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市南開中學高二(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8 8:51:1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下列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選出.不選、多選或錯選不給分.
-
1.下列說法符合物理學史實的是( ?。?/h2>
A.第一個提出量子概念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 B.J.J.湯姆孫發(fā)現了電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C.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發(fā)現質子 D.貝克勒爾最先發(fā)現天然放射現象并從瀝青中分離出了釙 組卷:11難度:0.9 -
2.下列關于分子動理論說法正確的是( ?。?/h2>
A.懸浮在水中的碳粒在做布朗運動,其間接反映了水分子的無規(guī)則熱運動 B.當分子間作用力表現為斥力時,分子勢能隨著分子間距離增大而增大 C.溫度升高時,物體內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所以物體的平均動能增大 D.給車胎打氣,越壓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 組卷:50引用:2難度:0.8 -
3.以下對固體、液體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A.所有晶體都有確定的熔點以及各向異性的特點 B.同種物質可能以晶體和非晶體兩種不同的形態(tài)出現 C.液體表面層分子密度比較密集,分子力表現為斥力 D.毛細現象只在液體浸潤固體時發(fā)生 組卷:63引用:2難度:0.7 -
4.某氣球內氣體壓強為1.5p0,體積為V0,現用電動充氣泵給氣球充氣,每分鐘充入ΔV=0.3V0、壓強為p0的氣體,則充氣幾分鐘可以使氣球內氣球體積膨脹20%且壓強達到2.5p0(球內氣體和充入氣體均可以視為理想氣體,充氣過程氣球內氣體溫度無明顯變化)( )
A.3 B.4 C.5 D.6 組卷:62引用:2難度:0.8 -
5.利用放射性元素
C發(fā)生β衰變以及146C的半衰期,考古學家們可以確定文物的年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146A.衰變方程為 C→146B+145e0-1B.衰變產物的核子數是7 C.衰變的實質是碳原子失去核外電子 D.一個半衰期后,剩下的 C為原來的14612組卷:53引用:2難度:0.7 -
6.研究光電效應現象的實驗電路如圖所示,A,K為光電管的兩個電極,電壓表V、電流計G均為理想電表.已知該光電管陰極K的極限頻率為ν0,元電荷電量為e,普朗克常量為h,開始時滑片P、P′上下對齊.現用頻率為ν的光照射陰極K,能發(fā)生光電效應,則( )
A.該光電管陰極材料的逸出功為hν B.若加在光電管兩端的正向電壓為U,則到達陽極A的光電子的最大動能為hν0-hν+eU C.若將滑片P向右滑動,則電流計G的示數一定會不斷增大 D.若將滑片P′向右滑動,則當滑片P、P′間的電壓 時,電流計G的示數恰好為0hν-hν0e組卷:124引用:2難度:0.5 -
7.如圖所示,氫原子在不同能級間發(fā)生a、b、c三種躍遷時,釋放光子的波長分別是λa、λb、λ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從n=3能級躍遷到n=2能級時,釋放光子的波長為λb-λc B.從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時,釋放光子的波長為 λaλbλa-λbC.從n=3能級躍遷到n=2能級時,電子的動能減少 D.用11eV的電子碰撞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時,氫原子一定不會發(fā)生躍遷 組卷:168引用:3難度:0.8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其中第18題6分,第19題8分,第20題9分,第21題12分,第22題15分,共50分。
-
21.如圖所示,下端開口、上端封閉的汽缸固定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汽缸長度足夠長。兩個橫截面積均為50cm2、質量均為5kg的導熱薄活塞封閉有A、B兩部分理想氣體,兩個活塞之間連有勁度系數為250N/m、原長為20cm的輕彈簧。開始時,氣體溫度為27℃,A部分氣柱的長度為6cm,B部分氣柱長度為10cm。現啟動內部加熱裝置(圖中未畫出)將氣體緩慢加熱到727℃。已知外界大氣壓強恒為
,活塞與汽缸壁之間接觸光滑且密閉性良好,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之間的關系為T=(t+273)K。求:p0=1×105Pa
(1)A部分氣體初始狀態(tài)的壓強;
(2)加熱后A部分氣體氣柱的長度和該過程A氣體所吸收的熱量(已知初始時A氣體的內能為900J,且氣體內能與溫度成正比);
(3)加熱后B部分氣體氣柱的長度。組卷:57引用:2難度:0.4 -
22.如圖所示,有一豎直放置的U形細塑料管,橫截面積處處相等,左右兩管分別長60cm和20cm,水平部分長10cm,左管上端開口,右管上端封閉且管內用水銀封著長10cm的空氣。已知大氣壓強為76cmHg,管內空氣溫度保持不變,左管水銀面高h1,則:
(1)若h1=2.4cm,向左管中緩緩加入水銀直到兩管內水銀面相平,求加入水銀的長度;
(2)若h1=38cm,現將U形管繞過左管下端O點且與U形管所在平面相垂直的軸線逆時針方向緩慢轉過180°,求管內封閉空氣柱的長度;
(3)在第(2)問前提下,再將長管開口端迅速截去21cm,求最終管內封閉空氣柱的長度。組卷:30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