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濰坊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I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生態(tài)文明與現代工業(yè)文明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模型,從原先治理、改造自然的對立關系,轉變?yōu)槿伺c自然共存互生的友好關系。這一變化正應和了存在論美學的審美觀。中國生態(tài)美學研究者敏銳地發(fā)現了這兩者的內在聯系,重新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中挖掘出生命生存的理論資源,并大膽吸收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思想來改造實踐論美學。
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觀本身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它雖然強調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性,卻絕不僅僅限于物質生產,同時包含著更為廣闊的人的整體生存活動,是一種“具有濃郁生態(tài)審美意識的唯物實踐觀”。實踐論美學卻將其豐富的內涵削弱了,簡化了生產與審美之間的復雜關系,將生產活動直接視為審美活動的原因,造成了人與自然的分裂、對立,這勢必會滋生出人類中心主義意識,而不可能孕育出審美活動。審美只能發(fā)生于人與外物相交相洽相生相融的狀態(tài)之中,而這種關系本身既吻合了后現代的生態(tài)整體觀,又歸屬于存在論美學的審美觀。因此,生態(tài)文明與審美活動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它們都要求人類以審美的態(tài)度平等、友好地看待自然,都體現著人與世界的存在論關系。
中國生態(tài)美學據此批判了人類中心主義,明確闡明自己的立場:人與自然共生共存,走向生態(tài)整體論,并倡導生態(tài)觀、人文觀和審美觀三者的統(tǒng)一,倡導生態(tài)人文主義。生態(tài)人文主義得以成立的根據就是人的生態(tài)審美本性。人天生具有一種對自然生態(tài)親和熱愛并由此獲得美好生存的愿望。這種生態(tài)人文主義正是新的生態(tài)審美觀建設的哲學與理論依據。這種生態(tài)人文主義是對原有人文主義的批判和揚棄,它清洗了傳統(tǒng)人文主義所隱含的人類中心主義,以生態(tài)整體觀取代人類獨尊的觀念,以嶄新的態(tài)度重建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從而通向存在論審美觀。在生態(tài)人文主義的視野中,人和自然萬物都自有其價值,人只是自然整體中與其他存在物平等的存在,他參與到整個自然之中成為自然中的一員,與萬物共存互生,相親相融。這是一種應然的生態(tài)關系,是當代人應該具備的素養(yǎng)和態(tài)度,也為審美活動提供了基本條件。
(摘編自曾繁仁、馬大康等人的相關文章)材料二:
有的實踐論美學學者認為,自然為人類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為順從人的自然,成為人的“非有機的軀體”,人成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而中國生態(tài)美學完全脫離人類生存延續(xù),所以是“無人美學”。
實際上,生態(tài)美學也重視人,只不過它所重視的不再是實踐論美學中的那種歷史、社會、文化,甚至作為“自然的主人”的人,而是一種存在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中、具有生態(tài)自我的“生態(tài)存在”,即“生態(tài)人”。生態(tài)美學對于人的論述集中體現在其思想原則上,即批判并超越現代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tài)人文主義。簡言之,生態(tài)美學著力彰顯人的生態(tài)維度,其核心要義是用生態(tài)觀來重塑現代人文觀和審美觀。
實踐論美學一直高度重視人,明確提出“人類學本體論的哲學基本命題即是人的命運”,于是“‘人類如何可能’便成為第一課題”。這在20世紀80年代思想解放的特定環(huán)境中產生了極大影響,促進了實踐論美學的廣泛傳播和高度認同。但是,當時所謂的“人”的哲學,其實正是“源自康德以來的人的哲學”,即現代主體性哲學意義上的人。這種意義上的人就是現代西方哲學上的“主體”,與之對應的世界則是有待人類去認識,乃至去征服的“客體”,人與世界的關系就是這樣形成的主客二元對立的認識關系和征服關系。因此,這種意義上的“人”可以概括為:作為主體、處于世界對立面的認識者和征服者。
《美學四講》特意以注釋的方式,引用了實踐論美學代表著作《批判哲學的批判》中的如下一段論述,足見對這段話的重視:“通過漫長歷史的社會實踐,自然人化了,人的目的對象化了”。自然為人類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為順從人的自然,成為人的“非有機的軀體”,人成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在這樣的論斷之中,人竟然成了“自然的主人”;而所謂的“美的本質”的根據,必然就是“自然的人化”,實踐論美學由此帶上了極其強烈的人類中心主義色彩。從生態(tài)美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思想及其美學非常值得反思。生態(tài)美學認為,孕育人類的母體是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人類只能是“自然之子”而永遠不可能是“自然的主人”——這種觀念正是生態(tài)危機的思想根源:它不但不是“美的根源”,反而是“丑的根源”。
正是看到了現代人文主義這種極度膨脹的人學思想,生態(tài)美學努力將之改造為尊重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價值、重視人的生態(tài)存在本性、強調人對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之責任的生態(tài)人文主義。生態(tài)美學致力于從生態(tài)人文主義的角度,去考察人類審美活動的特性及其對于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反兩方面的影響,著重揭露現代審美觀及其主導的審美活動所造成的負面生態(tài)影響,即審美暴力。
簡言之,生態(tài)美學努力用當代生態(tài)觀來改造現代主體性哲學及其包含的人文主義,努力將之改造為生態(tài)人文主義,并將之作為生態(tài)美學的思想綱領和原則。生態(tài)美學對于生態(tài)人文主義進行了突出的強調,怎么能說它是“無人美學”呢?
(摘編自程相占《中國生態(tài)美學的創(chuàng)新性建構過程及其生態(tài)人文主義思想立場》)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生態(tài)美學的研究,得益于從馬克思的實踐論美學觀和海德格爾的存在論思想中發(fā)現了內在聯系。
B.中國生態(tài)美學倡導生態(tài)人文主義,讓當代人產生對自然生態(tài)的親和熱愛并由此獲得美好生存的愿望。
C.中國生態(tài)美學重視的人,已脫離歷史、文化等范疇,是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負有責任、具有生態(tài)自我的存在。
D.中國生態(tài)美學將人視作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這種觀念可有效避免人類審美活動造成的生態(tài)危機。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生態(tài)美學的建構過程啟示我們,在挖掘唯物實踐觀蘊含的豐富意蘊時要避免簡單化處理。
B.從存在論美學的審美觀來看,一個人如果不能與外物相生相融相洽,就不會產生真正的審美。
C.實踐論美學在特定環(huán)境中產生了極大影響,可見,社會環(huán)境對于思想的傳播具有決定性作用。
D.“域中有四大,人為其一”一句話體現出的思想,與文中中國生態(tài)美學的觀點頗有相似之處。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撐材料一第三段觀點的一項是
A.神圣和敬畏并非重返迷信,而是人類對自身理性認識有限性的自覺,對自身審美有限性的自覺。
B.正是審美賦予人類以深切的同情心,使人重新發(fā)現自然的價值,以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看待自然及萬物。
C.進入工業(yè)時代,文學在審美表現中不再完全是對田園牧歌的美好想象,而開始體現出人與自然的疏離對立。
D.如果意識不到審美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生態(tài)文明;實現生態(tài)文明,應該首先從欣賞美開始。
(4)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反駁生態(tài)美學是“無人美學”這一觀點的?請簡要分析。
(5)請綜合兩則材料,談一談你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認識。組卷:13難度:0.2
(二)現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文本一
千載白鷺鳴廬陵
徐劍 已經是晌午,秋陽浮冉于中天。秋后陽光仍熾,苦夏未盡。贛江清如鏡,樓高八面風,一行白鷺盤旋江面,東風起,送我上青云。
秋聲近,吉安城郭。我看到白鷺洲,一洲分兩水,青螺嶼樓浮在水上,章貢之水贛南來。白鷺展翼,扶搖直上江天,一派好風光!廬陵地杰人靈,北宋以降,古廬陵鼎甲四十九人,宰輔十九人,尚書六十九人,兀立吉安的天空,一個個寒門學子戴烏紗,穿紅袍,胸掛錦雞,無限風光在廬陵?。?br /> 今天的廬陵,歷史上又稱半座蘇州城??梢颜也坏脚f時模樣。陽光金晃晃地,灑滿城郭。下車,一路臺階至底,是一個廣場,正中央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白鷺洲書院”。
繞過白鷺洲書院石碑,朝前走向廓橋。太陽斜照下來,站在橋上,極目遠方,由遠及近,贛江碧流天際來,八面見畫境,是詩,是詞,更是秋水文章。乍看,不見一只白鷺翱翔,可我以為綠樹掩映中,棲息著萬千白鷺,風掠,竹動,一鳴沖天,一如歷朝歷代的學子。
白鷺洲中學出奇地靜。逐級而下,過一座四角為石柱的亭子,南邊兩個石方柱,鑲著一副楹聯:“芟其蕪,行其涂,似有天作地生之狀;視其細,知其大,豈獨山原林麓之觀。”妙哉此言,修雜蕪而成參天大樹也。移步石亭,但見贛江岸邊,一棵古樟樹,樹高千余尺,遮天蔽日,猶如一柄巨傘,蔭庇著一代又一代廬陵學子。據說,古樟樹有三百多年歷史,而白鷺洲書院則在朝朝暮暮中觀鷺棲鷺飛七百年矣。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遙想當年,上饒府人氏江萬里知州廬陵,想為百姓辦點事,留得好官聲。他認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事,莫過辦一所書院,讓貧寒子弟讀得起書。尋來找去,唯白鷺洲風水極佳,江水湯湯,一洲浮于兩水之上,芳草萋萋,綠樹連江天,乘舟、乘船,可載廬陵學子行贛水,入鄱陽湖,進長江,云帆高掛,金榜高中入殿堂。且白鷺洲書院又在水中央,學子上學,一篙撐舟,渡江而過,登洲,驚起白鷺一片,盤旋半空,復落樹上,仿佛看到江水云樹間,佇立一個個白衣隱士,彼乃莊周化蝶,老子騎青牛而來,孔子詠而歸,還有孟子、屈子、司馬遷化鷺而來。
太陽轉身了。我別過老樟樹,朝南,唯見一座漢白玉雕像兀立,英姿勃發(fā)、鳥紗錦袍的宰相巍然在上,不用猜,一定是文天祥了。崖山一戰(zhàn),南宋水軍煙消云散,文天祥成戰(zhàn)俘,大宋從此化為水沫泡影。屠城將領欲留他一命,遠押北庭二年,勸降,可是他頭上華夏天空,有忠肝義膽天大地大圣人坐標:張良椎,蘇武節(jié),嚴將軍的頭,嵇侍中的血,張睢陽的齒,顏常山的舌。泱泱中華,哪一個壯士不驚天地泣鬼神?哪一個賢者不冰雪鑒日月?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朝刑場走去,木枷囚車,壯懷激烈。喝一碗濁酒,向云山外的廬陵投去最后一瞥。恍惚間,他看到白鷺洲書院創(chuàng)始人、南宋兩任丞相江萬里一家的結局。
元軍馬蹄在上饒府街衢閭巷響了起來,兵燹映紅半座饒州城。江萬里佇立石階上,仰望城郭,仰天驚呼:“大勢不可支,余雖不在位,當與國共存亡?!卑滓?、白發(fā)、白胡須,飄飄,就像白鷺洲上一鷺鳥,翻過漢白玉欄桿,縱身沉塘。
江萬里投塘而亡,文天祥壯烈殉國。大宋士子的血性,江西學子的赤心,千古而下,令人長嘆。
遠眺,廬陵淡月初現,倒映在贛江。千江有水千家圓,和平樹下的日子真好。在白鷺洲中學流連,展室是百年前的教室,二層老建筑。倏忽,刮來一陣百年穿堂風。風入室,瑯瑯讀書聲,我想到吉安兒女劉真、伍若蘭,兩位年輕的共產黨人,不知他們當年是不是在白鷺洲中學讀過書?
劉真,吉安永新縣共產黨早期負責人。那一年,他因叛徒出賣被捕。面對敵人的威嚇,他說,殺了一個劉真,還有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站出來。
伍若蘭,朱德元帥的亡妻,她也是吉安的兒女。下井岡山,已有身孕的她跑不動了,持槍攔住敵人,最終彈盡糧絕。面對敵人的威脅,她搖頭道,共產黨員永不叛黨,絕不會茍且偷生。
伍若蘭英勇就義,腹中,還有未出生的嬰兒。
青天之下,那錐心之痛的呼號,仍在吉安、在贛南、在江西,在風中回響,一如贛水嗚咽,長夜不息。
空谷幽蘭,君子之愛。百年、千年秋風中,總有一股清馨吹過來,是八月桂花遍地開吧。三春楊柳,九夏芙蓉,八月桂子紅,十葦稻谷黃,好個金廬陵。那天傍晚,在白鷺洲中學,我揮毫書下一對條幅存念:白鷺云霄,春風廬陵。
該走了。秋陽正艷,羅霄如血,白鷺洲上,幾度夕陽紅。風月樓前憑欄近觀贛水,書院在,白鷺洲未老,七百年成一夢。青山遮不住,贛江東流去,只留清白在人間,一顆文心、赤心巍峨井岡山,庇佑吉安,照耀中國,千古不絕。
千載白鷺鳴廬陵。
(有刪改)文本二
徐劍感嘆,其實“每個人都在淘世相、情感、人生之井”。當下的文學寫作,“并不缺技巧、語言,關鍵是要有一種精神的照亮,寫出中國氣派和風格的精神境界和海拔”。
我們將用什么思想和精神來展現新史詩?文學的最高精神品質是什么?
就是一種精神的海拔!
(摘自《徐劍訪談錄》)[注]古廬陵,隸屬吉安。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中兩個“風光”含義不同,前者指自然景色,后者指廬陵學子給當地帶來的巨大影響。
B.文章想象孟子、屈原等先賢化鷺而來,既增添了白鷺洲書院的傳奇色彩,又烘托了其悠久歷史。
C.崖山戰(zhàn)役失敗,作者用“煙消云散”“水沫泡影”等形象化語言旨在表達了對宋亡的惋惜之情。
D.劉真、伍若蘭兩位共產黨人曾在白鷺洲中學讀書,他們英勇就義的光輝事跡深深地感動了作者。
(2)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兩段以及后文對白鷺洲書院的景物描寫,既表現了當地的自然風貌,又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B.文章用張良、蘇武等忠肝義膽的賢者襯托文天祥的巍然形象、不屈精神,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美之情。
C.文中畫線句子既體現文字整齊之美、文言詩詞之妙;又以短句為主,氣勢酣暢,情感充沛,感人至深。
D.“千載白鷺鳴廬陵”意蘊豐富,耐人尋味,文章以此結尾,既照應了標題,又將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
(3)文本一在構思上特點突出,請從行文線索方面進行分析。
(4)文本二主張寫作要有“精神的海拔”,請具體分析文本一是如何體現這一主張的。組卷:2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關系著中國人的糧食安全,對于農業(yè)現代化更是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把種子比作農業(yè)的“芯片”十分形象,芯片中有大量的晶體管,①
經過多年持續(xù)攻關,我國種業(yè)科技水平穩(wěn)步提升。以2021年為例,新品種創(chuàng)制與應用方面,成功選育出雙抗高產小麥新品種“揚麥33號”;玉米異源四倍體野生稻快速從頭馴化的新策略是基礎創(chuàng)新研究方面的成果;關鍵核心技術開發(fā)方面,新型基因編輯工具開發(fā)出來。這些都為保障糧食安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請調整文中畫波浪線部分,使之語序、句序合理,句式整齊,可以增刪個別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組卷:13引用:6難度:0.6
四、作文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彬湴磷詽M本為“加”,結果卻是“落后受損”,實為“減”;謙遜虛心本為“減”,但結果是“進步受益”,表現為“加”??梢?,加有時意味著減,減則是為了更好地加;是加是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以上論述對我們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37引用:2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