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內蒙古赤峰四中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29 0: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論語》通篇看起來都在講修齊治平的義理,但并不會讓人覺得艱深晦澀。相反,它能讓人常讀常新,隨時翻開的時候也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細節(jié)的微妙之處。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種文學性特質。因為這種文學性,楊絳先生曾經在《我是怎樣讀<論語>的?》一文中說:“‘四書’,最喜歡《論語》,因為最有趣。讀《論語》,讀的是一句一句話,看見的卻是一個一個人。”
          作為言行錄,《論語》中對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態(tài)和表情的描寫雖然簡約,卻十分生動可感。《陽貨》篇記錄了這樣一段對話??组T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實施庠序教化,學習禮樂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輟??鬃拥搅宋涑牵瑢@個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莞爾而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回答,以前聽老師說過,君子學習了道,知了禮樂就會愛人;老百姓學習了道,知了禮樂就容易引導和管理。聽到這段話,孔子馬上正色道,子游的話是對的,剛才說的話不過是同他開玩笑罷了。這一段文字很有戲劇性,孔子從輕松詼諧到深沉肅穆,前后的轉變,氛圍感很強,反映出孔子的真實親切,也體現(xiàn)了他對于治國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論語》的文學性,還體現(xiàn)在大量比喻手法的運用。如《子罕》篇中出現(xiàn)了兩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另一句為“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是對于時間和生命流逝的哲思詠嘆,后者則是對外境磨礪下的風骨彰顯和生命韌性、君子人格的歌頌。正如鐘嶸所說,“因物喻志,比也”。儒家的修身目標和原則,本質上緊緊關聯(lián)如何在生命里創(chuàng)造永恒的意義和價值,超越作為人的有限性,達成卓然和不朽。
          總體而言,《論語》的文學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結構的外化,對兩千年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每一位認真閱讀《論語》的讀者,在掩卷之時,腦海中總會呈現(xiàn)出一個個具體的人物形象,也常能體會到一種難以言傳的氛圍感。這些情形,恰恰是因為《論語》真正體現(xiàn)了以“文”化人的力量。
    (摘編自車鳳《論語》中的以“文”化人》)材料二:
          讀書其實從哪本書開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讀書就是去思,讀書是學習,思考?!皩W而不思則罔?!薄墩撜Z》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孔子不是告訴你必須如何如何,孔子的語氣永遠是:我是這么做的,這么想的,你看著辦吧?!墩撜Z》不辯論,不結論,不指示,不居高臨下“比你較為神圣”地“啟蒙”?!墩撜Z》是討論、陳述,是對思的啟發(fā),對經驗的喚醒。讀《論語》要思,要體會。真理在思的過程中敞開,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礦,忽然,蹦出一顆寶石。
          正是那種謙卑低調的語感,經驗之思,之談,令《論語》成為一部偉大的指示,千百年顛撲不破,放之四海而皆準。我們這個時代有一種世俗化的后現(xiàn)代氛圍,解構,調侃,懷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新就是好”,蔑視傳統(tǒng)、經驗已經成為常識。《論語》失位已經若干世紀,它本來是漢語的最高之書,現(xiàn)在隨便就可以調侃、否定??桌隙?、喪家犬,從一個教授的嘴里說出來,磕絆都不會打一下。
    《論語》在中華文明中,曾經有著崇高地位:“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边@種崇高地位也令《論語》成為令人窒息的教條。所以魯迅激憤地說:“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僵尸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保ā度A蓋集?青年必讀書》)一個世紀過去,在讀書上,“拿來主義”已經相當媚俗,看看中國的書架就知道。竊以為,“溫故知新”就像西方的文藝復興回到希臘去找思想資源,越來越顯得先鋒起來了。
          我們這個時代的好處是,那種教條化的傳統(tǒng)已經被懷疑主義、虛無主義、“一切復零,從頭開始”“怎么都行”“唯我獨尊”摧毀,斯文掃地,煙消云散?!墩撜Z》的經典地位早已被解構,去蔽?!岸Y失而求諸野”,《論語》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剛剛說出來的時代那樣去傾聽,去拜讀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顏淵、子路、閃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這個時代,可以讀《論語》了。
    (摘編自于堅《可以讀<論語>了》)(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陽貨》篇記錄了孔子與弟子子游的一場戲劇性對話,氛圍由輕松到肅穆,塑造了真實親切的孔子形象。
    B.《論語?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柏歌頌君子人格,借日常平實之物表達了儒家的修身目標和原則。
    C.《論語》不作結論性的“指示”,卻成為塑造中國人文化心理及國民性格的“指示”,彰顯了以“文”化人的魅力。
    D.《論語》“溫故而知新”一說,與西方文藝復興汲取古希臘文化養(yǎng)料有相似之處,二者均秉持“拿來主義”的原則。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以“氛圍感”這一富有時代特征的網絡流行語,生動簡潔地表達了對《論語》深刻思想性的肯定。
    B.材料二中,針對《論語》這一經典被隨意調侃、否定的現(xiàn)狀,作者以口語化的文字形象地寫出了自己的不滿之意。
    C.材料二以隨筆式的語言,論及《論語》成為經典、經歷失位、回歸生活語境的過程,看似零散瑣碎,實則脈絡清晰。
    D.兩則材料都力圖拉近《論語》與當代文化生活的距離,從不同角度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對傳統(tǒng)經典進行創(chuàng)新性閱讀。
    (3)下列選項與材料二的立場最為接近的一項是
     

    A.《幾何原本》是歐氏幾何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張卜天根據(jù)數(shù)學史家希思的英譯本,將其翻譯為中文。
    B.《史記》涉及許多歷史材料,但司馬遷并沒有照搬史料,而是采用漢朝的語言講述歷史,并于其中滲透自己對文獻的當代理解。
    C.在公祭孔子大典上,兩百位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廟道路兩側,朗誦《論語》,展現(xiàn)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傳承力量。
    D.河南衛(wèi)視播出了端午特別節(jié)目《洛神水賦》,片中“洛神”絕美登場,娉婷裊娜,衣袂翩躚,再現(xiàn)了曹植名篇《洛神賦》的神韻。
    (4)關于讀《論語》等“中國書”這一話題,魯迅與于堅的觀點是否存在矛盾?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
    (5)在傳統(tǒng)經典作品研習活動中,你所在的小組需要完成《論語》導讀資料的撰寫任務,請根據(jù)材料一、材料二為該導讀列出要點。

    組卷:13引用:1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爺爺?shù)睦子晏?br />鄭俊華      咔嚓!晚飯剛上桌.陰沉沉的天空,響起一聲炸雷。
          爺爺騰地從飯桌旁站起來,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敵情!快,杉木林!
          這時候的爺爺,耳朵突然支楞起來,眼睛不再渾濁,腳步不再遲滯,迅速拎上獵槍,我則伸手抓過雨把雨傘.打開角門,跟在爺爺身后,沖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時,我主張,跨院的角門繼續(xù)保留,因為爺爺,他喜歡!
          我和爺爺沖下堤壩,繞過一棵棵百年老松,繼續(xù)向前摸。
          護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來。我忙遞了個眼神過去:老奎叔,什么情況?
          幾道閃電劈過,夜空忽明忽暗,雷聲如高山撒落下了巨石隆隆作響。爺爺舉起槍,如臨大敵。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凜,扯住爺爺?shù)母觳玻瑝旱吐曇粽f:有敵情,傷員們已經撤了!
          爺爺也壓低聲音:撤哪兒去了?
          你家!
          快回去,快!爺爺?shù)暨^槍口,消失在夜色里……
          當年,爺爺還是個身手矯健的青年獵手,我們黑山寨周圍的大山.就是爺爺?shù)墨C場。大山的山洞、溝谷、古樹、懸崖,沒有他不知道的,就連那些擰犄角的羊腸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幾個獵手兄弟踩出來的。爺爺天天穿梭在山林中……
          那年的一個午后,大山里來了一支隊伍,大都面黃肌瘦,一襲破舊的灰色衣褲,裹腿打得還算結實;清一色的草鞋,經過荊條子的再三纏裹。再一細看,二三十人的隊伍,幾乎每個人都有傷,或頭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繃帶滲著血跡。山林趕路,這隊人馬顯然已經很疲憊。
          爺爺抄小道趕在他們前面,把隨身帶的干糧和臘肉、土酒,掛在路邊的樹上。一大兜,很醒目,他們一眼就發(fā)現(xiàn)了。
          幾個小兵如獲至寶,爭相過去取下來,拿到一個頭纏繃帶、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紀看起來比小兵大,性格沉穩(wěn)。爺爺當時想,他一定是他們的長官。
          那兵沒接過東西,對幾個小兵說了些山南海北爺爺聽不太懂的土話。
          后面的事情就簡單了。爺爺從樹后轉出來,把小兵重新掛回樹上的兜子取下,鄭重地交給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軍官,就是傷比較重的老兵。
          他們始終沒說自己是什么部隊,爺爺也沒有多問。他們態(tài)度和藹,相扶相助,在那樣連日陰雨、缺糧少藥的境況下,依然說笑、哼歌。
          爺爺喜歡上了這些人。
          他當夜回了趟家,沒跟家人透露一點兒消息,扛著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藥,從屋后跨院的角門溜走了。
          爺爺是十天后,被后山羅家寨的瞿爺爺帶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們才知道,那次爺爺是準備憑著自己山里通的優(yōu)勢,把這支與大部隊走散的小隊伍送過山去。
          他們白天急行軍,晚上宿山洞,繞開溪流、暗沼、溝壑,奔走在彎曲的羊腸小道上,但是因為兵員有傷,他們并不能快速前進。
          第三天下午,狂風大作,天空墨黑,烏云蓋頂,電閃雷鳴中,有兩架飛機向他們直沖下來。
          老兵大喊一聲:隱蔽!話到手到,他一把將身邊的一個小兵推到了幾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卻見毫無戰(zhàn)斗經驗的爺爺還站在路中央,愣愣地東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躥到爺爺身后,一個“猛虎撲食”,將爺爺結結實實地壓在身下,兩人就勢滾進了路邊的草叢。不過一息之間,空中落下三枚炸彈,把離他們幾步遠的羊腸小道,炸成了幾尺深的斷崖。
          那次轟炸犧牲了七人,年齡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歲;最小的扛鍋小鬼,僅15歲。
          鷹嘴巖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墳塋,遠遠望去,一個個的土包令人難受。
          一片彈片鉆進了爺爺右腦,經當?shù)孛t(yī)瞿老山人竭力搶救,爺爺幸存了下來,但從此,爺爺?shù)乃季S就停滯在了炮火硝煙中。
          有一年,爺爺被請到縣里,拿回了個紅本本。村里人這才知道當年他遇到的隊伍,是北上長征的紅軍。
          那片墳塋成了爺爺?shù)母鶕?jù)地,年輕時打獵,年老時護林、修墳,差不多每天必到。爺爺最得意的一句口頭禪就是: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長征隊伍的人!
          時間是一劑良藥,幾十年過去,爺爺?shù)牟』竞昧?,但遇雷電、發(fā)燒、勞累等情形,還時有復發(fā)。
          獵槍交公后,木工活嫻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樣的老式木頭獵槍。
          爺爺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樣的爺爺,是鄉(xiāng)人的話題、鄉(xiāng)人的至寶。每當爺爺痛發(fā),知根知底的寨里鄉(xiāng)鄰們,都會十分默契地主動配合。
          當豆大的雨點落地時,我和爺爺已拐進了跨院的角門……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爺爺年輕時是一個身手矯健的獵手,非常熟悉黑山寨周圍的大山,天天在山林中打獵,可見他能遇到紅軍并幫助他們,并非偶然。
    B.炸彈將羊腸小道炸成了斷崖,這處場面描寫驚心動魄,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兇險,也表現(xiàn)了老兵和爺爺?shù)挠赂?,形象鮮活感人。
    C.轟炸使得紅軍隊伍犧牲了七個人,爺爺也不幸受傷,經歷過槍林彈雨的爺爺沒有忘記曾經的生死與共,他將護墳當成了一生的事業(yè)。
    D.爺爺?shù)氖论E感動了寨里的人,“我”要求新家留角門,爸爸做老式木頭獵槍,寨里的人配合演戲,大家都對爺爺懷有愛和敬意。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耳朵突然支楞起來,眼睛不再渾濁,腳步不再遲滯”,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爺爺對周圍環(huán)境的高度警惕,也營造了緊張氣氛。
    B.“我”配合爺爺演打仗的戲的情節(jié)在文中多有照應,比如“我”給老奎叔遞眼神,老奎叔心領神會,對爺爺說傷員們撤到了“你家”。
    C.“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長征隊伍的人!”反問、感嘆語氣的同時使用表現(xiàn)了爺爺?shù)淖院?,紅軍隊伍作風優(yōu)良是其自豪的原因之一。
    D.小說的情節(jié)設置得緊湊、巧妙,開篇直接進入情境,吸引了讀者,把讀者拉人到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中,引出對故事來龍去脈的追述。
    (3)閱讀小說全文,分析這支紅軍隊伍表現(xiàn)出了哪些令人贊嘆的精神品質。
    (4)本篇小說的題目頗具特色,請結合全文分析其妙處。

    組卷:15引用:1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19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女子必自擇絲麻,良工必自擇完材,賢君必自擇左右。勞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譽,則必謹其左右。為上者,譬如緣木焉,務高而畏下茲甚。六馬之乖離,必于四達之交衢;萬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愛之則存,惡之則亡,長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諸民之情。君子蒞民,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民之所不能。若責民所不為,強民所不能,則民疾;疾則僻矣。水至清即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民有小過,必求其善,以赦其過;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輔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則善也。
    政不和,則民不從其教矣;不從教,則民不習;不習,則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見信也,莫善乎先虛其內;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則無可以取親于百姓者矣;內外不相應,則無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節(jié)選自《孔子家語》)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瘣烹[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節(jié)選自《孟子》)(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B.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C.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D.故南面/臨官貴而不驕/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圖/末修事而能建業(yè)/久居而不滯/情近而暢乎遠/察一物而貫乎多/治一物而萬物不能亂者/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絲麻,絲指蠶絲,是綢緞的原料;麻指麻類植物的莖皮纖維,可制繩索、織布。
    B.左右,左邊和右邊,意思是“身旁,身邊”,代指在身邊侍候的人,有時指近臣。
    C.百姓,這個詞語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義項,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個。
    D.孟子,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上者,譬如緣木焉,務高而畏下茲甚”,以比喻的修辭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擔心有災患,這就為后文不要失政的論述提供了依據(jù)。
    B.“水至清即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在提醒君子進行統(tǒng)治的時候千萬不要苛刻,而要本著寬容、與人為善的原則處理事務,這兩句頗有哲理意義,已成名句。
    C.虛心聽取他人意見、無論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確道理進行教化、忠誠而有信義,都是在上位者應該做到的,這樣才會有良好的政局。
    D.“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數(shù)句,運用了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了“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是人的基本屬性,讀來氣勢酣暢。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蒞民,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民之所不能。
    ②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10分)

  • 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1938年抗戰(zhàn)期間,戰(zhàn)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在武漢街頭拍下一張照片——民眾紛紛舉起旗幟,其中一面醒目地寫著:“不死!”
          2020年,疫情暴發(fā)之時,寒風凜冽,江城封閉。但從千千萬萬的窗戶,傳來________的呼喊:“武漢加油!”
          不管是抗擊外敵,還是抗擊疫病,不同歷史時空的“武漢保衛(wèi)戰(zhàn)”,都挺立著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傳承著________的精神力量。美國作家賽珍珠曾感慨:“沒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毀中國人,他們是善于從苦難中生存的堅韌之人?!?br />      災難,是觀照一個民族靈魂的鏡子。抗疫期間,有句話刷屏了:“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边@股勁,就是中國人的精氣神,就是永恒不滅的民族魂。
          從白衣戰(zhàn)士沖鋒在前的身影里,人們看到了“茍利國家生死以”的英勇無畏;從無數(shù)普通人堅守崗位的執(zhí)著中,人們看到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從八方馳援的物資洪流中,人們看到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血脈深情;從方艙醫(yī)院里“讀書哥”的淡定中,人們看到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樂觀豁達……
          抗疫時期的一幕幕感人場景,________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厚重底色,________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品格。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此起彼伏生生不息積淀詮釋
    B.振聾發(fā)聵綿延不絕沉淀解釋
    C.此起彼伏綿延不絕沉淀解釋
    D.振聾發(fā)聵生生不息積淀詮釋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第一段“拍下一張照片——”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我終于考上大學啦!我終于考上啦——!”金石開簡直興奮得快要暈過去了。
    B.想贏的不能贏,不怕輸?shù)姆炊A——這是競賽的辯證法。
    C.據(jù)說這是稀世之寶——一種難得的良藥。
    D.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總共不過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永遠地睡著了。
    (3)文中劃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四、作文(共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①《沁園春?長沙》,不僅記錄了毛澤東和新民學會的青年學子們岳麓山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歲月,也記錄了他們?yōu)閷崿F(xiàn)革命理想“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矯健身姿。
          ②百年征程,薪火相傳。一代代新青年前赴后繼,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北京大學援鄂醫(yī)療隊“90后”黨員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2020屆118名畢業(yè)生奔赴新疆基層工作,建設邊疆。神舟十二號發(fā)射背后,“80后”“90后”們兢兢業(yè)業(yè),為中國航天事業(yè)貢獻才智。數(shù)以百萬計的青年投身鄉(xiāng)村振興一線,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閱讀材料后,作為站在新時代前沿的00后青年人,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示?又該如何走好自己的青春人生路?請談談自己的認識與感悟。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7引用:16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