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六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 1.輪軸的輪越大,軸越小,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越省力。
     
    (判斷對錯)

    組卷:4難度:0.7
  • 2.在做拱形能承受墊圈的數量的實驗中,小紅和小明各放了10個墊圈而不變形,說明小紅和小明做的拱形的承受能力是一樣的。
     
    (判斷對錯)

    組卷:9難度:0.8
  • 3.生物的卵近似于球形,這種形狀可承受更大的外力。
     
    (判斷對錯)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剪刀既有杠桿的原理又有斜面的原理。
     
    (判斷對錯)

    組卷:3引用:7難度:0.8
  • 5.兩張紙的抗彎曲能力一定比一張紙的抗彎曲能力強。
     
    (判斷對錯)

    組卷:6難度:0.6
  • 6.裝滿水的礦泉水比裝有半瓶的礦泉水放在桌子上更穩(wěn)定。
     
    (判斷對錯)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7.費力的工具只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我們盡量不要使用。
     
    (判斷對錯)

    組卷:19引用:20難度:0.7
  • 8.為了節(jié)約材料,我們在建造鐵塔時盡可能多用四邊形而少用三角形。
     
    (判斷對錯)

    組卷:13引用:8難度:0.7
  • 9.在用報紙造紙橋時,把報紙卷成空心管狀可以增強報紙的抗彎曲能力。
     
    (判斷對錯)

    組卷:0引用:2難度:0.5

四、實驗問答題(36分)

  • 28.小明為了驗證,將一塊長50cm的木板分別搭在10cm、20cm、30cm和40cm高度的另一木塊上,形成了A、B、C、D四個斜面,再用測力計將250克的物體拉上去,得到如表的數據:
    斜面的名稱 A B C D
    斜面的高度 10cm 20cm 30cm 40cm
    使用力的大?。∟) 1.1
     
     
     
    可是他的實驗記錄單不小心粘了墨水,只有A坡度能看清,其它力的大小都看不清楚。所幸他在另外一張草稿紙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原始數據(1.6、1.8、0.8、1.3),但其中有一個數據是錯誤的,由于當時沒有對應,他現(xiàn)在不知道怎么重新填了,他也不明白哪個是錯誤的數據。請你幫助小明解決以下問題:
    (1)把長度相同的木板分別搭在四個不同高度的木塊上,可形成四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以上ABCD四個斜面中,坡度最大的是斜面
     
    。坡度最小的是斜面
     
    。
    (2)你能從草稿紙上的四個原始數據中選出三個幫小明填在表格里嗎?并告訴小明哪個數據是錯誤的?為什么?
    (3)斜面在生活中的運用很廣泛。下列選項中沒有運用斜面原理的是
     
    。
    A.菜刀
    B.盤山公路
    C.螺絲釘
    D.筷子
    (4)用螺絲刀把螺絲釘擰入木塊時,下列選項對用力大小沒有影響的是
     
    。
    A.木塊的疏密程度
    B.螺紋的疏密程度
    C.螺絲刀刀柄的長短
    D.螺絲刀刀柄的粗細
    (5)學了斜面知識后,小明騎自行車上坡時,在坡上走起了“S”形。他是為了
     
    。
    A.省距離
    B.省力,但費時間
    C.費力,但省時間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29.如圖所示,小明用相同的卡紙和木塊做梁(拱)和橋墩,設計了三座橋的結構。
    (1)對比橋②和橋③,可以用來研究
     
    對橋的承重能力的影響。
    A.寬度
    B.厚度
    C.跨度
    D.形狀
    (2)橋①中,當橋面承受了墊圈時,彎曲的卡紙會產生
     
    的力。
    A.向下向內
    B.向下向外
    C.向上向外
    (3)三座橋中,
     
    的承重能力最弱。
    A.橋①
    B.橋②
    C.橋③
    (4)小明在測橋③的承重能力時,三次測得橋③能承受的墊圖數量依次是8個、7個、6個,他認真對比了橋②的承重實驗數據也存在這種情況。產生這種情況較為合理的解釋是
     
    。
    A.小明數錯了
    B.墊圈放的位置沒有一致
    C.隨著實驗次數增加,卡紙逐漸變軟了
    (5)本實驗中,每個橋的承重能力都要測三次,是為了
     

    (6)西藏拉薩鐵路大橋是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你能猜測一下為什么這座大橋會這樣設計嗎?說一說你的想法:
     

    (7)在生活中,我們看到類似橋③的平橋結構,為了增加橋梁的承重能力,除了像橋①那樣的設計之外,還有很多方法,請你根據所學知識畫出一種設計簡圖,并作簡要說明
     

    組卷:17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