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16 1:3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散文是一種抒發(fā)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散文既然講究“真情實感”,那么,散文的藝術品格應該具有“真實”的內質。相對其他文體來說,散文偏重于通過“敘事”而“抒情”,但與詩歌的純粹抒情有所不同--散文在反映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方面,較之小說、戲劇和詩歌更為直接,也更為切近。
散文在我國古代文學藝術中占據重要的美學地位。從春秋戰(zhàn)國一直到明清,高貴而典雅的散文,代表了古代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探究散文的藝術品格,如果不去研究散文獨特的內在美學邏輯,那就得不到正確的藝術結論。只有把握散文獨特的內在美學邏輯,才能找尋到散文在古代興盛的本質規(guī)律--從遙遠的《尚書》開始,到《周易》《論語》《道德經》《莊子》《孟子》,一直到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和曾鞏,再到“公安派”、張岱和“桐城派”諸散文家,一個非常顯著的現(xiàn)象,就是他們的散文寫作不曾偏離“文章合為時而著”和“禮教治政”這個方向。簡單來說就是,堅持散文徹底擁抱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的美學追求--這就是散文內在的藝術特征。
散文的藝術品格,首先是真實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社會與生活。這是散文區(qū)別于小說、戲劇和詩歌的重要因素。散文強調的是真實,真實是客觀的存在,也就是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呈現(xiàn)出來原本的自然的狀態(tài)。這給散文帶來了藝術的難度。而這一難度,就是真實與客觀地進行藝術地描繪。在這里,不能虛擬和變形,只能如實地又有藝術剪裁地反映這個世界。這里就需要正確認識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要學會分析現(xiàn)象與本質、偶然與必然、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才能把握住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的主流,才能站在時代精神的高度,寫出接“地氣”而又有“眼光”的優(yōu)秀散文作品。
其次,散文要抓取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里的“典型”。散文屬于“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文體。既然散文的藝術容量有限,如何真實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如何寫出具有本質的社會和生活“片段”,這就需要散文藝術家具有善于尋找“典型”的美學能力。恩格斯在致瑪?哈克奈斯信中說“除細節(jié)的真實外,還要再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這個著名藝術論斷,雖然指的是整個文學藝術而言,但是,就散文寫作來說,尤其重要,善于抓取“典型”,實際上就是選取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里能體現(xiàn)本質的“一斑”或者“片段”,借以反映整體的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的歷史過程,這是散文寫作者應該具有的藝術能力。而具有這樣的藝術能力,散文寫作者就得先具有認識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本質的能力。而獲得這個能力需要散文寫作者哲學、思想和精神的不斷提升,也需要其藝術表現(xiàn)水平的不斷提升。
再次,散文要有歷史性的要求。散文,特別是描寫宏大社會歷史畫面的散文,甚或是描寫崇山峻嶺和江河大地的散文,一個不容忽視的美學要求,就是必須具有歷史性。所謂歷史性,就是指時間性。散文的藝術生命力是要用時間來檢驗的,開放在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土壤”里的“藝術之花”,是永遠不會“凋謝”的,因為,從歷史過程里“篩選”出來的帶有“金含量”的“典型”的人與物,其自身就表現(xiàn)或者帶有一定的歷史本質特征,經過散文寫作者的藝術描寫,成為令人嘆服的“金薔薇”--而“金薔薇”是不會被漫長的時間所湮滅,而是具有散文的歷史性的藝術品格。
(摘編自柏峰《散文的藝術品格》)(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散文講究抒發(fā)真情實感,但與其他文體的純粹抒情不同,散文是通過“敘事”而“抒情”。
B.堅持“文章合為時而著”和“禮教治政”的創(chuàng)作方向,是我國古代散文興盛的根本原因。
C.散文強調的真實,就是寫作時如實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呈現(xiàn)出來的自然的狀態(tài)。
D.散文藝術家要具有尋找“典型”的能力,就是通過塑造典型形象來深刻反映社會生活。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指出了散文與其他文體的不同,然后從散文的發(fā)展歷程總結了散文的藝術特征。
B.文章論證全面,層次清晰,從真實性、典型性和歷史性三個方面論述了散文的藝術品格。
C.文章用了對比、引用、舉例等多種論證方法,最后一段運用比喻使語言生動形象。
D.文章第一段便緊扣論題,提出了總論點,使得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論證嚴密,觀點鮮明。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先秦諸子到唐宋八大家、明朝的“公安派”、清代的“桐城派”,其文皆不失高貴典雅。
B.要寫出接地氣而又有眼光的優(yōu)秀散文,與作家正確認識現(xiàn)實社會和生活密不可分。
C.散文的歷史性要求,就是要描寫宏大社會歷史畫面和具有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藝術生命力。
D.散文區(qū)別于小說、戲劇和詩歌的重要因素,就是更真實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社會與生活。組卷:10引用:9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春節(jié)過后第一周,由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這一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徹底火了。在微信上,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等各大媒體賬號,都在發(fā)布有關節(jié)目臺前幕后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話題閱讀量超過了1億次。特別是在2月7日節(jié)目總決賽播出后,關注熱度達到了頂峰,參與節(jié)目的眾多選手,也都成為了新“正能量網紅”的代表。
??人們關注“中國詩詞大會”,是因為內心對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傳統(tǒng)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頭活水。詩詞大都比較凝練,朗朗上口。閱讀詩詞,人們享受著語言美感帶來的歡愉,同時也能感知詩詞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這大大拓展了人們的生活視野。閱讀詩詞,體悟詩詞作者的心境,跟他們進行心靈對話,有助于提升人們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學習像詩詞作者一樣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們關注“中國詩詞大會”,還因為如今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較快,每天八小時上班,滿負荷運轉,單調乏味的生活讓人感覺壓抑,而讀詩可以暫時疏解內心的陰郁?!爸袊娫~大會”以引人入勝的形式吸引人們親近詩詞,從詩詞之美中獲取生活的詩意。
??生活需要詩意,但詩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個人只有徜徉于詩詞、發(fā)現(xiàn)詩意,才能在與詩詞相會的過程中提升文化素養(yǎng),讓心靈空間更飽滿。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還有詩和遠方。
(摘編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有刪改)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線記者專訪了詩詞大會的主創(chuàng)團隊。央視科教頻道總監(jiān)闞兆江說:“詩詞是情感的抒發(fā),節(jié)目集中展現(xiàn)了中華詩詞文化的魅力,引發(fā)了廣大觀眾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也堅定了國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團’成員最小的7歲,武亦姝16歲,陳更20多歲,看到他們那么年輕,就覺得中華文化后繼有人了?!?br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無數(shù)次被用來形容詩詞大會選手的一句話?!爸袊娫~大會”總導演顏芳回憶,“第二季總冠軍——上海復旦附中的學生武亦姝,無論是在地方選拔還是在現(xiàn)場比賽中,都特別淡定。她得冠軍的那一刻,我們想把攝像機推上去給個表情特寫,結果發(fā)現(xiàn)沒必要,她臉上特別平靜。”
??也許,傳統(tǒng)詩詞已經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些遙遠,而詩詞大會正在拉近這個距離。
??闞兆江透露,其實詩詞大會的題庫內容85%以上來自中小學課本,所以對觀眾而言有一種“熟悉的陌生感”。
??“我們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龍,得讓人看得懂,從大家熟悉的詩詞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觀眾的距離?!标R兆江說,“每一道題不僅是題目,還是話題的開啟,讓詩詞和古今生活有一種聯(lián)系。我們不是要做一場考試,而是想通過詩詞陶冶人們的情操,滋養(yǎng)人們的心靈。”
??所以,詩詞大會的題目都頗“接地氣”。比如,把“減肥”與“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聯(lián)系,把“化妝”與“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聯(lián)系,“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對應的則是“購房”——都是當下年輕人關心的話題。
??詩詞對這些年輕人來說,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顏芳說:“其實詩詞的功能至今沒有失去,寫詩就跟發(fā)朋友圈一樣,都是情感的表達,很有趣,也很時尚?!?br />??詩詞大會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詩意生活方興未艾。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記者蔣肖斌)材料三:
??詩詞綜藝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種群話風突變,忽如一夜春風來,答題對詩、玩“飛花令”蔚然成風。眾聲喧嘩之下,輿論也出現(xiàn)了反彈,如“從詩詞大會生出學霸情結是一種不堪”“詩詞大會說白了還是一場電視秀”等。
??16歲的上海女生武亦姝獲勝,成了風靡網絡的古典風少女偶像,與新媒體喧囂傳播形成對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絕了媒體采訪。江蘇省鹽城中學語文老師劉百生告訴記者,“會背古詩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詞,成了令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但熱潮總是令人警惕,這不代表咱們的詩詞教育很成功,反而說明國民整體古詩詞修養(yǎng)很缺。愛好古詩詞在當下還是頗為小眾?!?br />??在節(jié)目中,九宮格、干擾項、搶答等定輸贏的方式,也讓教育界人士嗅出了“應試”味道。也有選手靠“蒙”答對題目,在一些老師看來,這就是當下應試教育最厲害的地方,以答題技巧制勝,這個節(jié)目儼然一場標準化考試。
??“應試思維”是始終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糾結點?!皯囁季S”模式導致古詩詞多被視為“語言材料”,學生只是機械記憶與練習,記知識點多過傳播文化,背離其作為“文學”和“文化”的本質。
??近年來,被譽為“綜藝清流”的“百家講壇”、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文化盛會風靡一時,但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淡漠似乎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追捧這些文化盛會的原因,在于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種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網絡語匯,仍心向往之。這也是現(xiàn)在的家長在孩子三四歲時就令其背古詩的原因??上?,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終仍被奧數(shù)和考級等占據,缺失了“詩和遠方”。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善古詩詞教育的整體氛圍,以減少孩子的背書之苦,讓孩子帶著熱愛,去愜意感受和品味古詩詞之美。
??當喧囂的現(xiàn)代社會與傳統(tǒng)文化有了一次次美麗的“邂逅”。中華文化基因逐漸蘇醒,這危機中的微曦,則彌足珍貴。
(摘編《揚子晚報》記者張楠)(1)下列對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則材料都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問題,而且對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前景都抱以樂觀的態(tài)度。
B.三則材料都不注重對新聞事實的詳細報道,而重在闡述對詩詞綜藝節(jié)目火爆現(xiàn)象的看法,以引發(fā)人們的思考。
C.從材料一可看出詩詞大會給人們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份希冀;從材料二可看出詩詞在青年一代中方興未艾。
D.材料三選取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武亦姝的例子,是為了引發(fā)人們對詩詞教育乃至如何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理性思考。
(2)下列對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確一項是
A.三則材料介紹的都是“中國詩詞大會”在丁酉新春爆紅的現(xiàn)象,都充分肯定了這檔綜藝節(jié)目所帶來的積極的社會影響。
B.對于同一綜藝現(xiàn)象的報道,三家媒體的受眾不同,報道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比如《中國青年報》就突出強調了青年一代與詩詞的關系。
C.三則材料雖然來源不盡相同,有報紙,也有新聞網站,但都及時捕捉到了社會熱點,體現(xiàn)了新聞講求時效性的特點。
D.三則材料都談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影響,相比較而言,第一、第三則材料的觀點更能代表觀眾們對“中國詩詞大會”的普遍看法。
(3)“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綜藝節(jié)目產生了哪些積極的影響?請綜合上述材料進行概括。組卷:0引用:2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我們懂得你的悲歡?——致杜甫錢紅莉
??看完國外出品的關于你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久久不能平靜。紀錄片導演邁克爾?伍德真是細心,連你的出生地河南鞏義都去了,推開那扇斑駁的門,一無所有,唯有一尊石像。
??著名演員伊恩?麥克萊恩被邀請出鏡,他平靜地對著鏡頭誦讀《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一首悲哀至極的詩。我也經常讀??墒?,聽一個西方人讀,我仿佛心生一種喜悅,并非鼓盆而歌的超脫——而是為屬于古老中國的一種沉痛、悲辛,竟然能在今天為西方人所體恤理解而深感喜悅。中西方文明并非各自生長而一直隔膜著,詩歌這種古老的介質,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相互共鳴與懂得,這怎么不令人喜悅呢?
??多年前的一個冬天,不知從哪里尋來一部卷了邊的《杜工部集》——當時,我租居在一個年久失修的老式小區(qū),呵氣成霜,幾無取暖設施。每晚,早早上床,將自己裹藏于棉被里,點燈夜讀的,就是這部《杜工部集》。彼時,而立之年的我,居無定所,想著自己同樣半生漂泊無依,仿佛,你幻化成了我的一個至親,那一刻,你為一個千年后的同路人燃起了微火。
??有一年,去成都,大年初一,趕去浣花溪公園,只為看看你的草堂。那公園真幽靜,大到不及邊,霧氣繚繞,寒氣迫人,冷得人將脖子縮了又縮。到處溪水潺潺,處處大樹繁蔭。隨便一棵樹,怕都有上百歲了。那年正是你誕辰1300周年。活了58年,寫下1500余首詩的你,永不被時間打敗,你的人格以及詩歌精神與時代并行,一直在場。
??你是40歲那年冬天定居于浣花溪畔的。開始,全家暫居于古寺,慢慢營建新家。你曾以詩代簡,向友人索要花木。在親友的資助下,翌年春天,草堂建成。當年的草堂,環(huán)境幽靜,景色宜人,讓你疲憊的身心得以休憩。你是相當喜歡這個家的:“錦里煙塵外,江村八九家”,“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在草堂居住了近四年,你寫下240余首詩。《蜀相》《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畔獨步尋花》《絕句》等名篇,皆創(chuàng)作于此。這應是你一生中最快樂明媚的時光。
??我專挑成都時段的詩給孩子啟蒙,那種對仗之美、明亮之美,猶如初春新雨,正好契合了一個幼童鮮活生命的律動。你的詩歌之美之豐富,我的孩子尚不能領略一二,他太年幼,我只是讓小人兒一遍遍誦讀,那種音韻之美,何嘗不是一種天然的滋養(yǎng),一種明朗輝光的照耀。
??我喜歡你,還有一層緣由,大約是你的赤誠胸懷。你一直推崇李白,寫過多首詩贈他。安史之亂后,李白是“世人皆欲殺”的“罪人”,唯有你“吾意獨憐才”。你常常夢見他:“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你一直擔憂他在流放途中遇險:“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你總是有許多感慨:“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我兩去宣州,沿著李白的遺蹤,遍訪皖南一帶,再回味他的詩,到底明白了些這個人的痛苦輾轉,也更懂得了你的赤子情懷——“我喜歡你贊美你,并非需要你熱烈回應隔山唱和”。唯有仁愛之人,才能做到這樣的無私無求。你幾乎一生流離于貧困,卻依然懷有家國之愛、朋友之愛。
??當導演邁克爾?伍德在成都公園隨機采訪一位老人,問為何喜歡你時,老人笑言,你的詩寫出了我們小人物的日常,寫出了窮人的心聲……你看,就是這么的平凡普通。哀蒼生之苦的詩篇,數(shù)你寫得最多,也最深情。
??第一次去北京是仲夏,車過山東境內,我一直朝窗外張望,哪一處是巍巍太行,哪一處又是你筆下的“齊魯青未了”……“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是你教會我,不必俗世計較,胸中丘壑塊壘,以白云去蕩滌。還是你,教會我,人的一生中,不必眼前茍且,一定要極目遠眺,于精神領域,追求鳥一般的志存高遠。這出世又入世的詩篇,真是我的一根根拐杖呢。葉嘉瑩先生有言,我們一日日讀詩,李白、杜甫、陶潛……一個個來到眼前,就不會感到孤獨了。
??這便是文學的支撐,何其幸矣。
??正值初秋,清晨,推開臥室窗戶,一樹樹紫薇盡現(xiàn)眼前,九月的風輕輕吹拂,一顆心不禁亮堂起來。我不太會寫詩,但一樣可以深切感受到,古詩詞經年的浸潤可以豐富一個人的內心,它們一點一點地滋養(yǎng)著我,讓我感覺自己并非孤單的存在。
(選自“光明網”2020年10月9日,有刪改)(1)下列對作品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首好的詩歌,往往具有穿越時空的感人力量,就如《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能讓麥克萊恩和“我”都感受到杜甫的沉痛悲辛。
B.文中寫杜甫故居門扇斑駁,“唯余一尊石像”,既表現(xiàn)杜甫故居的老舊冷清,也隱含作者為國人不及外國人尊崇杜甫而汗顏的心情。
C.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時,杜甫生活較安定,但其創(chuàng)作于此時的詩歌卻并非全是喜樂悠游之作,其憂國憂民的情懷也并不因此而消失。
D.本文敘寫杜甫時,還穿插寫作者的人生經歷及感悟,從而使杜甫形象和精神多了一個觀照角度,能給讀者帶來更多的思考與啟發(fā)。
(2)本文寫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的攝制,對文章思想內容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3)請從寫作手法的角度,分析本文是如何照應副標題中的“致杜甫”的?組卷:1引用:2難度:0.5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把下面文字的主要意思壓縮成一段話,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
2020年6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對網絡文學作者進行“實名制”管理,將作者與作品一一對應。此次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實名注冊制度的落地,一方面有利于規(guī)范市場秩序,維護優(yōu)質作者的合法權益,使版權糾紛、刷票亂象有跡可循;另一方面,扒掉爛文作者的層層“馬甲”,讓真正的好作品浮出水面,有助于一改泥沙俱下的現(xiàn)狀,提升網絡文學整體創(chuàng)作水準。以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者實名注冊為代表的規(guī)范化管理,在為網絡文學精品保駕護航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走得更遠打下“好底子”。組卷:5引用:8難度:0.7
五、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時精益求精、反復琢磨的工作態(tài)度?!肚f子》中講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進乎技矣”。
大國工匠李萬君說:“高鐵所有焊件必須表里如一、沒有瑕疵,否則掉一個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每一個焊件都得是藝術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第一屆職業(yè)技能大賽的賀信中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chuàng)造的重要力量。希望廣大參賽選手奮勇拼搏、爭創(chuàng)佳績,展現(xiàn)新時代技能人才的風采。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完成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①結合材料,選好角度,自定立意,文體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