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市六校聯(lián)合體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0/9 4:0: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含15小題,每小題3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古詩詞非常優(yōu)美,也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h2>

    組卷:22引用:1難度:0.8
  • 3.澳大利亞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純碳新材料“碳納米泡沫”,每個泡沫含有約4000個碳原子,直徑約6~9nm,在低于-183℃時,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24引用:1難度:0.9
  •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40引用:1難度:0.6
  • 5.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6.常溫下,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h2>

    組卷:29引用: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 18.某小組在實驗室中探究金屬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選用如圖所示裝置及藥品制取CO2。打開彈簧夾,制取CO2。反應結束后,關閉彈簧夾,球形干燥管內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其原因是
     
    。
    (2)產(chǎn)生的氣體經(jīng)過飽和NaHCO3溶液、濃H2SO4洗氣干燥后,得到質量為13.2g的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3)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表:
    步驟 現(xiàn)象
    將一小塊金屬鈉在燃燒匙中加熱融化,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氣瓶中。充分反應,放置冷卻。 產(chǎn)生大量白煙,集氣瓶底部有黑色固體產(chǎn)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質產(chǎn)生
    在集氣瓶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振蕩.過濾 濾紙上留下黑色固體,濾液為無色溶液
    ①為檢驗集氣瓶瓶壁上白色物質的成分,取適量濾液于2支試管中,向一支試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向第二支試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
    據(jù)此推斷,白色物質的主要成分是
     
    (填標號)。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②為檢驗黑色固體的成分,將其與CuO共熱,生成紅色固體。據(jù)此推斷黑色固體是
     
    。
    ③本實驗中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19.84消毒液是一種常見的含氯消毒劑。如圖1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說明書中的部分內容。
    產(chǎn)品特點
    本品是以次氯酸鈉為主要成分的液體消毒劑。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滅活病毒。
    注意事項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脫色,禁止用于絲、毛、麻織物的消毒。
    (2)不得將本品與酸性產(chǎn)品(如潔廁類清潔產(chǎn)品)同時使用。
    (3)置于避光、陰涼處保存。
    (4)需稀釋后使用,勿口服。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
     
    (用化學式表示)。
    (2)常溫,將氯氣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寫出離子方程式:
     
    。
    (3)某同學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實驗如下。
    資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
    相同濃度時,HClO的氧化性強于ClO-;
    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質表現(xiàn)出來的氧化-還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強。
    Ⅰ.將2ml84消毒液中加2ml水后,放入紅色紙片,觀察到紙片慢慢褪色。
    Ⅱ.將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紅色紙片,觀察到紙片迅速褪色。
    Ⅲ.測得84消毒液在不同溫度時ORP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

    ①已知白醋顯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實驗Ⅰ、Ⅱ現(xiàn)象不同的原因是
     
    。
    ②實驗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較多硫酸時會產(chǎn)生氯氣,生成氯氣的離子方程式是
     

    ③由實驗Ⅲ可得出的結論是
     
    。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組卷:40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