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fā)布:2024/11/15 7:0:2
一、選擇題(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每題2分,共50分)
-
1.下列有助于我們走進社會、了解社會、感受社會絢麗多彩的方式( ?。?/h2>
A.埋頭苦讀 B.“宅”在家,與網絡相伴 C.積極參加社區(qū)公益服務活動 D.積極參加校園“評優(yōu)選模活動” 組卷:25難度:0.8 -
2.在郁郁蔥蔥、石壁林立的會昌漢仙巖景區(qū)中,坐落著一處涼爽的免費茶攤。這便是由80歲當地老人周文榮經營的茶攤。23年來,周文榮幾乎每天都往返于漢仙巖崎嶇的山路。這位身體硬朗的老人表示,自己沒有生過大病,而只要自己走得動,就會繼續(xù)來這堅持經營茶攤。周文榮的事跡啟示我們( ?。?/h2>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B.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C.主動關心社會、奉獻社會有利于實現人生價值 D.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是公民義不容辭的法定義務 組卷:33引用:16難度:0.8 -
3.2017年元宵節(jié),服役于福建莆田武警支隊的江西遂川籍“兵哥哥”賴洪福,在執(zhí)勤時,撿到一個無人認領的黑色雙肩包。經查看,包內有現金41104.1元,經過多方聯絡,終于將這些“救命錢”物歸原主。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社會生活需要我們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B.實現人生價值不應追求個人利益 C.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立的 D.傳遞了愛崗敬業(yè)的正能量 組卷:21引用:18難度:0.9 -
4.在商店我是一名消費者,在家里我是弟弟妹妹的哥哥,在班級我是八班的一員。對此認識有誤的是( )
A.人的身份都是通過社會關系來確認的 B.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C.明確自己的社會關系,有助于更好地定位自己,發(fā)展自己 D.哥哥這一身份屬于地緣關系 組卷:23引用:19難度:0.9 -
5.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br />①主動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②同情和關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沒人時闖紅燈
④增強憂患意識,優(yōu)先考慮個人前途命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0難度:0.6 -
6.2016年3月,教育部《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出臺。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yǎng),其中“社會責任”位列之首。下列說法與這一素養(yǎng)不相符的是( ?。?/h2>
A.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具有團隊合作精神 B.有公德意識,遵守社會規(guī)范 C.為了對自己和家人負責,不惜犧牲一切 D.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有愛心和正義感 組卷:262引用:39難度:0.9 -
7.“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h2>
A.社會發(fā)展對個人素質提出了新要求 B.我們不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交往 C.我們只有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親身實踐,才能學到現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領 D.紙上學到的東西沒有用,要有收獲必須參加社會實踐 組卷:31引用:9難度:0.9 -
8.如果說社會是一張網,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是( ?。?/h2>
A.網上的一個結點 B.漏網之魚 C.互不相干的個體 D.一條線 組卷:55引用:37難度:0.7 -
9.某校學生在學雷鋒活動中,知道學校有個癱瘓學生王春明,家庭也很困難,更把自己平時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給她,幫助這位確實有困難的同學。據了解,共收到捐款上千元。在這項活動過程中,學生體驗了助人為樂的樂趣。活動后,他們紛紛表示說:“幫助他人,自己也很快樂。”下列做法中,幫助他人的正確方法有( ?。?/h2>
A.小強發(fā)現有人落水,不顧自己是否會游泳,跳入水中搶救落水者 B.考試時,鄰桌的同學請求幫助,小娟便將自己的答案偷偷傳給他看 C.得知小玲家庭困難,班長不征得她本人同意,就發(fā)動全班同學為她捐款 D.每逢禮拜天,小芳總是為孤寡老人王大娘買米買面 組卷:10引用:5難度:0.9
二、非選擇題(50分)
-
28.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在網絡時代,人人能參與信息的發(fā)布,信息變得越來越豐富的同時,也充斥著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
(1)請你說一說,虛假的不良信息有哪些?
(2)虛假、不良的信息有什么危害?
(3)請你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情況需要我們提高警惕,防止被騙。組卷:3引用:6難度:0.5 -
29.材料一:如圖一
材料二:請欣賞漫畫
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二分別說明了什么?
(2)網絡改變世界,請你從日常生活和社會進步兩個角度中任選一個,談談網絡的積極影響?
(3)你打算如何利用網絡優(yōu)勢,做網絡的主人?組卷:0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