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版(2019)必修2《3.1 DNA是主要遺傳物質》2021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噬菌體侵染細菌后,合成新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需要( ?。?/h2>

    組卷:43引用:19難度:0.7
  • 2.格里菲思用肺炎雙球菌在小鼠身上進行了著名的轉化實驗,關于實驗的結論錯誤的是( ?。?/h2>

    組卷:27引用:15難度:0.7
  • 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從表可知( ?。?br />
    實驗組號接種菌型加入S型菌物質培養(yǎng)皿長菌情況
    R蛋白質R型
    R莢膜多糖R型
    RDNAR型、S型
    RDNA(經DNA酶處理)R型

    組卷:19引用:2難度:0.9
  • 4.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77難度:0.5
  • 5.如果用3H、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

    組卷:41引用:9難度:0.7
  • 6.圖示病毒甲、乙為兩種不同的植物病毒,經重建形成“雜種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細胞,在植物細胞內增殖后產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br />

    組卷:22引用:11難度:0.5

二、填空題

  • 18.下面介紹的是DNA研究的科學實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如圖是實驗的部分過程:

    (1)寫出以上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
    第一步: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如何實現對噬菌體的標記?請簡要說明實驗的設計方法:
     
    。
    第二步:用被35S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沒有被放射性標記的
     

    第三步:一定時間后,在攪拌器中攪拌,后進行離心。
    (2)以上實驗結果不能說明遺傳物質是DNA,原因是
     

    (3)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外殼原料來自
     
    。
    (4)用35S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理論上離心之后沉淀中不含放射性,實際上沉淀中會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產生一定的誤差,產生此結果可能的原因是
     
    。
    (5)若用一個32P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未被放射性標記的大腸桿菌,此噬菌體復制3代后,子代噬菌體中含有32P的噬菌體的個數是
     
    。

    組卷:5難度:0.7
  • 19.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請回答:
    (1)他們先在分別含有35S和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細菌,再用噬菌體去侵染該細菌.
    (2)他們設計了兩組實驗,一組實驗是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經過保溫、攪拌、離心等步驟后,發(fā)現離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
     
    ,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
     
    ,該實驗結果說明
     

    (3)他們設計的另一組實驗是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經過保溫、攪拌、離心等步驟后,發(fā)現離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
     
    ,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
     
    ,該實驗結果說明
     

    (4)與艾弗里的實驗相比,本實驗能充分證明
     
    ,因為在本實驗中
     

    組卷:13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