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課 庖丁解?!?022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

  •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37引用:4難度:0.2
  •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29引用:4難度:0.8

二、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1)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官知/止而神/欲行
    B.視/為止,行為/遲
    C.官/知止而神欲/行
    D.視/為止,行/為遲
    (2)下列對文中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子,姓莊,名周,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
    B.庖丁,意思是名叫“丁”的廚師。先秦古書往往以職業(yè)放在人名前。
    C.文惠君,即梁惠王,“惠”是他的謚號。戰(zhàn)國時期,魏惠王由安邑遷都大梁(今開封西北)后,魏國亦稱梁國。梁惠王即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D.臣,文中是指庖丁在文惠君面前的自稱。君主時代,只有官吏在君主面前可以稱臣。
    (3)下列對上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寫庖丁解牛的熟練動作和美妙音響,再寫文惠君的夸贊,引出庖丁對自己追求“道”的解說,以此表明主旨,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B.文章用庖丁解牛之初與三年之后對比:解牛三年之后,庖丁對牛的全身結(jié)構(gòu)完全摸清了,憑精神和牛接觸,不用眼睛看就可把它拆卸。
    C.庖丁解牛動作熟練,聲響美妙、自然、優(yōu)美。他能夠“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D.莊子通過這個寓言故事來說明“養(yǎng)生”的道理。文中的“養(yǎng)生之道”是指在社會錯綜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guī)律,借以自我保護的方法。
    (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②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5)庖丁解牛的故事談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組卷:6引用:2難度:0.6

三、對接高考

  • 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除中書舍人。選授御史,巡視中城。捕治吏部豪惡吏,獲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輦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條上三因十四議,詔悉允行。水利大興,北人始知藝稻。鄒元標嘗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種水田利也?!遍幦藙⒊Q東宮令旨,索戚畹廢莊。光斗不啟封還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遍幦藨嵍?。楊漣劾魏忠賢,光斗與其謀,又與攀龍共發(fā)崔呈秀贓私,忠賢暨其黨咸怒。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忠賢诇知,先二日假會推事與漣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復構(gòu)文言獄,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擁馬首號哭,聲震原野,緹騎亦為雪涕。至則下詔獄酷訊。許顯純誣以受楊鎬、熊廷弼賄,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諸人俱自誣服,光斗坐贓二萬。忠賢乃矯旨,仍令顯純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諸人始悔失計。容城孫奇逢者,節(jié)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輔,倡議醵金,諸生爭應之。得金數(shù)千,謀代輸,緩其獄,而光斗與漣已同日為獄卒所斃,時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贓猶未竟。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忠賢既誅,贈光斗右都御史,錄其一子。已,再贈太子少保。福王時,追謚忠毅。
    (節(jié)選自《明史?左光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B.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C.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D.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輦下,又稱為輦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車駕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稱。
    B.東宮是古代皇家宮殿的稱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宮,文中用來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對太子、諸王、丞相的敬稱,禮尊意味次于敬稱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舊時地方官吏嚴逼限期辦事,逾期以杖責等表示警懲,繼續(xù)追逼。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光斗為人剛直,大力整肅史治。他的字為遺直,正與他的性格相符;他擔任御史時,捕治吏部惡吏,起獲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極大震驚。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對無理要求。他的建議得以施行,水利大興,百姓得利;劉朝以東宮名義索取戚畹廢莊,他將信件原封返還,堅決拒絕。
    C.左光斗揭露贓私,受到小人陷害。他與人彈劾魏忠賢,揭發(fā)崔呈秀,引起魏忠賢及其黨羽的憤恨,魏以先發(fā)制人的手段,繞過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飽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連,母親、兄長以及同宗群從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賢被誅,他才受到追贈,謚為忠毅。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
    ②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
    (5)孫奇逢等為什么倡議湊集金錢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

    組卷:283引用:48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