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西省太原師范附中、師苑中學高一(下)月考語文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5/12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回答問題。
材料一:
作為兩種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文學和圖像之間既存在對立或相互競爭,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一方面,語詞的時間性使其在敘事上,具有圖像敘事難以企及的天然優(yōu)勢,而圖像的直觀性和在場感,不可避免地給文學敘事帶來沖擊。另一方面,為了強化敘事效果,兩者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彼方敘事策略的影響,進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開故事。比如,當代小說受圖像的影響,突破傳統(tǒng)小說的因果線性邏輯和語詞敘事的時間性,追求圖像的直觀性和在場感,從而凸顯故事的空間維度,達到不同以往的藝術境界。
文學受圖像的影響,首先體現(xiàn)在對故事內(nèi)容或題材的選取上。敏銳的現(xiàn)代作家往往會因某幅圖像帶來的視覺震撼而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沖動,借語詞將圖像內(nèi)容部分或整體地轉譯、再現(xiàn)出來,形成故事從圖像到文字的同質(zhì)異構轉化。魯迅先生在《示眾》中,用細致的語言對看客們圍觀殺頭的情景進行反復刻畫。相比語詞解讀的私人性,圖像解讀的公共性創(chuàng)造了一個主客體轉換的空間,受眾由解讀主體變成被解讀與被言說的對象。正是在這個基于圖像而創(chuàng)設的空間中,充當看客的、愚鈍麻木的同胞給魯迅帶來了強烈的心靈沖擊,使他意識到國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轉譯圖像內(nèi)容之外,文學家還注意到圖像在喚起知性和強化記憶方面的強勢作用。勞拉?里斯曾將宣傳廣告語比作“釘子”,而將視覺形象比作“錘子”,指出只有依靠“圖像之錘”才能更準確有力地將“產(chǎn)品之釘”嵌入消費者的大腦。文學創(chuàng)作對顏色、形狀等造型藝術的表現(xiàn)媒介加以利用,從而引發(fā)受眾視覺層面的聯(lián)想。魯迅的小說中有大量對于顏色的運用,如《藥》中“紅紅白白的”破燈籠映照下,老栓從“碧綠的”包中掏出“紅黑的”人血饅頭,一連串顏色的對比描寫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受眾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凸顯封建社會的黑暗及人的麻木與愚昧。
此外,文學作品中借助語詞來營造場景畫面和故事三維空間,也可形成視覺層面的“圖像之錘”,使受眾產(chǎn)生深刻的體悟和持久的印象。通過弱化或消隱故事發(fā)展的時間線而將多種意象并置組合,從而形成類似“視覺錘”的空間畫面感。在魯迅的短篇小說《傷逝》中,故事的時間序列被消隱甚至切斷,作者視線移動所形成的空間場景為讀者繪制了一幅生動的圖景。隨著“鏡頭”的緩慢移動,由外到內(nèi)、由遠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樹、老紫藤、方桌、敗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個呈現(xiàn)在受眾眼前,故事的線性發(fā)展被中斷,此刻會館的沉寂與破敗強化了“我”當下際遇的無望和艱難。故事場景的再現(xiàn)性描寫及建構的空間帶給讀者強烈的在場體驗和具象的畫面感,語詞敘事達到空間立體化效果。
(摘編自李小君、龍迪勇《從圖像到文學: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空間敘事》)材料二:
我們一直強調(diào)圖像對文學的沖擊和遮蔽,卻忽略文學自身的特性。今天,我們要有勇氣去挖掘并強調(diào)文學功能的異質(zhì)性,即它在圖像時代不同于以往時代、也不同于其他藝術的特有功能。
首先,與二十世紀文學注重歷史思考與現(xiàn)實批判不同,當下文學的功能越來越細致、切實,個體經(jīng)驗的書寫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揚成為作品的主題。圖像傳播的發(fā)達使文學寫作與閱讀、觀看無障礙化,人人可以借助自媒體分享經(jīng)歷和觀點,文學已成為公共領域的個人實踐。文學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開自我而非給出意義。比如,屬于網(wǎng)絡類型小說之一的職場小說,憑著實用好看、貼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為大眾的新寵。
其次,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媒介是文學最具區(qū)別性的特質(zhì)和優(yōu)勢,語言使人們在圖像的多義中找到核心。圖像憑著多維立體的成像方式將所有信息一股腦兒地拋向觀眾,共時的具體化和多義性使人們面對圖像時需要認知、篩選和領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強調(diào)核心,而這一過程是借助語言完成的。圖像時代信息的發(fā)達,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觀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們也因此被表象轟炸得眩暈,而無法接近世界的本質(zhì)。圖像的局限性在于無法將人的心理變化過程一層層地揭示出來。而語言有能力使非語言信息語言化,使圖像符碼化,人們透過語言解碼去感受、理解、提升圖像。語言具備將并不現(xiàn)成、也不確定的東西加以分離、辨別、歸置的能力,從而到達事物本質(zhì)的深度。羅中立的《父親》如果去掉標題,畫面中的老者不過是中國幾億農(nóng)民肖像的典型。只因標題的點睛,“父親”臉上的皺紋才更顯滄桑,其畫作才更具撼人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個被看到的對象,也是內(nèi)涵深刻、需要解讀的意義載體,而語言幫助人們清除理解的障礙。語言/文學的這種鉤沉本質(zhì)的認知作用對圖像來說是不可替代的功能。
(摘編自劉巍《圖像時代的文學功能》)(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傳統(tǒng)小說注重因果線性邏輯和語詞敘事的時間性,當代小說通過模仿圖像敘事、凸顯故事的空間維度,獲得新的發(fā)展。
B.魯迅在《示眾》中刻畫的看客群體,既是圍觀殺人場景的主體,同時作為被審視的客體,成為魯迅解讀、批判的對象。
C.圖像傳播的發(fā)達對文學產(chǎn)生較大影響,當下的文學作品尤為重視個人經(jīng)驗的展示,而不愿意進行歷史思考與現(xiàn)實批判。
D.圖像時代,自媒體的流行讓文學寫作與閱讀、觀看變得很容易,而職場小說的火熱說明文學的新功能得到公眾的認同。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圖像與文學的不同,都承認圖像對文學造成了沖擊,也都贊成或傾向于贊成圖像與文學間存在合作關系。
B.我們常用“眼花繚亂”表達對復雜圖像的觀感,這表明圖像雖然直觀、形象,但也容易讓人迷失在龐雜、多元的圖像信息之中。
C.馬致遠的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借助語詞來營造場景畫面,與魯迅的小說《傷逝》對會館的描寫有相似之處。
D.羅中立的畫作標題《父親》具有點睛之妙,如果改為《農(nóng)民》,人們對畫作的解讀將大不相同,這說明語言使圖像產(chǎn)生了多義性。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中國十大傳世繪畫名作之一《洛神賦圖》,是東晉畫家顧愷之依照曹植的名篇《洛神賦》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絕世精品。
B.某同學在公眾號中談到,觀賞仇英的名畫《蘭亭修禊圖》時,想起學過的課文《蘭亭集序》,更覺畫作情韻悠長。
C.魏晉至隋唐時期,詩與畫是分離的,題畫詩也并非題在畫內(nèi),雖然畫作本身已經(jīng)不知所蹤,但詩歌依然流傳至今。
D.英國學者豪厄爾斯認為在“視覺世界”里,公眾離開了圖像幾乎寸步難行,“按圖索驥”已經(jīng)成了一種思維定勢。
(4)比喻論證利用兩個事物的相似點來論證一個比較抽象的事理。請分析勞拉?里斯“圖像之錘”這一比喻所包含的相似點及論證的事理。
(5)有同學表示,自己非常喜歡看根據(jù)文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但并不喜歡讀原著,因為圖像比語言文字更有意思。請你根據(jù)材料勸說他多讀原著,列出要點即可。組卷:50引用:2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萬年青
馮驥才 西門外往西再走三百步,房子蓋得就沒規(guī)矩了,東一片十多間,西一片二三十間,中間留出來歪歪斜斜一些道兒好走路。有一個岔道口是塊三角地,上邊住了幾戶人家,這塊地迎前那個尖兒,太小太短,沒法用,沒人要。
住在三角地上的老蔡家動了腦子,拿它蓋了一間很小的磚瓦屋,開一個小雜貨鋪。這一帶沒商家,買東西得走老遠。如今有了這個吃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的小雜貨鋪,方便多了,而且漸漸成了人們的依賴。過日子還真缺不了這雜貨鋪!求佛保佑,讓它不衰。有人便給這小雜貨鋪起個好聽的名字,叫萬年青。老蔡家也喜歡這店名,求人刻在一塊木板上,掛在店門口的墻上。
老蔡家在這一帶住了幾輩,與這里的人家都是幾輩子的交情。這種交情最金貴的地方是彼此“信得過”。信得過可不是用嘴說出來的,這得用多少年的時間較量,與多少件事情較真,才較出來的。老蔡家有個規(guī)矩,從早上日出,到下晌日落,一年到頭,刨去過年,無論嘛時候,店門都是開著的,決不叫鄉(xiāng)親們吃閉門羹?,F(xiàn)在萬年青的店主是蔡得勝,他是個死性人,祖上立的規(guī)矩,他守得更嚴更死。
這規(guī)矩,既是萬年青的店規(guī),也是老蔡家的家規(guī)。雖然老蔡家沒出過狀元,沒人開疆拓土,更沒有當朝一品,可是就憑這天下獨有的店規(guī)家規(guī),一樣叫人敬佩,臉上有光。老蔡走在街上,鄰人都先跟他招呼。
一天,老蔡遇到撓頭的事。他的堂兄在唐山挖煤砸斷了腿,他必得去一趟看看,連去帶回大約要五天,可是鋪子就沒人照看了。他兒子在北京大柵欄綢緞莊里學徒,正得老板賞識,不好叫回來。正這時候,家住西馬路一個發(fā)小馬得貴來看他,聽他說起眼前的難事,便說他一個遠親在北洋大學堂念書,名叫金子美,江蘇常州人,現(xiàn)在放暑假,回家一趟得花不少錢,不如請來幫忙。他人挺規(guī)矩,關系單純。
老蔡把金子美約來一見,這人二十多歲,白凈臉兒,戴副圓眼鏡,目光實誠,說話不多,有條有理,看上去叫人放心。尋思一天后,便把萬年青交給他了。說好五天,日出開門,日落關門,誠心待客,收錢記賬。老蔡家的店鋪雖小,規(guī)矩挺多,連撣塵土的雞毛撣子用完了放在哪兒都有一定的規(guī)矩。金子美腦袋像是玻璃的,放進什么都清清楚楚。老蔡交代完,又叮囑一句:“記著一定守在鋪子里,千萬別離身。”
這北洋大學堂的大學生笑道:“離開這兒,我能去哪兒?除去念書,我什么事也沒有。放心吧!”
老蔡咧嘴一笑,把萬年青放在他手里了。
金子美雖然沒當過伙計。但人聰明,干什么都行。一天生,兩天熟,干了兩天,萬年青這點事就全明白了。每天買東西不過幾十人,多半是周邊的住家。這些老街坊見了金子美都會問一句:“老蔡出門了?”金子美說:“幾天就回來了?!崩辖址换ハ嗳贾?,全都不多話。
金子美每天剛天亮就從學堂趕到萬年青,開了地鎖,卸下門板,把各類貨品里里外外歸置好,撣塵凈掃,一切遵從老蔡的交代。在鋪子里,拿出全部精神迎客送客,賣貨收錢,從容有序,沒出半點偏差。下晌天黑,收攤關門,清點好貨物和收銀,上好門板,回到學堂去睡覺。一連三天,沒出意外,一切相安無事。
轉天一早剛到了萬年青,一位同室學友找來說,從租界來了一個洋人,喜歡攝影,個子很高,下巴上長滿胡子,來拍他們的學堂。北洋大學堂是中國首座洋學堂,洋人有興趣,這洋人說他不能只拍場景,還要有人。金子美說店主交代他這鋪子白天不能關門,不能叫老主顧吃閉門羹。學友笑了,說:“誰這么死性子,你關門了,人家不會到別的地方去買?”子美覺得也有道理,就關上門,隨著這學友跑到了遠處西沽運河邊的北洋大學堂。
金子美頭一次見到照相匣子,大家玩得盡興,直到日頭偏西,趕回到城西時,天暗下來。在他走到街口,心里有點愧疚。他辜負了人家老蔡,他便按照前三天每日售貨的錢數(shù),從鋪子里取出價錢相當?shù)呢浧?,充當當日的售出;再從自己腰包里拿出相當貨價的錢,放在錢匣子里……
一天,金子美在學堂忽接到老蔡找人送來的信兒,約他后晌去萬年青。子美去了,老蔡弄幾個菜半斤酒擺在桌上,沒別的事,只為對子美先前幫忙,以酒相謝。老蔡沒酒量,子美不會喝,很快都上了頭。子美心里一激動,便把他照看鋪子時,由于學堂有事關了門,事后怕虧了老蔡而掏錢補款的事說了出來。誰想到老蔡聽了,臉上的笑意登時沒了,酒意也沒了,直眉瞪眼看著他。
“您這是怎么了?”他問。
“你關了多長時間的門?”老蔡問,神氣挺兇。
“從早上。我回來的時候……快天黑了?!?br />“整整一天?一直上著門板?”
“上了呀,我哪敢關門就走。”
靜了一會兒。忽然老蔡朝他大叫起來:“你算把我毀了!我跟你說好盯死這鋪子絕對不能離人、絕對不能關門!我祖上三代,一百年沒叫人吃過閉門羹!這門叫你關上了,還瞞著我,我說這些天老街坊見了我神氣不對。你坑了我,還坑了我祖宗!你——給我滾!”老蔡指著門,他從肺管子里呼出的氣沖在子美臉上。
子美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他驚訝莫解,但老蔡的憤怒與絕望,使他也無法再開口。老蔡的眼珠子瞪出了眼白,指著門的手劇烈地抖。他慌忙退身,出來,走掉。
這事沒人知道,自然也沒人說,但奇怪的是,從此之后這一帶人再也沒人說老蔡家的那個“家規(guī)”了;萬年青這塊牌子變得平平常常了;原先老蔡身上那有點神奇的光也不見了。
(摘編自《俗世奇人》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西門外的三角地小短無用,而老蔡家卻用其開設雜貨鋪給街坊們帶來便利,大家給它起名“萬年青”,正符合了老蔡“無用之為大用”的家傳。
B.老蔡了解完金子美的各種情況后,還要對其進行單獨面試,交代完規(guī)矩之后依然千叮嚀萬囑咐,足見老蔡作為商人的多疑和世故。
C.“誰這么死性子……人家不會到別的地方去買?”學友的玩笑話打動了金子美,最終促使他放棄和老蔡的約定,關上店門心安理得地去了學堂。
D.“你坑了我,也坑了我祖宗”,老蔡在得知真相后的指責令金子美羞愧與驚訝,但金子美卻不能理解老蔡為何怒不可遏。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極具“津味”特色,使用天津方言的典型用詞和表達方式,如“道兒”“迎前”“嘛時候”等都強化了地域特點。
B.“白凈臉兒,戴副圓眼鏡,目光實誠”,作者巧用外貌描寫塑造了一個樸實的大學生形象,這與后文他的失約行為形成了反轉。
C.除老蔡和金子美之外,小說還描寫了老蔡兒子、馬得貴、學友等次要人物,看似閑筆,其實跟情節(jié)發(fā)展都有關聯(lián)作用。
D.老蔡從過去的“臉上有光”到現(xiàn)在的“光不見了”,“萬年青”也由百年招牌變得平常,這悲劇式的結局實在令人唏噓感慨。
(3)金子美是一個老實本分的北洋學堂大學生,但他卻破壞了老蔡的店規(guī)家規(guī)。請結合小說情節(jié)簡要概括金子美的心理變化過程。
(4)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中指出:“鄉(xiāng)土社會是熟人社會,是禮俗社會,是移世不移的安定社會?!闭埥Y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小說中“萬年青”所在的地方體現(xiàn)了鄉(xiāng)土社會哪些特點。組卷:10引用:8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短文,完成問題。
許多人聲稱自己記得兩歲之前發(fā)生的事情。那么,真相是什么?
人的長期記憶分成兩種,一種是關于信息、經(jīng)歷和概念的外顯記憶,比如你對多年前的好友( a ),可以清楚地講述他的故事;一種是停留在無意識狀態(tài)的內(nèi)隱記憶,比如騎自行車之類的動作,你無須描述便可自動執(zhí)行。內(nèi)隱記憶存儲在大腦各處,外顯記憶也與大腦的若干區(qū)域關聯(lián),① 。一旦海馬區(qū)受損,外顯記憶將盡數(shù)被毀,這時你關于往事的全部記憶都將( b ),不過,你仍然能夠騎自行車。嬰兒早期,海馬區(qū)的新神經(jīng)元仍在不斷生長,同時存儲特定記憶的舊細胞群不斷脫落,這部分記憶也隨之消失。直到嬰兒長到24個月,② ,才能儲存更長久的記憶。
所以,③ ,而是被他人講述植入的“虛構記憶”。如果你父親經(jīng)常( c )地講起在你一歲的生日宴會上有一條小狗跑過來舔你的臉,你就有可能把這事當真。
(1)請在文中括號abc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34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句名言:“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薄岸ɡ怼?,可理解為不變的原理、規(guī)律;“定法”,可理解為不變的方法、策略。今天,這句名言仍然值得人們深思。
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9引用:10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