女。
——焦裕祿子女寫給天堂父親的一封信 兒領國命,赴國難,縱死國,亦無憾。趙家有死國之士,榮莫大焉。
——湘雅醫(yī)院援鄂抗疫醫(yī)生趙春光的《別父母書》 以上家書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
學校擬開展以“傳承家書精神,做新時代青年”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你寫一篇參賽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3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