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廣西貴港市覃塘區(qū)中考地理質檢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7小題,每題賦分2分,共40分。請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備選項中,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并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 1.關于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62難度:0.7
  • 2.俄羅斯計劃出巨資建海底隧道,打通俄羅斯至美國阿拉斯加的鐵路,該隧道經過的海峽是( ?。?br />

    組卷:82難度:0.7
  • 3.讀圖,由俄羅斯輸往中國的這條天然氣管道,起自西伯利亞地區(qū),進入黑河市,已正式投產通氣。據此回答3~4題。

    這條管道跨過了亞洲的( ?。?/h2>

    組卷:2引用:0難度:0.60
  • 4.讀圖,由俄羅斯輸往中國的這條天然氣管道,起自西伯利亞地區(qū),進入黑河市,已正式投產通氣。據此回答3~4題。

    沿該管道圖示線路,該線路經過的國家有( ?。?/h2>

    組卷:2難度:0.50
  • 5.讀圖“甲、乙兩大洲輪廓圖”,完成5~6題。

    關于甲洲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6.讀圖“甲、乙兩大洲輪廓圖”,完成5~6題。

    關于甲,乙兩洲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7.亞洲是河流眾多的大洲,關于亞洲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的每個空格賦分2分,共60分,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 24.讀“我國北方地區(qū)局部區(qū)域簡圖”,完成下列各小題。

    (1)黃河發(fā)源于青藏地區(qū),此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主要特征是
     
    (選填“干旱”或“高寒”)。
    (2)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
     
    (填地形區(qū)),其主要氣候類型屬
     
    氣候。
    (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成與運營進一步加強了北京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與聯(lián)系,體現了北京作為
     
    (國際交往,政治)中心的城市職能。
    (4)北京名勝古跡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長城和明清兩代皇宮建筑群
     
    (故宮,布達拉宮)。
    (5)四合院是北京傳統(tǒng)民居的代表,其建筑特點是四面有房屋,墻體厚且高大,中間是庭院,南窗較大,屋頂有坡度。結合所學知識,請從地形、氣溫、采光、降水、風沙角度說說四合院建筑特點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任答一點)。

    組卷:7難度:0.4
  • 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答題。

    材料一  201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打造世界級創(chuàng)新平臺和經濟增長極。要充分發(fā)揮本區(qū)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強大、面向東南亞和港澳的優(yōu)勢。
    材料二  臺灣島、海南島和粵港澳大灣區(qū)示意圖。
    (1)讀材料一可知,建立粵港澳大灣區(qū)具備的優(yōu)勢有
     
    。
    ①礦產和森林資源豐富
    ②海陸空交通便捷
    ③創(chuàng)新能力、制造能力強大
    ④有香港、澳門發(fā)展經驗可借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海南島的地勢特點是
     
    (從ABCD中選一),判斷依據是
     
    (從①②③④中選一)。
    A.西高東低
    B.北高南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部低
    ①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四圍海洋
    ②緯度北高南低
    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
    ④河流呈向心狀流向最高峰五指山
    (3)海南島發(fā)展熱帶水果的光熱條件比臺灣島更好,判斷依據是
     

    (4)臺灣島鐵路呈環(huán)狀分布,影響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地勢
    B.氣候
    C.河流
    D.太陽光照
    (5)臺灣是中國的神圣領土。居民祖籍大多來自廣東與福建,語言與大陸一脈相承,下列語言屬于臺灣常用語言的是
     
    。
    ①普通話
    ②粵語
    ③閩南語
    ④藏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