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實驗高級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家國天下是中華文化無論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倫理情結。它指涉三種倫理實體:家是本源而直接的倫理實體,是最小的共同體;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倫理實體,是最大的共同體:國作為現(xiàn)實的倫理實體,既是家的打“展,又關聯(lián)著天下之想象。家國天下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詮釋的中心,它使中國人在不同的實踐境域中,無論是作為家人、國人還是作為天下人;都與其所在的世界結成唇齒相依的關聯(lián)。
中華文化中各種共同體的道德前提離不開家國天下的倫理情結。以此觀家、觀國、觀天下,就是用一種關聯(lián)性思維把個體與整體相貫通的家國天下的倫理觀。用這種倫理觀看待家國天下,則一切共同體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命運共同體。從家國天下到命運共同體的內(nèi)在延展看,中華文化作為世界文明體系的一部分,內(nèi)蘊著一種走向世界的倫理情結,并由此預設 了中華文化走 出去的精神軌跡。
共同體的想象是中華文化禮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從歷史深處走來,構成了中華文化將個人命運與共同體整體命運相融貫的倫理型文化特質(zhì)。中華文化的根脈深植于共同體之中。所謂家國同構,移家為國,移孝為忠,進而在家國之上,擴展為一種公天下的世界意識。這使中國人的世界觀或天下觀成為一種本于家國同時又大于家國或高于家國的世界意識,使得中國人的價值觀內(nèi)蘊著一種對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自覺。
(節(jié)選自田海平《從家國天下到命運共同體》)材料二:
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指向“天下情懷”。在談到“天下”的時候,中國古代總是將它和“公”與“太平”聯(lián)系在一起,表現(xiàn)出非??少F的平等、友愛、和平理念?!独献印氛f:“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認為只有以天下為懷,其德才能稱得上“普”。《管子》云:“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彼囊馑际?,處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懷,處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懷?!抖Y記》引錄孔子的話一一“天下為公”“公”可以理解為公正、公平、合理,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諸侯國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相處,要友愛,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張載則提出“為萬世開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礎上的提升。太平有兩義:一是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這中間含有生態(tài)平衡之義:二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由于“太平”概念視界闊大,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主要指國與國之間的友好相處;這種友好相處就是沒有戰(zhàn)爭。張載提出的“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義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這一理念認為,這種太平不能只是一時的,而應是“萬世”的。換句話說,張載要的是永久的太平。這萬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來?張載提出“開”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開”就不能靠等,靠恩賜,事實是太平等不來,也沒有誰能恩賜?!伴_”,就是開拓、開發(fā)、開創(chuàng)。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時也會有最大的犧牲。
家國情懷以及家國情懷的放大版——天下情懷,是中華美學精神的內(nèi)核。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陽樓記》里得到彰顯。在同一個時期,張載倡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曾讓張載師事之的范仲淹則高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由于種種原因,張載、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體現(xiàn)在有限的實踐中,而絕大部分只是作為一種夢想而存在。
然而,在今天,時代不同了。中華民族遇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歷史機遇。振興中華不再只是夢,而是正在真正化為現(xiàn)實。在舉國上下都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砥礪奮斗的今天,我們的詩人、作家、藝術家、美學家是不是應該有不負時代的新作為新創(chuàng)造呢?回答無疑是肯定的。
(節(jié)選自陳望衡《中國美學的“家國情懷”》)材料三:
家族觀念基于血緣的原初信賴關系,安土重遷的中國農(nóng)耕文明進一步充實了家族的機能。人倫情感亦因血緣而來,在情感依托的層面上,家的意義超越任何經(jīng)濟的“成本一收益”分析?,F(xiàn)代社會主張的公共精神與家庭倫理的建設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會的倫理原則到陌生人社會是不合理的,反過來將陌生人社會的規(guī)則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關鍵是如何能夠在不同的關系當中正確切換。在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和協(xié)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與私人領域,弘揚孝悌之道,忠恕相待,愛敬相與。這要求對家庭倫理和孝道進行理性的闡發(fā)和合理的引導,使得家庭倫理與公共理性彼此呼應。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家與國的根本利益是:致的。家是社會的細胞,國是維護家的外部屏障,家國的良性互動與發(fā)展有利于促進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與協(xié)調(diào)。儒家家國天下的教化傳統(tǒng)歷史地塑造了中國人的內(nèi)在人格與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齊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國人的內(nèi)心世界,內(nèi)化為熱愛祖國與家園的擔當精神。在今天,心懷家國天下便是個體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與憂患意識,是主動追求民族統(tǒng)一、國富民強的精神,也是國家認同感和責任意識的來源。
(節(jié)選自金香花《“家國天下”觀念的歷史形成及其現(xiàn)代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 項是
A.“為萬世開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盡管境界不凡,但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些愿望本質(zhì)上還是空想,不可踐行。
B.中華文化的禮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歷史悠久的共同體想象,中國人的世界觀使得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成為中國人價值觀中的倫理自覺。
C.“國”是將“家”和“天下”串聯(lián)起來的現(xiàn)實的倫理實體,家國天下使得中國人與其所在的世界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相互依存。
D.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和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引導入們在意識形態(tài)上從家庭倫理逐漸向公共精神轉(zhuǎn)變,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2)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家國天下”的教化傳統(tǒng)塑造了中國人的內(nèi)在人格與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國人共同的愛國情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B.張載“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為公”思想的發(fā)展提升,“開”字體現(xiàn)了一種積極入世、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
C.基于中國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會的倫理原則,或照搬現(xiàn)代社會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禮記》中的話,強調(diào)了中國古代談及“天下”時總是將它和“公”“太平”相聯(lián)系的觀點。
(3)下列說法中,與材料三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A.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B.治大國若烹小鮮
C.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D.大河無水小河干
(4)試簡要說明材料二是如何對“天下情懷”展開論證的。
(5)我們今天應當如何踐行“家國天下”觀?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56引用:69難度:0.1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澄河邊上
茹志鵑 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解放軍粉碎了敵人重點進攻的計劃后,作戰(zhàn)略性轉(zhuǎn)移。敵人乘機前阻后追。大部隊迅速轉(zhuǎn)移了,掉在后面的是二十多個傷、病、弱的同志。臨時組成的一個小隊,由警衛(wèi)連副連長周玉兆帶領,在后面慢慢地走。上級規(guī)定,明天傍晚前,小隊定要趕到總集合地,與大隊會合。
周玉兆是領隊,一連兩個月的惡性瘧疾,加上頭部又掛了輕花,人瘦落了形,但樣子十分剽悍。他攙扶著文工團里的小余,走在隊伍前面。
近黃昏的時候,小隊來到了澄河邊上。烏云從四面推來,天色越來越昏暗,不一會兒暴雨從天上直瀉下來。澄河水在猛漲,已漲到河灘邊一排柳樹的半腰了。
背后傳來的槍炮聲,一陣緊似一陣,一陣近似一陣。
會議決定,由兩個同志出去尋找當?shù)乩相l(xiāng),了解一下哪里有淺灘,并搞些吃的,其余的同志留在河邊,用綁腿、用背包帶子連接起來,試驗拉繩過河。周玉兆帶了文工團的小余,就向離河較近的一個村子走去。
忽然,周玉兆停住腳步,他聽見有一個聲音,便小心地向發(fā)出聲音的方向走去。
兩個人仔細一看,原來他們腳跟前是一片瓜地,在瓜地的那頭,有一個老人正光著頭,彎著腰,在瓜地里走著。
“老大爺?!敝苡裾鬃哌^去輕輕地叫了一聲。這老人年紀相當大了,眉毛很白很長,搭在眼皮上,頭發(fā)也白了。他滿臉淚痕,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了半天,才顫巍巍地說道:
“同志,你們來啦?”
“是,老大爺。我們……,前面部隊過去多少時候了?”
老人向他們打量了一下?!澳銈円^河是不是?”
周玉兆點點頭,把大致的情況說了一遍。
老人聽后,沉吟了一會,便說:“不怕河水再大,一定叫你們今晚過河?!?br /> 留在河邊的同志拉繩過河沒有試成功。這時老人急忙地把他們叫了來,又不知從哪里挖了一籃地瓜,點起火,要大家烤衣服、煮地瓜吃,安排完這一切,老人便不見了。
忽然,河堤那邊傳來一種古怪的聲音,周玉兆凝神聽了一會,便和小余加快腳步向河邊走去。一會兒,他們望見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舉起鋤頭,在地上掘著什么東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見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條剛掘出來的小溝,已從堤的里邊快通到河邊。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過來,就一步搶過去奪下鋤頭,喘吁吁地說道:“大爺,你……”
老人一見他,也不奇怪,平靜地說道:“你來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們來,準備過河?!薄按鬆?,我們就是死,也不能禍害老百姓?!敝苡裾准拥脺喩泶蝾?。
老人不言語,只是把鋤頭又奪過去,緩和地解釋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來得太急,開一點口子,水一有了出處,流頭就緩了,人在河里淌水走也能過去了?!?br />“不行?!敝苡裾撞坏人f完,就堅決地說道,口氣很硬,毫無商量的余地,而且把鋤頭又奪過來,把土推進溝里。
老人一看他動手填溝,便暴跳起來,大聲吼道:“給我放手?!?br /> 周玉兆一聽,便回身抱住了老人,含淚說道:“大爺,我們是人民的部隊,活著是為了老百姓,死了也是為了老百姓。“
老人不等他說完一揮手說道,你們坐下來聽我說:“這澄河向來就是水猛流急,有一年夏天,雨水多,也象今年這樣,我下到水里,被河水沖著,命已去了半條。正在這緊要關頭,我忽然想起河堤上橫生著一棵老樹。我一想到這棵樹,心里頓時有了指望,一有了指望,人也不慌了,心也定了,力氣也生出來了,就拼命堅持,淌到那棵大樹跟前,抱住了那根樹枝。你們看,‘指望’這東西,看不見,抓不著,可是有多大的力量。一個人過日子,要是沒個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著也沒有趣。現(xiàn)在,你們就是老百姓的指望。這個道理,你們懂了吧!”
“懂了,老大爺?!敝苡裾准拥貙χ毙屈c點的天空,對著澄河,對著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暗暗地發(fā)誓:只要有一口氣在,他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隊一起打回來。周玉兆站起身,拿起鋤頭,更用力地去填那條溝。他不知哪里來的力氣,一下子把一條溝填得結結實實。
槍炮聲不知什么時候停止了,這也許是個不好的征兆。堤下面,澄河不平靜地奔流著,滿河閃動波光,河灘邊露出一排半截的楊柳樹,柳絲浸在水里。
老人坐在那里,不說話,他皺起眉,看著黑沉沉的河水,凜然不動。過了一會兒,他站起來說道:“我去看一看。你們在這里等著?!闭f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一度沉寂的槍聲,又響了起來,而且很近很激烈。
河水沒有退,而且還在漲,高地上的水,都在匯流入河。兩頓飯的工夫,老人就氣喘吁吁地跑來了。后面還跟來了兩個中年老鄉(xiāng),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肩擔。
“好了,好了,我捉了兩條‘水鰻’來了。”老人忽然變得又風趣又活潑,長眉毛一聳一聳的,高興非凡。那兩位被叫做“水鰻”的老鄉(xiāng),笑嘻嘻地跟大家打了招呼,也沒多說話,就和老人動手綁扎扁擔。
東方蒙蒙發(fā)白,天快亮了。老人和那兩位老鄉(xiāng)也把扁擔綁扎好了。他們把扁擔扎成兩個棋盤式的空心筏子,兩個老鄉(xiāng)一人扛著一只走到水邊。
老人送到水邊,剛才那副高興樣子,忽然又不見了,神態(tài)又變得冷靜、嚴峻。他嘴唇動了一陣,決斷地說道:“同志們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你們過河去。記住我們的澄河,明年我老頭子還是種瓜,等同志們來吃……”
周玉兆站在水里,仰面望了望河堤上的老人,在這一剎那間,他忽然感到自己不是在撤退,而是在向前挺進。
小隊漸走漸遠了,他們帶著一個不可摧毀的信念走遠了。河邊仍然站著那個人影,佝僂了身子,一動不動……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寫“敵人乘機前阻后追”“明天傍晚前”,點明解放軍小隊與大部隊會合的形勢危急、時間緊迫,為下文渡河的情節(jié)作鋪墊。
B.周玉兆阻止老人挖溝時,“口氣很硬,毫無商量的余地”,并不是不講人情,而是心系百姓,同時也契合了他解放軍戰(zhàn)士的身份特征。
C.“澄河水在猛漲”“河水沒有退,而且還在漲”,構成了小說的特定環(huán)境;澄河水流湍急,加大了小隊渡河的難度,使情勢更加危急。
D.與《百合花》那兩個連名字都沒有的通訊員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刻畫了一位有名有姓的領隊周玉兆,意在塑造解放軍的傳奇英雄人物。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多次寫到“槍炮聲”,渲染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既強化了小隊急于渡河時內(nèi)心的焦灼,也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B.小說以小隊要渡河開頭,以順利渡河結尾,張弛有度,整體色調(diào)由陰郁轉(zhuǎn)向明朗;這使小說富于變化,耐人尋味。
C.小說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敘事,講述小隊在老鄉(xiāng)幫助下渡河的故事,視野開闊,自由靈活,給人以統(tǒng)觀全局的感覺
D.小說中人物的語言生活化、口語化,親切自然,大多較簡短,樸實無華,塑造的人物形象卻生動鮮活,躍然紙上。
(3)本文對老人的“眉”有幾處動作描寫,細膩地表現(xiàn)了老人的心理,請分別找出并賞析。
(4)請分析小說結尾段的妙處。組卷:22引用:9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王晏字休默,仕宋,初為建安國左常侍。晉熙王燮安西板晏主簿,時齊武帝為長史,與晏相遇。府轉(zhuǎn)鎮(zhèn)西,板晏為記室。沈攸之事難,隨武帝鎮(zhèn)盆城。齊高帝時威權雖重,而眾情猶有疑惑,晏便專心奉事,軍旅書翰皆見委,漸見親待,常參議機密。
建元初,為太子中庶子。武帝在東宮,專斷朝事,多不聞啟,晏慮及罪,稱疾自疏。武帝即位,為長史兼侍中意任如舊。遷侍中祭酒,遭母喪,起為司徒左長史。晏父普曜藉晏勢,多歷通官。普曜卒,晏居喪有禮。
永明六年,為丹陽尹。晏位任親重,自豫章王嶷、尚書令王儉皆降意接之,而晏每以疏漏被責,連稱疾。久之,轉(zhuǎn)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為吏部尚書,終以舊恩見寵。時尚書令王儉雖責而疏,晏既領選,權行臺閣,與儉頗不平。儉卒,禮官欲依王導謚為“文獻”,晏啟上曰:“導乃得此謚,但宋來不加素族?!蔽涞?崩,遺旨以尚書事付晏及徐孝嗣。
郁林即位,轉(zhuǎn)左仆射。及明帝謀廢立,晏便響應接奉,轉(zhuǎn)尚書令,封曲江縣侯,給鼓吹一部、甲仗五十人入殿。時明帝形勢已布而莫敢先言蕭諶兄弟握兵權遲疑未決晏頻三夜微步詣諶時人以此窺之明帝與晏東府語及時事,晏抵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如何?”建武元年,進號驃騎大將軍,給班劍二十人,又加兵百人,領太子少傅,進舞為公。
晏篤于親舊,為時所稱,至是自謂佐命惟新,言論常非武帝故事,眾始怪之,明帝雖以事際須晏,而心相疑斥,料簡武帝中詔,得與晏手詔三百余紙,皆是論國家事。永明中,武帝欲以明帝代晏領選,晏啟曰:“鸞清干有余,然不諳百氏,恐不可居此職?!蹦酥埂<耙姶嗽t,愈猜薄之。晏性浮動,志欲無厭,自謂旦夕開府,人或譏之。 (節(jié)選自《南史》)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明帝形勢已布/而莫敢先言/蕭諶兄弟握兵權/遲疑未決/晏頻三夜微步詣諶議/時人以此窺之
B.時明帝形勢已布/而莫敢先言蕭諶/兄弟握兵權/遲疑未決/晏頻三夜微步詣諶議時人/以此窺之
C.時明帝形勢已布/而莫敢先言蕭諶/兄弟握兵權/遲疑未決/晏頻三夜微步詣諶議/時人以此窺之
D.時明帝形勢已布/而莫敢先言/蕭諶兄弟握兵權/遲疑未決/晏頻三夜微步詣諶議時人/以此窺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建元,南齊高帝蕭道成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在漢武帝時始設。
B.遷,指貶官或降低官職。此處與《琵琶行》“予左遷九江郡司馬”中的“遷”字含義相同。
C.崩,指帝王去世。古代把國君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陵塌陷來比喻,這一稱呼最早見于周代。
D.厭,在文中為“滿足”之意,與《短歌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中的“厭”字意義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高帝稱帝前就已經(jīng)威權很重,但眾人心里仍然有疑惑,王晏則專心侍奉他,逐漸受到寵信。
B.齊武帝做太子時就常獨斷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報,王晏擔心這會牽連自己,便自動疏遠他。
C.王儉去世,禮官想給他加“文獻”的謚號,王晏不同意,認為自宋以來就不給寒族加此謚號。
D.明帝雖然在關鍵時刻需要王晏,但心里卻懷疑他,直到翻閱武帝給王晏的手詔后才消除疑慮。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久之,轉(zhuǎn)為江州刺史,泣不愿出,留為吏部尚書,終以舊恩見寵。
②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琵琶行》)
(5)王晏為什么被當時的人稱贊?后來又為何受到責怪?請簡要概述。組卷:2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xù)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漢語漢字源遠流長,每一個字詞、每一個發(fā)音都有一定的標準,① 就是在捍衛(wèi)漢語漢字的純粹性,確保它們上承先民文化道統(tǒng),下啟時代語言美學。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不僅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社交空間,② 。層出不窮的“網(wǎng)言網(wǎng)語”滿足了個性化表達的需要,讓我們看到了語言文字與時俱進的活力。
然而,網(wǎng)絡上的個性表達是一回事,媒體的傳播是另一回事。媒體的公共屬性,決定了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媒體的用法就是“標準答案”,編輯人員應該成為廣大受眾的“先生”。然而,時下不少新媒體、自媒體在語言文字運用上很不規(guī)范,一些“小編”連基本的編輯素養(yǎng)都不具備,③ 。傳統(tǒng)媒體盡管處境比較艱難,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保持匠心,做好規(guī)范使用語言文字的表率。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請概述材料主旨,要求使用表條件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70字。組卷:7引用:5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各具功用的鏡子:望遠鏡——放眼遠方,顯微鏡——揭微顯隱,太陽鏡——抵擋強光,哈哈鏡——開懷一笑。
這些鏡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也頗有寓意和啟發(fā)。作為新時代的學子,如果想給自己的心靈配裝兩面必需的“鏡子”,那么,你怎么選?
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選擇與思考。
【要求】①選準角度,確定立意;②明確文體,自擬標題;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組卷:13引用:2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