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陜西省渭南中學高考物理三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8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
1.科學家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放射性元素
U有多種可能的衰變途徑:23892U先變成23892Bi,21083Bi可以經(jīng)一次衰變變成21083Ti,也可以經(jīng)一次衰變變成a81X(X代表某種元素),210bTi和a81X最后都變成210bPb,衰變路徑如圖所示。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20682A.a(chǎn)=211,b=82 B.①是β衰變,②是α衰變 C.①②均是α衰變 D. U經(jīng)過7次α衰變5次β衰變后變成23892Bi21083組卷:118引用:3難度:0.7 -
2.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拴接著質(zhì)量為M的木塊A,開始時木塊A靜止,現(xiàn)讓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B從木塊A正上方高為h處自由下落,與木塊A碰撞后一起向下壓縮彈簧,經(jīng)過時間t木塊A下降到最低點。已知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不計空氣阻力,木塊A與木塊B碰撞時間極短,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關于從兩木塊發(fā)生碰撞到木塊A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時的過程中彈簧對木塊A的沖量I的大小正確的是( ?。?/h2>
A. I=2(M+m)2ghB.I=2(M+m)gt C. I=2(M-m)2ghD. I=2m2gh+2(M+m)gt組卷:450引用:10難度:0.5 -
3.如圖所示,A、B、C、D為圓上的四個點,其中AB與CD交于圓心O且相互垂直,E、F是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但與O點的距離大于圓的半徑,E、F兩點的連線與AB、CD都垂直。在A點放置一個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在B點放置一個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OE兩點間電勢差大于OC兩點間的電勢差 B.D點和E點電勢相同 C.沿C、D連線由C到D移動一正點電荷,該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先減小后增大 D.將一負點電荷從C點沿半徑移動到O點后再沿直線移動到F點,該電荷的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組卷:253引用:2難度:0.3 -
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A靜止在質(zhì)量為M的斜面B上,斜面B的傾角θ=30°.現(xiàn)用水平力F推物體A,在F由零逐漸增加至
mg再逐漸減為零的過程中,A和B始終保持靜止。對此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32A.地面對B的支持力隨著力F的變化而變化 B.A所受摩擦力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上 C.A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為 ,最大值為mg4mg32D.A對B的壓力的最小值為 mg,最大值為32mg334組卷:162引用:5難度:0.6 -
5.建筑工人常常徒手向上拋磚塊,當磚塊上升到最高點時被樓上的師傅接住。在一次拋磚的過程中,磚塊運動3s到達最高點,將磚塊的上升運動看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磚塊通過第2s內(nèi)位移的后
用時為t1,通過第1s內(nèi)位移的前13用時為t2,則15滿足( ?。?/h2>t2t1A. <15<t2t114B. <14<t2t113C. <13<t2t112D. <12<1t2t1組卷:1046引用:12難度:0.5
【物理--選修3-4】(15分)
-
15.如圖,a、b、c、d是均勻介質(zhì)中水平軸上的四個質(zhì)點,相鄰兩點的間距依次為4m、6m和8m。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向傳播,在t=0時刻傳到質(zhì)點a處,使質(zhì)點a由平衡位置開始豎直向下運動。波繼續(xù)向前傳播,t=5s時質(zhì)點b已經(jīng)通過了8cm路程并第一次回到了平衡位置,此時質(zhì)點c剛好開始振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該波的波速為1.6cm/s B.質(zhì)點c開始振動后,其振動周期為6s C.當t>5s后,質(zhì)點b向下運動時,質(zhì)點c一定向上運動 D.在7s<t<9s的時間間隔內(nèi)質(zhì)點c向上加速運動 E.在t=10s時刻質(zhì)點d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組卷:152引用:5難度:0.3 -
16.如圖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鏡的橫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內(nèi)的一束光線由O點垂直AD邊射入.已知棱鏡的折射率n=
,AB=BC=8cm,OA=2cm,∠OAB=60°.2
①求光線第一次射出棱鏡時,出射光線的方向?
②第一次的出射點距C點多遠?組卷:297引用:2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