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盛唐氣象所指的是詩歌中蓬勃的氣象,這蓬勃不只由于它發(fā)展的盛況,更重要的乃是一種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時代性格。這時代性格是不能離開那個時代而存在的。盛唐氣象因此是盛唐時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然而如果我們以為詩歌是照相機似的,在反映時代精神面貌時,乃是完全亦步亦趨,則也是不盡然的。因為文學之反映現(xiàn)實經常是通過作者的思想感情來表現(xiàn)的,特別是古典的抒情詩歌,作者的世界觀與作品的藝術形象經常是統(tǒng)一的。當然這并不等于說在古典抒情詩中就沒有主客觀矛盾的現(xiàn)象。例如唐初王績的一首名詩《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作者是隋末的遺民,對于唐代新的統(tǒng)一局面是懷著遺民的寂寞之憾的。這首詩的主題,所謂“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也正是表達了這遺民之感的,可是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唐初的名作,卻并不因為這個主題,而是由于中間四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醒目的形象。這形象比一切唐初的詩篇更早地反映出了在新的統(tǒng)一局面下和平的生活環(huán)境與人民各得其所的心情,這也是這首詩之所以具有文學史上突出的價值。而這種對于時代的禮贊,它原是遺民的世界觀中所沒有的,卻正是客觀上現(xiàn)實存在的。這里客觀的反映是突破了作者的世界觀而出現(xiàn)的。然而一般的情況,在古典抒情詩里這樣的現(xiàn)象是稀少的,至少是不明顯的。
          一般的情況,時代的精神面貌經常是通過它所賦予作者的世界觀與它所孕育的作者的性格而出現(xiàn)的。這就必然發(fā)生一種現(xiàn)象:詩歌中所反映的時代精神面貌,不免會稍遲于那個時代現(xiàn)實的發(fā)展。因為認識既經常落后于形勢,那么詩人能充分認識新的現(xiàn)實也就經常需要一段短暫的時間,同時詩人們要改變他們已經形成的世界觀與前一階段所孕育成熟的性格也需要一段短暫的時間,這就不能那么緊湊地亦步亦趨了。事實上開元之初,繼承了武則天王朝的發(fā)展,整個社會已經是進入上升的高潮,然而詩壇盛況卻還要等到開元中葉才更有力地普遍展開。
          這就是說一種氣象或風格孕育成熟,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遠而如代表建安時代的詩人曹植,他的名作大部分是在建安的后期,有的則還到了建安之后。而歷代歸之于盛唐詩歌成就之一的岑參的大量邊塞詩,卻正是寫在安史之亂前不久的。一個時代的影響之來既不是突然而來,一個時代的影響之去,也不會是突然而去。特別是在幾千年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其發(fā)展原是緩慢的;人們需要十年八年或更長的時間來充分認識它,乃是自然的事情。安史之亂作為唐代高潮的分水嶺,也作為幾千年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分水嶺,這意義當時人是很少察覺的,甚至除了李白、杜甫之外,詩人們幾乎都沒有反映這一重大的事件。特別由于從安史之亂到長安收復,為期不過兩年,更容易使當時的人們認為這不過是偶然短暫的不幸而已。那么安史之亂前,即使社會上黑暗面的抬頭已經露出端倪,也就還難于立即改變開元盛世所長期孕育的普遍的生活感情。至于黑暗面與光明面的矛盾斗爭這是任何時代都有的。
          盛唐時期,其間的對比也是在漸變的發(fā)展中,總的說來,在天寶十載之前社會的精神面貌,光明面仍是占著上風的。其間雖然有矛盾、有曲折,總的是統(tǒng)一在一個發(fā)展的盛況中,這就是盛唐氣象的依據。
    (摘編自林庚《唐詩綜論?盛唐氣象》)(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盛唐氣象”指的是盛唐時期的詩歌中特有的蓬勃氣象、發(fā)展盛況、精神面貌。
    B.抒情詩歌,作者的世界觀與作品的藝術形象經常是統(tǒng)一的,很少有主客觀矛盾的現(xiàn)象。
    C.王績的《野望》既有遺民之感,也客觀上表現(xiàn)了新的和平生活環(huán)境與人民各得其所的心情。
    D.李杜的詩篇首先反映了安史之亂,這反映了他們作為偉大詩人對社會現(xiàn)實的敏銳感知。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舉王績名詩《野望》為例,意在說明其作為隋末遺民所懷有的寂寞之憾。
    B.為了證明詩歌的時代精神會遲于現(xiàn)實的發(fā)展,使用了因果論證的方法。
    C.作者列舉了曹植和岑參這兩個例子,使論證飽滿充實,增強了文章說服力。
    D.“經常”“一般”“很少”“幾乎”等詞語的使用,使文章表達嚴密。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詩人筆下的詩篇,也會出現(xiàn)突破他的世界觀的現(xiàn)象,但這是不多見的,至少是不明顯的。
    B.通常來說作者的世界觀孕育了作者的性格,這二者又結合起來,決定了時代精神。
    C.詩人的認識經常落后于形勢,所以不能那么緊湊地亦步亦趨地反映時代精神面貌。
    D.絕大部分詩人過分樂觀,也不懂安史之亂的意義,所以他們的詩歌沒有反映這段歷史。

    組卷:4引用:1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法律精神和制度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先人們早就開始探索如何駕馭人類自身這個重大課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自成體系的成文法典,漢唐時期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法典。我國古代法制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智慧和資源,中華法系在世界幾大法系中獨樹一幟。”
          經過長期發(fā)展演進,中華法系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和中華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優(yōu)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傳承和弘揚。我國是世界上文明發(fā)展很早的國家之一,法制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法律制度作為文物典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史上大放異彩。早在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便產生了習慣法,夏朝之后的殷商進一步發(fā)展了奴隸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發(fā)展,尤其是西周的禮樂刑罰制度,為中國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法家主張“以法而治”,戰(zhàn)國時期李悝的《法經》創(chuàng)新封建法典體制。西漢時形成的漢律60篇,兩漢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為治國之重,一部《貞觀律》蔚為大觀。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唐律疏議》,成為中華法系代表之作。
          漢唐諸代君臣和思想家熔禮義刑德于一爐,使中國封建法制呈現(xiàn)出國法、天理、人情融合的鮮明特色。隋唐時,中華法制文明逐漸定型與完備,中華法系日臻成熟?!耙远Y入法,得古今之平”的《唐律疏議》,以其完備的體例、嚴謹而豐富的內容成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華法制文明發(fā)展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后世立法產生深刻影響。不僅如此,《唐律疏議》的基本原則和具體制度還超越國界,成為不少國家學習的范本。
          禮法結合是中華法系的重要特征。中國古代注重教化,反對“不教而誅”。“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禮法并重、隆禮重法方為治國之良策。出禮入刑、隆禮重法,是中華法制文明的獨特智慧。
          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主張“天下無訟”“以和為貴”,崇尚人際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以無訟為有穩(wěn),通過道德教化勸民止訟:堅持官府調解和民間調解并行,通過定分止爭促民息訟,從而實現(xiàn)和睦無爭、禮義有序的社會狀態(tài)。無訟與和諧體現(xiàn)著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一種價值取向。
          明德慎罰是從西周時期就形成的思想。明德就是倡導敬德、保民,慎罰就是主張刑罰得中,實施德教德治,刑罰適中寬緩?!暗轮餍梯o”的思想在西漢時期確立,強調“厚其德而簡其刑”。唐代主張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治理國家和社會要把德禮教化與法律懲罰結合起來,德禮教化為根本,法律懲罰是輔助。
    (摘編自夏錦文《中華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材料二:
          援法斷罪、罰當其罪,是中國傳統(tǒng)法律制度的一個鮮明特點。古代社會依據案件的嚴重程度、不同性質,采取不同處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處理重大刑案,而將其他糾紛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間調處。在處理重大刑案時,要求官員嚴格引據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須經過上報文牘和逐級復核程序,適用錯案嚴格歸責的處分規(guī)則,這體現(xiàn)了對法律及其執(zhí)行過程的充分重視。在這方面,歷代律典、則例都有明確規(guī)定。在清代,對故意或過失導致判罰偏差的官員,《吏部處分則例》規(guī)定了詳細的處罰措施。
          在處理各類案件時,我國傳統(tǒng)法律制度強調德主刑輔、情法結合。漢代儒家學者倡導引入《春秋》等儒家經典作為審理案件的依據。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這種“引經決獄”的方式在緩解律令苛酷、實現(xiàn)禮與刑的結合上具有積極意義。在具體案件處理過程中,以道德教化為主、與刑罰手段并用,兼顧情理法等進行全面評判,努力實現(xiàn)罪罰相當、禮法平衡。歷代刑案和判牘文書的記載顯示,裁判者們不僅在民事訴訟中兼顧天理、國法、人情等各種因素,而且在命盜刑案中也充分考慮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禮法平衡的實現(xiàn)。事理、情理、法理相結合,是我國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
          今天,我們推進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仍然需要面對糾紛化解、情理法關系等問題,中國傳統(tǒng)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觀念可以提供啟迪。研究中國傳統(tǒng)法律制度,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較為系統(tǒng)、運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歷史經驗教訓、順應時代變遷的基礎上,歷經較長時間演變而成。這種演變凸顯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強大適應力和生命力。
    (摘編自王志強《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結合》)(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探索如何駕馭人類自身這一課題的過程中,中華傳統(tǒng)法律從無到有,再到發(fā)展較完備,中華法系成為獨樹一幟的法律體系。
    B.作為文物典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法律制度先后涌現(xiàn)出西周禮樂刑罰制度、漢律、《貞觀律》等典型代表。
    C.無訟在維持中國傳統(tǒng)社會和諧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百姓長期進行道德教化即可實現(xiàn)“天下無訟”。
    D.古代官府往往集中力量處理重大刑案,在處理重大刑案過程中對錯案嚴格歸責等做法,客觀上保證了刑事大案判決的公正性。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法制文明的發(fā)展歷史十分悠久,產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的習慣法,已經是當時自成體系的成文法典。
    B.《唐律疏議》可以體現(xiàn)國法、天理、人情三者融合的特點,它不僅在中國有重要影響,在國外也是不少國家學習的法典范本。
    C.從“明德慎罰”到“德主刑輔”再到“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的變化中可知,隨著歷史發(fā)展,刑罰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小。
    D.《春秋》等儒家經典被引入到古代案件審理中,在緩解法律嚴苛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罪罰相當、禮法平衡。
    (3)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中華傳統(tǒng)法制文明對當今社會的積極意義。

    組卷:3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裁縫唐
    劉詩良
          花溪谷是個村莊,莊上兩百來戶人家?;ㄏ纫彩菎{谷名,山谷往里,也是星羅棋布地散落著不少村莊。
          花溪谷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周圍小村莊,那些鄉(xiāng)村手藝人,誰占得了花溪谷的地盤,誰就在這里坐得穩(wěn)江山了。
          比如裁縫,花溪谷村只認裁縫唐,別的村莊也便以邀到裁縫唐為榮?;ㄏ冗@片地方的裁縫活,都讓裁縫唐一個人霸了,外人插不進去腳。
          作為花溪谷人公認的裁縫師傅,裁縫唐不僅手藝精,為人也善良隨和,長得白白胖胖的,慈眉善目,就像彌勒佛,見誰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
          每到年關,裁縫唐便異乎尋常地忙。他忙不過來的時候,有時會邀請一些外地師傅上門幫忙。但主人家只當新師傅是裁縫唐的幫工,賬還是與裁縫唐結。一句話,他們只信得過裁縫唐。
          有一年初秋,天氣還熱,村里來了個新裁縫師傅,自稱姓張,想在花溪谷混口飯吃,花溪谷人哪會給機會呢?
          沒想到過了兩天,裁縫唐帶了張師傅上門聲明:兩人要比武,哪個手藝更出色,哪個對花溪谷的裁縫業(yè)務就有發(fā)言權。說白了,如果裁縫唐贏了,一切可以濤聲依舊;假如新師傅贏了,裁縫唐就得讓些地盤出來。
          花溪谷人心想這新師傅來者不善,不知他耍了什么花招,激怒了裁縫唐應戰(zhàn),其實只要裁縫唐不接招,新師傅哪有插手的機會呢?
          但既然裁縫唐接下戰(zhàn)書且?guī)е鴮κ稚祥T了,大家也樂得看個熱鬧。
          比武設在村莊老戲臺上,那里場地寬敞。兩架縫紉機一東一西,一人一機一案板,挑的試衣模特是雙胞胎姐妹。布料由兩個裁縫師傅免費提供,兩位師傅用同樣的布料,為兩姐妹各做一身連衣裙。
          臺上,姐妹站中間,兩個師傅分兩邊。臺下看熱鬧的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泄不通。畢竟這在花溪谷頭一回,就圖看個新鮮。
          裁縫唐宣布了比賽規(guī)則:一比完成時間,看誰先完成;二比完成質量,看誰做的穿得合身顯氣質;三比裁剪縫制細節(jié),看誰做工精細。誰當裁判呢?只有兩個師傅最內行,由他們自己說了算,賽出風格,公平競爭,就事論理定輸贏。
          比賽開始,但見兩人執(zhí)卷尺量尺寸,攤布料畫線條,拿剪刀裁布料,踩機器縫布片,動刀使剪,穿針引線。一招一式,張弛有度。一板一眼,進退從容。看起來身手都十分了得。
          兩個小時左右工夫,兩件花色連衣裙便在兩位師傅的縫紉車輪飛轉下完工,論速度,裁縫唐竟慢了半拍。
          兩位模特新裙上身,一左一右從戲臺角落翩翩而來,猶如兩只飛舞的蝴蝶,該瘦處瘦,該松處松,裙裾飛揚,煞是好看,看客們分不清哪個是姐哪個是妹了。
          兩位對手圍著模特前后左右打量,裁縫唐突然鼓起掌來,想必剛才使盡了渾身解數,他的胖臉微微出汗,向臺下抱拳朗聲說道:“我裁縫唐從業(yè)半生,看得上眼的同行不多,今天張師傅讓我開眼界了。張師傅來自杭州,出身裁縫世家,技藝了得,我愿賭服輸。今后,花溪谷一帶的裁縫業(yè)務,就由他和我一起承接!”
          裁縫唐這么表態(tài),花溪谷人還有什么好說的?他們心底里為裁縫唐翹起大拇指:有度量!
          誰知道世事無常,過了些年,城鄉(xiāng)服裝店遍地開花,花樣多,款式新,新潮實惠,手工縫紉生意一落千丈,花溪谷在大潮裹挾之下未能幸免。
          裁縫張走了,挑縫紉機的背影在偌大的山谷中無比落寞。那天,裁縫唐將他送到村口,兩人站了好一會兒,就像秋風中的兩片落葉,隨時會被時代之風吹得無影無蹤。
          裁縫唐年歲已大,花溪谷便是他的故土,他無處可去、無藝可學,無業(yè)可就。經年累月,一架縫紉機在屋腳落滿灰塵,爬滿蛛網。失去生活來源,如今捉襟見肘,讓人頗覺晚景凄涼。
          忽一日,村口走來一熟悉身影、正是杭州裁縫張。他是專程來接裁縫唐一家老少去杭州定居的,裁縫張已是一家教百員工服裝公司的董事長,這次聘請裁縫唐出任公司技術顧問。他和花溪谷人說:當年那場比賽不過是個幌子,真正原因是他家庭落難,裁縫唐顧及他的面子,善良慈悲,慷慨相助罷了。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21.19)(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開篇對“花溪谷”的環(huán)境描寫簡潔明快、既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又暗示了花溪谷封閉落后的民風。
    B.“裁縫張”是個知恩圖報之人,還是個和“裁縫唐”一樣有真才實學的好裁縫,他們相互競爭,彼此尊重。
    C.兩個裁縫村口分別的片段,既表明了兩人惺惺相惜之情,也為后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D.本文構思精巧,詳略得當,詳寫兩個裁縫的比武,略寫比賽后裁縫的生活狀況,讀之張弛有度。
    (2)“人物是小說的靈魂”,請談談本文是如何塑造“裁縫唐”這個形象的。
    (3)文章最后一段結構巧妙,是點眼之筆,請結合文本說說“巧”在哪里?

    組卷:5引用: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8.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1)《紅樓夢》第三回中寫了林黛玉講賈府的所見所聞。以下三句就是對“三春”的初印象,她們依次是
     

    ①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②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③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A.迎春 惜春 探春
    B.探春 惜春 迎春
    C.惜春 探春 迎春
    D.探春 迎春 惜春
    (2)《紅樓夢》中,“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的是
     

    A.晴雯
    B.王熙鳳
    C.妙玉
    D.秦可卿
    (3)在《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紅院為寶玉慶生,大家占花名以助興。寶釵掣的簽畫的是一枝牡丹,題著“艷冠群芳”四字,詩句是“任是無情也動人”;李紈掣的簽畫的是一枝老梅,題著“霜曉寒姿”四字,詩句是“竹籬茅舍自甘心”;湘云掣的簽畫的是一枝海棠,題著“香夢沉酣”四字,詩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掣的簽畫的是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詩句是“莫怨東風當自嗟”。從整本書看,每個簽上的畫和詩句都體現(xiàn)了掣簽人的性格命運。請任選一簽,結合簽上的內容,簡要分析掣簽人的性格和命運。

    組卷:6引用:1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78年11月24日,小崗村18戶農民按下紅手印,立下生死狀,簽訂大包干契約,將土地承包到戶,農民獲得了生產自主權,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從此擺脫了饑餓和貧困。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小崗村視察,小崗村民牢記總書記囑托,以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強大動力,不斷深化農村關鍵領域改革。
          197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僅22元,2017年達到18106元。小崗村始終與時代同行,印證了總書記說的“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的深刻道理。實踐證明,著名的“小崗精神”,那就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
          學生會邀請你作為班級學生代表,在全校升旗儀式上就“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作主題發(fā)言。請結合材料內容,聯(lián)系社會和生活實際,寫一篇演講稿,體現(xiàn)你的感想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