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1課 短文二篇 答謝中書書》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文學常識
-
1.《答謝中書書》作者
組卷:81引用:1難度:0.8
二、詞語解釋
-
2.解釋詞語。
(1)答謝中書書 答:
(2)山川之美 山川:
(3)古來共談 共談:
(4)五色交輝:
(5)青林翠竹 青林:
(6)四時具備 四時:組卷:120引用:1難度:0.9 -
3.解釋詞語。
(1)曉霧將歇 歇:
(2)猿鳥亂鳴 亂:
(3)夕日欲頹:
(4)沉鱗競躍:
(5)實是欲界之仙都 實:
(6)自康樂以來 自:
(7)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復:組卷:131引用:1難度:0.8
三、句子翻譯(共1小題,滿分0分)
-
4.翻譯。
(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3)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組卷:57引用:1難度:0.7
四、文意理解
-
5.“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內含作者什么感情?
組卷:35引用:1難度:0.9 -
6.《答謝中書書》作者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來寫一天中的景物變化的句子是
組卷:205引用:1難度:0.9
五、課外延伸
-
1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習題。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語其所美,謂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qū)分,七十余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②,丘陵舄鹵③;東則川野沃潤疇④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確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選自《大唐西域記》,有刪節(jié))
【注釋】①五印度:指當時印度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②山阜(fù)隱軫(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鹵:丘陵地帶是鹽堿地。舄鹵,鹽堿地。④疇:已耕作的田地。⑤磽(qiāo)確:指土地十分貧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適宜耕種。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①印度之人 之: ②隨地稱國 國: ③北乃山阜隱軫 乃: ④西方土地磽確 方:
①北廣南狹,形如半月。
②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東 則 川 野 沃 潤 疇 隴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榮 茂
(4)《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時陶弘景寫給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記》是一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況記述,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請分別用兩文中的四字短語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甲】
【乙】組卷:42引用:1難度:0.7 -
2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習題。
與致虛妹丈書
高爾儼 昨宵樂甚!碧天一色,澄澈如晝,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灑落酒杯中波動影搖。吹洞簫數(shù)闕,清和婉妙,聽之怡然;響絕余音,猶繞耳間不退。出戶一望,空曠無際。大醉后筆墨繚亂,已不復記憶。
今晨于袖中得紙幅,出而視之,則所謂“筆墨繚亂”者也。然亦殊可愛,以為有殆蕩②之趣。把筆效之,不能及已③。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請正。
(選自《歷代小品尺牘》)【注釋】①被:遮蓋。②殆蕩:這里指書法舒放曠達。③已:句末語氣詞。
(1)解釋下列各組加點詞。①昨宵樂甚 甚: ②吹洞簫數(shù)闕 數(shù): ③不能及已 及: ④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請正 就:
又 松 竹 影 交 加 翠 影 被 面 月 光 灑 落 酒 杯 中 波 動 影 搖
(3)依據(jù)字形,領會詞義,體會情味。參考示例,給“婉妙”做批注。
【示例】響絕余音,猶繞耳間不退:“絕”和“繞”是絞絲旁,和絲絨有關。“絕”義為“斷絕”,“繞”義為“纏繞”,一“絕”一“繞”,寫出了簫聲雖止,但仍如絲如縷,縈繞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躍然紙上。
【批注】清和婉妙:
(4)這篇小品文讀來“趣”味盎然,作者認為,昨夜紙幅“有駘蕩之趣”,你還從文中發(fā)現(xiàn)哪些“趣”?閱讀全文,說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種“趣”,簡要陳述。組卷:74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