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四十中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9 8:0:9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4小題,共13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所謂文化,通常是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它的價值系統(tǒng)。而文化自信則是指一個民族基于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積極肯定、自覺珍惜而形成的一種對其堅守、傳承和發(fā)揚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內涵而言,包含兩重含義:一是作為一種文化類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質,二是作為這種文化類型的文化主體的文化性格。這就是說,文化自信是一種文化類型的精神特質和文化主體的擔當性格的有機統(tǒng)一。
當然,作為統(tǒng)一的中華文化,它是一個有機整體,是同一種文化類型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合規(guī)律性發(fā)展的文化之鏈,但是它又存在著傳統(tǒng)與現代、歷史與當下、客體與主體的不同方面、不同內容和不同性質的區(qū)分。因此,我們要增強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須對這一概念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整體把握和理性對待。否則,就可能在所謂文化自信、繁榮文化的旗號下造成混亂。
那么,繼承和弘揚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體統(tǒng)文化能不能重過我們的文化自信呢?這涉及我們統(tǒng)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類型,它自身的文化特質問題。事實上,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顯著的特質就是“自信”,它是一種具有高度自信精神的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它最初萌生時的神話傳說中,就是以自信自強為精神特質的。人們所熟悉的“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薄芭畫z補天”等等,不就充滿了發(fā)奮而自信的精神嗎?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孟子、荀子就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精神理性化,理論化了。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荀子則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題,這些不正充滿了一種一往無前的擔當而自信的精神嗎?宋儒張載提出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明清時期王夫之的“六經責我開生面”,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些思想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無不是充滿了一種無畏而自信的精神。
如果說增強和提升文化自信,我們的著眼點要放在堅定對我們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腳點和目標指向就應該放在培養(yǎng)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體上。人是文化的主體,又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離開了作為主體的人,就無所謂文化,而任何優(yōu)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樓。因此,培養(yǎng)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體才是我們要著實下功夫的關鍵所在。
(摘編自唐凱麟《如何增強和提升文化自信》)材料二:
《解放日報》副刊《朝花周刊》記者就“中國文化自信”這一主題專訪了原文化部長、作家王蒙,以下為訪談節(jié)選。
朝花周刊:您為什么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必須面對的時代話題?
王蒙: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是活的傳統(tǒng),是與現代世界接軌的傳統(tǒng),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tǒng)。我們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對自己文化更新轉化、對外來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適應全球大勢、進行最佳選擇與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謀求發(fā)展的能力。
文化的高低分野,不僅代表著公民的個人素質,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彰顯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明程度,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因此,不論有多么困難,我們必須面對這個時代課題。
朝花周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到底是什么樣的文化?它和世界先進文化可否對接?
王蒙:中國文化有一種適應的能力,有一種變化發(fā)展的能力,既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又有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能力。也許,我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古老,甚至也看到了中華文化的不夠用,但是我們還看到了中華文化的適應性,它有自我調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來影響的能力。
現在我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國家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因為對國家前途已經有了自信,所以才有了文化自信。我們所說的文化自信,包括對傳統(tǒng)文化中積極、優(yōu)秀的方面的自信,包含了我們對自己發(fā)展模式的自信,也包含了我們對自己文化的汲取能力、選擇能力、消化能力、調整能力、本土化能力以及識別能力、分析能力的自信。我們的文化不是一個脆弱的文化,不是手指頭一捅就破一個窟窿的,捉襟見肘、岌岌可危的文化。我們的文化是一個能夠和世界對話和打交道、能夠既保持自己特色又不拒絕任何外來有益影響的文化。
朝花用刊:在全球化時代里,該如何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又怎樣才能使中華文化始終煥發(fā)光彩?
王蒙: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奮斗歷程的見證,更是今天中華民族固本開新的精神動力。全球化與現代化沖擊著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這種時候,更需要文化自信、文化定力,更要勇于與善于實現引領、整合、包容、平衡與進一步提升,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主流文化為主心骨,積極構建生氣勃勃、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又能夠滿足人民多方面精神需要的多彩多姿的文化生態(tài)格局。
我們中華民族確實應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自信,這不是“老大帝國”的狂妄自大,這是建立在轉化與變革的舉世矚目、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累累碩果之上的堅實自信,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加坦然地面對困難,化解矛盾。我們走過的道路讓我們自信,我們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使我們能夠自信。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是由內而外的自信,是有定力的自信,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自信,是面向世界的自信。我們要以文化自信:文化復興,括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創(chuàng)造我們的文化輝煌,助力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摘編自《專訪王蒙:中國文化自信,是從善如流的自信》)(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對“中華文化”這一概念有清晰明確的整體把握并理性對待,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B.中華文化的適應性,主要體現在對自身文化的調整與更新和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消化兩個方面。
C.材料一從文化特質和文化主體兩個方面,分析了當下我國文化和文化自信的有機統(tǒng)一的關系。
D.兩則材料都以“文化自信”為話題,前者側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后者側重更新與發(fā)展。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僅現在能對接世界先進文化,還能在未來煥發(fā)光彩,這與其強大的適應性特質有關。
B.把握文化自信的內涵,理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有助于我們明確提升文化自信的著眼點和目標指向。
C.提升文化自信的關鍵,是深入到傳統(tǒng)文化中,研究神話傳說、儒家學說等體現出來的自信的文化特質。
D.兩則材料對防范可能出現的虛假文化自信、繁榮文化的亂象和消除某些人的文化焦慮具有現實意義。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文化自信表現的一項是
A.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宮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為原型,融合現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現大唐盛世,獲得空前好評。
B.許淵沖致力于翻譯事業(yè),將《論語》《詩經》《楚辭》《西廂記》等經典作品翻譯成英文和法文,獲得海內外高度認可。
C.李子柒在社交平臺分享田園風光和美食制作的視頻,向世界展現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讓無數外國人愛上了中國。
D.近年不斷有人提議在原址重建圓明園,再現這一“萬園之園”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現昔日盛世繁華與榮光。
(4)作為文化主體,青年學生面對展藏文物、古代作品等文化載體時,應當怎樣做才真正提升文化自信?請結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議。組卷:3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4小題,共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十八歲的李響
蔡楠 說實話、我比較討厭李響。我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來添亂。
他這么大歲數了,冷不丁就會出現在我的辦公室,還一直蹦來跳去的。他耳不聾眼不花,就是嘴笨,說話磨磨唧唧的。我就討厭他這一點,有話就說,說完就走不好嗎?還有,我還怕他蹦來跳去摔壞了,我可沒時間送他去醫(yī)院。李直也沒時間。李直比我更討厭他。
于是我想趕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給他端過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邊,喝點吧,喝完了哪里來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還出門呢!
李響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響的體內,他的身體就不飄了,也不蹦不跳了,穩(wěn)穩(wěn)當當地站在了那里。
我知道,茶水沖掉了這些年堵在他喉嚨里的東西,他的聲道開始通暢了。我拿出一個宜興紫砂陶壺,又拿出一罐好茶給他,“你可以走了!”他把東西撥拉到一邊去,清清爽爽地說,“我不是來要東西的,我想跟你出門,去南泥灣——”
我吃了一驚。他怎么會知道我要去南泥灣?我趕緊去扶他,我怕他說胡話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來,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卻不坐,腰板挺直了盯著我:“李游,你說到底帶我去不?”
“我去是有項目做,你去干什么?”
“我給你當向導,我熟悉那里,在那里打過仗!”李響一字一頓地說。
“快別說你打仗的事了,你當年是偷著跑出去的,瞞著父母,連新婚10天的媳婦都瞞著。知道李直為什么討厭你嗎?就是討厭你偷著跑了?!?br />“我那不是偷著跑,是當兵抗日去了?!崩铐憼庌q著。
“那你打仗了嗎?”
“打了,不過,也算沒……沒打。”李響這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隊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莊附近的陳莊和鬼子打了一仗,還沒沖鋒,我的腿就中了一槍。后來腿瘸了,我就當了炊事員?!?br /> 我“噗嗤”一聲,剛喝進去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
“那后來呢?”
“后來我還參加了百團大戰(zhàn),后來就跟著部隊去了晉西北,再后來……就去了延安?!崩铐懙难凵裢蝗挥辛斯饷ⅲ拔沂且蝗骋还盏馗筷爜淼窖影瞾淼矫飨磉叺?。那時候,我和戰(zhàn)友們都覺得這回有仗要打了,我們得保衛(wèi)延安啊!可是……可是毛主席卻讓我們去南泥灣種地。”
“你是說,你去南泥灣開過荒?”我覺得李響順暢的話有點離譜,“怎么這些年也沒聽你說過呢?”
“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沒種過地!”李響擺了擺手,“再說了,你和李直哪里關心過我啊?!?br /> 李響說得對,李直和我確實不大關心他。他從18歲就扔下媳婦跑了,李直出生的時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誰。李直他們娘倆在動亂的時光里自己熬過來就不錯了,哪里還能關心他。
“你們不關心我,可我惦記你們!”李響嘆了口氣,“原來我想打完鬼子就回來,后來我又想等南泥灣的地種好了再回來??赡夏酁澈茈y纏啊……”
“你就別找理由了,你根本沒想過回來!”我望著李響。
“別……別瞎說,我李響不是那種人。那時候的南泥灣,天寒地凍,荒無人煙。部隊開拔到那里,沒吃沒穿沒住的。我當炊事員還不知道嗎?紅米飯南瓜湯,那是后來才有的,挖野菜也當糧,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沒飯可做,我就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跟大家去開荒了……”
我不說話了。聽李直講過,他兩歲的時候,縣上的干部送李響的包裹回來時,確實帶著一把鐵鏟,不過鏟子只剩了個破片片。
見我不說話,李響來勁了,說,“你承認我說的是真的吧?帶我去吧!”
我湊近李響,把他抱住了。他的身體很輕,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單是李響,還有李響的故事。
我決定帶李響走。
李響跟著我來到了南泥灣,卻蒙圈了。他找不到開過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給他當向導。我開著導航,帶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舊址、南泥灣墾區(qū)政府舊址,帶他去了黨徽廣場,還帶他去了南泥灣風景區(qū),參觀了南泥灣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這里開過荒,在這里住過——”
李響在一孔被改造成農家院的窯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來。
我知道,我應該辦我的大事了。我走進窯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灣開發(fā)區(qū)的領導。我從電腦包里拿出了一份簽好字的合同。我說:“這是我們公司引進的石墨烯技術,現在我無償地獻給南泥灣,用上這種材料,窯洞加熱快,也非常環(huán)保。再有,我的集團公司,捐獻一批白洋淀環(huán)保充電車,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經在路上了……”
辦完這件大事,我回頭再找李響,卻沒有他的蹤影了。我不能弄丟李響。
我知道李響去了哪里。我急匆匆來到了九龍泉烈士紀念碑前,果然看到李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確切地說,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紀念碑里。我聽到了導游的講解:
李響,河北雄安人,曾經創(chuàng)造一天開荒4.23畝的記錄,他用鐵鏟和镢頭連續(xù)開荒一個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歲……
我的眼淚急速地涌了出來,我大聲喊道,爺爺,你的孫子來看你了……
(有刪改)
【注】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提到“正忙一件大事”,這既是李游討厭李響的說辭,又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B.“眼神有些黯淡”“眼神突然有了光芒”等神情的變化,形象寫出李響對革命斗爭的自豪和熱情。
C.從一線戰(zhàn)士到炊事員再到開荒者,身份的變化,既豐富了李響的經歷,又使小說主題更加多元化。
D.導游對李響故事的講解,讓讀者更客觀真實地了解了爺爺的偉大,豐富人物形象,增強感染力。
(2)關于文中南泥灣墾荒的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響回憶南泥灣開荒的情形,表現出生產運動的艱苦,反映了當時革命形勢的嚴峻。
B.“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等細節(jié),以點帶面,展現了戰(zhàn)士們堅韌頑強的品質。
C.李響南泥灣開荒的經歷,集中體現了南泥灣精神,也促使后文中李游的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
D.南泥灣墾荒的情節(jié),是李游與李響故事的紐帶,也是下文“我不能弄丟李響”的原因。
(3)小說前后分別使用“李響”和“爺爺”兩個不同的稱呼,其中蘊涵著“我”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4)本文榮獲“南泥灣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請結合文本從構思和主題兩方面分析小說獲獎原因。組卷:39引用:18難度:0.7
古代詩文閱讀(47分)(一)課內文言文閱讀I(本題4小題,共8分)
-
3.下列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外無期功強近之親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③仰觀宇宙之大④及其所之既倦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⑥亦猶今之視昔⑦胡為乎遑遑欲何之⑧后之覽者⑨悟已往之不諫⑩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2小題,共7分)
-
11.閱讀,回答問題。
加入空心鋼球的水球為什么會變“懶”了呢?原來,這跟物體振動的固有頻率有關。周期性外力施加在物體上,物體會發(fā)生受迫振動,外力頻率與物體固有頻率越接近,振動就會越劇烈而發(fā)生共振。外力施加到水球上,水會發(fā)生振動,加入一枚鋼球后,①_____,就不容易引起共振了。
在地面上的水里放一個球,②_____。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現象,挑水時,在水桶表面放一片荷葉來減緩水的振蕩,就是用到了這個原理。這個減振原理還被應用于航空航天,比如航天器分離時加速度比較大,這時會用到顆粒阻尼器,它具有吸能作用,可以減少航天器和人受到的沖擊。
(1)下列各項中,和文中加點處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翠翠心中那個古怪的想頭“爺爺死了呢?”便仍然占據到心里有一會兒。
B.我們的一生就在我們自己的“池子”里度過,以為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
C.“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
D.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地區(qū)之間的交流、合作日益緊密。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組卷: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度:言前定則不跲(jiá,受阻,結巴),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禮記中庸》 人生就是無論你怎樣計劃,不同的時候仍然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或一致,或偏離。因此,沒必要事事都預先計劃好。 ——(日)中村恒子暢銷書《人間值得》 對于以上兩種觀點,你怎么看?請結合材料和你的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7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