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卓越聯(lián)盟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5/3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司馬遷在《史記》中首創(chuàng)列傳體,在正史的宏大敘事中,列傳關(guān)注微觀細節(jié),關(guān)注個人經(jīng)驗,是對正統(tǒng)史觀的一個有意義的補充。離開列傳,《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理想會失色很多,從而減少了“成一家之言”的自信和氣度。
司馬遷的民族史敘事,在班固手里變得更加精細化、專業(yè)化,劉向、劉歆、揚雄等人都曾續(xù)寫過《史記》。班固也子承父業(yè),為《史記》做《后傳》,后來改名為《漢書》。當時有人告發(fā)班固“私改作國史”。班固的弟弟班超上書漢明帝,說明班固修《漢書》是為了頌揚漢德,并無毀謗朝廷之意。后來無罪開釋,更得到朝廷支持繼續(xù)寫下去。《漢書》改《史記》的書為志,增加“藝文志”“地理志”等;增《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等。這就更加細密地總結(jié)展示了漢代及漢以前中華民族在政治經(jīng)濟天文地理文學等各學科各專業(yè)各領(lǐng)域的貢獻。
《史記》《漢書》的志表,同時體現(xiàn)了兼容并蓄的原則,這可以作為上述方法論的補充。正史一般注重收集史料、考辨史實,“紀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而書”(《文心雕龍?史傳》),有時會忽略修辭和文采。在辭藻潤飾方面能重視并繼承史傳文學傳統(tǒng)的,有時候是那些雜史雜傳,如《穆天子傳》《晏子春秋》《越絕書》《吳越春秋》《列女傳》《漢武故事》等,它們通常被目錄學家們歸于“小說”。《漢志》收“小說”,認為“雖小道,必有可觀者”。《文心雕龍》也贊同說:“文辭之有諧隱,譬九流之有小說。蓋稗官所采,以廣視聽?!庇绕洚斦贰皻q遠則同異難密,事積則起訖易疏”時,小說更能滿足“俗皆愛奇,莫顧實理”的要求,擔當文化溝通、文化普及的重任。
唐代,伴隨古文運動的深入,更有史傳文學中散傳的興起,兩位古文大家韓愈、柳宗元的散傳《張中丞傳后敘》《國子助教河東薛君墓志銘》《種樹郭橐駝傳》《梓人傳》《段太尉逸事狀》等,以生活化的視角、自然的文筆、個性化的人物塑造,為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別開生面,另辟蹊徑。唐代史傳文學的發(fā)達,不僅表現(xiàn)為正史修撰的繁榮有序、傳記文學的發(fā)達,還同時體現(xiàn)為新敘事文體——唐傳奇的勃興。關(guān)于唐傳奇,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八有一段話非常有名:“唐之舉人,先籍當世顯人以姓名達之主司,然后以所業(yè)投獻。逾數(shù)日又投,謂之溫卷,如幽怪錄傳奇等皆是也。蓋此等文備眾體,可以見史才,詩筆,議論。至進士則多以詩為贄。今有唐詩數(shù)百種行于世者是也?!碧苽髌媸欠裼糜诳婆e的行卷、溫卷,迄今還有很多爭議,但對于唐傳奇“史才、詩筆、議論”三大特征的概括,不僅得到廣泛認同,而且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摘編自薛海燕《古代史傳文學的傳統(tǒng)》)材料二:
宋元以降,新出現(xiàn)的小說品類——白話小說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及生動形象的“敷演”,不僅讓普通觀眾喜聞樂見,并最終贏得文人雅士的青睞。小說創(chuàng)作這一狀況,促使人們對小說與史傳關(guān)系的認知進入新的狀態(tài)。小說作為文體,其虛構(gòu)的本質(zhì)特征,愈來愈受到人們普遍的肯定。這一狀況從以下兩個層面可以看出:
一是在“小說”文體的闡釋上,呈現(xiàn)出明顯的與“史”的疏離?!豆沤裥≌f敘》中,明馮夢龍?zhí)岢觯骸笆方y(tǒng)散而小說興?!边@一論斷發(fā)出了“小說”欲擺脫“史統(tǒng)”的信號?!端迨愤z文序》中,明袁于令不僅明確將“史傳”與“小說”視為分途發(fā)展的兩大類,還同時指出,它們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一為“傳信”,一為“傳奇”;“傳信者貴真”,“傳奇者貴幻”。這一分類與界定,顯然體現(xiàn)出對小說與史傳設(shè)定邊界、劃定范圍的深刻用心。
二是在“虛構(gòu)”問題的闡釋上,著意區(qū)分“史傳”與“小說”的本質(zhì)不同。自白話小說出現(xiàn)之后,對“虛構(gòu)”的認知,較之唐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毒劳ㄑ詳ⅰ分校鳠o礙居士認為,小說高下不必以其題材“真”“贗”來辨,只要其蘊含的道理“不害于風化,不謬于圣賢,不戾于詩書經(jīng)史”,皆有其存在的價值。金圣嘆從敘事學的角度指出:“《史記》是以文運事,《水滸》是因文生事。以文運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卻要算計出一篇文字來,雖是史公高才,也畢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順著筆性去,削高補低都由我?!薄斑\事”者,“實錄”之謂也;“生事”者,“虛構(gòu)”之謂也。“以文運事”與“因文生事”的區(qū)別,恰是史傳與小說的本質(zhì)不同。但它們在“為文”(或文飾)上又有其共通性。即都必須借用文學的敘事方法。在此,金圣嘆既看到了史傳與小說的本質(zhì)不同,又看到了二者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
(摘編自何悅玲《中國古代小說與史傳關(guān)系認知的歷史變遷》)(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正史的宏大敘事中,《史記》關(guān)注微觀細節(jié)及個人經(jīng)驗,是對正統(tǒng)史觀的一個很有意義的補充。
B.正史修撰繁榮有序,傳記文學發(fā)達以及新敘事文體唐傳奇勃興,三重因素使得唐代史傳文學發(fā)達。
C.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白話小說自宋元出現(xiàn)以后,人們對其“虛構(gòu)”的本質(zhì)特征的認識愈發(fā)肯定。
D.明袁于令認為,“史傳”與“小說”的本質(zhì)區(qū)別在于“傳信”還是“傳奇”,前者貴幻,后者貴真。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史記》沒有列傳,那么就會削減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力度。
B.“俗皆愛奇,莫顧實理”,由此可見,唯有小說才能擔當文化溝通、文化普及的重任。
C.雖然唐傳奇的功用性目前尚有爭議,但其“史才、詩筆、議論”卻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D.馮夢龍的論斷發(fā)出“小說”欲擺脫“史統(tǒng)”的信號,對此,金圣嘆的觀點則不明確。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史統(tǒng)散而小說興”的一項是
A.李朝威的《柳毅傳》情節(jié)離奇,性格鮮明,鋪敘細致,文辭華艷,為唐傳奇杰作。
B.劉慈欣的《三體》構(gòu)筑知識論,呈現(xiàn)出人與人之間交往、互動的文化制作和效果。
C.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淳于棼夢中當宰相,夢醒皈依宗教,榮華如夢空虛不足恃。
D.元稹《鶯鶯傳》講述了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悲劇故事。
(4)請簡述材料一的行文脈絡(luò)。
(5)結(jié)合材料二,請從小說文體和虛構(gòu)問題兩個角度分析古代小說與史傳文學的關(guān)系。組卷:8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司馬遷發(fā)憤
郭沫若 那是漢武帝天漢四年的正月。有一天司馬遷正在書房里席地而坐,埋著頭寫著他的《史記》的最后一篇《自敘傳》的時候,他的外孫楊惲,一個十三四歲的童子,進來匐著向他報告:
“任少卿先生來了。”
司馬遷把頭抬了起來,臉色寡白而微胖,很像中年婦人,他回答了一句:“你把他引進來罷?!边B聲音也和婦人的相仿佛。
在司馬遷把書案上的稿件略加整理著的時候,楊惲引了一位中等身材的胖子來,有幾根稀疏的胡須在嘴邊畫成八字,肚子挺得很高。這胖子便是做著益州刺史的任少卿了。當時的地方官每年正月要進京朝見一次,他是才從四川來到長安的。
司馬遷立起身來迎接著他,兩人拱手對揖。
“少卿你幾時進京的?”
“剛到,還沒息腳就跑來看你。你的胡子呢,子長?”
“胡子嗎?唉……”司馬遷含糊著沒有回答出下文來。
“我記得你要長我兩歲的,我今年三十七,你不是三十九歲嗎?”
“是啦?!?br />“但你看來卻只有三十歲的光景啦。你從前是一位有長胡子的瘦子,如今你長得這樣白皙而肥胖起來了,你大約是應(yīng)著“心廣體胖”的那句古話啦。你們過著宮廷生活的人真好。你的聲音也變了。子長,宮里的姑娘們一定是很歡迎的罷?嚇嚇?!?br /> 一見面便一味嘮叨著的這位任少卿,全沒有想到他說的話,句句都打中了司馬遷的傷痕,司馬遷對于這位本來不大喜歡的官氣十足的朋友,增加了新的厭恨。
“你請坐罷,坐下之后再慢慢講啦。”
原來司馬遷在天漢二年的夏天,他在三十七歲的時候,因為李陵的老母為李陵的兵敗失援投降了匈奴要遭誅戮,他不免在漢武帝面前多說了幾句話,說李陵的投降怕是策略的投降,因此便觸犯了皇帝的怒氣,連把他也投在了天牢里。在牢里關(guān)了半年,在第二年的正月,終于受了宮刑。
但在那年的三月,漢武帝要到泰山去封禪,需要有長于文筆的人做自己的宣傳工具,受了宮刑的司馬遷卻特別被皇帝看中了,便被超拔了起來,拜為“中書令”,就是皇帝御用的秘書長。這在當時是“領(lǐng)贊尚書,出入奏事,秩千石”的很榮耀的職分。漢武帝對于刑余之人的這樣重視,不用說是看上了司馬遷的文才,然而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是——司馬遷已經(jīng)受宮刑了?;实鄣闹車怯泻芏噱鷭宓模偃缫x用有文才而又完整的人,那豈不是自尋煩惱嗎?
司馬遷就這樣因受了宮刑而得到了大官。在他下了獄而受刑的當時深怕受了連累,就像忌避瘟病一樣把他一家人也忌避了起來的一些親戚故舊,等他一得了大官,都跑來加倍地巴結(jié)起來。他們都說司馬遷是“塞翁之馬”;甚至于有好幾個中年的朋友想自己也有這“塞翁之馬”的福分,要司馬遷向皇帝介紹,用他們做部下。
司馬遷的感觸卻和尋常不同。得官的重大原因是由于受宮刑已使他感覺著雙重的侮辱。那些反掌炎涼的親戚故舊的態(tài)度又使他憤慨著不可救藥的人性的卑鄙。這些侮辱,這些憤慨,他是很想努力把它們忘記的,然而總有些東西要時常向他把它們提起來。
任少卿一和司馬遷對坐著,又好像突然想起了一樣,向司馬遷叩了一個頭。
“我還忘記了啦,我們的中書令大人,我們的天官冢宰,我誠心誠意地向你恭賀?!?br /> 這又是射中了傷痕的一箭。
“老兄的榮升,真是我們交游輩的光寵啦。去年正月我進京的時候,老兄還受著委屈,我們無從見面。僅僅相隔一年,老兄竟成了天上人了?!?br /> 司馬遷的憤慨這時候又被任少卿激發(fā)了起來。去年少卿進京的時候自己在獄里,誠然沒有緣分見面,然而家中的兒女是沒有得到他的照顧的。
“少卿,”司馬遷說著,“你假如和我還有點友誼,希望你莫提起那以往的事情。我受了宮刑便做了中書令,你以為我是受著皇上的知遇嗎?哼,真是自古以來所未曾有的知遇啦!我受了皇上的知遇,是因為我受了宮刑,你明白嗎?”
少卿聽著司馬遷的這般憤憤的語句,他驚愕了起來。連忙搖著頭說:“老兄,老兄,我看,你,你這樣的話……唉,‘君子無易猶言,耳屬于垣’①啦!”
“哼哼,”司馬遷笑著說,“少卿,你用不著那樣害怕。我這兩年來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我隨時都可以死,只是我有一件掛心的事,便是我所寫的這一部《史記》。這部書我費了十年的功夫來寫,但在未下獄之前的幾年間我是寫得很懶散的,在下獄之后我在一年半的期間便把全部整理了出來,我如今連最后一篇的《自敘傳》都已寫了一半了?!?br />“我這部書寓《春秋》的褒貶之意,而比《春秋》詳明。我這是永遠不朽的書。有權(quán)勢的人能夠在我的肉體上施以腐刑,他不能夠腐化我的精神上的產(chǎn)品。我要和有權(quán)勢的人對抗,看我們的生命哪個更長,我們的權(quán)威哪個更大,我們對于天下后世的人哪個更有功德。有些趨炎附勢的糊涂蛋在藐視我們做文學的人,我要把我們做文學者的權(quán)威提示出來給他們看。我的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心血,都凝集在了這兒。這兒是自有中國以來的政教禮樂,學術(shù)道義的結(jié)晶。我的肉體隨時可以死,隨時可以被人寸斷,但我敢相信我的生命是永遠不死的。地上的權(quán)勢,我笑殺它。哼哼,我笑殺它?!?br />“是,是,是。”少卿被司馬遷的氣焰壓倒了,連連地點著頭,但在那頭的上下動中分明有些左右動。
1936年4月26日(有刪改)注:①君子不能輕發(fā)言,有人耳朵貼墻邊。
(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任少卿嘴上說司馬遷是“交游輩的光寵”,但他一再揭司馬遷的傷疤,可見并不是真心誠意來恭賀,只是為了巴結(jié)他。
B.司馬遷認為《史記》是“永遠不朽的書”“自有中國以來的政教禮樂,學術(shù)道義的結(jié)晶”,表現(xiàn)了他的自大與狂妄。
C.司馬遷說自己被任命為中書令是“自古以來所未曾有的知遇”,看似對皇上充滿感激,其實滿懷憤慨不平之情。
D.小說稱贊司馬遷受屈辱而發(fā)憤著述《史記》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古人身上鑄人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格追求。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采用語言、動作等手法刻畫任少卿,將一個自私自利、見風使舵、小心謹慎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B.全文采用對話的敘事方式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在張弛有度的敘述中展現(xiàn)了司馬遷和任少卿兩個不同的人物。
C.任少卿“連連地點著頭,但在那頭的上下動中分明有些左右動”,通過細節(jié)描寫,暗示了他的不贊同。
D.小說開頭由司馬遷寫《史記》的最后一篇《自敘傳》開始,以介紹《史記》收束,首尾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
(3)小說對司馬遷的形象刻畫得非常傳神,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的。
(4)小說插敘了司馬遷受宮刑和被超拔為“中書令”的原因,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其作用。組卷:36引用:8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死。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quán),數(shù)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又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為搜粟都尉,光專權(quán)自恣。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shù)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其奏免武官數(shù)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久之,衛(wèi)將軍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為遺言。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數(shù)進見,復為右曹典屬國。以武著節(jié)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yōu)寵之。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財?;屎蟾钙蕉骱睢⒌劬似讲?、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fā)匈奴時,胡婦適產(chǎn)子通國,有聲問來,愿因使者致金帛贖之?!鄙显S焉。后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wèi)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額侯韓增,次曰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武。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
(節(jié)選自《漢書》)(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shù)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B.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shù)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C.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shù)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D.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shù)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崩,古代常用山塌下來作為比喻天子死,故帝王的死為“崩”或“山陵崩”。
B.朔,古代農(nóng)歷一個月中某些特殊日子有特定名稱,稱每月最后一日為“朔”。
C.祭酒,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后成為學官名,有博士祭酒、國子監(jiān)祭酒。
D.坐,有“以……的罪名”或“因……犯罪”的意思,文中指因犯罪被處死。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武回到漢朝后,上官桀之子上官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蘇武的兒子參與了上官安的謀反,蘇武受牽連被捕。
B.昭帝去世,蘇武因為曾以原二千石的身份參與朝臣迎立宣帝登基之事,被賜給關(guān)內(nèi)侯的爵位和三百戶的食邑。
C.張安世說蘇武通達熟悉過去的典章制度,出使不辱命,昭帝遺言也講到這些,宣帝又啟用蘇武任右曹典屬國一職。
D.蘇武獲得了朝中許多任的敬重,如皇后的父親平恩侯、宣帝舅舅平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等。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為遺言。
②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財。
(5)漢宣帝的哪些做法體現(xiàn)了對蘇武這位節(jié)操顯著的老臣的優(yōu)待、關(guān)心與尊敬?組卷:1引用:4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10分)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也是中華大地的一條文學之河!從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一條文學長河貫通下來,如同一江豐盈的碧水蜿蜒而來。她還是一條具有永不衰竭的航運能力的黃金水道,因一水之便,一代代詩人和作家行走于江水之上,以詩詞和華章沿途點亮這道大江,讓它放射出①__________的奇光異彩。
屈原自沉汨羅江剛過一百年的某日,江邊渡口走來一位②__________的青年書生,向擺渡老者打聽當年屈原懷石投水的位置。老者告訴他,有的說屈原是在下游河灘走進激流的,有的說他就在這個渡口旁邊的一塊巖石上縱身跳進深水的。于是,那位青年登上巖石,大喊了兩聲“先生”,接下來向著江水默立良久,最后揖謝老人緩緩離去。
“先生”之前不加姓氏是一種特別崇敬的稱呼。搖船老人不知道來人是誰,但歷史知道,他就是賈誼。他是在被貶謫為長沙王太傅之后,于赴任的路上特意趕到汨羅江畔的。他和屈原一樣③__________,并且都具有高潔的品格和遠大的人生抱負,這次憑吊之后他寫了《吊屈原賦》,堪稱屈原最早的“鐵粉”。
浩浩的江水流淌著的是不朽的動人故事和傳說、光亮的詩詞和散文、綿綿不絕的中華文脈。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構(gòu)成和表達效果。組卷:3引用:5難度:0.5
五、寫作(60分)
-
11.閱讀以下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張藝謀執(zhí)導的開年大劇《滿江紅》上映14天,總票房突破38億。該影片的成功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該片采用喜劇的形式,懸疑上設(shè)置層次反轉(zhuǎn)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有人認為該片明星陣容強大、演技高超,幾位主演展現(xiàn)出了更多的可能;更有人認為《滿江紅》的“精忠報國”的精神,喚醒了我們靈魂深處的愛國情結(jié),升華了中國觀眾的大義精神。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