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6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8年單元測試卷(26)
發(fā)布:2024/12/21 21:0:2
一、單選題
-
1.區(qū)別下列各組物質,所選擇的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br />
選項 需區(qū)別的物質 選擇的試劑或方法 A 食醋與酒精 聞氣味 B 空氣與氧氣 帶火星的木條 C 水和雙氧水 看顏色 D 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A.A B.B C.C D.D 組卷:32引用:9難度:0.7 -
2.可以一次性鑒別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正確方法是( ?。?/h2>
A.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插入集氣瓶中 B.分別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 C.分別加入蒸餾水 D.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集氣瓶中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3.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huán)境有著重要影響.下列對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h2>
A.二氧化碳可以用來做滅火劑、制冷劑 B.利用固態(tài)二氧化碳可以進行人工降雨 C.溫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對植物生長不利 D.大氣中二氧化碳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 組卷:91難度:0.9 -
4.為檢驗某混合氣體成分做了如下實驗:將一定體積的該混合氣體通過過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無明顯現象,氣體總體積減小,把剩余氣體導出后,可在氧氣中燃燒,燃燒產物能使白色CuSO4粉末變藍色,則原混合氣體的成分可能是( )
A.HCl和CO B.HCl和H2 C.CH4和CO2 D.CO2和CO 組卷:51難度:0.7 -
5.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因為干冰升華吸熱 B.活性炭能夠除去異味,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C、CO、H2常用來冶煉金屬,是因為它們都具有可燃性 D.洗滌劑常用來洗滌油污,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 組卷:49引用:3難度:0.7 -
6.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下列正確的是( ?。?/h2>
A.將混合氣體點燃 B.將混合氣體通過入熾熱的氧化銅中 C.將混合氣體通入水中 D.將混合氣體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組卷:23引用:8難度:0.9 -
7.可以一次鑒別出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正確方法是( ?。?/h2>
A.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 B.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 C.分別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 D.分別加入蒸餾水 組卷:12引用:5難度:0.9 -
8.水是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質,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A.用過濾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軟化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是化學變化 C.水通電分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質量比為2:1 D.可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與軟水 組卷:39引用:9難度:0.9
四、科學探究題
-
25.在化學的學習中,同學們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如用焚燒方法處理廢棄塑料會造成大氣污染?;瘜W興趣小組對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組成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也有CO
【資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鉬酸溶液的氯化鈀黃色試紙,立即變藍;而CO2遇該試紙不變色
【方案】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如圖所示實驗,通過觀察裝置B、裝置C的實驗現象,驗證猜想。
【實驗探究】請你幫助他們寫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及化學方程式 點燃酒精燈加熱,隨即打開彈簧夾,通入干燥的空氣。
觀察裝置B、裝置C中的現象裝置B中的現象是:
裝置C中的現象是: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2,也有CO。
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根據實驗結論,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實驗中應對尾氣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是
(2)聚乙烯塑料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物中除了CO2、CO外,還應有的物質是組卷:111引用:9難度:0.3 -
26.某同學對碳酸鈣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剩余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
(1)寫出高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2)取反應后的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振蕩,靜置,有不溶物出現,過濾。
(3)向濾渣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有氣泡。固體中一定含有
(4)某興趣小組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時發(fā)現:燒杯中飽和石灰水未變渾濁,
①寫出甲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為探究“飽和石灰水未變渾濁的原因”,開展了如下活動:
分析原因:可能是澄清石灰水已變質;
也可能是生成的氣體中除了有CO2外,還有
實驗探究:將生成的氣體X通入圖2裝置。裝置 試管1 試管2 試管3 現象 無明顯變化 白色沉淀 組卷:52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