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四中桔園洲中學九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 1.廈門中學生助手包的粽子餡料包括糯米、瘦肉、蛋黃等,其中糯米富含的營養(yǎng)素是( ?。?/h2>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 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47引用:2難度:0.9
  • 3.小助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4.《本草綱目?蒼術》中記載“兩目昏澀。用蒼術半斤,淘米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干,加木賊二兩,共研為末。每服一錢,茶或酒送下。”上述過程中,沒有涉及的操作是( ?。?/h2>

    組卷:42引用:3難度:0.6
  • 5.某種胰蛋白酶(C6H15O12P3)是新冠疫苗的原料,關于該胰蛋白酶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6.使用特殊催化劑且在光照(hv)條件下CO2和H2可轉化為C4H10和H2O,C4H10可燃燒生成CO2,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5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70分)

  • 17.化學學習小組探究干冰與NaOH的反應。
    實驗1探究干冰與NaOH溶液是否反應
    如圖1,在試管中放入幾小塊干冰,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NaOH溶液中。

    (1)干冰易升華利用了干冰的
     
    性質(填“物理”或“化學”)。
    (2)將上述反應后的溶液分成2份,一份滴加足量Ca(OH)2溶液,如果觀察到
     
    ,另一份滴入足量鹽酸,如果觀察到
     
    ,說明CO2與NaOH發(fā)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2探究干冰與不同濃度NaOH溶液反應過程中的pH變化情況
    取150mL蒸餾水和150mL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2%、1%的氫氧化鈉溶液于4個燒杯中,分別加入20g干冰,通過傳感器測其pH,且pH變化如圖2所示。
    (3)用NaOH固體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無需用到的儀器有
     
    (填標號)。
    A.膠頭滴管
    B.酒精燈
    C.量筒
    D.燒杯
    E.玻璃棒
    (4)蒸餾水中加入干冰后,溶液呈
     
    (填“酸”或“堿”)性,蒸餾水中加入干冰的實驗目的是
     
    。
    (5)與干冰混合后,堿性最弱的一組對應的原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
     
    。
    實驗3探究干冰與NaOH溶液反應的產(chǎn)物成分
    (6)在密閉體系中,分別往等體積、等濃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逐滴加入等濃度的稀硫酸,壓強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
    (查閱資料:2Na2CO3+H2SO4=2NaHCO3+Na2SO4,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0~50s,壓強無明顯變化的體系中,反應生成的含碳元素的鹽類物質M是
     
    (填化學式)。
    (7)受上述結論啟發(fā),分別取20mL實驗2反應后的溶液,逐滴滴加5.3%的稀硫酸,獲得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編號 A B C
    取20mL對應溶液 3%NaOH與干冰反應后的溶液 2%NaOH與干冰反應后的溶液 1%NaOH與干冰反應后的溶液
    完全生成CO2時消耗硫酸體積V1/mL 4.14 1.43 0.36
    完全轉化成CO2時消耗硫酸體積V2/mL 4.55 2.46 1.60
    ①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2%NaOH與干冰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
     
    。
    ②所取的20mL溶液中,Na2CO3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
     
    (填實驗編號)。

    組卷:36引用:1難度:0.4
  • 18.以氧化鎂礦粉和硫酸為原料制取化肥硫酸鎂?,F(xiàn)用含MgO60%的礦粉20t與足量硫酸反應,可制得硫酸鎂的質量是多少?(反應原理:MgO+H2SO4=MgSO4+H2O)

    組卷:2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