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6 0:0:2

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 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挽起褲腿走下稻田,是人們從播種到收獲季節(jié)見到的袁隆平最標準的“形象”。人們常提出的一個疑問是:中國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這樣一位世界級的農(nóng)業(yè)科學家?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普遍發(fā)生的饑饉給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那時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農(nóng)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農(nóng)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決心,拼盡畢生精力用農(nóng)業(yè)科技戰(zhàn)勝饑餓。他在1961年發(fā)現(xiàn)“天然雜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為世界農(nóng)業(yè)史上的經(jīng)典事例。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課鈴聲響過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筆灰塵,掖著講義夾,匆匆來到校園外的早稻試驗田。采用常規(guī)法培育出來的早稻常規(guī)品種正在勾頭散籽,呈現(xiàn)一派豐收景象。袁隆平把講義夾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觀察起來。突然,他那敏銳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態(tài)特異、鶴立雞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氣靜神地伸出雙手,欣喜地撫摸著那可愛的稻穗,激動得幾乎要喊出聲來!
          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優(yōu)異,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壯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條扎上記號,從此格外精心地照顧這蔸稻禾。收獲季節(jié)他得到了一把金燦燦的稻種。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這些種子播種到試驗田里,期待收獲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種??墒钱斞砻玳L高之后,袁隆平發(fā)現(xiàn),它們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遲的遲,早的早,沒有哪一蔸的性狀超過它們的前代。
          一種失望的情緒掠過袁隆平心頭,但是對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有著深入研究的袁隆平進而想到,從遺傳學的分離律觀點看,純種水稻品種的第二代是不會有分離的,只有雜種第二代才會出現(xiàn)分離現(xiàn)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發(fā)生分離,那么可以斷定去年發(fā)現(xiàn)的性狀優(yōu)異稻株是一株“天然雜交稻”的雜種第一代。
          他返回試驗田對那些出現(xiàn)分離的稻株進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遲熟……一一做了詳盡記錄。經(jīng)過反復統(tǒng)計計算,袁隆平證明,這次發(fā)現(xiàn)完全符合孟德爾的分離規(guī)律。
          袁隆平的實踐讓他發(fā)現(xiàn)了真理:只要探索出其中規(guī)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雜交稻,也就一定能把這種優(yōu)勢應用到生產(chǎn)上,從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產(chǎn)量。
          關于水稻雜種優(yōu)勢利用,世界上已有美國、日本等國的科學家從事過研究,但沒有成功。這無疑是一道世界難題。況且,他還得頂著研究水稻雜種優(yōu)勢利用是“對遺傳學的無知”等權威學者的指責和壓力。袁隆平根據(jù)自己的實踐,以科學家的膽識和眼光斷定雜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輝的前景,他決心義無反顧地堅持研究。他知道,自己直接觀察到的一些事實表明水稻具有雜種優(yōu)勢,“無優(yōu)勢論”是沒有試驗依據(jù)的推論,這一推論與自交系的雜交優(yōu)勢現(xiàn)象相矛盾,袁隆平堅信搞雜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無優(yōu)勢論”這一傳統(tǒng)觀念挑戰(zhàn),從而拉開了我國水稻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序幕。
          袁隆平認為,水稻的雜交優(yōu)勢利用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進行人工去雄,這種方法產(chǎn)生的種子數(shù)量極為有限,不可能在生產(chǎn)上推廣應用;再一條路就是培育出一個雄蕊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種的花粉去給它授粉雜交,產(chǎn)生出用于生產(chǎn)的雜交種子。這項研究難度確實太大,無法在生產(chǎn)中得到應用。但袁隆平不打算退卻。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又走進了安江農(nóng)校的稻田,去尋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頭頂烈日腳踩淤泥彎腰駝背去尋找這種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上,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馬上把這株洞庭早秈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條標記。袁隆平欣喜異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終于找到了。
          兩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論文《水稻雄性的不孕性》發(fā)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理論設想和實現(xiàn)途徑,開創(chuàng)了水稻研究的新紀元。
    (取材于《語文》必修上冊第4課)材料二      從他到復旦大學的第二年起,鐘揚就開始主動到西藏采集種子。2009年,鐘揚正式成為中組部援藏干部。據(jù)統(tǒng)計,在這十幾年間,他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鐘揚為什么要收集種子?
    “一個基因能夠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能夠造福萬千蒼生。青藏高原這個占我國領土面積1/7的地區(qū),植物種類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來無人涉足,植物資源被嚴重低枯。”鐘揚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這樣介紹。
          他扎根在此,努力為人類建一個來自世界屋脊的種子“寶庫”。然而,在西藏采集種子更多的是隨時出現(xiàn)的高原反應和長時間的體力透支。而鐘揚卻背著他經(jīng)典的黑色雙肩包,穿著磨白了的牛仔褲,戴著一頂寬檐帽,邁著長期痛風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個植物學家的極限,連藏族同事都稱他為“鐘大膽”。
          鐘揚在西藏大學理學院的一位同事說:“每次和鐘老師采種子都是驚險和驚喜并存。”
          2017年5月的一場講座中,鐘揚曾介紹自己實驗室研究過一種“長壽基因”。他們使用生命期5至7天的線蟲作為實驗對象,當某種基因被敲除后,線蟲壽命可增加5至7倍。
          有人問,只要敲除一個基因,人是否就可以更長壽。鐘揚回答:“這個基因主管生殖,要想長壽必須在一出生就去除掉,這意味著你將終身無法生育?!睂τ阽姄P這樣的植物學家來說,生命的長短成為了藏在基因里的秘密。
          但對于他個人來講,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或許在與千千萬萬種生命打交道的過程中,鐘揚已經(jīng)有了答案。
    “在一個適宜生物生存與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中,不乏各種各樣的成功者,它們造就了生命的輝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絕不只是一種形式。當一個物種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須迎接惡劣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時候,總是需要一些先鋒者犧牲個體的優(yōu)勢,以換取整個群體乃至物種新的生存空間和發(fā)展機遇。換言之,先鋒者為成功者奠定了基礎,它們在生命的高度上應該是一致的?!痹趶偷┐髮W2012年7月6日的校刊上,鐘揚發(fā)表的《生命的高度》一文這樣寫道。
          在探尋生命的邊界時,他甘愿成為一個先鋒者。
          鐘揚的身體條件是不適合長期在高原工作的。2015年,鐘揚突發(fā)腦出血,對常人來說,這應是一次生命的警告,鐘揚卻把它理解成工作倒計時的鬧鐘。
          2017年9月25日,鐘揚忙碌的行程在出差赴內(nèi)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學院作報告之后戛然而止。
    “任何生命都有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xù)下去,而我們采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發(fā)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睂τ谏囊饬x,鐘揚這樣說。
    (取材于《語文》必修上冊第4課)
    (1)請根據(jù)以上兩則材料,分別為它們擬寫一個凸顯所報道人物特點的標題。不超過10個字。
    (2)根據(jù)以上兩則材料中袁隆平、鐘揚的事跡,概括科學家所具備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組卷:19引用:4難度:0.2

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25分。(一)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蘇轍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擔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蒣搽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衰憊之氣。
          是時,轍亦遷??担瑫鴣砀嬖唬骸肮胖娙擞袛M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于東坡。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詩凡百數(shù)十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并錄之,以遺后之君子。子為我之。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貧,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件,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瘻Y明此語,蓋實錄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br />      嗟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xiāng)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誰肯信之?雖然,子瞻之仕,其出入進退猶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處之矣。
          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子瞻常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有刪改)【注釋】①尾(mǐn)勉:努力。②馳驟:指馬飛快地奔跑,這里比喻用力地追。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子為我 志:
     
    ②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 師范:
     
    誰肯信之 其:
     
    ④先君命轍師 焉:
     
    (2)請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蘇軾“謫居儋耳”時的生活態(tài)度。
    (3)閱讀第二段,概括蘇東坡追和陶淵明詩歌的原因。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五、本大題共1小題,共10分。

  • 7.閱讀《荷塘月色》(節(jié)選)、《我與地壇》(節(jié)選),完成下列各題。
    (一)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辮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節(jié)選自朱自清《荷塘月色》)(二)      地壇離我家很近?;蛘哒f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正如我在一篇小說中所說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節(jié)選自史鐵生《我與地壇》)(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分別解釋《荷塘月色》(節(jié)選)中“冷靜”和《我與地壇》(節(jié)選)中“寧靜”的含義。
    (2)閱讀《荷塘月色》《我與地壇》中的寫景文字,分析景物描寫在兩篇散文中的不同作用。

    組卷:20引用:5難度:0.5

六、本大題共1小題,共40分。

  • 8.有人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質(zhì),我們的時代將以怎樣的面貌被書寫,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表現(xiàn)。”
          以上文字,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請自擬題目,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思想認識或體驗感悟。文體不限,不少于700字。

    組卷:14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