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1/3 13: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
1.紅袋鼠是體型最大的有袋類動物,它們具有強健而有力的長著長腳的后肢,以此可以推測紅袋鼠最主要的運動方式是( ?。?/h2>
A.爬行 B.行走 C.游泳 D.跳躍 組卷:53引用:7難度:0.7 -
2.動物一般都能自由運動且運動方式多種多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的運動方式與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 B.動物的運動只依賴運動系統(tǒng)完成 C.陸生動物的運動速度快于水生動物 D.水生動物運動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組卷:81引用:6難度:0.4 -
3.大夫給骨折病人做手術時,特別要注意保護的結構是( ?。?/h2>
A.骨密質 B.骨松質 C.骨膜 D.紅骨髓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4.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確姿勢,可以避免駝背、脊柱側彎等毛病,這是因為少兒時期( ?。?/h2>
A.骨中有機物不足 ,硬脆,彈性小13B.骨中有機物超過 ,柔韌,彈性大13C.骨中有機物不足 ,硬脆,彈性大13D.骨中有機物超過 ,柔韌,彈性小13組卷:18引用:5難度:0.7 -
5.為了更好地理解運動系統(tǒng),辰辰同學利用硬紙板、松緊帶和工字釘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工字釘模擬關節(jié),在運動中起杠桿作用 B.松緊帶模擬肌肉,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 C.硬紙板模擬骨,在運動中提供動力 D.若按圖示箭頭方向運動,下方的松緊帶模擬的肌肉呈收縮狀態(tài) 組卷:75引用:3難度:0.5 -
6.排球是北京中考項目,以下是對墊排球時一系列動作的分析,錯誤的是( ?。?/h2>
A.該運動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協(xié)調下完成 B.運動時機體所消耗的能量來自于肌細胞內有機物的分解 C.該運動由一塊骨骼肌收縮完成 D.適當進行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 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7.如圖是用啞鈴增強上臂肌肉力量的鍛煉方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A.[①]肱二頭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構成 B.屈肘時[①]處于舒張狀態(tài),[②]處于收縮狀態(tài) C.[③]關節(jié)是運動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結構,既牢固又靈活 D.這種運動是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下,相關的骨骼肌收縮,牽引骨圍繞關節(jié)活動產(chǎn)生的 組卷:61引用:2難度:0.8 -
8.蜜蜂營群體生活,一個蜂群通常由一只蜂王、幾萬只工蜂和幾百只雄蜂組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它們具有一系列的社會行為 B.蜂群成員間有明確的分工 C.蜂群成員間存在信息交流 D.蜂群中各成員間獨立生活 組卷:265引用:18難度:0.7 -
9.動物依靠各種行為適應環(huán)境。下列動物的行為,屬于后天學習行為的是( )
A.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 B.失去雛鳥的紅雀給池塘里浮到水面上求食的金魚喂食 C.大猩猩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爬到箱頂取下高處的香蕉 D.剛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親的育兒袋里吃奶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對動物行為的研究中,主要采用實驗法的是( ?。?/h2>
A.用衛(wèi)星定位項圈研究藏羚羊的分布范圍 B.用望遠鏡觀察黑頸鶴繁殖期的活動 C.用攝像機拍攝、研究雪豹生育幼豹的過程 D.用有顏色的卡片,研究蜜蜂的色覺 組卷:31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50分)
-
30.班公錯位于西藏阿里地區(qū),湖中有數(shù)十個大大小小的島,島上鳥類有20余種,數(shù)量最多時可達數(shù)萬只,主要有:赤麻鴨、鳳頭鴨、魚鷗、棕頭鷗、斑頭雁等,其中斑頭雁和棕頭鷗數(shù)量最多。研究者在進行鳥類調查時,發(fā)現(xiàn)一只棕頭鷗的巢內有2枚斑頭雁的卵,
(1)班公錯的鳥島上有鳥類20余種,這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2)斑頭雁將卵產(chǎn)在棕頭鷗巢中,利用棕頭鷗幫助其完成筑巢、
(3)不同鳥類的卵雖大小、顏色不同,但基本結構一致,如圖為鳥卵的結構示意圖,其中[
(4)鳥類的卵之所以能夠在陸地環(huán)境中發(fā)育并孵化,主要原因是它們的卵具有[
(5)推測斑頭雁將卵產(chǎn)在棕頭鷗巢內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鳥島上巢材短缺,個別斑頭雁無法順利筑巢;另一種可能是由于巢被破壞或卵被捕食,在遷徙之前已沒有時間完成下一輪的繁殖活動。由此,在該鳥島保護斑頭雁繁殖,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組卷:52引用:1難度:0.5 -
31.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白頭葉猴分布在我國廣西崇左喀斯特石山群中,其體毛黑色,頭部白色,黑白搭配的毛色與其棲息的山體顏色融為一體,又因其喜食葉片而得名。但目前其種群數(shù)量不足 1000 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頭葉猴纖瘦的身軀、細長的四肢,使其能在樹林中或陡峭的絕壁上跳躍自如、行走如飛,長長的尾巴起到了極好的平衡作用。白頭葉猴主要取食植物的葉,即使在果實成熟期的 7、8 月份,它的食物中也只有約35%來自果實,其余幾乎都是樹葉。白頭葉猴有一套適于消化葉片的好腸胃,它膨大的胃能容納和攪拌大量樹葉,經(jīng)過微生物分解,營養(yǎng)物質更易被腸道吸收。同時,胃內有能夠分解樹葉單寧酸的酶,因此它們能吃較苦澀的樹葉,從而具有更多食物來源。
白頭葉猴是一雄多雌制的群居動物,群體內只有一個首領,遇到危險時首領通過不同的吼叫聲通知自己的族群成員。成年雌猴會相互扶持,使嬰猴在群體的共同關愛下長大。猴媽媽外出覓食時,未成年雌猴便會練習看護嬰猴,以利于日后種族繁衍。
喀斯特石山群呈零星分布,使得白頭葉猴棲息地受到自然分隔。又因山群間的低洼平地被當?shù)剞r(nóng)民開發(fā)成耕作地,造成人為干擾,阻礙了白頭葉猴的遷移與交流,影響了其種族繁衍。2005年我國建立了廣西崇左白頭葉猴自然保護區(qū),在保護區(qū)研究人員和當?shù)厝罕姷墓餐ο拢最^葉猴數(shù)量有一定增長,種群得到了有效保護。
(1)白頭葉猴適應其棲息地環(huán)境的身體形態(tài)特征有:(寫出兩點)①
(2)白頭葉猴是典型的植食性動物,其消化系統(tǒng)與這一食性相適應的特征有
(3)白頭葉猴是具有社會性行為的動物,據(jù)文中可知它們之間主要通過
(4)白頭葉猴瀕危原因有多種,如:組卷:2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