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重慶市主城區(qū)六校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3分,共48分)
-
1.日常生活中,許多化學試劑的應用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下列應用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h2>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有關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h2>
組卷:8引用:2難度:0.8 -
3.銦(In)是一種非常貼近我們生活的主族元素,手機、電腦、電視屏幕使用的都是含銦的導電玻璃。
In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11549組卷:4引用:1難度:0.8 -
4.下列物質長期露置于空氣中,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5.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6.下列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二、填空題
-
19.已知三氯化鐵的熔點為306℃,沸點為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氯氣與鐵的反應及產(chǎn)物做了如圖探究實驗:
(1)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2)實驗中制備氯氣的離子方程式為
(3)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4)反應一段時間后熄滅酒精燈,冷卻后將硬質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質一并快速轉移至錐形瓶中,對固體混合物進行如圖實驗:
淡紅色溶液中加入過量H2O2后,溶液顏色變深的原因有a:
(5)該小組同學對紅色褪去的原因進行探究。
步驟1: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無明顯變化;
第二份滴加KSCN,溶液出現(xiàn)紅色;
第三份滴加稀鹽酸和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白色沉淀是
步驟2:另取同濃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變紅,再通入O2,無明顯變化。
得出結論: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是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20.采用“侯氏制堿法”得到的純堿中可能含有NaHCO3雜質,欲測定純堿樣品中Na2CO3的含量,設計如下實驗:
環(huán)節(jié)1:配制0.5mol/L的H2SO4溶液和0.4mol/LNaOH溶液。
(1)用2.0mol/L硫酸配制100mL0.5mol/L的稀硫酸,須用量筒量取
(2)用NaOH固體配制250mL0.4mol/L的NaOH溶液。
①稱量時應將NaOH固體放在
②配制時下列儀器中不會用到的是
③下列操作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A.溶解NaOH固體后立即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進行定容
B.轉移溶液時未洗滌燒杯
C.定容時俯視容量瓶的刻度線
D.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仍殘留有蒸餾水
E.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至刻度線
環(huán)節(jié)2:用環(huán)節(jié)1中配制的溶液按如下步驟完成測定實驗。
①稱取純堿樣品4.4g配成100mL溶液A
②取25mL溶液A,加入25mL(過量)0.5mol/LH2SO4溶液,充分反應后,得溶液B
③向溶液B中逐滴加入0.4mol/LNaOH溶液,直至恰好反應完全,測得加入NaOH溶液體積為V。(不考慮CO2在水中溶解和反應)
再重復上述環(huán)節(jié)2的②、③實驗2次,測得所用NaOH溶液體積數(shù)據(jù)如下次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NaOH溶液體積(V) 15.00mL 15.02mL 14.98mL
(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得純堿樣品中Na2CO3的百分含量為組卷:1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