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四川省綿陽市南山中學高一(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7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工匠的出現(xiàn)幾乎與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習近平總書記說:“人類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社會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制造工具就是最初的手工藝,這使得前人邁出了人猿相揖別的關鍵一步。
因而手工藝勞動在起源意義上就是創(chuàng)造人類的勞動。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中,工匠是對所有手工藝人,如木匠、鐵匠、銅匠等的稱呼。荀子說:“人積耨耕而為農(nóng)夫,積斫削而為工匠?!遍L期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人為農(nóng)夫,長期使用斧頭等工具的人為工匠。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從事工藝勞動的工匠,都是以其畢生精力獻身于這一工藝領域的。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除農(nóng)業(yè)之外的各種手工藝工匠已經(jīng)形成規(guī)模,稱為“百工”。這些工匠能夠“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辨民器”。技藝水平的發(fā)展也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工藝制造大國,無數(shù)行業(yè)工匠的創(chuàng)造,是燦爛的中華文明的標識。在我國的工藝文化歷史上,產(chǎn)生過魯班、李春、李冰、沈括這樣的世界級工匠大師,還有遍及各種工藝領域里像庖丁那樣手藝出神入化的普通工匠。
隨著工業(yè)化時代的到來,現(xiàn)代工藝已經(jīng)從手工藝發(fā)展到機械技術工藝和智能技術工藝。
進入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伴隨手工藝向機械技藝以及智能技藝轉(zhuǎn)換,傳統(tǒng)手工工匠似乎遠離了人們的生活,但工匠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現(xiàn)了,即現(xiàn)代工業(yè)領域里的新型工匠,機械技術工匠和智能技術工匠。我國要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的制造強國,面臨著從制造大國向智造大國的升級轉(zhuǎn)換,對技能的要求直接影響到工業(yè)水準和制造水準的提升,因而更需要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深蘊的工匠文化在新時代條件下發(fā)揚光大。
(摘編自龔群《工匠精神及其當代意義》)材料二:
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邁向新征程,揚帆再出發(fā),急需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亟待讓工匠精神在全社會更加深入人心。
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就要創(chuàng)造更多“工匠故事”。做好電線電纜“守門員”的葉金龍,與馬達結緣一輩子的吳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詮釋“鉗工”意義的趙水林……一批批國家級技能大師,堅守產(chǎn)業(yè)報國的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只有深入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方針,完善工匠政策,提升工匠地位,落實工匠待遇,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廣闊的舞臺,才能推動更多工匠競相涌現(xiàn)。
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還要進一步講好“工匠故事”。工匠精神是在生產(chǎn)實踐中凝聚而成的可貴品質(zhì),充分展現(xiàn)著勞動之美、精神之美、時代之美。講好“工匠故事”,能讓人們從大國工匠身上感受到勞動的光榮、精神的魅力。開展以弘揚工匠精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才能讓一個個“工匠故事”激勵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
時代發(fā)展需要大國工匠。站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社會都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讓每一位勞動者在新時代書寫出更多更精彩更動人的“工匠故事”。
(摘編自翟春陽《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材料三:
將一門技術掌握到爐火純青,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內(nèi)涵又遠不限于此。有人說:“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钡拇_,倘若沒有發(fā)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能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類拔萃、巧奪天工的卓越;沒有冰心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動、腳踏實地的篤實。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生命哲學,也有技進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從贊嘆工匠繼而推崇工匠精神,見證著社會對浮躁風氣、短視心態(tài)的自我療治,對美好器物、超凡品質(zhì)的主動探尋。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節(jié)選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zhì)》)(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中,工匠是對所有手藝工人的稱呼,他們的出現(xiàn)幾乎和人類歷史一樣久遠,其勞動就是創(chuàng)造人類的勞動。
B.進入現(xiàn)代社會,傳統(tǒng)手工工匠雖然已經(jīng)遠離人們的生活,但孕育了深厚的工匠文化,我們?nèi)孕枰獙⑦@樣的工匠文化發(fā)揚光大。
C.工匠精神是一種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對傳統(tǒng)文化中工匠文化的傳承,值得大力弘揚和宣傳。
D.新時代工匠精神注重將一門技術掌握到爐火純青,也注重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生命哲學和技進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隨著工業(yè)化時代的到來,現(xiàn)代工藝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機械技術工藝和智能技術工藝。
B.國家急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如果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就能推動更多工匠競相涌現(xiàn)。
C.要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并讓人們感受到勞動的光榮、精神的魅力,除了創(chuàng)造更多的“工匠故事”,還要講好“工匠故事”。
D.從贊嘆工匠到推崇工匠精神,反映整個社會對浮躁風氣和短視心態(tài)的療治,對美好器物和超凡品質(zhì)的探尋。
(3)下列事例不能用來論證材料二觀點的是
A.百年老店同仁堂為后人留下“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堂規(guī),其生產(chǎn)的各種中成藥享譽海內(nèi)外。
B.奇瑞公司高級技師王學勇有個響亮的稱號——“金耳朵”,無論是汽車上的底盤,還是內(nèi)飾,任何異響都逃不過他的耳朵。
C.無錫國家電網(wǎng)的一線技術工人何光華率領團隊攻克了“高落差高壓電纜線路無損施工技術”,解決了電纜檢測的行業(yè)難題。
D.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
(4)在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該如何弘揚傳統(tǒng)社會所孕育的這種工匠精神呢?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組卷:3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小爺爺?shù)墓咸锱c清風明月
查干
在夏夜的瓜田里,明月亮亮地照著。瓜們,圓乎乎地躺在那里,很干凈的風,吹著它們,很享受的樣子。那風,柔柔的、輕輕的,像是在摩挲。那種感覺,美,且又舒坦。
我小爺爺是瓜農(nóng),他的瓜田,在一條很野的小河邊。小爺爺,是我爺爺最小的弟弟。瓜地周遭,人跡罕至。野草,想怎么長就怎么長,長高長粗,由著自己性子來。清晨,它們是用露水洗臉的,我也是。洗漱干凈的野草,很綠,綠得讓人無法形容。別看它們野,心腸則好,讓昆蟲們,與它們臉貼臉地睡。猛看,看不出哪個是蟲兒。這是慈悲的上蒼,賜予蟲兒們的藏身術。
瓜田,被野草野花們,如斯擁戴,顯得很得意,甚或有醉意。被擁戴的,還有醉意朦朧中的我的小爺爺。他是瓜田的保護神,半睡半醒,日夜守護。所謂半睡半醒,是他飲酒之后的狀態(tài)。一壺高粱老酒,一桿長長的旱煙,是他的隨身之物。再就是,夜空中的月亮,和田野里拂來蕩去的風兒。他喜歡有清風和月光的夜晚,慢慢來品酒。除了自家腌制的小罐菜,清風和月光,似也是他的下酒物。
他的茅屋,比一般人的大,亦闊。門總是敞開著的,一抬眼,整片瓜田,便一覽無余。
一團半濕半干的艾繩,盤臥門前,一頭被點著,慢慢地燃。所有蚊蟲,甚至蛇類,都不敢靠近它??澘澙@繞的艾煙,不嗆人,倒是覺得比起檀香味,更好聞。就那么日日夜夜地飄著,頗有些禪味。茅屋左旁和瓜田中央,扎有稻草人。它們手持鐮刀,頭戴斗笠,披一身蓑衣,威風凜凜地站著,風中會有動感。猛看,像三國猛將張飛。鳥與獸,尤其偷吃瓜的烏鴉群,是不敢半夜來偷襲瓜田的。
而瓜田里的清風明月,很特別,與別處的有所不同。它們安靜、本色,有著泥土的香味,與瓜田相映襯,像一篇童話。我小爺爺銀白的長髯,在靜夜里飄著,與清風明月融為一體,產(chǎn)生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神秘感。還有他杯中的老酒,總是飄著濃濃的香味,順風一飄散,引來夜蟲夜禽們的無限激情,唧唧喈喈之聲,便灌滿了夜。高高低低,或近或遠,或重或輕,連成一片。那些沉睡在高樓大廈里的城里人,沒有這份福氣。顯然,燈紅酒綠,與清風明月,絕非一個概念。一個屬于人造,虛浮。一個屬于天然,殷實。“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蹦鞘歉哐胖怂鶠椤6倚敔斠粭U發(fā)黃的洞簫,嗚嗚咽咽,在清風明月下,訴的是莊戶人心中的悲愁與喜樂。
小爺爺在小酌中,也唱歌,嗓音有些沙啞,小奶奶在世時,嘲諷他的嗓子是破鑼嗓子。
他愛唱的歌曲之一,是蒙古族那一首古老民歌《天上的風》:
天上沒有不散的云霞,
地上沒有不朽的年華。
歲月不會地久天長,
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
……
小爺爺每唱此曲時,聚精會神,眺望著遠方。有時,雙眼噙滿淚水。我問他,小爺爺你怎么唱歌還哭???他說,你小奶奶生前也愛唱此曲,比我唱得好,嗓音亮,清脆,不知與我唱了多少遍。母親說,我的小奶奶高挑身材,瓜子兒臉,長得英氣。與小爺爺相親相愛,從不斗氣。她是遠近聞名的女薩滿①,心地善良,極具同情心,很多時候,是治好了病,卻分文不取。小奶奶不到五十歲就走了。小奶奶生前,也喜歡在瓜田里,有明月的晚上,迎著田野清風,唱歌,吹簫。爾后,拉著小爺爺?shù)氖痔鹛鹑胨?。清風明月,一直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內(nèi)容。
我的父親,也喜歡在有月光透進屋里的時候,吹滅了油燈,拉起胡爾(四弦琴),開始說書。我們這些孩子,趴在炕上,托著腮幫,有些陶醉地進入故事情節(jié),暢游古今。自從離開家鄉(xiāng),變?yōu)橛巫又?,再沒有遇到過如斯溫馨的月光。而吹入窗子里的清風,吹拂得渾身的骨架都軟酥酥的清風,也離我遠去了?,F(xiàn)在才明白,因為那是,故鄉(xiāng)的明月,故鄉(xiāng)的風。
父親說過,我的小爺爺,年輕時帥氣,骨骼硬朗,眉毛上挑。從小愛打抱不平,助人為樂。他上過學,算是有文化的人,又當過幾年兵。本來可以留城,吃公家飯的,但他拒而回鄉(xiāng),守著愛妻、兒女和瓜田。在泥土、清風明月、昆蟲和夜鳥的鳴聲中,度過了他勤勉質(zhì)樸的一生。據(jù)說,他是在一個有清風明月的仲夏之夜,手握著酒壺,無疾而終的,臉上還帶有笑意,像是一位得道高僧,坐而圓寂。
我曾經(jīng)暗自打問:他的一生,幸福嗎?得到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他本分,坦蕩,有信念,有追求,有愛有恨,有清風明月,和自己的瓜田,還有他那一壺老酒,和簫。
(有刪改)【注】薩滿:薩滿教(一種原始宗教)的巫師。滿族人通過薩滿,用類似跳神的方式祭祀山神。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爺爺常醉意朦朧、半睡半醒地守護瓜田,“高粱老酒”“旱煙”等隨身物件,以及就著月光清風下酒的敘寫,暗示了他內(nèi)心孤寂苦悶的一面。
B.小奶奶俊俏、善良,在生活方式和追求上,與小爺爺心有靈犀。她女薩滿的身份,表現(xiàn)出了當?shù)厝藢ψ诮毯蜕耢`的信仰與敬畏。
C.小爺爺年輕時帥氣硬朗、有文化,本來有著美好的前程。但他的選擇,不管從“我”還是從小爺爺自己看來,都是沒有遺憾的,是完滿的。
D.“我們這些孩子”對月光、音樂、故事的熱愛,說明了在家族的氛圍和熏陶中,我們的內(nèi)心其實藏著如小爺爺一般的性情與追求。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將清風明月下的瓜田比作童話,寫出了畫面的純凈、美好,與小爺爺白須長髯的形象相映襯,增強了小爺爺飄飄似仙的神秘感。
B.不同于城市燈紅酒綠的人造和虛浮,小爺爺?shù)那屣L明月是天然而殷實的,作者引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來表現(xiàn)其高雅的意蘊。
C.引用《天上的風》歌詞,既表達了小爺爺對小奶奶的思念,也飽含著小爺爺對人生的感慨,豐滿了小爺爺?shù)男蜗螅罨宋恼碌闹黝}。
D.作者以設問和排比的方式收束全文,語言富有感染力。一系列富有象征意味的典型意象的鋪陳,又使感情更加的含蓄雋永,余味無窮。
(3)瓜田、清風與明月,是貫穿全文的重要意象組合。請結合全文,探究其豐富內(nèi)涵。
(4)請簡要賞析文中畫橫線部分。組卷:1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6分)
-
7.一般而言,①_____,尤其是在年齡超過110歲的人中,女性占比高達95%。兩性之間在壽命長短方面為何存在如此明顯的差異?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女性比男性多一條X染色體。
②_____,其中一條來自父親,一條來自母親;而男性的細胞中則是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其中X染色體來自于母親,Y染色體則來自父親。擁有兩條X染色體讓女性不易患某些先天性疾病。
除此之外,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理特點的不同,在藥物吸收等方面也存在差異。男性新陳代謝速度較快,藥物在腸道內(nèi)停留的時間較短;女性新陳代謝速度較慢,③_____。因此,在醫(yī)生開藥時,應該將男女差異納入考慮,不應該再對男性和女性“一視同仁”。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0引用:1難度:0.7
四、作文(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很多時候,我們在自然山水中尋覓陽光,在親朋好友中尋覓陽光,在偉大人物中尋覓陽光……還可以在自己身上尋找陽光。陽光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亮他人。
請以“尋找那一束陽光”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擬題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襲;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組卷:8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