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九年級上冊《12.3 探究物質(zhì)的比熱容》2018年同步練習(xí)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沿海地區(qū)同沙漠地區(qū)相比、晝夜溫差小,其主要原因是( ?。?/h2>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水的比熱容比沙石的比熱容大 C.水的熱量比沙石的熱量大 D.水的內(nèi)能比沙石的內(nèi)能大 組卷:356引用:11難度:0.7 -
2.夏天,人們喜歡到海邊度假。白天,海風(fēng)拂面,帶來絲絲涼意,夜間卻不會很涼。而沙漠的夏天晝夜溫差可達(dá)50℃.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h2>
A.太陽照射沙漠地區(qū)的時間較長 B.海邊有風(fēng)而沙漠地區(qū)可能沒有 C.海水的比熱容比沙石的比熱容大 D.太陽直射沙漠地區(qū),斜射海邊 組卷:633引用:124難度:0.9 -
3.由c=
,關(guān)于同一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Qm(t-t0)A.若吸收的熱量增大一倍,則比熱容增大一倍 B.若質(zhì)量增大一倍,則比熱容減至一半 C.若加熱前后的溫度差增大一倍,則比熱容增大一倍 D.無論質(zhì)量多大,比熱容都一樣 組卷:1953引用:225難度:0.9 -
4.在炒花生或栗子時,通常要往鍋里放一些沙子(或粗鹽);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h2>
A.使炒鍋的溫度更高 B.使花生或栗子受熱均勻且避免與鍋底直接接觸時間過長 C.讓沙子(或粗鹽)吸收一些水分,使花生或栗子更加干酥脆 D.讓沙子(或粗鹽)吸收部分熱量,防止因溫度過高而使花生或栗子變焦 組卷:833引用:17難度:0.7 -
5.關(guān)于水的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kg水在1℃時的熱量是4200J B.1kg水每升高1℃放出的熱量是4200J C.1kg水每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00J D.1kg水每降低1℃吸收的熱量是4200J 組卷:75引用:8難度:0.9 -
6.炎熱的夏天,小明打著赤腳在烈日當(dāng)空的小河邊游玩時發(fā)現(xiàn):岸上的石頭熱得燙腳,而河水卻比較涼,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吸收的熱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頭的溫度低 B.水的比熱容比石頭的大,在受到太陽同樣照射的情況下,水升高的溫度少 C.石頭的吸熱能力強,因此石頭升溫快 D.這是小明的錯覺造成的,實際上岸上石頭與水的溫度相同 組卷:1877引用:78難度:0.9 -
7.水的比熱容較大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下列哪個不是應(yīng)用這一性質(zhì)的( )
A.北方冬天,用熱水供熱 B.用水來冷卻汽車的發(fā)動機(jī) C.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凍壞 D.夏天在教室里灑水會感到?jīng)鏊?/label> 組卷:41引用:3難度:0.7 -
8.蘇州屬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較小,而內(nèi)陸沙漠地區(qū)的晝夜溫差較大,這主要是因為( )
A.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 B.海水的比熱容大,砂石的比熱容小 C.海水的內(nèi)能多,砂石的內(nèi)能少 D.海水吸收的熱量少,砂石吸收的熱量多 組卷:291引用:81難度:0.9
四、綜合題
-
24.小華學(xué)習(xí)做飯的過程中,經(jīng)常加熱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熱容比水小。
(1)能夠支持她這一猜想的事實是。
A.同樣情況下,油升溫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黃,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難蒸發(fā)
(2)為了驗證猜想,小華向兩個同樣的燒杯里分別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測量它們的初始溫度是20℃。
(3)在同樣條件下加熱相同時間后,水的溫度達(dá)到25℃,油的溫度達(dá)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熱容為J/(kg?℃)[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組卷:68引用:4難度:0.7 -
25.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小明家住上了新樓房,新樓使用的是天然氣,小明想:將一壺水燒開究竟需要多少天然氣呢?他通過實踐收集如下數(shù)據(jù):水壺里放入2L、20℃的水,大火加熱直至沸騰,又在物理書中查到天然氣熱值為8×107J/m3.[氣壓為1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c水=4.2×103J/(kg?℃)]
(1)燒開這壺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氣爐具的效率是40%,燒開這壺水,需要燃燒多少m3的天然氣?組卷:706引用:125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