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新疆烏魯木齊三十一中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4 14: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每小題9分,共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文學,是伴隨著聲音生成而傳播的,并通過美妙的聲音感染人心?!对娊?jīng)》中的部分詩,在納入禮樂制度之前,以唱誦的形式流傳著,進入禮樂制度中,則成了樂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以洪鐘雅音呈現(xiàn)出來?!俺o”本來就是唱誦的,與楚歌關系密切。屈原的《離騷》與祭祖誦詩有關,《九歌》更是對民間祭詞的改造,《九章》是行吟澤畔的悲歌,《天問》是憤懣時的呵問。
漢末以來,學人開始有意識地探討音理,這種對音理探求的標志就是韻書的產(chǎn)生?,F(xiàn)知最早是東漢人服虔“始反音”,即懂得了反切,認識到一個音節(jié)單位可以分割為聲母和韻母兩部分,并用兩個字相切而成音。三國時的李登,著有《聲類》十卷,其書已佚,但唐人記載其“以五聲命字,不立諸部”。“不立諸部”,就是不用部首,“五尚命字”就是用唇、舌、齒、牙、喉五聲為漢字分類,按發(fā)音部位分類漢字,這是就反切上字來講的。齊梁時期的周颙、沈約等人發(fā)現(xiàn)了平、上、去、入“四聲”,認識到一個音節(jié)有平上去入不同的聲調(diào),并有意識地調(diào)整文學誦讀的古韻和聲調(diào),以形成更為抑揚頓挫的效果。于是出現(xiàn)了沈約《四聲》、夏侯詠《四聲韻略》一類的著作。
歷史上偉大的作品往往并世而出,且南北并峙:當蘇州吳縣的陸德明發(fā)憤著《經(jīng)典釋文》,“考名物之同異,顯聲讀之輕重”的同時,河北臨漳的陸法言等八人,專心討論音韻,“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經(jīng)過陸法言十多年的反復斟酌,終于完成了《切韻》五卷?!肚许崱肥俏覈鴼v史上最科學的一部學術著作(曾運乾語)。該書是為了“廣文路”和“賞知音”,因為“凡有文藻,即須明聲韻”(《切韻序》),使燕趙的“重濁”之音和吳越的“輕淺”之韻相得益彰。其后唐孫緬的《唐韻》、宋陳彭年的《廣韻》等,都是在《切韻》的基礎上有所增補而成。
六朝以來學者重視“音”讀,與文章的誦讀有很大關系?!冻o音》的作者釋道騫善讀《楚辭》,“能為楚聲,音韻清切,至今傳《楚辭》者,皆祖騫公之音”(《隋志》)?!冻o音》就是為了誦讀《楚辭》。同理,《毛詩音》是為了誦讀《毛詩》,《史記音》是為了誦讀《史記》。劉勰《文心雕龍》認為,文體就像人體,一篇成功的文體必須有抑揚頓挫的“宮商”,就如同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必須具備“聲氣”一樣。聲音可以更好地傳遞思想,聲音的感染力有時可以超越或者提升內(nèi)容的力量。
在那個追遠的寫本時代,得一卷書真是不容易,一旦得到,愛不釋手,反復吟誦自在情理之中。晉代文學家束皙有《讀書賦》,今殘缺不全,其中記載耽道先生讀書的情景:“垂帷帳以隱幾,被紈素而讀書,抑揚嘈囋,或疾或徐,優(yōu)游蘊籍,亦卷亦舒。頌《卷耳》則忠臣喜,詠《蓼莪》則孝子悲,稱《碩鼠》則貪民去,唱《白駒》而賢士歸。”這種讀書,靈魂與聲音,都與古圣先賢相融會。讀書到了激動處,可以長笑,可以傲嘯,可以痛哭,可以吟唱,甚至于手舞足蹈。中古時期韻書的興盛,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那個時期讀書人的狀況。
(摘編自伏俊璉《中古音學著述與文學誦讀》)(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齊梁時期的周颙、沈約之前,漢字不存在四聲,即漢字沒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diào)。
B.四聲與“五聲命字”密切相關,它就是從“五聲命字”分類法基礎上發(fā)展演化而來。
C.《隋志》對釋道騫評價很高,認為他編纂的《楚辭音》是人們誦讀《楚辭》的范本。
D.劉勰認為,擁有抑揚頓挫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因為聲音可以更好地傳遞思想。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舉出《離騷》《九歌》《天問》等,證明中國文學隨聲而傳、以聲感人的觀點。
B.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獻資料,既準確又精當,既佐證了觀點,又充實了內(nèi)容。
C.文章主體部分大致按時間先后進行論述,這樣安排符合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
D.文章立足于當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對古代音韻學的特征與規(guī)律進行闡述。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深入研究古人探求音理的韻書,有助于我們掌握漢字的音、形、義等方面的知識。
B.陸德明所著《經(jīng)典釋文》是一部堪與陸法言的《切韻》相提并論的中古音學著作。
C.由第四段內(nèi)容可知,《百賦音》《文選音》應分別是為了誦讀《百賦》和《文選》。
D.根據(jù)束皙《讀書賦》讀書情景的描述可知,古人讀書特別注重聲音與情感的投入。組卷:10引用:5難度:0.6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第4題3分,第5題8分,第6題9分,共20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家書
謝志強 上海青年趙思風1964年之前,對房子的概念是:房子在地面上。不過,他響應“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在上海的人民廣場,聽過王震將軍的動員報告,看過《軍墾戰(zhàn)歌》的紀錄片,還有父親積極鼓勵他報名,1964年6月,趙思風順利地踏上西去列車,懷著滿腔熱情,一路高歌,以至到了農(nóng)場的連隊,他嗓子唱得有點沙啞了。
汽車送抵農(nóng)場場部,然后是馬車接他們到連隊。有人說:到了。趙思風疑惑,問:房子呢?有位操著濃重的四川口音的漢子(隨后知道他是連長)喊:大家注意,你們就站在房頂上。趙思風嚇了一跳,這房子跟沙丘差不多,這么多人站在上邊,不會坍塌了?
連長喊:青年同志們,跟我來。
趙思風和同來的上海青年,順著連長引領,走下平地隆起的房頂——土包下開著洞門,稍稍彎腰低頭,屋里中間有一條三尺來寬的過道,過道兩邊是大通鋪。
趙思風第一次見識地底下的房子,叫地窩子。他在上海,家里是棉褥子、棉枕頭。一路不斷換車,又說又唱,累了。他迫不及待地躺下,他的身下發(fā)出嘈雜的響聲。他驚跳起來,一摸,褥子墊的、枕頭塞的,凈是麥秸稈。草褥子,草枕頭。第二天醒來,鼻孔、嘴巴都鉆進了沙子。
開始勞動——夏收割麥。趙思風第一次割麥子,鐮刀不聽他的使喚,小腿劃了個傷口子,手心磨起了水泡,他渾身癢,說不清是蚊子叮,還是麥芒刺。
當夜,他打著手電筒,寫了一封家書,表達了思念之情。他第一次離開父母,還這么遙遠。一個月后,接到回信。家中的信,都由母親執(zhí)筆。
父親是居委會主任,大小是個干部——喜歡打官腔。趙思風想象得出父親口授的樣子。母親的信里傳達了父親的觀點:建設邊疆,好好鍛煉。
于是,趙思風賭氣了——他沒回信,而且,他打定主意,不再給家里寫信。他反感父親講“大道理”——那么遠,夠不著。
上海與新疆,一封信,在路上起碼走十天半月。母親來了三封信,他只拆閱,懶得回復。隨后,母親的來信頻繁了,他一個禮拜收到一封信。母親的信里,傳達了父親的“指示”,可能父親覺得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針對性——期望趙思風匯報工作和思想情況。母親在乎的是他的生活(吃、住,還有氣候,甚至問:沙漠地帶有沒有水?)。
趙思風肩膀嫩、力氣小,大田作業(yè),勞動強度大,伙食條件差,一天三頓苞谷饃饃,少油的菜很單調(diào)。他發(fā)現(xiàn),連長時常關心他的生活,而不講什么“大道理”。他倒是覺得連長比父親要親切。他不忍把勞動和伙食的情況告訴父母,他能想象出父親一定講“鍛煉”的道理,而母親會擔憂他的身體。母親的擔心會傳染給父親——他想象自己像一滴水落在無垠的沙漠里。
半年后的一天,趙思風收到一封母親的信,幾乎與上一封信,一個前腳,一個后腳,相差兩天。信封出奇地飽滿——八頁。
母親從其他家長那里打聽了上海青年在新疆的情況。母親當初反對他報名。這封信里,母親替父親解釋:你爸在單位里大小也是個干部,動員青年支邊,是單位里一項重要的任務,動員符合條件的子女去新疆,你爸不帶頭,工作難開展。
信中,母親寫了盼望他來信,每天都等待郵遞員的車鈴響。趙思風發(fā)現(xiàn),航空信封背面有四個字:思風降雨。
母親收不到他的信,心里像久旱的沙漠了。母親生他的時候,是夏季,天氣又悶又熱,于是,母親給他起了名字:思風。清涼的風驅(qū)散了暑熱。
趙思風看到第六頁,呆愣了。后三頁幾乎都是選擇題(包括填充題)。母親是小學語文教師——替兒子著想。而且,他感到,在母親的眼里,他永遠是孩子。
母親表示:知道你很繁忙很辛苦,沒有工夫?qū)懶?,那么,不用花很多時間,只要把這三頁“答卷”答完了寄回即可。
多年后,趙思風也有了兒子,他已記不全母親出的三頁題目——選擇題、填充題。選擇題只需打個鉤,填充題只需畫個圈。比如:工作忙嗎?(忙)或(不忙);身體好嗎?(好)或(不好);吃得飽嗎?(飽)或(餓);睡得好嗎?(能睡)或(失眠)。
趙思風第二天就托去團部開會的文教把“答卷”寄出(還附了一張勞動照片——微笑)。一個月后,母親回信。說你爸見了“答卷”就欣慰地笑了,而且,像閱讀“中央紅頭文件”一樣,反復閱讀,領會精神。
這封信里,母親沒有傳達父親的“指示”唯一的一次不再講“大道理”。顯然是背著父親寫信。同時,趙思風收到一個包裹:兩袋麥乳糖。是父親的意思——長身體,補營養(yǎng),母親如是說。趙思風認為父親不可能考慮這么周全,不過是母親尊重其是一家之長,也希望自己不要對父親還有怨言。
結(jié)婚,搬進土坯屋后的第三年,母親趁放暑假來探望兒子。
母親望著離連隊不遠的沙漠,抱住兒子,說:這樣的地方,你怎么活下來的呀?趙思風說:媽,我這不是活得好好的嗎?!果果,叫奶奶。
孫子果果像一個果實投入奶奶的懷抱。趙思風說:媽,你抱孫子,就像抱一個大西瓜。
晚飯由也是上海青年的兒媳燒。飯桌上,母親提起家書——選擇題。她說:我問你答,所有的選擇題,問和答都沒有反映出實際情況。
趙思風說:姆媽,那是你出題有問題,不了解實際情況,怎么能出好題?母親說:你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1)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細節(jié)設計頗具匠心,母親為“我”取名“思風”彰顯了深沉的母愛,“我”為兒子取名“果果”可理解為“我”安心投入邊疆建設的美好結(jié)果。
B.小說中農(nóng)場自然環(huán)境極為惡劣,物資供應比較匱乏,這樣寫既可以讓讀者領略到生活其中的種種不易,又可以讓讀者見識到主人公精神成長的可貴。
C.小說通過塑造趙思風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他由一腔熱血到詫異失落、從思親念家到沮喪失望、最終因受母親感化而積極投身邊疆建設的心路歷程。
D.小說雖然采用第三人稱的寫作方式,但主要是站在主人公的視角上講述故事,通過描述趙思風真實的個體主觀感受,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2)請概括“母親”的形象特點,并簡要說明。
(3)小說中的“家書”有哪些作用?組卷:2引用:3難度:0.5
二、文言文閱讀(第7、8、9、10題,每小題18分,第11題6分,第12題3分,第13題6分,第14題,每空1分,共12分。本題39分)(一)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圣心備焉 備:具備 而聞者彰 彰:清楚 B.不積跬步 跬:一步 金就礪則利 礪:磨刀石 C.吾從而師之 師:以……為師 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D.吾未見其明也 明:明智 郯子之徒 徒:同類的人
A.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B.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C.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D.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B.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C.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D.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4)下列有關文學或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荀子》,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荀況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現(xiàn)存32篇。
B.“青,取之于藍”中的“青”為“靛青”,是一種染料?!八{”,也叫蓼藍,葉子可提取靛青。
C.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文辭語意已盡處為讀,未盡而須停頓的地方為句。
D.巫醫(yī),古代巫和醫(yī)不分。巫的職業(yè)以占卜、祝禱等為主,也用藥物等為人治病。
(5)翻譯下列句子。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組卷:2引用:2難度:0.7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
8.下列語段有四處語病,請寫出修改建議。
①漢字書體紛繁,姿態(tài)萬千。它不為形體所拘,即使狂草,我們也可以從奔放的筆畫中欣賞到它的動感之美,觀察到深藏于形體背后的中國書法神韻。②不同書體體現(xiàn)不同風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書,如步履匆匆的商賈;草書,如健步行走的軍人;狂草,如躍馬酣戰(zhàn)的斗士。③寫得好的漢字,便成了書法,成了藝術精品,這就是因為漢字的神奇之處。④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國漢字確乎是異乎尋常的,它的創(chuàng)造契機顯示出中國人與世不同的文明傳統(tǒng)和感知世界。
(1)第①句,應將
(2)第②句,應將
(3)第③句,應刪去
(4)第④句,應在組卷:4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抒發(fā)了青年毛澤東昂揚向上、雄視天下的凌云壯志。聞一多的《紅燭》借“蠟燭”贊揚了“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的奉獻精神,表達年輕一代的心聲。
材料二:2020年6月,在西部邊境沖突中,四位邊防官兵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毫不畏懼、英勇戰(zhàn)斗,直至壯烈犧牲?!扒宄旱膼?,只為中國”,脫下軍裝,他們都還只是十七八歲的孩子,穿上軍裝他們就是什么苦都能吃的邊防子弟兵?!拔艺玖⒌牡胤绞侵袊矣蒙葱l(wèi)守候,寸土不讓,寸土不丟腳下的土地,再小也屬于中國?!笔撬麄儗ψ鎳腻P錚誓言。
材料三: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廣大青年應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習近平總書記與北大師生座談時的講話 以上材料給了你關于“青春的價值”怎樣的觸動?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7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