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江西省贛州市高三(上)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而是中國早期階級社會中政權(quán)結(jié)構(gòu)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由部落聯(lián)盟轉(zhuǎn)變而來的‘聯(lián)邦’或‘邦聯(lián)’式的松散的國家結(jié)構(gòu)形式?!辈牧现兴岬倪@種表現(xiàn)形式是指( ?。?/h2>
組卷:20引用:30難度:0.9 -
2.“(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晉之宗家祁俱孫,叔向子,相惡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盡滅其族,而分其邑為十縣,各令其子為大夫。晉益弱,六卿皆大?!薄埃ǔ淹跞?,公元前299)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币陨喜牧媳砻鳎ā 。?/h2>
組卷:15引用:5難度:0.9 -
3.秦人民歌:“七月流火,過我山陵。女兒耕織,男兒做兵。有功無賞,有田無耕。有荒無救,有年無成。悠悠上天,忘我蒼生?!边@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國古代( ?。?/h2>
組卷:10引用:27難度:0.9 -
4.西漢初年,晁錯在《論貴粟疏》中說:“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此商人所以兼并農(nóng)人,農(nóng)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nóng)夫,農(nóng)夫已貧賤矣”。下列對這則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有( ?。?br />①西漢政府并未推行重農(nóng)抑商政策
②政府鼓勵商業(yè)是造成商人富貴的原因
③西漢初期存在官商勾結(jié)的情況
④商業(yè)資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農(nóng)民流亡組卷:0引用:1難度:0.5 -
5.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痹撜擖c實際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h2>
組卷:1引用:23難度:0.6 -
6.曾樸的《孽?;ā访鑼懸晃唤凶雒左阃さ男逻M士,原是監(jiān)生出身,因為娶了前科狀元的女兒,頗有懼內(nèi)之名。一次不知怎樣又得罪了太太,招來一頓臭罵:“我是紅頂子堆里養(yǎng)出來的,仙鶴錦雞懷里抱大的,這會兒,背上給你駝上一只短尾巴的小鳥兒,看了就觸眼睛。算我晦氣,嫁了個不濟的閿茸貨?!庇蛇@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 )
組卷:6引用:4難度:0.9 -
7.錢乘旦在《不平衡發(fā)展:20世紀歷史與現(xiàn)代化》中說:西方現(xiàn)代化在二戰(zhàn)后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修補和修正,“修正的方向是企圖‘超越’民族國家,但并不是消滅民族國家,而是在民族國家之上和之下的層面上對它進行‘越位’,從而對它的主心骨--國家主權(quán)實行分解?!逼渲械摹靶拚遍_始于( )
組卷:15引用:4難度:0.7 -
8.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規(guī)定,“凡直隸、山東、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貿(mào)易捕魚者,許令載五百石以下船只,往來行走”,“外圍貢船以內(nèi)者。其所攜貨物予以免稅。西洋商船船鈔較東洋船鈔減十分之二?!睂Υ私忉屨_的是,康熙年間( ?。?/h2>
組卷:11引用:18難度:0.5 -
9.古希臘喜劇《騎士》中描寫一個將軍試圖勸服一個賣香腸的人去奪取民主派領(lǐng)袖克里昂的職位,賣香腸的人說:“我想我還不夠格……全家老小都是無賴……我?guī)缀醪蛔R字”,將軍說“你已經(jīng)具備一切應有的條件”。對這段劇情理解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4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26、27、28、29題分別為13、12、14、11分,共50分)
-
28.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是社會安定的基礎(chǔ)。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孟子》(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作者建立理想社會的主張。
材料二:北宋思想家“二程”認為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主張先有理而后有物,繼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論,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自有貫通處”。明朝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繼而提出“致良知”的認識論,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yǎng),去掉人欲,恢復良知的本性。
——《中國儒學史論》材料三: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顧炎武認為“王(陽明)學末流不習六藝,不綜當代之務,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終至“神州蕩覆,宗社丘墟”。
——《中國儒學史論》(2)材料二中兩位思想家的觀點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顧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二中思想的?
材料四:法律應當是理性的體現(xiàn)。國家的權(quán)力應分為立法權(quán).行政權(quán)和司法權(quán),國王只能行使行政權(quán),立法權(quán)和司法權(quán)應當分屬議會和法院。如果國王不能給人民帶來幸福,人民就應當推翻他的統(tǒng)治。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4)材料四中“理性”與材料二中“天理”有何區(qū)別?與材料三相比,材料四在反封建方面有何發(fā)展之處?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造成以上差異的根源。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描述中國在冷戰(zhàn)中的“隨機應變”時說:“(20世紀)50年代,中國將自己確定為蘇聯(lián)的一個盟友。然后,在中蘇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對兩個超級大國的第三世界的領(lǐng)袖,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價,而獲利卻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調(diào)整后,中國開始尋求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均勢游戲中充當?shù)谌剑?0年代當美國似乎虛弱之時,它與美國結(jié)成了聯(lián)盟,然后在80年代當美國軍事力量增強。而蘇聯(lián)經(jīng)濟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戰(zhàn)爭時,它轉(zhuǎn)向與美蘇保持等距離。然而,隨著超級大國競爭的結(jié)束,中國牌變得毫無價值,中國又一次被迫重新確定自己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它確立了兩個目標:成為中華文化的倡導者,即吸引其他所有華人社會的文明核心國家以及恢復它在19世紀喪失的作為東亞霸權(quán)國家的歷史地位?!?br />評論材料中亨廷頓關(guān)于中國外交政策的觀點。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jié)合,表述成文。)組卷:16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