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5-2016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李兆基中學高三(上)第三次周測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8引用:3難度:0.9
  •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甲、乙、丙、丁四種儀器裝置的有關(guān)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br />

    組卷:23引用:24難度:0.9
  • 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05引用:6難度:0.5

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48分)

  • 10.某學習小組做了如下實驗探究海帶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并測定其中碘元素的含量。

    (1)操作I為灼燒,則灼燒時應該用
     
    (儀器名稱)盛裝海帶,操作Ⅱ為
     
    ;
    (2)水浸時通常要將懸濁液煮沸2-3min,目的是
     
    。
    (3)操作III,是同學們對溶液A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進行的探究實驗。
    [推測]:①以IO3-形式存在;  ②以I-形式存在
    [查閱資料]:IO3-具有較強的氧化性;I2+2S2O32-=2I-+S4O62-
    將上述溶液稀釋配制成200mL溶液,請完成下列實驗探究。
    限選試劑:3%H2O2溶液、KSCN溶液、FeCl2溶液、稀硫酸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取少量稀釋后的溶液A加入淀粉后再用硫酸酸化,分裝于試管I、II 無現(xiàn)象
    往試管I中加入FeCl2溶液,后加入2滴KSCN溶液并振蕩;
     
    證明不是以IO3-形式存在
    往試管II中加入
     
     
    證明以I-形式存在
    (4)定量檢驗海帶中的碘含量:
    ①取20mL稀釋后溶液A分別于錐形瓶,分別用酸式滴定管滴加0.01mol/LKMnO4溶液至溶液剛顯淺紅色,將I-氧化為I2并得到溶液B;
    ②在溶液B加入2滴淀粉溶液,用0.01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終點現(xiàn)象為
     
    ,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上測定步驟①、②兩次,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體積為VmL,海帶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為
     
    。(假設操作I、II中碘不損失,原子量I-127)

    組卷:6引用:2難度:0.5

三、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10分)

  • 11.下表是A、B、C、D、E五種有機物的有關(guān)信息:
    A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如圖 
    ③能與水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C
    B ①由C、H兩種元素組成
    ②球棍模型如圖
    C ①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②能與Na反應
    ③與E反應生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88的酯
    D ①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C少2
    ②能由C催化氧化得到
    E ①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②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回答下列問題:
    (1)A~E中,屬于烴的是
     
    (填字母).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催化氧化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為
     

    (4)有機物B具有的性質(zhì)是
     
    (填序號).
    ①無色無味的溶液;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5)E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說明E的水溶液顯酸性,現(xiàn)設計一個實驗來比較E與碳酸酸性的強弱,則該實驗的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說明).

    組卷:23引用:15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