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鄂州市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在中國古代詩學的漫長發(fā)展歷程中,許多詩論家將感興論確定為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的出發(fā)點,并且賦予了愈加豐富愈加深刻的審美內(nèi)涵。感興論并非一般的文學創(chuàng)作論,而是揭示了詩歌與其他文體相區(qū)別的特殊創(chuàng)作規(guī)律,并且特指臻于化境的詩歌佳作從創(chuàng)作動因的產(chǎn)生到藝術表現(xiàn)的審美創(chuàng)造過程。感興固然包含著靈感這種審美創(chuàng)造過程中主體所感受到的“高峰體驗”,但這絕非感興的全部含義。具體而言,感興就是“感于物而興”,指創(chuàng)作主體在客觀環(huán)境的偶然觸發(fā)下,在心靈中誕育了藝術境界(如詩中的意境)的心理狀態(tài)與審美創(chuàng)造方式。感興是以主體和客體的瞬間融化也即心物交融作為前提,以偶然性、隨機性為基本特征的。觸遇在感興過程中是最關鍵、最核心的要素,分析“觸”“遇”作為審美感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核心要素的內(nèi)涵及意義,可以使感興論研究進一步得到深化,也使它的美學理論價值得到更為清晰的呈現(xiàn)。
感興的基本內(nèi)涵可以用“感于物而興”來展開表述。如果將感興作為一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范疇來進行建構的話,詩學中的“感物”說是應該包含在“感興”之中的?!案形铩迸c“感興”只是一體,不可分為二端?!案形铩笔桥d的起因和過程,“興”是感物的效果和歸結?!案信d”是詩論中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發(fā)生動因最為根本的說明?!芭d”的結果或產(chǎn)物是什么?是詩人進入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審美情感。而“興”的媒質是什么?是進入詩人視野的外物。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的《比興》篇中為“興”所作的界定是:“興者,起也?!逼鹗裁茨兀科鹎?,即是喚起詩人的情感。而“起情”動因又是什么?即是“觸物”。“觸物以起情”正是感興最為基本的而又是最全面的內(nèi)涵所在。中國詩學中大量出現(xiàn)的“觸”“遇”等辭語,是中國詩學中感興論作為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的最核心的范疇的證明,同時,也說明了感興論在詩學發(fā)展中不斷豐富深化的軌跡。
“觸”與“遇”并非一個概念,而是兩個意義頗為相近的辭語。因其在感興詩論中經(jīng)常同位使用,而且表達的意思也非常相近,故而連帶論之。實際上,觸和遇的用法還是有所差異的。中國詩學中的“觸”,并非心理學中的觸覺之意,不是身體某部位和物體的直接碰撞,觸更多的強調以情觸物,指向主體與外物的直接感官(耳目等)接觸;遇則是睹物生情,強調主體與客體雙方的邂逅相遇的偶合性質。觸遇有時分用,有時連接,但都是用來說明感興的起因所在。“物”作為相對于主體的客體,更多的是指事物的外在形貌。所謂“觸物”,指詩人的耳目等感官直接感知的外物形態(tài)。進一步要指出的是,所謂“觸物”之物,更是指由大自然的運化規(guī)律而形成的外物形態(tài)的變化,尤其以四季輪回的物態(tài)變化為常見,即如陸機所說的“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文賦》),鐘嶸所說的“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詩品序》),都是詩人所感知的四季輪回帶來的景色變化而觸發(fā)了詩人的情感波動。
(摘編自張晶《觸遇:中國詩學感興論的核心要素》,有刪改)材料二:
中國古典詩詞的起因來源于世界萬物的生發(fā)變化。故《禮記》有云:“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蓖馕锏淖兓耸篱g兩種形式的變化:第一種是大自然的生發(fā)變化,第二種便是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詩人因自然界的事物變化和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而興發(fā)感動,由此而創(chuàng)作詩詞。那么,我們在鑒賞經(jīng)典詩詞時就應該注意詩人的興發(fā)感動以及事情的起因緣由,體會詩人的興發(fā)感動,體驗詩人的情感與意志。
感興鑒賞就是由作者的興發(fā)感動傳達出并賦予的語言形式,與讀者在閱讀時同樣地喚起內(nèi)心的情感與詩意,在二者相互應和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蘊意。在國家倡導加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今天,我們學習了許多中國古代經(jīng)典的詩詞歌賦。在鑒賞和學習過程中,我們應嘗試運用“感興”的方式體會中國古典詩詞,也可以將之作為一種鑒賞中國古典詩詞的基本方式。
在鑒賞古典詩詞的時候,讀者需要具備積極活躍的心境,才能夠與作者的感興進行碰撞,才能更好地體會詩詞所傳遞的詩意與情感。讀者需要以一種活潑生動的心靈去體會詩人的詩意與情志,宋人羅大《鶴林玉露》所言“大抵看詩,要胸次玲瓏活絡”,便是這層意思。讀者的內(nèi)心不能僵死,要用心去體會詩歌的整體意象,反復涵泳和體認詩詞的妙處。羅大經(jīng)在讀杜甫的《登高》時說:“‘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f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币痪湓姾邪藢右馑?,需要讀者具備靈動的心靈反復的涵泳體會詩人的蘊意。而詩歌必然會帶給讀者一種興發(fā)感動,我們學習和鑒賞古典詩詞也是為了保持這樣一種心靈的活潑玲瓏,能夠以讀者的“興”喚起對作者“興”的鑒賞。
明代王夫之說:“詩言志,歌永言。非志即為詩,言即為歌也?;蚩梢耘d,或不可以興,其樞機在此。”詩詞僅表達意志是不夠的,要能給讀者帶來興發(fā)感動,而讀者且要保持心靈的活潑玲瓏,去體會涵泳詩詞的妙義。鑒賞詩詞的意象,讀者要有一個活潑的審美心胸,體會詩人的感發(fā)生命,讀者要養(yǎng)浩然之氣于胸中體會詩歌的興發(fā)感動。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池塘生春草’‘蝴蝶飛南園’‘明月照積雪’皆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珠圓玉潤,要亦各視其所懷而與景相迎者也?!漳禾鞜o云,春風散微和’,想見陶令當時胸次,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由此讀者審美感興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讀者具備這樣的審美心胸才能夠發(fā)現(xiàn)自然,發(fā)現(xiàn)世間的離合悲歡。因此,學習鑒賞古典詩詞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積極活潑的心境,善于體會古人的詩意,以個人的“感興”去體會詩人的興發(fā)感動,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鑒賞那些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
(摘自王軍《“感興”:中國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式》,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感興論揭示了詩歌的特殊創(chuàng)作規(guī)律,因而成為中國古代詩論家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的出發(fā)點。
B.感興就是審美創(chuàng)造過程中主體所感受到的“高峰體驗”,具有偶然性、隨機性的基本特征。
C.感興鑒賞是側重呈現(xiàn)作家創(chuàng)作感興并喚起讀者相同感興的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tǒng)鑒賞方式。
D.兩則材料對“感物”理解不同,前者側重事物外在形貌,后者則包含主體內(nèi)在的悲歡情感。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客觀環(huán)境的偶然觸發(fā)下,只有主體和客體達到瞬間融化也即心物交融的高度,才能“感于物而興”,在心靈中誕育出藝術境界。
B.如果能夠感知“起情”動因,即體悟乃至把握由大自然運化規(guī)律而形成的物態(tài)變化,我們就可以理解詩人的情感波動。
C.中國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的目的在于表達人們內(nèi)心的情感與詩意,因此,讀者與作者相互感發(fā)生命的聯(lián)系正是解讀中國古典詩詞的鑰匙。
D.賞析古典詩詞時,只有以讀者的“興”喚起對作者“興”的鑒賞,才能理解詩人的興發(fā)感動以及詩歌所傳達的詩意與情志。
(3)下列詩句中,最能體現(xiàn)“觸遇”中“遇”的一項是
A.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B.階前忽見飛黃葉,始信韶光不可留。
C.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D.一叫一聲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4)請結合材料內(nèi)容,給“感興論”下一個簡要定義。
(5)結合材料二的“感興鑒賞說”,以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為例,談談如何理解和鑒賞這首詩。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組卷:9引用:2難度:0.1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蓬萊,想一想神仙
王開嶺 中國的地名,若論氣質和姿色?!芭钊R”居首。這倆字,一經(jīng)嘴里吐出,即像一朵蕩漾的煙圈,飄飄裊裊,如墜霧中。同樣美貌的還有“香格里拉”,藏語“心中的日月”,雖棲居大西南,卻是借了歐洲人的小說才興起的,論及對中國人的影響,晚了兩千年。如果說,后者乃神秘的浪漫主義,前者即浪漫的神秘主義。
后者年輕、時尚,像香水,以芳澤誘人。盡管美,但屬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美在肌膚和姿容。而蓬萊,似酒,其魅惑在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讓你恍惚之間,有虛幻玄迷之感。
蓬萊最適于一類人前來,諸如李白、蘇軾……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滿載而歸。
想必每個抵達蓬萊的人,皆會共用一個動作:伸長了脖子,極目遠眺。
今人和先人的區(qū)別在于,咱們是觀望,是憧憬,人家卻是尋覓,是動了真格和真情的。
今人更聰明,乃成年人的聰明,理性者的聰明,頭腦嚴肅,不做傻事,但有遺憾。這遺憾就仿佛是一個滴酒不沾的人。
古希臘和華夏先秦,何以同為神話繁茂、人神共舞的時代?
我想,大概和人的精神體質有關。那是人類的童年期,正值大腦最空缺、心性最清澈的時候,也是靈魂最縹緲、想象力最發(fā)達的時候。對于兒童,“想入非非”是本能,“異想天開”是稟賦,童年的幸福和樂趣也在這兒。打個比方吧,若你去通知個孩子,這世上壓根兒沒有外星人,什么后果呢?孩子會悲痛大哭。此舉既無趣,又殘忍。
一個沒有超人的童年是不及格的,一個沒有神仙的塵世是不堪忍受的。從《山海經(jīng)》《九歌》到《述異記》,從異獸鬼巫到神靈仙說,中國人的精神浪漫和迷離,是從對“超人”的瑰麗想象開始的。這不僅是迷信,更是生活美學和生存哲學,以之對抗生命的泥實和悲苦,對抗世界的沉悶和枯瘦。
人類太孤獨,人生太短限,人世太潦草,所以神仙來襄助。神仙,既是超人,又是鄰居。它是人類童年的發(fā)小。
蓬萊的盛大,是因為它的客廳,是因為某年某月某日來了一群客人,一群組團來的客人。如果說,“竹林七賢”是中國俗世最精致、最高貴的一個“朋友圈”,那“八仙過?!保瑒t堪稱中國仙界最豪邁、最江湖的一個“朋友圈”了。他們不僅來自五湖四海,還來自歷朝歷代;他們不僅是時間的代表,還是社會各階層的代表。
“八仙”為何風靡民間?除了個性魅力,除了社會關懷和匡扶正義,根本原因尚在于:它空前地照顧到了“集體”,照顧到了“所有人”,其成員組合覆蓋了中國社會的各個階級,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幼,每個人都從中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找到了自己的命運替身,這個人人平等的局面太溫暖人心了。
這想象力不僅歸功于藝人,更來自世世代代的中國百姓。與其說是才華,不如說是社會夙愿。是其同體理想,是一場關于人類大解放的自由夢、翻身夢。
此乃“八仙過?!钡淖畲缶駜r值,它太親民了,它提升了百姓的自信心,它激勵著民間集體的進取欲望,超越自我、解放命運的欲望。
當然,這欲望是成仙,而非成神,一般來說,西方文化傾向于尊神,東方文化傾向于崇仙;權力者更擁戴神,老百姓更愛慕仙,因為前者崇拜基因,后者仰仗后天。
華夏之初,往往“鬼神”領銜。但漸漸地在民間敘事中,“仙”的出場次數(shù)越來越多。
某種意義上,“仙”表達著人的自信,顯示了民間敘事能力的增強。一方面,人找到了通往仙階的晉升之路,界面被突破;另一方面,人仙之間漸趨平等,比如“牛郎織女”“白蛇傳”,彼此保持了情感的互敬和精神的對等。
那么,何謂“仙”呢?“仙”的氣質是什么?
我覺得,是自由,是逍遙和任性,是靈魂中的酒意,是精神飄逸感,是快樂能力,是乘風踏歌的歡愉。是扔掉行李后的生命輕盈。
“仙”,是慢慢活出來的,是從“人”蛹里升起來的另一個人,像蝶,像云,像花,像月……這得力于天賦和秉性,更取決于蘇醒和選擇?!鞍讼伞惫适轮校麄兌家谀硞€人生關口,做出重大選擇。仙與人的區(qū)別在于選擇,人與人的區(qū)別也在于選擇。
眼前滄海難為水,身到蓬萊即是仙。
這是句安慰話。對焦慮的現(xiàn)代人來說,仙的啟示不在于道術和修煉,而在于對“活法”的選擇,對“自由”的領悟,對“靈魂”的照料。
蓬萊的碑刻辭章繁多,入我心者卻寥寥。
登上蓬萊閣,注視云天蒼茫時,腦海里駛來一行詩:“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辈恢K東坡立于此崖時,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這句詩。
蓬萊的波濤,讓人有一去不復返的沖動。
到蓬萊,看什么呢?
看云,看空,看無,看滄水,看浩渺,看隱約……
想必海市蜃樓里,定有愛情居住。否則不值得看,更不值得往。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及思想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將蓬萊與香格里拉進行比較,突出了蓬萊獨有的神秘主義,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作者由蓬萊聯(lián)想到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用《山海經(jīng)》等作品分析了中國人的生存哲學。
C.作者將東西文化、權力者與老百姓進行對比,表達了對超越自我、解放命運精神的贊許。
D.文章引用蓬萊碑刻和蘇軾的詩句,啟示焦慮的現(xiàn)代人對自由生活方式的選擇和自我靈魂的蘇醒。
(2)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運用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極富文采。比如“看云,看空,看無,看滄水,看浩渺,看隱約……”,整齊中富有變化,讀來靈動,活潑。
B.文章段落短小,適合本文縝密嚴謹?shù)奶攸c,將豐富的聯(lián)想融入文中。同時大量使用短句,使文章富有節(jié)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C.作者運用設問,指出古希臘和華夏先秦同為神話繁茂、人神共舞的時代,目的是分析中西方文明淵源的共同之處。
D.這篇文章思接千載,聯(lián)想豐富,但核心是揭示中國人的精神史和理想追求,體現(xiàn)了“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3)請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這倆字,一經(jīng)嘴里吐出,即像一朵蕩漾的煙圈,飄飄裊裊,如墜霧中。
②“仙”,是慢慢活出來的,是從“人”蛹里升起來的另一個人,
(4)作者在文中第三段說“蓬萊最適于一類人前來,諸如李白、蘇軾……”,你認為李白、蘇軾為何適合前來蓬萊?請結合文本,聯(lián)系《夢游天姥吟留別》和《赤壁賦》來分析。組卷:8引用:1難度:0.4
(二)語言文字運用II(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研學”和“旅行”是研學旅行的兩大基本要素,兩者不可或缺,更不可失衡。如果忽視“研學”,① ;如果舍棄“旅行”,就會與常規(guī)課堂教育無異。而僅僅從時間上平等分配,也不能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必須要在課程設置時,切實實現(xiàn)兩者的有機結合,② 。
研學旅行要在研學內(nèi)容設置方面加入自主、開放、動態(tài)元素,研學活動的設置不宜嚴苛刻板,要有一定的彈性。讓學生能夠自主安排多樣化體驗,自主獲得游學經(jīng)驗,為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動態(tài)獲取知識經(jīng)驗留下必要的空間。
無論是何種內(nèi)容的研學旅行,對學生來說,③ 。像觀賞自然景觀、考察歷史文化古跡、品鑒語言文化、體驗職業(yè)生活等,都是學生在真實、復雜、多元的情境中展開的。將研學旅行情景記憶與課堂知識運用結合,必將有助于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高研學旅行功效。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學校打算組織高一學生開展“東坡赤壁文化研學旅行”,請結合上述材料,為該活動寫一段推介詞。要求:句式整齊,不超過45個字。組卷:3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北宋呂蒙正曾三朝為相,他極力向宋太宗引薦同窗好友溫仲舒。溫仲舒被任用后,反而攻擊呂蒙正,甚至落井下石。呂蒙正對此并不在意,認為作為宰相的職責是欣賞別人的才能,才當其任,至于別人怎么說,不是自己職權之內(nèi)所管的事。
事實證明,呂蒙正識人眼光精準,溫仲舒無論是出鎮(zhèn)邊疆,還是輔政朝廷,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與寇準齊名,時人并稱他們?yōu)椤皽乜堋薄?br /> 假如班級組織名為“讀史明智”讀書會,同學們圍繞上述材料組織了一次交流分享。上面故事哪一點讓你感觸最深?請將你的感受和思考寫成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題目自擬;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組卷:1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