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寧夏銀川市育才中學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4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1小題,每小題9分,共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建安時期,游藝在文人生活中的價值和地位,有了明顯提高,其性質、內(nèi)容、形式都發(fā)生了新變。這一新變促成了游藝文學的生成,豐富了建安文學的類型,也標志著游藝對文學的影響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游藝”一詞出于《論語?述而》中的“忘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從“游藝”最早的用法來看,它是士人通過對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些儒家“六藝”的學習和實踐來體悟“至理”“玩物造情”的形式,目的是提升自我道德修養(yǎng)。游藝還肩負著政教功能,是執(zhí)政者治國理政的工具。如投壺,在先秦就是一種禮樂活動。秦漢時期,古人游藝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逐步突破先秦儒家六藝的內(nèi)容而日趨多樣,但其地位和價值并未發(fā)生根本改變,這由從事游藝的士人常被“以俳優(yōu)畜之”不難看出。
          至建安時期,不僅游藝經(jīng)歷了從治國理政的工具到娛樂藝術、從單一到綜合、從以因襲為主到以創(chuàng)新為主的轉變,而且從事游藝的文人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游藝開始邁入真正藝術化的新階段。在建安文人看來,游藝既是消遣娛樂的“游”的活動,還是具有專業(yè)性、競技性、觀賞性和審美性的“藝”的活動,蘊含著“藝”的藝術特質和“清靈體道,稽謨玄神”(王粲《圍棋》序)的文化意蘊。其地位和價值有了根本性的提高,這是建安游藝文學生成的重要前提。
          建安時期,在曹氏父子的提倡和組織下,文人經(jīng)常舉行宴集、游覽等游藝活動。此時不少作品就是在文人宴集、游覽等游藝活動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
          游藝文學作品主要分為受命而作和即興而作。前者一般是受游藝組織者之命而作的。如陳琳《武獵賦》、王粲《羽獵賦》等。后者是作者因游藝的激發(fā)產(chǎn)生靈感或沖動而作。如曹丕的《戒盈賦》就表現(xiàn)了文人宴集時彼此即興唱和創(chuàng)作的景象。這些作品是游藝和創(chuàng)作的有機統(tǒng)一。
          有些游藝文學作品通常是在游藝結束之后的某一時間,由文人之間的交流或文人獨處時的聯(lián)想而完成的追憶之作。多回憶昔日游藝情景,懷念游藝中的美好體驗,寄托和表達自己的情思。如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等。
          建安時期,文人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了王粲的《投壺賦》和曹丕的《彈棋賦》等專門書寫游藝知識的作品。因為游藝之風的盛行,文人喜愛游藝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對游藝的理性思考,所以對游藝的類別及其歷史、形制、技巧和娛樂審美功能等進行理論總結。這些作品反映出建安文人對游藝的競技性和專業(yè)性需求已不滿足于技術和技能的層面,而要追求“藝”之道的更高境界。
          建安時期的文人游藝還培養(yǎng)了文人的藝術趣味,催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游藝文學,使游藝文學走向了獨立。游藝文學不僅內(nèi)容豐富,涉及圍棋、田獵、斗雞、彈棋、投壺、樗蒲、蹴鞠等各種游藝活動,而且所運用的文體有詩、賦、銘、書信等。這些書寫實踐充實和豐富了文學的意蘊,也進一步強化了文學與游藝的聯(lián)系,開啟了古代文學發(fā)展史上二者互動關系的新局面,對后世文人游藝和游藝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摘編自張振龍《文人游藝與建安文學的生成》)(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士人常通過學習和實踐禮、樂、射等這些儒家所提倡的“六藝”來提升自我道德修養(yǎng)。
    B.游藝文學的生成得益于建安時期游藝活動的性質、內(nèi)容、形式、地位和價值等的新變。
    C.游藝文學涉及的游藝活動種類很多,游藝文學內(nèi)容豐富,且所運用的文體也有多種。
    D.受命而作的游藝文學只是基于游藝組織者的任務要求而作,很難有自己的美好體驗。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闡述了建安時期的游藝變化及游藝文學的生成,起到總領下文內(nèi)容的作用。
    B.文章論證了建安游藝文學對后代游藝和游藝文學的消極與積極的影響,具有辯證性。
    C.文章的引用論證和舉例論證增強了說理的深刻性與充分性,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D.文章闡述游藝的由來和其在秦漢時的發(fā)展為建安游藝及其文學生成提供了歷史基礎。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游藝既可以提升自我道德修養(yǎng),也肩負著政教功能,從事游藝活動的人素來受人尊敬。
    B.游藝開始邁入真正藝術化的新階段使得建安時期出現(xiàn)了許多專門書寫游藝知識之作。
    C.先秦的士人游藝內(nèi)容主要是儒家“六藝”,秦漢時期士人游藝得到發(fā)展,內(nèi)容日趨多樣。
    D.建安時期的文人對游藝的藝術之道的追求十分看重,而對其技術與技能層面要求不高。

    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共12分)

  • 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互助在我國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跡可循。《詩經(jīng)?大田》的“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描述了善良的農(nóng)民懷著悲憫的情懷,在農(nóng)忙收割時有意留下一些谷物,供孤兒寡母來撿拾。儒家典籍《禮記》有關“大同”社會的理想:“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更是對互助精神的全面描述。
          在先秦諸子中,除老子的“損有余而補不足”、孔子的“仁學”、荀子的“能群”、墨子的“兼愛”等思想之外,談及互助最多的,也是后人最為熟知的是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里提倡的“死徙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給我們描述了在一個理想的社會里,相互關愛與互相幫助的和諧畫卷。宋及其以后的明清時代更有大量的縣志、方志、筆記、書信、碑銘、墓志等,記載了民間鄉(xiāng)賢和致仕官員提出并實踐的蘊含互助思想的事跡。
          由于自然災害頻繁,歷代政府多用倉儲后備思想來解決國家的救災救濟和百姓的生活困苦問題。起初雖然由政府來主導,但是在演變過程中逐漸有民間力量參與進來,因此具有了互幫互助的實質。尤其是從義倉到社倉和廣惠倉的演變,發(fā)生了救濟主體的下沉,從城市到農(nóng)村,從官府到民間,互助思想體現(xiàn)愈加明顯。另一個深具互助色彩的傳統(tǒng)社會組織是宗族,其在生活照顧、興辦義學、賑濟災荒、養(yǎng)老服務以及婚喪嫁娶等事務處理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宋及其以后,宗族在基層社會中的影響日益深遠,包括具有救災救濟和互助功能的族田、義莊、義學等。族田的收入主要用于祭祀、恤貧、敬老、獎勤、助學等,譬如范仲淹創(chuàng)辦義莊的目的,除“敬宗收族”之外,還在于實現(xiàn)宗族內(nèi)部的互助合作??梢?,這種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族互助保障和以地緣為基礎的鄰里互助網(wǎng)絡,形塑了中國民間非正式保障體系和民間非正規(guī)經(jīng)濟系統(tǒng)。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步從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熟人社會邁向現(xiàn)代的城市陌生人社會,但是互助的思想和實質早已嵌入人們的深層意識,其本身的生命力不容小覷,一旦條件具備,必然會跟隨社會形態(tài)的變革產(chǎn)生新的互助形式。
          如果用“守望相助”來概括互助的本質,那么在現(xiàn)代,互助就是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共同面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可預見的風險事故,但是每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因此在社會制度的設計和組織架構上,努力營造一種相互配合相互幫助的氛圍或機制,是對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在新時代,互助還可理解為對內(nèi)互幫互助,以彌補政府和個人保障能力的不足。對外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抵御自然和社會風險。現(xiàn)代社會完全可以發(fā)揮互助精神,大力發(fā)展志愿組織,從事扶危濟困、社會治理和災害援助等,這些都是互助思想在新時代的價值所在。
    (摘編自楊建?!秱鹘y(tǒng)互助思想及其新時代價值》)材料二:
          中國文化是存在于世俗之中、以統(tǒng)一和有效治理為目的的一元文化,孔子言仁心,孟子謂性善,荀子重禮義,墨子尚賢能,老莊講究無為,管子力推尊君順民,其思想核心均在于政權源于人民,故要以民為本,目的則在于推動國家有效治理?;ブ枷肭∈敲癖舅枷氲捏w現(xiàn),其與中國先秦政治哲學思想相統(tǒng)一。如在儒家思想中,“仁”既為私人道德,也為社會倫理與政治原則:政治和社會生活始于個人之“仁心”,個人從對家人的仁愛推及對家族的仁愛,再進一步推及整個民族、國家,這是個體對家庭、家族及整個民族國家共同利益所負有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道家思想雖不如儒家思想積極理政,但老子“無為而治”所構建的恰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理想互助社會。
          因此,在中國的傳統(tǒng)的互助理念中,沒有西方國家涇渭分明的平等利己的互助和純粹利他的互助,而是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義友信”等倫理道德規(guī)范之下,進行的差序格局、主次有序的互助、互利。個體、家庭之間在資金、生產(chǎn)、生活上的互助行為和互助關系形成互助網(wǎng)絡。與互助網(wǎng)絡相比,互助組織更加正式,目的性也更強。在一個互助網(wǎng)絡中,可以建立多個不同目的、性質的互助組織。整體來講,互助組織是組織化的和非營利性的,其目的在于通過自我管理、經(jīng)營、服務,以維持組織內(nèi)部的可持續(xù)運轉,低成本地滿足組織成員的資金、物品、服務、精神文化等各類需求。從目前我國各類互助組織的發(fā)展來看,有一些地區(qū)在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外源動力推動之下,因村居或群體內(nèi)生動力而互助的組織發(fā)展較好。
    (摘編自劉妮娜《中國特色互助社會:歷史溯源與現(xiàn)代建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僅《詩經(jīng)》和《禮記》等典籍中體現(xiàn)了互助思想,宋及以后的明清時代的縣志、碑銘等也記載了蘊含互助思想的事跡。
    B.宋及其以后的宗族通過族田、義莊、義學等方式,積極發(fā)揮宗族的作用,逐漸形成了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族互助網(wǎng)絡。
    C.中國文化是以統(tǒng)一和有效治理為目的的一元文化,這一特征在蘊含互助思想的先秦諸子的民本思想中也有所體現(xiàn)。
    D.義倉等雖最初由政府主導以解決國家救災救濟等問題,但隨著民間力量的介入,逐漸轉變?yōu)槊耖g互助保障的社會機構。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圍繞“互助思想”展開論述,既有思想理論淵源,又有結合社會實踐的論述。
    B.材料一論述了自古至今互助思想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不同表現(xiàn),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C.中國的傳統(tǒng)互助理論是在倫理道德規(guī)范下的互助、互利,比西方的平等利己、純粹利他的互助更有實踐意義。
    D.材料二以儒家的“仁心”為例論述私人道德變?yōu)樯鐣惱碡熑蔚倪^程,體現(xiàn)了互助思想。
    (3)當前,互助養(yǎng)老作為一種貼近中國風土人情的養(yǎng)老方式正悄然興起,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可行性。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一、2(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共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文章太守
    夏堅勇
          來到揚州,聽到了歐陽修吟誦《朝中措》的聲音,那聲音凝固在平山堂前的石碑上。平山堂是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所建,但這首詞卻是他離任多年后在開封寫的,當時他已經(jīng)升任翰林學士、憶及當年在揚州的外放生涯、卻相當留戀、特別是詞中的“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幾句,很有點洋洋自得的意味。在和自然山水的秋波對接中,他超越了時空,也超越了自我,成了一座城市的代表性詩人。
          慶歷六年九月,歐陽修出任滁州知州,他自然是很失意的。官船沿汴水入淮河迤邐而行,兩岸柳黃霜白,滿眼秋色,長空中傳來幾聲雁鳴,凄清而悠長,一種莫名的惆悵感襲上他的心頭。遷徙之路本來就是孤獨而荒涼的,偏又逢上這蕭索的秋景。他走進了滁州西南的瑯琊山,山光水色中流出了中國散文史上的燦爛名篇《醉翁亭記》。這是一篇賞心悅目的游記,更是一曲心靈的詠嘆和吟唱。500多字的散文以10個“樂”字一以賞之,那令現(xiàn)代人讀來頗有點拗口的“之樂”“而樂”“其樂”和“之樂其樂”中,似乎透出作者壓抑不住的朗笑。其實作者的內(nèi)心深潛著巨大的悲愁,究竟是山壑林泉之美暫時掩蓋了他心靈深處的痛苦,還是原生態(tài)的自然山水升華了他的人生境界,使他以一種更為高遠曠達的眼光來審視生命呢?似乎很難說清楚。反正《醉翁亭記》誕生了,誕生在一個失意官僚的踉蹌醉步之下,誕生在夕陽和山影的多情顧盼之中,誕生在心靈的困頓和再生之后。它那搖曳多姿的情韻,不僅讓無數(shù)后人為之心折,而且當時就產(chǎn)生了轟動效應。
          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文人士大夫來說,在他們身上,兼濟天下的使命感常常消磨在壯志難酬的扼腕之中。他們的一生總是在“憂”字上作文章,一個夢魘般的“憂”字,成了中國文人千古不絕的浩嘆。從屈原到后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士大夫,幾乎概莫能外??纯淬枇_江畔那幽怨的足跡吧,徘徊復徘徊,凝聚著的正是“政治失戀”的巨大痛苦。這就難怪另一位“文章太守”范仲淹發(fā)出“進亦憂,退亦憂”的感慨,并把這歸結為一種“古仁人之心”。生死以之的憂悲意識,構成了中國文人普遍而獨特的精神圖譜,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從來就不曾真正瀟灑過。
          長慶二年,白居易外任于杭州。一般認為,這位香山居士是很會享受的,所謂“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是他生活的一大樂趣。但這只是太守生活的一個側面。十一月的大寒天,太守在官邸里圍爐擁裘時,想到的卻是老百姓連粗布襖褲都穿不上身的困窘,兩種生活境遇的反差,使他陷入深深的愧疚之中。只要看看白居易寫過的另外一些詩篇,如《觀刈麥》《杜陵叟》《賣炭翁》等,就可以知道這并非詩人無病呻吟的矯情,而是發(fā)自心靈深處的人道主義呼喚。
          慶歷八年二月,歐陽修由滁州調任揚州,第二年正月遷知潁州,時間不到一年。史料中沒有留下多少他在揚州的政績,只有一座平山堂。歐陽修走了,從煙柳繁華的揚州走向潁州小城,回望古城的二分明月和平山堂的煙雨樓臺,一直糾纏著中國文人的那個“憂”字又浮上心頭。
          一般來說,那些被稱為文章太守的人物在調任州郡之前,都在中央做過官,而且已經(jīng)有了相當大的文名。京城的文化圈子很熱鬧,大家總認為那里是步入文壇,再由此進入政界的捷徑。但總的說來,那是一個貴族化的文化圈子?,F(xiàn)在,有幾位高手從那個圈子里走出來,走進了遠離京城的山野鄉(xiāng)風之中。他們聽到了民眾的歌聲,歌聲抑揚而俚俗,直往人的心里去。
          這里沒有僻字險韻、奇崛幽深,也沒有精警詭譎、獄麗凄清,有的只是纏綿深宛的情致、行云流水般的清新和那段野性的穿透力。劉禹錫外放到夔州時,就深深地被這種“四方之歌”陶醉過,且看這位大詩人是何等欣喜:“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奧》之艷。”聽得多了,自己的詩風也自覺不自覺地發(fā)生了變化、文人詩和民歌在這里找到了流溢著生活質感的契合點,一股不同于京城貴族文化圈內(nèi)的新的詩風悄然崛起。
          歐陽修先后知滁州、揚州、潁州、亳州、青州、蔡州,他晚年寫了不少“思潁詩”,詩中體現(xiàn)出一種歷盡滄桑后的悲慨和解悟,“富貴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不論是繁華宴賞還是治平功業(yè)都已成為過去,在晚年的孤寂中以靜觀平和的心態(tài)去反思,當會悟出好多人生意味的,這是“太守情結”中相當?shù)湫偷男膽B(tài)。但不管怎么說,生活給了他一次機遇,讓他從喧鬧的京城走向了山村水郭和尋常巷陌,從逼仄的文學圈子走向了更廣闊的社會空間,接納了鄉(xiāng)野的呼喚和民眾的歌哭。當初離開京城的時候,不是苦凄凄的很委屈嗎?現(xiàn)在看來,那實在是一次幸運的放逐和人生的大造化。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由“聽到了歐舊修吟誦《朝中措》的聲音”起筆,進而引出寫作話題“文章太守”,然后聯(lián)想與話題相關的諸多形象,可謂形散神聚。
    B.文章融敘事、議論、抒情為一體,敘事讓讀者了解到了“文章太守”的故事,抒情讓文章感情充沛,而議論又讓文章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
    C.文章多處引用相關詩文,引用手法的使用在充實文章內(nèi)容的同時,又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有利于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特點。
    D.文章主體部分以時間先后順序并主要通過自然環(huán)境烘托來刻畫歐陽修曠達的形象,此形象特點與《赤壁賦》中“蘇子”的形象有相似之處。
    (2)請從修辭與句式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3)“窮而后工”在中國文化領域中十分常見,請結合文本對其加以分析,并談談其給予你的啟示。

    組卷:6引用:3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宇宙膨脹的探索中有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是1998年由兩個觀測團組獨立發(fā)現(xiàn)的——宇宙正處于加速膨脹之中。根據(jù)廣義相對論,由于引力的作用,宇宙中所有物體都必定互相吸引,這就必然導致宇宙的膨脹會越來越慢。因此,長久以來,①         。但是這兩個小組打破了人們的常識,發(fā)現(xiàn)宇宙膨脹實際上在加速。
          為了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克服物質之間的引力作用,宇宙空間中應該充滿著某種未知的能量。這股未知的能量就被稱為“暗能量”。根據(jù)引起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的本質和性質的不同,宇宙未來的變化②         :如果暗能量的密度不發(fā)生變化,那么宇宙膨脹將會一直加速,宇宙中星系之間會逐漸擴大距離,銀河系周圍也將變得看不見任何別的星系;如果暗能量的密度隨著時間增加,那么宇宙膨脹的加速將更加劇烈,暗能量會撕裂宇宙間存在的一切,使宇宙分崩離析;如果暗能量的密度隨著時間減少,③         ,宇宙會漸漸縮小,可能會回到高溫、高密度的狀態(tài),最終宇宙將會被壓縮成一個微小的奇點。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好香的干菜,——聽到風聲了嗎?”趙七爺?shù)吐曊f道。
    B.你不能用這么簡單的方式對待一個人——一個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C.這簡直就是——說得不客氣點——無恥的勾當!
    D.堅強,純潔,嚴于律己,客觀公正——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適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坐標中國”系列主題片發(fā)布以來,片中的一些坐標讓人深深震撼:雪城天路坐標天山之上,貫通南北疆的幸福路;港珠澳大橋坐標伶仃洋里,將大灣區(qū)一體聯(lián)結;中國石油雙湖加油站坐標世界屋脊之上,成為雪域高原上的牧民“燈塔”;錦屏地下實驗室坐標地下2400米處,將宇宙來信帶回地球;世界最小銑刀坐標一粒米上,可刻出56個漢字……
          在奮楫揚帆的新時代新征程中,中國的每一次精準坐標,都凝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國家有坐標,青年也要有自己的坐標,請結合上述材料并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與自身實際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