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九年級(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2/27 20: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
1.下列國家與其文明成果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組卷:34引用:7難度:0.8 -
2.如圖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亞非文明地圖,地圖中B地點古代文明的名稱是( ?。?br />
組卷:10引用:4難度:0.8 -
3.2016年2月22日,《觀察者網》消息:目前賈特人被列為“高種姓族群”中的第二等級“剎帝利”,但為了得到國家以及哈里亞納邦給低種姓族群的福利,哈里亞納邦的賈特人近日舉行示威游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對下列哪一國家新聞的報道( ?。?/h2>
組卷:8引用:2難度:0.9 -
4.“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縱橫,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這種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個人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這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fā)展?!睂Υ死斫庹_的是( ?。?/h2>
組卷:354引用:76難度:0.7 -
5.羅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則,諸如公民權利平等原則、重視證據原則、法人制度原則等一直被現(xiàn)代法律所采用,這表明羅馬法( )
組卷:58引用:119難度:0.8 -
6.公元前5世紀,雅典雕塑家米隆參加過很多運動會,其雕塑《擲鐵餅者》(如圖)被譽為“空間中凝固的永恒”。該作品體現(xiàn)了( ?。?img alt="菁優(yōu)網"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7/29/89c059ba.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FLOAT:right" />
組卷:230引用:37難度:0.3 -
7.誕生于公元1世紀左右,宣揚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們只要信奉耶穌,死后靈魂就可以升入“天堂”的宗教是( ?。?/h2>
組卷:239引用:69難度:0.5 -
8.“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組成小群體,處于某個領主保護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紀鄉(xiāng)村的基本社會單位?!薄盎旧鐣挝弧敝傅氖牵ā 。?/h2>
組卷:158引用:92難度:0.6 -
9.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發(fā)展和工商業(yè)繁榮對當時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 ?。?/h2>
組卷:212引用:2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3題
-
27.“人的發(fā)現(xiàn)”和“世界的發(fā)現(xiàn)”
材料一: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ㄈ耸牵┯钪娴木A!萬物的靈長!
②美洲金銀產地的發(fā)現(xiàn),土著居民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
③中世紀晚期,領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土地等方式建立租地農場。
④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⑤14世紀中葉以后,手工業(yè)者逐漸脫離農業(yè),生產組織越來越集中,雇工分工合作。
⑥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
(1)將材料一的史實與以下觀點相對應。(填序號,每空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中世紀晚期西歐社會經濟發(fā)生重要變化: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思想得到解放:
資本原始積累具有野蠻性和殘酷性:
材料二:
(2)依據材料二示意圖,填寫①②處對應的內容。根據圖示,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材料三:某班同學進行“走向近代”的歷史主題研究活動,找到了如下的書籍及圖片:①書籍《神曲》 ②臺灣赤崁樓圖片 ③哥倫布航海日記手稿圖片
示例:我選擇②赤崁樓;其見證了荷蘭強占中國臺灣的歷史,可作為“早期殖民掠奪”的研究材料。
材料四:某小組對“文藝復興運動與新航路開辟的關系”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在圖書館檢索到以下書籍及期刊信息:
(4)依據材料四,簡析文藝復興運動與新航路開辟的關系。
(5)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的提法,在歐洲“發(fā)現(xiàn)了”美洲的語境里,歐洲人是發(fā)現(xiàn)者,美洲是被發(fā)現(xiàn)地。后有學者提議用“美洲發(fā)現(xiàn)--兩個文明匯合”(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種文明)更為確切,選出上述兩種說法更有合理性的一種,談談你的認識。組卷:42引用:2難度:0.4 -
28.音樂是人類文化的凝結。
材料一 1792年的寒冬,法國斯特拉斯堡的工兵上尉魯日?德?李爾滿懷愛國熱情,寫出了一首能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萊茵軍團戰(zhàn)歌》。兩個月后,普魯士、奧地利聯(lián)軍攻入法國,法國各地紛紛招募新兵,開赴巴黎,抗擊外敵入侵。法國的城市馬賽迅速組織起一支500人的結盟軍向巴黎進發(fā),一名醫(yī)生將《萊茵軍團戰(zhàn)歌》推薦給馬賽軍。很快,這首歌就傳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由于是馬賽人帶來的這首歌,所以這首歌改名為《馬賽曲》。1795年《馬賽曲》被確立為法國國歌。部分歌詞:
前進,前進!
祖國的兒郎。
那光榮的時刻已來臨。
專制暴政在壓迫著我們,
我們祖國鮮血遍地。
你可知道那些狠心的兵士,
到處在殘殺人民?
他們從你的懷抱里,
殺死你的妻子和兒女。
公民們,武裝起來!
公民們,投入戰(zhàn)斗!
前進,前進,
萬眾一心,
把敵人消滅凈!
材料二 19世紀20年代,英格蘭的布羅德伍德公司每年生產的鋼琴超過1400臺。大批量工業(yè)化生產使鋼琴能夠進入中產階級的百姓家中。這一時期,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財富的增加導致人們的文化需求不斷增長,去聽一場音樂會或者看歌劇成了當時人們的休閑選擇。
匈牙利著名鋼琴家李斯特(1811-1886),將鋼琴的技巧發(fā)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被稱為“鋼琴之王”。1837—1847年間,他在歐洲各國開展鋼琴巡演,所到之處無不風靡,觀眾為之瘋狂,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李斯特狂熱”。
——摘編自王卓凱《工業(yè)革命與歐洲近代鋼琴藝術的發(fā)展》
(2)依據材料二,分析“李斯特狂熱”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 某班級團支部想策劃一期有關《國際歌》的宣傳活動,他們查找到以下資料:序號 資料 ① 鮑狄埃出身于法國巴黎一個貧窮的工人家庭,他是巴黎公社的成員,參加了保衛(wèi)公社的浴血戰(zhàn)斗。1871年,公社失敗以后,他懷著對敵人的無比仇恨和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寫出了《國際歌》的歌詞。 ② 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狄蓋特在法國工人黨紀念鮑狄埃的活動中讀到《國際歌》的歌詞,連夜為它譜寫了曲子。 ③ 1902年,柯茨將《國際歌》譯為俄文,《國際歌》曾作為蘇聯(lián)國歌和其他工人黨的黨歌。 ④ 1923年6月,《新青年》發(fā)表由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歌詞。 ⑤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結束各項議程后,高唱《國際歌》。時至今日,黨的各級代表大會都在《國際歌》的旋律中閉幕。 ⑥ 《國際歌》形象地闡釋了唯物史觀。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勞動群眾創(chuàng)造的,一切歸勞動者所有;勞動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也是社會的主人;勞動群眾要解放和發(fā)展,除了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使然,還有勞動群眾自己的覺悟和斗爭。《國際歌》正是無產者的歌。 ⑦ 列寧曾寫道:“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里,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個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他都可以憑著《國際歌》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主題1 主題2 主題3 《國際歌》的創(chuàng)作 《國際歌》的流傳 ⑥⑦ 組卷:16引用:3難度:0.3